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据报道 ,寄主作物的施氮量对植食性害虫的种群生长和为害有直接的影响 ,生殖力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寄主作物施氮量可提高棉铃虫的繁殖力 ,产卵量随着施氮肥的增加而上升 ,这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 ,作者于 2 0 0 1— 2 0 0 2年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 ,以期为建立棉花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1试验方法试验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设低、中、高 3个水平施肥处理 ,分别于苗期和花铃期施氮肥 ,苗期施氮量 (纯氮 )每公顷分别为 37.5 kg、 75 .0 kg、1 5 0 .0 kg;花铃期施氮肥量每公顷分别为 75 .0 kg、1 5 0 .…  相似文献   

2.
氮肥运筹对穴盘育苗移栽棉花吸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苏杂3号为供试品种,设计3个水平的氮肥运筹方式,探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穴盘育苗移栽棉花在每公顷施纯氮300kg、移栽肥10%、花铃肥65%、桃肥25%的运筹下成铃最多(34.5个.株-1),铃重、子棉产量最高,分别达5.36g、4642.5kg·hm-2。此氮肥运筹下植株体内N、P、K吸收较多,成熟时N、P、K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5.9kg、3.65kg和18.22kg。在优质铃形成期,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每公顷12.8kg、1.93kg和13.97kg,分别占全生育期的76.7%、52.7%和76.7%。试验还表明,产量高的处理,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盛铃期至盛絮期均保持较高的磷、钾吸收比例,盛铃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4∶1.12。  相似文献   

3.
氮素营养是人们调控作物生长和光合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了豫早73、豫早06、豫早083品种(系)在3个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以期为3个品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试验园区试验场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试验为二因素试验,A因素为品种:豫早73、豫早08、豫早06;B因素为3个施氮水平,每公顷施纯N:B1180 kg、B2135 kg、B390 kg,共9个处理。随机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为18.5 m2。棉花于5月20日麦套直播,密度为每公顷9.0万株。麦后各处理均按每公顷施N 45kg、过磷酸钙375 kg、KC l 7…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棉所 36的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 ,密切结合新疆生态特点 ,紧密配合灌溉特点以及矮密早的宽膜植棉技术 ,经济合理施用肥料 ,及时为棉花各生育阶段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为此 ,2 0 0 1 - 2 0 0 2年 ,在新疆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和下野地试验站系统地进行了中棉所 36平衡施肥技术试验。1氮肥的施用技术1 .1中棉所 36氮肥适宜用量 :不同地力 ,不同产量水平的棉田 ,氮肥用量亦不同。试验表明 ,中等偏低地力棉田 ,最佳纯 N量为每公顷 347kg,折尿素 75 4 kg;中等地力棉田 ,最佳纯 N量每公顷为 31 1 kg,折尿素 676kg;中上等地力棉田 ,最佳纯 N量为2…  相似文献   

