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肖君  兰涌 《农业与技术》2014,(8):211-213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财政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及其相关产业的租、税、费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收入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土地财政模式存在的财政、金融、社会、产业发展、房地产泡沫和过度"土地城市化"等方面的诸多风险,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改革征地制度,严格土地供应;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的治理作用;规范使用土地出让收益,完善土地收益管理制度;改革财政体制,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平衡,导致出让收入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在经济目标考核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工业和商业混合发展模式,工业上采取协议方式低价出让土地与商业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土地,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房价和地区市场开放度也影响土地出让收入。  相似文献   

3.
邓建波  陈文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51-4955
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2002~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估算了全国“土地财政”的规模,并分析了其各相关组成部分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结果表明,当前的“土地财政”规模庞大,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约为36%,隐藏着巨大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同时对“土地财政”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其相比于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则更为严重,国家更应该重视由“土地财政”导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对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形象表述,其实质是"寅吃卯粮",它的形成与分税制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虽然有利于增强地方财力、加大城市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但是在推高房地产价格、增加债务风险、浪费土地资源及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更为突出。笔者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强化集约节约用地、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探讨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进行城市建设的程度日益加深,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暴露。通过定性分析"土地财政"的成因与现状,并结合现阶段沪、渝两地启动的房产税改革的实际情况,探究现阶段的房产税改革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发现现阶段房产税改革对"土地财政"的效用及不足,为地方政府财税体制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分税制改革的状态下财权与事权不相互对称,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困难。这样地方政府就把眼光投向了土地,以确保财政的基本平衡。本文重点探讨我国分税制以后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以解决土地政策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净 《山东农业》2001,(1):10-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家在大力改革企业分配关系的同时,十分重视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经常成为经济改革的突破口。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的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和突破口的税制改革,是继“分灶吃饭”、“财政大包干”两种改革模式之后的第三种模式的财税体制改革。这次税制改革,为建立规范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奠定了基础。从分税制财政体制几年来的运行情况看,成效是显著的,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楠  王海 《甘肃农业》2003,(12):26-26
1994年,在全国推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建国以来涉及面最广、力度最大、影响最深、具有历史性突破的体制创新,也是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格局的根本性调整.从几年多的运行情况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是成功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总体框架基本确立.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原包干制为基础,按照"存量不动,增量调整,逐步提高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合理的财政分配机制"的原则设计,采取了"三分一返一转移"的形式,即划分收入、划分支出、分设税务机构、实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三是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四是调整和规范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五是体制过渡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4-2019年285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SGMM模型,对地级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继续推行土地财政模式能否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路径,而对城市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U型”,表明再推行土地财政模式可能继续拉大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土地财政拉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地级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占城市预算收入的比重每提高1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可能增加1.3 %。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财政通过地级城市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建议地级城市通过控制土地财政规模以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再扩大,并逐步探索创新与改革土地财政模式,加快完善中国式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有序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是我国财税体制,也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实行分税制,对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中央适度集中财力,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推动财政转变职能,激励地方财政自求平衡,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看,对于调节地区之间的财政利益,支持不发达地区和农业地区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是财政体制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也是建立和完善分税制的基础。本文就如何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分析了我国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财政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改革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财政改革的重点主要是解决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实行“分税制”。当前财政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从注重财政收入的改革转移到既注重财政收入的改革又重视财政支出改革的新阶段,而且以财政支出的改革为重点。从2002年开始逐步推行包括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在此情形之下,如何尽快适应迅速发展的财政改革,做好单位的财务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两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着重要从抓好预算编制工作入手,以部门预…  相似文献   

13.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莒县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地理优势,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扶持“两高一优”农业,注重培植农业基础财源,建立规模特色农业财源基地,带动了全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致富,财政增收。1998年,全县农业增加值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2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108%和215%,农业税收实际入库5564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相似文献   

14.
<正>倒逼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将更多精力放到发展实体经济上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日前,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过去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半壁江山",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然而,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方政府常常一次预收若干年的土地收益,很快就会面临无地可出的困境;随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引发关注。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去年,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记者采访发现,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巨额出让金将被"翻老底"正在各地铺开的土地出让金审计,被寄予"摸清家底"的众望。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小城镇财政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建设滞后。分税制财政制已经实施几年,但分税制在小城镇一级的改革和完善工作则显得滞后。从体制的内容上看,已经实行了分税制体制的小城镇中有相当部分是名誉上的分税制体制,实则是老的包干体制,甚至是收入上缴、支出下拨的统收统支体制  相似文献   

17.
干玲  朱健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12-6313,6316
发展工业是各级政府财税的主要来源,而当前工业用地的供应主要以协议出让为主,地方政府往往将地价作为调控杠杆,通过扩大土地出让面积、降低土地出让价格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导致工业用地效率低下、土地闲置浪费等现象严重。在新一轮土地调控背景下,以江苏省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现状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探讨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18.
余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5,(29):309-311
为研究土地出让对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选取公共服务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为评价指标,提出假设:“土地出让对教育支出有正影响”.利用软件Stata13.1对我国31个省份有关土地出让和教育支出的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推翻假设,得出土地出让对教育支出有负影响.并对这一结论进行尝试性解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收支管理制度,完善分税制.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分配相对集中于中央,地方财权不对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推行土地财政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土地财政的过度发展亦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土地财政进行相关分析,思考土地财政转型发展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解决城乡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利益冲突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单一、土地征收范围过宽、征地补偿资金管理混乱等.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是根本原因,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制度原因,缺乏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是组织原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直接原因,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是间接原因.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重点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和和现行财税体制;改变单一的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建立农民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