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苹果乔砧密植条件下获得早花早果和保持稳产丰产技术,1976年春我所与邹县林业局、大束公社林业站协作,在邹县东方红大队建立了苹果乔砧密植园。 试验园土壤为河沙土,砧木为莱芜海棠,定植时为一年生等内苗。面积为29.5亩,分6个密度,品种以小国光为主。本次验收的为高密片(每亩433株)和中密片(每亩133株)二片。 该园自1977年(二年生)始果,1978年(三年生)高密片产果5164.1斤,小国光平均亩产1852斤,金帅折合亩产5758.5斤;中密片小国光亩产350斤。 为了再次验收密植园小国光的产量情况以及构成早果丰产的主要技术──小国光在秋剪促花的…  相似文献   

2.
为摸索苹果密植丰产技术,我场一九七四年春建立了1.82亩的苹果乔砧密植试验园。密度包括2×2、2×3以及3×3米丛栽三种;品种主要是金帅、鸡冠,夹有部分国光、青香蕉。 试树1974年春定植一年生苗,1975年有70%植株开花,收苹果125斤,最多一株金帅结42个果。1976年鸡冠、金帅全部结果,总产2714斤,平均亩产1491.2斤。金帅最高株产47斤,丛产70斤,鸡冠最高株产40斤。 试验树栽时挖了大穴,施足底肥;栽后,地下适时追肥合理用水;树上轻剪多用、拿枝 顶。长树促花,树壮果早。目前,树已见密,今后如何控制、利用,尚待在实践中学习、摸索。 山东省德州市…  相似文献   

3.
单家营大队地处侯马市南郊紫金山下,地势比较平坦。1977年定植果树3万余株,占地470余亩。为了探讨幼树丰产栽培技术,1978年我们利用苗圃地进行了苹果和梨的乔砧密植试验。试验园共6亩,其中78年定植的乔砧梨树密植0.6亩,株行距2×2米,品种有酥梨、晋酥梨,雪花梨、香水梨等,其中以酥  相似文献   

4.
关于苹果树纺锤形的整形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锤形在欧洲的苹果密植栽培中已流行40余年,我国自八十年代才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目前我国的苹果密植栽培,纺锤形的应用日趋发展.据中国果树研究所汪景彦报道,我国近年150万亩乔砧短枝型和矮砧苹果,亩栽44—111株,多数采用欧洲纺锤形.据陕西省白水县园艺站刘炳辉报道,采用纺锤形的2.7亩乔砧秦冠苹果,株行距2.5×4m,定植后第三年亩产达1328.9kg,第4年3942.2kg,第3年即可全都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5.
<正> 威海市果树园艺场于1974年以来,在海滩沙地上进行了乔砧密植红星苹果的丰产栽培试验。试验设置了两种栽植密度,其中亩栽161.8株的(行株距为2米)有2.003亩亩栽541.6株的(行株距为1米)有1.957亩。试验中均采用了一般的修剪控制技术,结合其他科学管理措施。目前,6年生红星苹果  相似文献   

6.
长富 2号矮化中间砧与乔砧密植栽培 1 1a(年 )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667m2 (亩 )枝量较乔砧多 2 8.9%,中短枝数量较乔砧多 1 1 9.3 %,1 1a(年 )累计产量较乔砧高 49.8%。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较乔砧早结果 2a(年 ) ,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果实横径、≥ 75mm好果率均较乔砧密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果形指数无明显差别 ,果实着色面≥ 80 %果率显著高于乔砧树 ,全红果率极显著高于乔砧树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梨树栽培的总趋势是朝着矮化密植丰产的方向发展,其途径较多.近年来,我国乔砧密植栽培发展较快,然而乔砧密植下为何控制树体大小连续丰产等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因此,我们试图利用不同属、种间的异皮环接来探讨梨树矮化丰产的可能性.试材是以杜梨为基砧嫁接砀山酥梨,1975年春定植,栽植密度1×2米,每亩333株.1976年5月进行各种试验处理,在2年生幼树主干基部进行苹果皮、长把梨皮、世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果树的产量取决于树体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加大栽植密度是增产的有效途径。采用乔砧密植的栽植方法,只要技术实施得当,可以获得同矮砧密植相似的丰产效果。河北省昌黎果树所的苹果乔密园,栽植株行距为2×4米,六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三年生时为1283.9斤,四年生为2036.4斤,五年  相似文献   

9.
密植矮化是当前果树生产发展的一项栽培措施。密植矮化的果园可以提早结果,提早丰产,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增强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便于果园管理等。因此,密植栽培已成为生产上逐步推广的栽培制度。目前,按照砧木选择利用的不同,有矮砧密植、乔砧密植和矮化中间砧密植;在栽植方式上,分永久性密植和计划密植;此外,根据每亩栽植密度不同,分低密度(约80株)、中密度(120—180株)、高密度(200—300株)、超高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宜于青香蕉短枝型芽变单系(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青短)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今后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75年起对青短进行了密植栽培试验, 1978年经省农林局、莱阳农学院、县科委等六个单位参加鉴定验收,四年生2×2m株行距的青短密植园,平均亩产4,189.4斤,三年生同密度的青短密植园平均亩产2,551.1斤,获得乔砧密植,早期丰产较高水平. 一、试验的基本情况和方法 试验面积, 1975年一亩,亩栽 165棵,砧木为山定子,共砧各半; 1976年定植七亩,(验收面积为1.22亩)砧木为淄博海棠及山定子,密植试验园系3河滩造地,土壤粘性,PH值7.5。 (一…  相似文献   