5.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适宜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大田膜下滴灌技术自推广以来,种植密度不断提高,已从原来每公顷18.0万株提高到24.0万株,棉花产量也由原来的每公顷1500kg提高到1800kg。因膜下滴灌棉花是可控栽培,使棉花发挥群体优势,棉花密度究竟达到多少才能够达到高产目的,发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整体综合效益,2004—2005年在农八师炮台试验站进行了试验,基本确定了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1试验方法试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21团的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土质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下水位深3.0m左右,0~60cm土壤容重平均为1.49g·cm-3,田间持水量为25.0%,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6.
湘杂棉3号生育特性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抗虫杂交棉湘杂棉3号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观察,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设计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密度设每公顷为1.60万株和2.40万株两个水平,以A1、A2表示,施氮量为每公顷225kg、345kg和465kg,以B1、B2、B3表示。按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27m2,5行区。1.2栽培技术应用情况试验于4月6日播种,5月17日移栽。氮肥施用按处理设计用量进行,移栽时施用安家肥,氮占20%,磷肥、钾肥各占50%。花铃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于…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时期对夏花生产量、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累计施氮N120kg/hm~2显著增加了荚果产量,其中以基施N40kg/hm~2+苗期和花针期分别追N40kg/hm~2处理最高,但与基施N60kg/hm~2+花针期追N60kg/hm~2、基施N60kg/hm~2+苗期追N60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提高了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植株地上部氮素吸收主要集中在开花下针至荚果膨大阶段,以基施N40kg/hm~2+苗期和花针期分别追N40kg/hm~2处理吸收氮最多,氮肥利用率最高,与其它4个施氮处理相比,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9.41、8.83、10.66和13.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缓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缓释氮肥对棉花单株生物量及产量的效应,以期为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湘杂棉8号F1为材料,进行了常规氮肥和缓释氮肥不同施氮量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缓释氮肥处理的棉花株高、果枝数、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较常规氮肥具有优势。缓释氮肥处理的棉花产量均高于常规氮肥,并以施氮量240kg·hm-2的产量最高,达到4047.03kg·hm-2;480kg·hm-2施氮量次之,产量为4040.60kg·hm-2;较之等氮量常规氮肥分别增产10.18%、9.76%。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适当增加前期氮肥施用量能促进秧苗立苗和分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结实率、产量增加,早造每公顷施纯氮195 kg和210 kg两处理分别比每公顷施纯氮180 kg处理增产0.32%和4.21%,晚造分别增产1.7%和5.39%。  相似文献   

10.
哈密是新疆东部地区主要产棉区之一。近年来狠抓棉花生产关键技术措施,植棉水平提高,棉花产量稳中有升。2005年哈密植棉8666hm2,每公顷产子棉4450kg。2006年植棉面积扩大为1.07万hm2,每公顷产子棉5325kg。由于产量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棉农人均纯收入近2500元。实践证明,只有落实关键栽培技术,才能确保棉花稳产高产。1整地1.1秋翻施肥。根据气候特点,在上冻之前进行深秋翻,深度30cm。深翻前每公顷施有机肥15t、掺入磷肥105kg、钾肥60kg、氮肥60kg。1.2整地。3月初,用机力整地。选用平地器加磨进行平整,消除地表裂缝,破坏土壤毛细管以减少土…  相似文献   

11.
新疆策勒棉花特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索棉花的高产途径,在新疆策勒县新垦沙荒地和策勒绿洲农区进行了多年棉花特高产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首创的双层双株特高产栽培模式,每公顷皮棉产量可以达到3750 kg,较适宜的高产栽培品种为新陆早7号、秦远4号、冀棉492等,每公顷实测产量分别为4002、3843和3846 kg.  相似文献   

12.
中棉所39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抗虫棉杂交种,2000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2003年在江苏盐城地区进行引种示范,其早熟性、丰产性、抗虫、抗病性以及纤维品质表现突出,适合江苏沿海棉区发展种植。2004-2005年就生育特性及其密肥管理进行了探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供技术指导。1试验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以密度和施氮量作为试验因子,密度设2个水平,分别为每公顷30000株和45000株,施氮量设2个水平,分别为每公顷225kg和375kg,共4个密度和氮肥组合处理,即密度×氮素分别为30000×225,3000…  相似文献   

