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畜牧兽医》2019,(3):78-79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兽医公共卫生安全与管理团队参与研制的牛结核病IFN-γ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获得二类新兽药证书。牛结核病IFN-γ夹心EI.ISA检测试剂盒的原理是基于细胞免疫建立的牛结核病检测方法结核病阴性牛淋巴细胞经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B)刺激后不产生IFN-γ.结核病阳性牛淋巴细胞经PPDB刺激后.产生大量IFN-γ.  相似文献   

2.
《兽药市场指南》2020,(5):14-16
牛结核病IFN-γ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的原理是基于细胞免疫建立的牛结核病检测方法。结核病阴性牛淋巴细胞经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B)刺激后不产生IFN-γ,结核病阳性牛淋巴细胞经PPDB刺激后,产生大量IFN-γ。通过建立经PPDB刺激后的待检牛全血中IFN-γ的ELISA方法,从而实现对牛结核病的准确、快速和高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颈部皮内变态反应法是国家检测结核病的法定方法,我县在组织开展牛结核病PPD检测方法及迟缓型变态反应时,准确把握PPD检测法和皮内变态反应方法,现将临床应用和结果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副结核病(Johne′s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引起的,常使绵羊极度消瘦,并造成羊毛产量的严重损失。因为临床上和死后投有特征性病变,所以在绵羊的诊断是困难的。诊断绵羊副结核病(PTB)可以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血液学变化、尸体剖检所见、粪便涂片抗酸染色后检查以及副结核菌素和禽结核菌素皮内注射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比较变态反应检测方法对石河子地区6家规模牛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检出的475头阳性牛进行了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进行结果判定,结果表明:牛型结核阳性457头,符合率在93.18%~100%之间,平均96.21%。经反复试验对比分析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进行结核病的检测,结果准确,既经济实用又便于操作,还可避免再采用比较变态反应要隔离阳性牛而导致牛结核病传染散播风险。项目组通过在四个牛场的对比分析,在未建立符合防疫条件的独立隔离圈舍的牛场检测阳性牛及可疑牛在隔离45d后再次检测时新增阳性牛数量增加;而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检测后对阳性牛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综合性措施后,间隔45d对全群再次检测时新增阳性牛数量明显减少。因此牛结核病检疫采用适宜基层实际的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对及时检出阳性牛,并尽快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净化牛群、控制结核的传播扩散,实现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奶牛》2010,(6):26-26
<正>Renato Varges和Carla Dray Marassi等用皮内注射法对来自副结核和结核病清洁牛群的63头试验牛接种结核菌素,在注射纯化结核菌素前和注射后的3d、15d、30d、60d和90d分别采集血样。血清储存后用PPA-ELISA检测血清中的特异牛副结核病(PTB)抗体  相似文献   

7.
应用Dot-ELISA检测结核病牛血清抗体效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牛型结核菌菌体蛋白(PP)及提纯牛结核菌素(PPD)作抗原,硝酸纤维素滤膜(NC 膜)作载体。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了30份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牛及30份非结核病牛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证实,Dot-ELISA 与变态反应符合率很高(20/30),只有简便、快速、经济及适于现场推广应用等优点,可望在今后牛结核病检疫中取代变态反应和常规 ELISA.  相似文献   

8.
奶牛结核病检疫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 ,我站在南通市区的几家奶牛场应用结核菌素对奶牛进行颈部皮内注射 ,根据其变态反应程度来诊断奶牛结核病。在牛检疫过程中 ,我们发现 ,某奶牛场在 80年代中期之前从未检出过阳性牛。到了 80年代中后期 ,特别是进入 90年代后 ,经检疫有阳性反应的奶牛逐年增多。针对这种情况 ,检疫人员认真总结分析 ,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结核菌素作了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并非是该场结核病严重 ,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有许多因素影响反应结果 ,给正确判定带来难度。笔者认为 ,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 结核菌素的选择牛型提纯结核菌素 (PPD)与…  相似文献   

