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了研究古巴牛乳树在NaCl胁迫下的离子效应及抗性方式,本试验测定了古巴牛乳树根、枝条、叶在NaCl胁迫下Cl-、Na+、K+、Ca2+的含量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古巴牛乳树根、枝条、叶的Cl-、Na+、Ca2+含量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K+、K+/Na+随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在8‰处理浓度时,根、枝条、叶中的Cl-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86、11.82、16.53倍,N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36、3.04、4.40倍,K+/Na+分别为0.17、0.25、0.16;相同处理浓度下,Cl-、K+、Ca2+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小黑麦耐盐性与离子吸收之间的关系,以4个耐盐性不同的小黑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0、50、100、200mmol·L-1)胁迫处理10d后,小黑麦幼苗鲜重、地上部分和根部Na+、K+、Cl-分布以及限钠能力和K+/Na+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升高,4个小黑麦品种鲜重均逐步降低,Na+、Cl-含量大幅提高;除中饲828外,其他3个品种的地上部Na+、Cl-含量均高于根部;K+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逐步下降,根部下降幅度大于地上部。随NaCl浓度的升高,小黑麦地上部限钠能力及地上部分和根部K+/Na+逐渐降低。在4个品种中,抗盐性强的中饲828地上部能维持相对较低的Na+、Cl-含量,具有较高的K+/Na+,生物量也较高;盐敏感品种劲松49则相反。说明限制地上部Na+的吸收和维持较高的K+/Na+是小黑麦耐盐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宝杂油1号和本课题组选育品系南盐油11号为材料,比较了100和200mmol·L-1NaCl胁迫10d对两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其中南盐油11号的耐盐性明显高于宝杂油1号。盐胁迫导致植株盐分(Na+、Cl-)含量上升,地上部Na+、Cl-积累明显高于根系;植株体内K+、Ca2+含量明显降低。盐胁迫下,维持体内较高的K+/Na+、Ca2+/Na+比率,维持较高的SK,Na、SCa,Na(离子吸收和运输的K+、Ca2+、Na+选择性比率)是南盐油11号耐盐性高于宝杂油1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盐对柚幼苗的胁迫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坪山柚为材料,研究了盐对坪山柚幼苗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40mmol/LNaCl胁迫30d,坪山柚幼苗受害症状轻,幼苗生长受影响小;80~200mmol/LNaCl胁迫30d,随NaCl浓度提高,坪山柚幼苗受害症状逐渐加重,幼苗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明显降低。不同浓度NaCl胁迫20d,坪山柚幼苗根及地上部Na+,Cl-,甜菜碱质量分数增加,K+质量分数及K+/Na+质量比下降。NaCl胁迫影响坪山柚幼苗生长与Na+和Cl-大量积累有关。NaCl胁迫下,维持相对稳定的根与冠干重比、保持根K+与Na+质量比>1及根部具有较高的甜菜碱含量,是坪山柚幼苗耐盐胁迫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5.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不同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盐胁迫下外源钙对玉米幼苗根、生长叶、成熟叶叶鞘和叶片生长的影响及K+、Na+、Mg2+、Ca2+含量,探讨盐胁迫下外源钙对玉米幼苗不同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钙可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的增加。外源钙可明显降低根系对Na+的吸收量,减少Na+向地上部的运输量;增加对K+、Mg2+、Ca2+的吸收量和运输量;降低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各器官Na+/Ca2+值、Na+/K+值,表明Ca2+可改善玉米幼苗体内的离子平衡,缓解盐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碱性盐胁迫对燕麦矿质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燕麦耐碱性与矿质离子的关系,通过盆栽试验,将碱性盐Na2CO3、NaHCO3按摩尔比1∶1混合设置不同浓度(0、50和100mmol·L-1)胁迫处理,分析燕麦耐碱性品种vao-9和碱敏感性品种白燕5号根、茎、叶对Na+、K+、Ca2+、Mg2+、Fe2+、Cu2+、Zn2+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碱性盐胁迫下2个品种根、茎、叶中Na+含量增加,K+、Cu2+含量下降;Ca2+、Mg2+含量在根中增加,在茎、叶中下降,Fe2+、Zn2+含量在不同胁迫程度下和不同器官中变化不同。与白燕5号相比,vao-9吸收的Na+总量较低,K+、Ca2+、Cu2+总量较高,Mg2+、Fe2+、Zn2+总量变化不大。在胁迫浓度达到100mmol·L-1时,vao-9茎中截留Na+,叶片中较K+、Ca2+、Mg2+、Fe2+、Cu2+和Zn2+分配较多,而白燕5号叶片中积累Na+较多,茎中积累K+较多,根中积累Ca2+、Mg2+、Fe2+、Cu2+、Zn2+较多,从而使碱性盐胁迫下vao-9较白燕5号叶片中保持的Na+/K+、Na+/Ca2+和Na+/Mg2+低。可见,在高浓度碱性盐胁迫下vao-9茎中区域化Na+,选择吸收K+、Ca2+、Cu2+,并在叶片中分配较多的矿质离子来保持燕麦体内离子平衡,以适应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7.