13.
脱吐隆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机械采棉的需要,2005年在123团农技推广站对棉花脱叶剂—脱吐隆进行了田间试验。1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农技推广站一号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棉花,收后结合机翻每公顷施棉花专用肥750kg、尿素75kg做底肥。结合开沟每公顷追施尿素300kg。4月15日采用机械覆膜,膜下点播。小3膜12行,膜宽1.15m。8月5日停止灌水。药剂为脱吐隆54%SC,伴宝(助剂),40%乙烯利水剂,脱落宝50%WP。设4个处理:每公顷用量,a)脱吐隆105mL+伴宝450mL+乙烯利1050~1200mL;b)脱吐隆120mL+伴宝450mL+乙烯利1050~1200mL;c)脱吐隆135mL+伴宝450mL+乙烯利1050~…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有效地控制抗性棉蚜,且兼治地老虎、棉蓟马和棉叶螨等害虫的杀虫剂,实现一次播施控制多种害虫的目的,于1989年田间播施颗粒剂和混合颗粒剂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1用.5%涕灭威和5%稻棉磷颗粒混合剂,每公顷有效成份用量均为0.9kg,播种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本地区棉花施用硫肥的效果和用量 ,1 999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了本试验。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在商丘市农科所试验田进行 ,整地前每公顷施农肥 3万公斤、过磷酸钙 750 kg、尿素30 0 kg、氯化钾 2 2 5kg。试验设每公顷施硫肥 (硫磺 )60、90、1 2 0、1 50 kg,以不施为对照 5个处理 ,小区面积为 2 0 m2 ,重复 3次 ,随机区组排列。供试品种为中9571 82 ,4月 2 0日播种 ,种植密度为 4.5万株 ,于 7月 2 0日和 9月 1 0日进行生育性状调查 ,各小区单收计产。2 试验结果2 .1 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据 7月 2 0日调查 ,平均单株果枝施硫肥的…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施氮水平下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9年和2020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普通机插条件下0及13 kg/667 m2两个氮肥水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机插种植下13 kg/667 m2和 11 kg/667 m2 两个氮肥水平。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机插水稻产量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加6.1%和2.6%,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7.4%和5.3%;在覆膜机插条件下,氮肥减施15%,与氮肥不减施处理相比水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大,但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说明覆膜机插在保障一定产量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氮肥施用,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为水稻稳产和绿色高效提供一种新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鲁西北地区是棉花主产区,盐渍土面积较大,地下淡水资源相对匮乏,而低矿化度咸水资源较为丰富。为了充分利用咸水资源,1990~1992年进行了低矿化度咸水浇灌棉花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设计和方法试验共分3组:第一组为普钙不同用量试验,分每公顷3750kg、2250kg和750kg,以不施普钙不浇水为对照;第二组为磷石膏不同用量试验,分每公顷施45t、30t和15t,  相似文献   

18.
2005-2006年对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杂3号生长发育的观察和栽培关键技术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明确了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高产配套关键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试验设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密度设每公顷为2.25万株和3.0万株两个水平,以A1、A2表示,施氮量为每公225kg、345kg和465kg,以B1、B2、B3表示。按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31m2,4行区。试验于4月8日播种,5月17日移栽。氮肥施用按处理设计用量进行。移栽时施用安家肥,氮占20%,第一次花铃肥于初花期进行,氮占18%,第二次于盛花期施用,氮占49%。…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福乐定 (安徽省庆丰化工总厂研制 ) ;施丰乐 (四川施丰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研制 ) ;天丰素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制 )三种叶面肥在新疆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1 999年在新疆兵团农一师十三团农科站棉田进行了试验。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土壤有机质 1 .0 2 5% ,全氮 0 .0 63% ,速效氮 50 .44mg·kg-1,速效磷 1 5.9mg·kg-1,速效钾 1 70 .2 mg·kg-1,供试棉花品种为 89— 7。试验共设 4个处理 :A.每公顷施丰乐 90 g(分别于棉花 3叶期、6叶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施 1 5、1 5、30、30 g) ;B.每公顷福乐定 675g(分别于棉花 3叶期、6叶期…  相似文献   

20.
棉花专用长效复混肥对棉株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策勒进行的棉花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棉花专用长效复混肥能促进棉株生物量的积累和养分吸收;花铃期是棉花生物量累积速率和氮钾养分叹收量最大时期;棉花专用长效复混肥能提高棉花产量和氮磷养分利用率,比常规施肥每公顷提高产量343.2~741.9kg,增产率达18.8%~33.3%,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8.0%~18.6%,磷肥利用率提高13.3%~20.4%,其中有机一无机长效肥的增产效果最明显,肥料利用率最高,每公斤纯养分增产皮棉1.58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