9.
《家畜传染病》1981年第三期发表的“孕牛对结核菌素的反应”一文,报导了怀孕期结核病牛对结核菌素(OT)的敏感性降低;并提出孕牛对提纯结核菌素(P.P.D)有无敏感性降低的现象,应予探讨。我队是结核牛队,为探讨孕牛对 P.P.D 的敏感性有无降低现象,我们做了试验,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据科学研究报道,猪结核病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均有发生。许多研究者观察了对注射禽结核菌素和哺乳动物结核菌素产生反应的猪。我们从注射结核菌素反应猪的不安全牧场中通过细菌学方法分离到了牛型和禽型结核病病原体以及非典型性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Ⅷ血清型)。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评价细胞因子IL-6和IL-17mRNA转录水平与牛分枝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释放试验临床筛选结核病阳性牛和结核病阴性牛,采集试验动物抗凝全血,分离、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用牛结核菌素(PPD-B)、禽结核菌素(PPD-A)、重组蛋白CFP-10-ESAT-6(CE)、pET-32a载体标签蛋白(PET)或PBS 37℃培养6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6、IL-17和IFN-γ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ET和空白对照PBS类似,不能刺激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提高,表明CE中包含的PET对试验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PD-B、PPD-A或CE刺激后,结核病阳性牛样品中IL-17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结核病阴性牛(P0.05),其中PPD-B刺激效果强于CE和PPD-A,而CE刺激的特异性更好;选取CE作为最佳刺激源,结果显示,IL-17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之间相关性良好(spearman r=0.79),并初步建立了基于IL-17和IFN-γ转录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此方法对14头结核病阳性牛进行临床检验,IL-17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阳性样本检出率为85.7%,高于IFN-γ(71.4%)。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牛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PPD-B、CE)诱导的IL-17mRNA转录水平与牛结核病相关,以CE为刺激源建立的IL-1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用于牛结核病诊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在无结核病而有副结核病的牛群,用从英国威桥兽医研究中心引进的副结核菌弱毒菌株制备的副结核病弱毒菌苗免疫假定健康母牛所生一周内的犊牛,6年来共免疫犊牛823头.实验表明,菌苗对牛有减少发病的作用,保护率为82.7%;犊牛免疫接种后第七天产生免疫;免疫期约48个月;接种牛对结核菌素敏感,对禽型结核菌素的反应与对牛型结核菌素的反应相似;禽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可作为接种牛的免疫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结核菌素与CFP10/ESAT6的牛IFN-γ检测法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用禽结核菌素、牛结核菌素、特异性抗原CFP10/ESAT6作为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呈现阳性牛的IFN-γ的刺激物,分别进行IFN-γ释放反应,检测IFN-γ的浓度。结果:特异性抗原CFP10/ESAT6与禽和牛的结核菌素试验(PPD)刺激反应后的IFN-γ浓度无明显差别,同牛结核菌素试验刺激IFN-γ释放反应后的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依据阳性值的判定,CFP10/ESAT6检测出阳性牛18头,牛结核菌素试验检测出阳性牛19头,禽结核菌素试验检测出阳性牛11头。结论:在牛结核病的诊断中,基于结核菌素与特异性抗体CFP10/ESAT6的牛IFN-γ释放反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与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结核菌素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3个实验猴饲养场的402只猴进行检测,其中36只猴经细菌培养确认为结核病猴,366只猴经多次结核菌素检测阴性,确认为健康猴。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绘制出ROC曲线,在阳性结果的cutoff值=0.28时,36只结核病阳性猴中有33只显示阳性结果(91.7%),366只健康猴中有329只显示阴性结果(89.9%)。用结核菌素作为抗原,进行结核病血清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1.7%和89.9%。结合结核菌素试验,将有利于对饲养猴群的结核病感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在诊断牛结核病使用的牛型结核菌素,是用老结核菌素(以下简称OT)进行诊断的,对我国奶牛结核病的控制和发展健康牛群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健康牛群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在检疫过程中,经常感到现用的老结核菌素的非特异性反应较高,效价不稳定,同时检疫的操作方法不仅过于繁  相似文献   

16.
贵阳乌当区是我市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 ,共饲养奶牛 2 0 0 0头左右 ,做好乌当区奶牛结核病检疫是我站的重点工作 ,2 0 0 0— 2 0 0 1年我们对乌当区的奶牛进行严格的结核病检疫 2 93 2头次 ,现将检疫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牛提纯结核菌素为黑龙江省哈尔滨生物制品一厂生产。1 .2 用生理盐水将牛提纯结核菌素稀释到 1 0万IU/ml,于奶牛颈中后部 1 /3处剪毛并消毒 ,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牛皮厚度并作好记录。用结核菌素注射器倾斜注射牛提纯结核菌素溶液于术部皮内。 72h后观察术部并测量皮厚1.3 结果判定  (1 )阴性反应 :术部无…  相似文献   

17.
奶牛场的牛结核病威胁到公众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摘要 目的:调查牛结核病的影响和从被感染的产乳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提取牛结核分支杆菌.方法:从1万头奶牛场的动物中对1000头进行皮下结核菌素单一比较测试.为了显示和分离牛结核分支杆菌,对被感染的动物的乳、面部和鼻的分泌物进行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在结核菌素测试中,有6.91%的水牛和8.64%的乳牛被确定患有牛结核病.从确诊的水牛的奶中分离出28.07%的结核菌素,鼻分泌物中分离出12.18%的结核菌素.从确诊的乳牛的奶汁中分离出25%结核菌素,鼻分泌物中分离出12.5%的结核菌素.结论:引起动物结核病的牛结核分支杆菌是从产乳动物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结核菌素皮内注射的变态反应是诊断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在开展计划检疫和在假定健康的牧场检疫时,一些非结核病牛有时对结核菌素注射呈现阳性反应或疑似反应。据文献记载:当牛患放线菌病、枪形吸虫病、片吸虫病、棘球蚴病、白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行动物结核病预防和消灭措施的指南净化结核病患畜较多的(约25%以上)牧场时,对非安全畜群必须进行屠宰。然而,某些牧场试图采用动物的系统检测手段使之净化。 曾建议应用结核菌素的各种试验方法诊断结核病:皮下、皮肤上,静脉内、皮内、眼、睑、阴道、鼻等的试验。大家公认,,结核菌素的皮内试验是最敏感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奶牛结核病检疫目前应用牛结核菌素试验,按常规皮内注射在72小时后出现阳性反应则判定为结核病;若为阴性或可疑者,则需进行第二次注射,在第一次注射后的第120小时后出现阳性或阴性者判定为阳性或阴性;若出现可疑者则需隔25—30天进行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