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村电工在农电第一线直接与农民打交道,肩负着广袤农村的安全用电、电费回收等重任,是供电部门与农村用电客户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电力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电网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对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村级电工按村电工、组电工配置,人数膨胀,长期处于“散兵游勇”状态,有的报酬也得不到落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在农电企业催收农村电费过程中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农村电工工作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比如有的农村电工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线损高、赔钱后,说不干就“走人”。在这种情况下,只得由村里推荐一个无牌无证的“电工”代收费。而这些人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有的甚...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电工队伍的现状看,在部分农村电工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其原因有四:一是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出现一任村支部书记跟着一任村电工的现象,造成了电力设施损坏严重,电费电价管理混乱.二是有的农村电工身兼数职,电工一职反而成了捎代着干的活路,造成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严重制约了农电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村电工管理机制存在着弊端.在农村,有的电工人选是由村里定,而供电站实际上只是业务管理,其它方面不能形成对村电工的有效管理,缺乏制约性.有的村电工违法乱纪,或以电谋私,要进行撤换、处理时,可电工偏偏又是村领导的亲戚.这些都对农电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四是待遇问题.村电工工资由村里发一部分,供电站补助一部分.另外,对因年龄大或伤病不适合继续从事农电工作的处理不当,使部分村电工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存在着后顾之忧.因此说,要加强农村电工队伍的内质外形建设,首先必须有一支稳定的电工队伍.那么,如何来稳定农村电工队伍呢?笔者提出以下办法仅供参考.一是选好人.应实行招聘的办法.可通过考试从有知识的青年人中录用人员,经过培训,补充到农电队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有些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供电所,农村电工电费回收都存在供电所本月所收电费当上月应缴电费用的现象,看似供电所与上级电费两清,电费回收率100%,但实际上农村电工并没有全部回收当月电费,月月如此,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的发生,县供电公司和供电所其实都有着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县供电公司和供电所应协同农村电工在电费回收上做到"三杜绝",以确保电费足额按期回收。1要杜绝农村电工不收、少收、多收电费存在的不良现象:有的电工嫌麻烦,尤其是偏僻地  相似文献   

5.
有的农村电工为图方便,用铜、铝线替代高、低压熔丝,人为地制造了事故隐患,致使设备失去保护,影响安全运行.当用电负荷过载,室内线路短路,保险丝一旦不能及时断开电源,势必导致发生事故.这种“拉郎配”的做法,为何屡禁不止.关键是有些单位措施不力.日前,笔者在江苏省高邮市汉留镇电管站看到,他们的做法一是用电单位配电室必须备有三根合格的高压熔丝,用去一根,限期补齐,保持额定的库存数.同时村电工还备有低压熔丝,以方便用户.发现采用非合格熔丝,扣除电工奖金20元.二是由于跌落熔断器熔丝配置不当烧坏配变,处以责任电工100元罚款.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有许多拖欠数月的电费尾巴难以收回,这让不少村电工日夜发愁……有的村电工实在没法时,竞想出了请本村的“愣头青”当替身,让他们拿着帐单登门去要,暗称这是“以毒攻毒”!笔者认为,“以毒攻毒”尽管也能奏效,但不可取.因为其有四点不妥:其一,“替身”不懂电工业务,不熟悉农村电价,不能解答用电户提出的有关问题;其二,“替身”一般文化素养不高,收费中言语行动若不注意文明礼貌,容易惹事生非;其三,电价电费受法律制约,万一“替身”搞个什么“小动作”,势必弄巧成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柘城县梁庄乡电管所积极开展“形象工程”建设活动,脚踏实地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该所连续4年被评为县局先进电管所,有2名农村电工被授予“省级优秀电工”称号.梁庄乡电管所要求电工严格遵守《供电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和《服务守侧》,大力开展“形象建设”活动.他们还在电工中开展了“我为电业争光彩”等竞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农村电工最怕农灌的计量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其做法各种各样,有的电工采用装电表,有的采用在闸刀上安装积时钟,有的干脆看表计时.我们以前也采用过此类方法,其效果不尽人意,电工与用户不断发生口角,原因是所装电表属精密计量器件,不垂直或不水平就会引起计量不准.有的用户就钻了这个空,趁电工不在时把电表平放在地上,在闸刀上装积时  相似文献   

9.
每当《农村电工》到来之际,我们山东省苍山县大炉供电所都要组织电工学习,那份认真劲儿真象是学生在上课.大炉乡地处沂蒙老区,经济贫困,农村电工素质相对较差.面对这种情况,乡供电所经过认真筛选,决定把《农村电工》杂志作为教科书向电工推荐,并逐期向他们讲解.由于这份杂志知识面广、通俗易懂,很快成  相似文献   

