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农业专家培育成功一种新型饲料作物—WS3 紫小麦 ,已被广泛用作牲畜饲料。这种紫小麦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蛋白质 ,其赖氨酸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35 % ,其蛋白质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1倍 ,它的营养价值相当或高于玉米拌大豆的混合饲料的营养价值 ,加上牲畜爱吃 ,价格便宜(其价格与玉米差不多)因此牧场主乐于购买新型饲料作物—WS_3紫小麦@胡万通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结构调整中,玉米不再仅仅是粮食作物,而且是主要饲料作物。但是,目前种植的玉米品种大多数为粮用品种,其籽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较低,饲用价值差,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对优质饲料饲草的需求。青饲青贮玉米则能较好解决此问题。青饲青贮玉米不仅产量高,而且其秸秆中糖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含量高,是食草动物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3.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及其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的差异,从而对玉米+苜蓿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评定。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从而可以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及总可降解养分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与玉米和苜蓿单作系统相比,提高了单位间作面积总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的产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具有更高的饲料生产潜力,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本试验条件下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4.
饲料及其所含的营养物是家畜维持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生产及发展的物质基础。家畜所含的营养物中,尤为重要的是能量和蛋白质。能量可以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植物及其副产品中获得,蛋白质的来源则较短缺,所以如何开辟蛋白质饲料来源,增加蛋白质饲料的供应是发展畜禽生产的前提。目前解决蛋白质饲料的途径,除扩大栽培蛋白质饲料作物,提高蛋白质饲料作物的产量外,反刍家畜可以利用尿素等非蛋白质含氮物作为蛋白质的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业专家培育成功一种新型的饲料作物———WS3号紫小麦 ,已被广泛用作牲畜饲料。这种紫小麦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蛋白质 ,其赖氨酸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35 % ,其蛋白质含量比玉米的含量高1倍。它的营养价值相当或高于玉米拌大豆的混合饲料的营养价值 ,加上牲畜爱吃 ,价格便宜 (其价格与玉米差不多 ) ,因此牧场主乐于购买饲料用WS3号紫小麦被广泛应用@苏严  相似文献   

6.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开发专用饲料作物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且具有以下可行性: 基础条件较好专用饲料作物的开发利用,在发达国家已进行了许多年,并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我国围绕专用饲料作物的开发和精深加工利用尽管刚起步,也有许多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如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的高油玉米品种,筛选了具有“三高”标准(产量高、粗蛋白质含量高、糙米率高)的饲料稻良种,苜蓿堪称牧草之王,富含蛋白质,是多种畜禽喜食的优质蛋白质饲料,目前全国种植面积已有2000万亩,且苜蓿产业化开发已经开始起步,许多地方制订了发展苜蓿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重庆冬油菜种植区,于油菜收获后,选择竹豆,田菁和柽麻3种夏季绿肥作物,通过与夏玉米间作,分析了间作模式下土壤当季速效养分,植物养分吸收性能及地上部生物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间作柽麻后玉米地上部产量显著提高35%,间作田菁后玉米产量显著下降21%,而间作竹豆无显著影响.单作绿肥除田菁地上部全氮含量显著低于间作田菁外,其余两个品种的全氮,全磷含量与间作绿肥无显著差异;而单作绿肥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间作绿肥.与单作玉米比较,间作竹豆和田菁时玉米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显著增加,而间作柽麻时无显著变化;玉米全钾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绿肥周围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间作玉米周围土壤.间作玉米周围土壤硝态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呈现出整体高于单作玉米土壤的趋势,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植物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柽麻植株有较高的全氮含量和生物产量,且与柽麻间作的玉米地上部产量也最高,适宜作为玉米夏季间作的豆科绿肥.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能否持续地大发展,首先要看饲料问题解决得如何。由于动物要长肉、泌奶、产仔、生蛋等都首先须要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在饲料问题上,解决蛋白质饲料又是问题的中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途径仍然是靠很好地实行农牧结合、扩大高蛋白质饲料作物(如苜蓿、蚕豆、豌豆、毛苕子等豆科作物)的种植面积、培育高蛋白质含量的作物良种(如据报道,美国已育成蛋白质含量达25%的高赖进酸玉米良种)、按单位面积营养物质总含量氨行适时收获(如豆类作物在青荚期收获,不  相似文献   

9.
饲料作物品种繁多,适宜农村牧场栽培的多年生牧草主要以豆科牧草为主、禾本科牧草为辅,一年生饲料作物以粮草兼收的禾谷类及青绿多汁叶菜类为主,其次是豆类、瓜类和水生饲料等。多年生牧草类见效慢,产量高峰一般在2~5年,一年生饲料作物易种、易管,播种当年见效,并且有利于轮作倒茬。具体选择哪种,主要根据养殖户饲养畜禽种类而定,要做到因用而异,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养猪户:根据猪采食量大,需求饲料的纤维素含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特点,应种植青绿多汁饲料,最好种植籽粒苋、苦荬菜、青贮饲料玉米,也可种植饲用南瓜等。养牛羊户:因牛、…  相似文献   

