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山东省17地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和分解了山东农业全要素素生产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鲁东、鲁中、鲁西三大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机械化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城市化水平、外资投入水平对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恶化程度对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灌溉用水效率、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程度则影响并不显著。据此,应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以提高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2003~201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方面考量服务业TFP。结果发现,丝绸之路沿线九省市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却在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贡献。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和财政金融支持都对服务业TFP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鉴此,应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互通;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贸易畅通;增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演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首先采用中国柑橘2008—2014生产成本与收益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柑橘主产省份柑、桔全要素生产率演进及其分解进行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外部因素。【结果】考察期内中国柑橘主产省份中,柑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较高,桔相对较低;分省来看,不同省份间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较大;考察期内,柑橘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波动基本趋于一致,但同时也受效率变化的影响;所考察的6个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化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公顷人工总成本、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与种植规模,均对柑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显著。【结论】为促进中国柑橘生产效率的提高,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柑橘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适当调整生产经营规模并推广机械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级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逐年向好,但地市间改善幅度差异明显,农业技术配置效率差异是关键诱因;绿色贸易壁垒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中发挥积极作用,显著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贸易壁垒作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异质性,产业基础、公共投资、创新能力以及劳动力综合素质调节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效果。建议通过健全农业保障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公共投资、改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改革开放力度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的估算结果表明,1986—2010年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实证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财政科教文卫支出和支农支出的增加促进了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工业发展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著,劳动力非农化有利于改善农业规模效率,但不利于农业纯技术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状况,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17个行业2003—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变化不大,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而17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一,究其原因是物耗的增加阻碍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则有利于生产率的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业下的细分行业间增长率存在绝对趋同,趋同速度为年均10.73%。  相似文献   

7.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研究对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利用2007-2017年广东省市级数据对广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将广东省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大地区,并从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对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4~2015年我国15个小麦主要生产省份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就小麦生产效率的非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4~2015年,我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周期性变动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小麦生产规模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效率得到改善;不同省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贡献来源不同,规模效率的实现是多数省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省份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普遍高于其他省份;劳动力、化肥等要素的过度投入一定程度上导致小麦技术效率的损失。文章最后就如何促进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给出几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梁健娟  曾光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99-3203
基于2003-2010年间中国饮料制造业13个四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饮料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并考察TFP指标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对行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考察期间,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资本、企业规模和劳动力成本与饮料制造业TFP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出口交货值和市场竞争程度两项指标与TFP间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章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2009—2017年的TFP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水平、企业规模、外商投资能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甘肃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娜娜 《甘肃农业》2010,(8):12-14
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表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运用索洛余值法对甘肃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资本的投入;二是甘肃省经济增长明显表现出粗放型的增长态势;三是技术进步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因此,甘肃省应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大研发水平,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世界三大产棉国(中国、美国、印度)26个棉区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三大产棉国整体而言,生产要素投入水平、农业财政支出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效应;技术水平、农作物产值结构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气温能促进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降水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对中国而言,技术水平、农作物产值结构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提出提高棉花生产集约化水平、完善棉花补贴政策、加快机采棉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申丹虹  赵筱楠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65-172+221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项,进一步在固定效应模型下检验人工智能和农业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由技术进步拉动,但增长率呈波动式下降;分经济区考察,南部沿海地区增长率最高,东北地区最低;人工智能促进技术进步,却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食品加工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农业效率通过正向影响技术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据此提出以赋能食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人工智能互补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SBM-GML指数法测算了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3—2018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浙江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7%,其增长主要是由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各地级市之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浙东北农业绿色生产率整体高于浙西南地区,其中农业绿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10~2016年安徽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分析探讨安徽9个地市创新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变动情况。并通过指数的分解分析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因。结果说明:①安徽省的9个地市的区域创新生产效率处于上升趋势,年均增长达到7.8%;②技术进步是安徽的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高的主要推动力;③安徽省各地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现区域的不平衡性,地区差异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作为"坏产出"指标纳入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2001—2012年考虑碳排放因素下中国除了香港、澳门、台湾、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结果表明,是否考虑碳排放因素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无论是否考虑碳排放因素,我国东部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省(市、区)在推动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部省(市、区)则面临粮食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8.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从省际层面出发,首先基于2001~2013年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业静态效率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效率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农业产出、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无效率是我国多数省份农业低效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契机,通过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的构建动态测度了我国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通过对指数的横向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而纵向分解后的结果显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于产出效率增加、劳动力素质提升以及土地生产效率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高速公路网建设对中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市场形成脉络的影响,从供给端和需求端2个角度探讨了高速公路网建设推动农机跨区服务市场发育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19年17个稻麦主产省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理论上,高速公路网建设不仅通过交通时间收敛效应这一中间机制提高服务主体跨区服务意愿和能力,且提高服务主体进入某一区域的便捷性和及时性进而刺激当地农户形成农机跨区服务需求。2)2000—2013年的回归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建设对农机跨区服务供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速公路网密度增加对跨区机收面积占比增长的贡献率为47.78%,而高速公路密度差异对跨区机收服务供给能力区域差异的贡献率为13.8%。3)2014—2019年的回归结果显示,高速公路网建设对农机跨区服务需求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密度每增加1个单位,跨区机收稻麦服务需求强度相应增加8个百分点,且高速公路密度区域差异对跨区机收稻麦服务需求强度区域差异的贡献率为12.1%。  相似文献   

20.
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空间效应进行研究有利于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农业技术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宁夏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利用Stata 13.1软件检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异质性,再运用Geoda一阶Rook相邻建立权重矩阵,进一步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县域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2007—2017年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泰尔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宁夏区域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并且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2017年的宁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北部普遍具有正聚集效应,中部普遍具有负的空间相关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应扩大北部地区的集聚效应与辐射作用,加快中部、南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加快发展农业数字经济在宁夏地区的实施与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