以垂盆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对照)、25、50、100、150、200 mmol/L]对垂盆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1浓度的增加,垂盆草鲜重、干重、含水量、K+含量、根Na+/叶Na+、叶的K+/Na+和S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Na+、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有机酸、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NO3-含量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显示,盐胁迫对垂盆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其耐盐阈值为1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垂盆草通过积累Na+、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水稻苗期生长及离子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探讨了NaCl胁迫对水稻苗期生长及离子吸收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促使株高下降和生物量积累减少,且随着NaCl浓度增加,株高和生物量积累降幅增大,但长白9号降幅均较小。较低浓度NaCl胁迫下,各材料叶片中Na+浓度增幅显著小于根和茎部,但随浓度增加,越光叶片Na+浓度增幅大于根和茎部。长白9号叶片和根部K+/Na+显著高于越光。NaCl胁迫降低了各器官Ca2+吸收量,且随浓度增大,Ca2+吸收量降低。生长叶对NaCl胁迫响应最敏感,下降幅度最大,成熟叶次之。根的Ca2+的降幅最小。从材料上看,长白9号各器官降幅均低于越光。  相似文献   

9.
以续随子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离子分布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25mmol•L-1 NaCl胁迫时续随子幼苗的鲜重、干重和株高比对照略有下降,但不显著;随着NaCl浓度的继续增加,三指标均显著降低。(2)盐胁迫影响植物组织的离子分布,Na +浓度增加时,K+、Ca2+和Mg2+浓度均持续下降,K+/ Na+、Ca2+/ Na+、Mg2+/ Na+ 也急剧下降。(3) NaCl胁迫下,续随子幼苗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均降低。但在0~25 mmol•L-1NaCl浓度下,Fo、Fm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可见,NaCl胁迫下,续随子产生了光合作用的光抑制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盐碱胁迫下亚麻幼苗阳离子吸收和分配的特点,为盐碱地种植亚麻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采用2种中性盐(Na Cl和Na2SO4)和2种碱性盐(Na HCO3和Na2CO3)分别混合模拟盐胁迫和碱胁迫,对中亚麻2号进行14天胁迫处理,测定了苗长、根长和茎长等生长指标,并分析了根系和地上部Na+、K+、Ca2+、Mg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盐碱胁迫不同程度抑制了亚麻幼苗的生长,碱性盐胁迫比中性盐胁迫的抑制更严重。中性盐胁迫对亚麻茎的抑制较根更严重,而碱性盐胁迫则得到相反的结果。(2)盐碱胁迫大幅度增加了亚麻苗期根和地上部对Na+的吸收。中性盐胁迫下地上部K+的吸收增高,根的K+吸收降低。碱性盐胁迫下根和地上部K+的吸收均降低。中性盐胁迫和碱性盐胁迫下根和地上部Ca2+和Mg2+的吸收均降低,根系中的降低程度较地上部大。(3)相关性分析表明盐碱胁迫下Ca2+的吸收与Na+的吸收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盐碱胁迫下小麦阳离子吸收和分配特点,采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混合模拟不同浓度盐碱胁迫条件,对龙麦26和克旱16两种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幼苗进行14 d胁迫处理,测定和分析了叶片和根系中Na+、K+、Ca2+、Mg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碱混合胁迫增加了小麦幼苗Na+含量,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碱性盐比例的提高,Na+含量逐渐增加;龙麦26幼苗K+的吸收规律与Na+相同,而克旱16幼苗K+含量变化与之相反;盐碱混合胁迫通过降低植株的K/Na限制了Ca2+、Mg2+的吸收量,且阻碍了Ca2+、Mg2+由根向地上部的运转,致使叶片中Ca2+、Mg2+含量降低。盐碱混合胁迫下,小麦对Na+、K+等一价阳离子与Ca2+、Mg2+等二价阳离子的吸收上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OsHKT(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是与水稻耐盐胁迫有关的一类Na~+或K~+转运体或Na~+-K~+共转运体,对水稻体内Na~+再循环,维持植株地上部特别是叶片中的低Na~+浓度和低Na~+/K~+比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OsHKT基因家族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昼夜节律性以及盐、ABA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OsHKT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OsHKT基因家族中不同成员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OsHKT1;1、OsHKT1;3、OsHKT2;3以及OsHKT2;4主要在水稻的叶片中表达,其余基因在根中表达水平较高。分析盐处理后OsHKT家族基因在水稻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sHKT家族基因的表达均受盐胁迫的影响,但是不同OsHKT家族成员对盐胁迫反应不同。盐处理后OsHKT1;5、Os HKT2;1和OsHKT2;2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是一致的,而其他家族成员在根和叶中存在差异。所有OsHKT基因的表达在根或叶片中均受ABA调控,其中只有OsHKT1;3和OsHKT1;5在根和叶片中表达模式相似。光周期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sHKT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相似的昼夜节律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OsHKT家族不同成员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相似的昼夜节律性,并且不同成员对盐胁迫和ABA应答反应不同。这种表达模式可能与水稻在不同环境下的盐胁迫反应相适应。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OsHKT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沙培试验对NaCl胁迫条件下野生及栽培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地上部及根部Na+、K+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0~200 mmol·L-1浓度范围内,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野生大豆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栽培大豆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及蛋...  相似文献   

14.
