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咖啡生产种植中大量、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不仅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生态环境,而且还增加咖啡种植成本,降低咖啡品质.在咖啡种植中推广应用生物有机复混肥能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咖啡种植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咖啡品质.本文力图通过生物有机复混肥的应用与施用化学肥料调查数据的对比介绍,改变种植户长期以来依靠化学肥料提高咖啡产量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顺平县利用山区、半山区土地种植草本咖啡获得了成功.今年全县草本咖啡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200多公顷,配套的深加工企业"茳萌咖啡开发有限公司"也已经投产,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咖啡是普洱市具有绝对优势的特色产业。普洱市栽培咖啡有上百年历史,上个世纪初,由法国传教士引种至澜沧、江城、景东、景谷、孟连等地零星种植。1988年,普洱市(思茅行署)在江城召开咖啡会议,把咖啡列为重点发展的一种热带作物,成立咖啡办公室组织实施。普洱市咖啡产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普洱市已成为全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1、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咖啡锈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思茅地区自1986年种植咖啡以来,每年面积均在逐增,现已发展到12万余亩,咖啡锈病是咖啡树最重要的病害,对咖啡发展具潜在威胁,2000年12月调查,咖啡锈病发病率为14.28%.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适宜的海拔和气候条件使云南成为最适宜种植小粒种咖啡的地方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目前,云南咖啡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源点,辐射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各产品生产过程,辅之以科技,品牌营销和科学管理为一体的完全产业链。然而,云南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力量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而咖啡深加工、分销和零售环节大部分被国外咖啡商占领,云南咖啡企业处于产业链分工的薄利环节。不仅如此,云南省咖啡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到 2 0 0 0年底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达 1 7万公顷 ,年产干豆 6 0 0 0多吨 ,极大地带动了热区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 ,咖啡作为云南热区的绿色产业也将获得长足发展。但笔者在生产调查中发现 ,目前咖啡生产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导致咖啡单产不高、品质较低 ,影响了该产业的综合效益。要实现咖啡高产优质 ,在生产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 选地种植 ,合理规划选择宜植地种植是咖啡产业成功的关键。自1996年以来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过快 ,一些地方不重视选地及合理规划 ,盲目开发种植 ,除影响咖啡的生长、产量、品…  相似文献   

7.
云南普洱具有独特的气候、高山分布,适宜小粒咖啡的种植。研究云南小粒咖啡的种植技术,对提升咖啡单产,促进咖啡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墨西哥Hidalgo省的山区,受咖啡产量低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当地种植户已取消咖啡种植,取而代之种植油梨。农业发展部负责人José Alberto Narvaez Gomez称,咖啡已经不再适合当地种植户的发展。该省的官员没有提起当地的咖啡产量已经减产,而只是说用其他作物来取代咖啡种植。根据油梨国际市场价格稳定与需求量高的特点,种植户已开始种植油梨。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适宜的范围内,海拔越高,杯品质量越好。高海拔是生产精品咖啡的重要条件,卡蒂姆咖啡在高海拔种植杯品质量显著提高。发展高海拔咖啡生产,可提高咖啡生产经营效益,对促进国内小粒种咖啡生产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咖啡品牌建设有助于促进咖啡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是全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的地方,有着100多年的咖啡种植历史.由此,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地观察法以及相关文献分析,发现云南咖啡存在品牌建设基础薄弱、品牌建设主体力量缺乏、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营销与保护力度不够的现象,提出推动咖啡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  相似文献   

11.
台湾咖啡产业的角色随着其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而转变,目前咖啡休闲产业已成为台湾富丽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台湾咖啡产业的发展历程、种植概况、咖啡休闲产业现状,归纳出其特色,提出借鉴台湾经验、发展闽南咖啡休闲产业的对策,加强对台湾古坑、东山等咖啡特色产区的对口技术交流、品种引进和驯化,加强闽南咖啡标准化种植、加工与产品开发,建设咖啡生态观光园区、打造咖啡多元文化,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小粒咖啡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每年小粒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给当地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小粒咖啡在种植和生产技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此产业,当前小粒咖啡的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限制其更快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小粒咖啡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小粒咖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深入探讨小粒咖啡发展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技术》2012,(10):50-50
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沧源县班老乡采取"套种模式"在木薯地大力发展咖啡种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2年8月,班老乡在新寨村三组开展咖啡种植技术实地培训现场会,参加培训会的人员包括乡党委干部职工、新农村指导员,农服中心、林业站、后谷咖啡公司技术员、当地种植农户100余人。现场会中,后谷咖啡公司技术员向群众宣传讲解了种  相似文献   

14.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全球流行已上百年。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大量的高山分布成为了中国最理想的咖啡种植地。云南主要种植小粒咖啡,但因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咖啡单产很低。为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云南小粒咖啡的相关情况及其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快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拥有热区土地面积8.11万hm2,其中咖啡宜植面积7.93万hm2,而目前种植面积只占宜植面积的32.34%,因此利用荒山荒坡推行间套种和实施退耕进行扩大咖啡种植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当前,云南省咖啡生产存在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等问题;咖啡产业"育—繁—推"体系尚未建立,对产业良性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主要从咖啡产业发展趋势、咖啡发展前景、产业存在问题、产业需求等方面阐述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咖啡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饮料作物。云南省热区具有发展小粒种咖啡的优势 ,其种植发展自50年代始几经反复 ,现已发展达2万hm2,种植大面积咖啡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将对小粒种咖啡害虫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极有利于种群的发生发展为害。若无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害虫的为害会变得越来越重 ,将会对云南小粒种咖啡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阻碍云南省小粒种咖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普查 ,为害咖啡的害虫种类繁多 ,据R、H、LePelley记载 ,为害咖啡害虫有800多种 ,而云南省小粒种咖啡害虫有100余种 ,其中为害较重的主要有5种 :咖啡旋皮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近些年,咖啡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然而咖啡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安全卫生保障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对生态咖啡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了咖啡的种植管理措施以及安全卫生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咖啡湿法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南咖啡种植业发展迅猛,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1.33万hm2(20万亩).咖啡产业已成为云南热区继橡胶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咖啡的初加工质量是影响咖啡产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环节.咖啡加工有干法与湿法两种,因湿法加工的咖啡质量最好,目前主要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19.
12月1日,在胡志明市,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咖啡行业协调委员会举行了2014年越南咖啡展望对话论坛。该论坛包括越南咖啡发展中的公私合作讨论和将国际标准应用于越南咖啡可持续生产等2大内容。与会代表认为,越南咖啡有巨大且稳定的发展潜力,然而,越南咖啡同时也面临种植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滥用、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达标的咖啡种植面积比起世界各咖啡强国仍相差太远等挑战。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6%和98.5%,云南咖啡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咖啡产业的代表。本研究旨在运用芮明杰提出的"新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模式、相关与辅助性产业、政府和机遇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分析云南省咖啡产业竞争力,并提出提升云南省咖啡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