11.
苹果乔砧密植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在本所栽植行株距为4×2米,共11.45亩的乔砧苹果密植园。栽后当年成花,二年结果,三年投产(平均亩产642公斤),五年丰产(平均亩产2456.7公斤),六年进入盛果期,栽后6~10年平均亩产4250公斤;好果率达98%以上,一级果率在85%以上。栽后五年收回全部投资并有盈余,十年内每亩平均盈余10495.67元。总结出幼树期实现早结果、早丰产,盛果期控制树体扩展的乔砧苹果密植栽培技术体系,并提出了树体丰产结构指标。可供乔砧苹果密植丰产栽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二仙坡苹果园是松塔树形面积最集中产区,总面积约5000亩,这里有2~13年生不同树龄的树,品种有红富士、华冠、华红、嘎拉等.红富士为主栽品种,栽培砧—穗组合有乔砧—普通型,乔砧—短枝型,乔砧—矮化中间砧—普通型等,栽植株行距有2米×3米,2米×4米.我们对8~9年生树(盛果期)进行了修剪,主要采用傻瓜修剪法,以提高劳动效率,形成下垂枝组,确保明年产量和质量.为了进行规范化修剪,我们作了较详细的参数调查,兹将相关结果列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乔砧苹果栽植密度逐渐加大,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果园亩栽80~100株,而且多为红富土品种。但是,由于相应的整形修剪技术没有跟上,致使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着密植就密蔽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乔砧苹果密植栽培整形修剪的10条基本原则,愿与广大果农和专家商榷。  相似文献   

14.
正1引种概况蜜脆苹果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园艺系杂交选育的苹果新品种。2002年引入庆阳、平凉。2005—2006年共引入30万株,2005年在西峰区温泉乡米堡行政村设2个试验点,引种面积10亩。2006年在镇原县马堡行政村设2个试验点,引种面积20亩。蜜脆苗木均为乔砧,定植株行距2米×3米,授粉品种为红富士(以长富、秋富为主)。  相似文献   

15.
二仙坡苹果园是松塔树形面积最集中产区,总面积约5000亩,这里有2~13年生不同树龄的树,品种有红富士、华冠、华红、嘎拉等。红富士为主栽品种,栽培砧—穗组合有乔砧—普通型,乔砧—短枝型,乔砧—矮化中间砧—普通型等,栽植株行距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我镇发展密植乔化、矮化、半矮化苹果园 2000亩,栽植方式有:株行距 1×2.5m、1×3m、1.5×3m、2×3m,亩栽111~266株。栽植品种有新红星、好矮生,占60%,矮化中间砧红富士占15%,矮化中间砧乔纳金、王林占15%,金矮生占 15%。乔砧密植方式:2×4m、2×3m,品种有长富 2号、乔纳金、王林,新红星  相似文献   

17.
通过11年试验表明,乔砧苹果速生丰产的栽植密度,以株距3m,行距4m,亩栽56株的效果较好。供试的4个苹果品种,按早果、早丰产性能排列,依次为金冠>青香蕉>国光>红星,从而表明金冠是适于乔砧密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乔砧稀植一乔砧密植一矮砧密植。矮砧密植栽培因生长势一致、易管理、果品质量高,已成为世界现代苹果栽培发展趋势。欧美等苹果发达国家矮砧密植果园已达90%以上,然而至今我国矮砧密植果园仅占12%,山西省作为一个苹果大省,矮砧苹果面积仅占苹果总面积的5%,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所以,大力发展矮砧密植果园已成为我国今后苹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我省栽培苹果历史较长。近年来,新老果区在认真总结密植丰产经验的基础上,普遍重视乔化苹果密植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各地相继建立了面积不等,形式多样,品种各异的乔砧苹果密植园。滕县、太安、单县、聊城等地已有很多苹果密植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单县苗圃五年生金帅密植园,平均亩产4590斤,其中每亩55株的亩产3927斤,每亩11Q株的亩产5571斤,最高株产172.5斤,1977年6年生亩产达10797.8斤。 但目前果树栽培体制正处于一个去旧迎新的过渡时期,栽培者必然要产生许多新问题。用什么品种?什么砧木?多大株行距?用哪一种整形方式?用哪一种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欧洲许多国家苹果矮密化栽培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美国主要大量发展优良短枝型品种,1989年统计,日本的苹果矮密面积占21%.中国矮化密植栽培起步较晚,60年代以前,主要是乔砧稀植,70年代以后,开始大量推行矮化密植,但由于受矮化砧木及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目前生产上大量采用的仍是乔砧苹果密植栽培.由于苹果幼树生长势强,树冠扩大快,早期成花难,这是乔砧苹果密植栽培中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