外界K水平对水稻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界K~+水平对水稻幼苗耐盐性的影响晏斌,戴秋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EffectofExternalK~+LevelonSaltToleranceofRiceSeedlings¥YANBin,DAIQiujie(JiangsuAcad...  相似文献   

15.
选取耐盐性较强的水稻株系‘Fl478’、‘JX99’、‘Pokkali’和盐敏感型品种‘IR29’,设置 6 个 NaCl 浓度梯度处理, 分别为 0、0.1%、0.2%、0.3%、0.4%、0.5%,采用桶栽土培的方法培育至孕穗期,研究盐胁迫对孕穗期水稻植株不同 器官 Na+ 、K+ 分配规律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胁迫下水稻株系不同器官 Na+ ,K+ 的积累效应存在差异,水稻 株系耐盐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根系,而叶鞘对 Na+ 、K+ 的吸收与分配的差异明显。(2)耐盐植株根系聚 Na+ 能力较强, 叶片、叶鞘积累较多的 K+ ,而感盐品种根系积累 K+ 和 Na+ 以缓解根系渗透胁迫,调节根系 Na+ /K+ 平衡稳态,保持水稻 正常的代谢活动。(3)叶鞘是水稻植株关键的 Na+ -K+ 调库,通过吸收和分配 Na+ 来调节根、叶、叶鞘 Na+ /K+ 平衡以提 高水稻耐盐性。(4)耐盐株系叶鞘向叶片选择运输 K+ 的能力、限 Na+ 运输能力强于盐敏感品种,叶鞘对 Na+ 、K+ 吸收 与分配运输能力的大小,决定水稻株系的耐盐性,具体表现耐盐品种叶鞘向吸收与运输 K+ 能力较强、根系限 Na+ 能力 显著高于感盐植株。(5)0.4%~0.5%盐浓度限制水稻叶鞘 Na+ -K+ 库吸收与分配能力,各组织中 Na+ /K+ 失衡,植株耐盐 性降低,受盐害程度加深。(6)盐胁迫促进水稻株系叶鞘向根系吸收较多 Na+ 和向叶片、根系输出 K+ ,却限制 Na+ 对 叶片的分配,保证根系保持较高的 K+ /Na+ ,耐盐幼嫩叶片积累较多的 K+ 以维持叶片组织保卫细胞渗透平衡,保证水稻 植株获得生活必需的光合原料,而盐敏感植株积累的 K+ 主要用于缓解组织渗透胁迫,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Increased potassium (K) fertilization of saline soil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alleviating salt stress in plants. We examined whether varying K concentrations in Murashige & Skoog (MS: 1962) basal medium could affect salt (NaCl) stress in micropropagated potatoes. Plantlets of cvs Sierra and Russet Burbank were evaluated after 1 month of growth in a medium containing 0. 40, or 80 mM NaCl and 6,20, or 30 mMK. The medium K was adjusted using KNO3 while total nitrogen was kept constant using NH4NO3. Growth parameters were less affected in Sierra than Russet Burbank, and roots were less affected than shoots, as the medium salinity increased. Tissue Na levels were greater when the medium K was 6 mM compared with 20 mM MS control. The medium K concentration 50% greater than MS control did not promote growth and did not limit tissue Na levels. While this should be confirmed by field assessmen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K deficiency promotes salt damage, its addition beyond the usual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is not beneficial in alleviating salinity stress.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