10.
1 真帮河北省武安市阳邑镇北西井村村委针对农村电工待遇低、人心不稳的现状,为3名村电工制定了3 500元的年工资标准,即电工从阳邑镇柳河电管站领取的工资基础上,不足部分年底再为电工补齐3500元.还为他们安排了清洁维护村内街道等项工作,完成此项工作每名村电工的年工资定额为2 600元.上述两项工资合计6100元,从根本上解除了农村电工因待遇低而不安心工作的状况.使他们人人爱岗敬业,用电管理工作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电工是农电工作、农电发展好坏的基础,这支队伍是农电工作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对发展经济的意识也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地方农电工作者,尤其是农村电工逐步走向城市,经济特区,在他们的心目中存在着农村电工无前途的观念,一是得罪人,二是待遇差。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有的地方职能部门,基层领导对农村电工队伍不够重视,农村电工工资无法解决,有的地方竟采取大包干的办法,这时电工认为能赚钱便干,否则放弃不管。  相似文献   

12.
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人们一切向钱看时,在广大的农村电工当中有一些整天忙忙碌碌,为父老乡亲安灯拉线,不图报酬,不计得失,从无怨言的优秀村电工。他们说:为村里百姓服务光荣,少挣钱也干。杨础镇杨础村电工衣富就是其中之一。他17岁当上村电工,到现在已有17...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电工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三河市供电局李凤宝1加强宗旨教育,树立为民思想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农村电工一度比较混乱。实行电工统管觉得工资太低,相当一部分电工思想不稳定,有的混事.工作马马虎虎;有的工作态度生硬,号称“小电霸”;有的则以电谋私.人情电...  相似文献   

14.
1 统管势在必行 说起农村电工统管和管好电价,河南省西平县电业局局长龚自强说,管好电价和管好农村电工其实是一回事,因为管好电价的关键是管住农村电工,而管住农村电工的关键是管住“帽子”。 1997年以来,西平县电业局经过组织拉网式地检查,发现农村低压电价合格率不高,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录用农村电工的聘用权问题。于是县电业局领导班子决定,县电业局要掌握农村电工聘任权和工资发放权,1998年初县局的一份报告送交县委、县政府。因为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县领导非常重视,很快成立了农村电工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把《西平县农村电工管理办法》发至全县各乡村。县政府还主持召开了全县农村电工统管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5.
近一段来,就农村电价电费问题新闻媒体关注颇多.但在河北省武安市,这个问题显得很平静,农民高兴,政府满意.动手早,管电价先管人.武安市在总结午汲电管所1987年以来对农村电工实行行业统管的成功经验后,市政府在1993年颁布了《农村用电管理办法》.电力部门择优聘用农村电工860人,管电价从管人开始,废除了电费承包,全市执行邯郸市物价局审定的统一电价,杜绝了乱涨价、乱收费.  相似文献   

16.
沭阳县供电局为从根本上整顿日渐混乱的村电工队伍,维护农村健康稳定的供电秩序,对全县697个行政村的1265名村级电工进行严格整顿,每村只留一名电工,并和所在电力管理站签订合同,经县公证处予以公证。村级电工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电管理的最前沿,整天和用户...  相似文献   

17.
1994年6月,我加入到了农电队伍之中,领导分配我到联合电管站实习.在这个乡,我认识了一名农村电工叫刘全福,五十多岁.以前他是乡电管站站长,热心于农电事业,业务工作极其熟练,但因他年龄已大,文化水平低而被辞退,在黄池村当村电工.他无怨无悔,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主动帮助电管站工作,为管理农村用电出谋划策.在他的身上,我发现了农村电工闪光的人生价值,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  相似文献   

18.
1 当前农村电工管理现状天津市目前共有农业人口近500万人,其中乡(镇)共220个,行政村3838个,有农村电工13609人.如此庞大的农村电工队伍,至今仍处于一个松散型的,或者说是“粗放型”的管理状态.总的来看,主要存在着“散”、“乱”、”‘差” 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散”,就是组织上的分散.如此众多的农村电工,却又星星点点的分布在3000多个行政村,以及大大小小的乡镇企业之中,大部分村子里只有1~2名电工,大一点的乡镇企业,最多的也仅有4~5人.再加上长期以来所谓“体制”上的缘故,基本上没有一家部门把他们统一管理起来,也没有正式的手段把他们统一管理起来.  相似文献   

19.
1 当前“两改一同价”中出现的矛盾 1.1 最高限价与实际电价的矛盾1999年,我省对农村电价实行最高限价.在用电户较为集中的村实施最高限价,还较为容易,但对偏远山区的村执行最高限价就有很大难度.有的山区行政村只有几十户却分布在十几个自然村内,有的自然村只有三几户,月用电量总共有几千瓦·时.现在我们的农村到户最高限价为0.70元,配变计量总表的电价为0.45元,由于线路长、线损高,几乎全是亏损,连村聘用电工发工资都很困难.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95年3月分配到河南省襄城县供电局工作,参加工作之初邂逅《农村电工》杂志,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这本刊物上,从此,我开始了写作之旅,把我局的工作管理经验整理出来,经编辑老师多次校正后在《农村电工》杂志发表.局领导也开始关注我,把我提拔到中层管理岗位.工作至今,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农村电工》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