10.
目前,苏联针对饲料蛋白质缺乏问题,通过研究加工绿色饲料作物,获得了蛋白质浓缩饲料。最适于加工要求的绿色饲料作物是苜蓿。青苜蓿可加工成干草粉、颗粒或绿色的汁或膏,把汁或膏加到配合饲料里,不仅能增加蛋白质含量,而且增加了活性的维生素D。饲料里如缺少它们,对畜禽将产生不良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性饲料因某些营养因子的不足 ,需添加富含这些营养因子的原料。但是生产饲料时很难达到均衡营养的目的 ,出现饲料利用率不高 ,排泄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事实。常规玉米是最重要的饲料原料。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低 ,植酸盐含量高 ;大豆、油菜是饲料氮素的主要来源 ,但是常规品种中含抗营养因子 ,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应用育种技术改良饲料作物品质 ,培育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以及低植酸盐玉米、大豆等 ,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又降低了蛋白质、磷酸盐的排放量。饲料的加工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合适的粒度 ,可提高饲料质量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饲用玉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专家学者和饲料界企业家的重视 ,大力做好推广工作 ,意义重大。发展饲用玉米前景广阔首先 ,饲用玉米的发展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曾经长期作为人们主要口粮的玉米 ,已基本退出了粮食的范畴 ,70 %以上的玉米都是用做饲料的 ,我国玉米已成为主要的饲料作物。饲用玉米就是用做饲料的专用玉米 ,与普通玉米相比 ,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例如优质蛋白玉米的选育成功 ,玉米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能量饲料 ,而成为能量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廉价、优质饲料。为了…  相似文献   

13.
在苏联立陶宛,栽培玉米都作为青贮和青饲料。在该地区条件下,玉米果穗仅能达到乳熟期,玉米产量在某些农场相当高。但它作为饲料蛋白质含量少,所以在牲畜日粮中必须补充精饲料。为了丰富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在维尔纽斯师范大学(特拉克斯克地区)阿哥拉别奥给切斯克试验站,把玉米与羽扇豆、大豆  相似文献   

14.
当前畜牧业正在进行着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迫切要求种植业从"粮食--经济"二元结构逐步向"粮食--经济--饲料"三元经济发展转变.苜蓿是饲料作物中的首选,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维生素和无机物质含量丰富,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5%~25%,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1.5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豆科作物大量减少,饼粕类蛋白饲料出现奇缺,这已成了农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吉林省扶余县草原站进行了紫花苜蓿与玉米间作试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试验目的在于既能获得大量蛋白质饲料又能保持玉米产量,解除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青贮饲料属于多汁饲料.营养丰富.质地柔软.易于长期保存;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饲料利用率高。同时青贮饲料原料来源广泛,大多数饲料作物.如高粱秸、玉米秸和麦秸均可发酵青贮。但从营养价值来说,采用秸秆作为原料的青贮饲料,糖分和蛋白质含量较低。青贮玉米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也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支柱。与普通粒用玉米相比.青贮玉米具有较高的饲养价值,用青贮饲料饲喂奶牛,消化率可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饲料生产用地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为使有限的土地能生产出更多的饲料,发挥土地的最大生产潜能,笔者在多年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不同饲料作物的生育期及其生态环境的不同,为饲料生产探索出了一套多种饲料作物套、间作的饲料作物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8.
牧草及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牧草及饲料的品质是决定畜牧业能否稳定、高效、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建立人工草地,是解决牲畜冬春饲草短缺的重要途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与糠、麸相当,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尤为丰富。马铃薯是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具有高产、早熟、用途多、分布广等特点。介绍了紫花苜蓿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并对二者的种植效益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银合欢(Leucsena leucocephahla)是一种热带豆科木本饲料作物,用途甚广,特别是因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而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近年来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用来喂牛羊,或是制成叶粉作为鸡猪混合饲料的蛋白质添加料。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综合了包括饲料产量、营养价值、毒素含量及中毒机理、降毒方法、利用方式及其效益等方面的资料,以期为种植或打算种植银合欢的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能量饲料——谷物、脂肪和脂肪酸倾注入江河的饲料加工废料可为养禽业利用。许多废料(玉米糠麸、小麦麸)的蛋白质质量较高,可用作蛋白质添加剂或作为脂肪和能量来源。杂交玉米的发展对养禽业兴旺发达的作用不能低估。家禽日粮含有30~80%玉米。随着玉米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养禽业得以以低廉的成本生产更多的食用产品。日粮中玉米含量增多时,则可因能量水平提高而改进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