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and S. delavayi Franchet are among the most valuable species in the genus Sapindus for their commercially exploitable plant oils and chemical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genetic variation and improvement for either species. We evalu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germplasm from selected plus trees within a wide region and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uit traits and molecular markers. An association analysis based on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s)provided a genetic basis for studies of fruit traits. A total of 247 loci were detected by scanning 61 trees of S. mukorossi and S. delavayi using 16 ISSR markers. Genetic diversity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for selected superior trees(or germplasm) and S. mukorossi and S. delavayi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main groups, as well as into four groups within S. mukorossi. An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ISSR markers and 14 fruit traits used the TASSEL MLM model. A 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differentiated S.mukorossi and S. delavayi. Eighteen ISSR loci associated with 13 fruit traits(P<0.005) were identified, with 13, 1,and 4 loci associated with seed oil production, fruit saponin production, and fruit quality, respectively. Using this information, a core collection was selected with adequat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ood seed oil character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effectively estimating fruit trait associations in Sapindus using ISSR markers, and the method is applicable and valuable for select germplasm conservation. The marker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are potentially useful for molecular-assisted breeding of Sapindus spp.  相似文献   

2.
桤木属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桤木种类与分布、遗传育种、光合特性、固氮特性、材性、抗性、繁殖技术以及造林方法与幼林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桤木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标准地调查是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准确获取基础信息、掌握林木种质资源现状的主要手段。根据普查操作规程介绍了标准地设置要求和调查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皂苷性状优良的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优良种质,对调查收集的10个无患子种源67个优良单株的皂苷性状展开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无患子皂苷产出率为14.20%~24.32%,总体平均值为20.12%。皂苷产出率比较高的种源有福建顺昌、云南石林、浙江萧山、福建延平,分别比种源总体平均值增加20.87%、13.72%、11.28%、10.83%,但不同种源间皂苷产出率差异不显著。高皂苷种质材料选择单株选择优于种源选择。67株优良单株皂苷产出率为5.6%~33.2%,总体平均值为20.11%,优良单株之间皂苷产出率差异显著。聚类分析表明,第一类为皂苷产出率优势明显的优良单株(sc04、xs05),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32.95%,比总体平均值提高63.8%;第二类(27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25.83%,比总体平均值提高28.4%;第3类(35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16.0%,低于总体平均值;而第4类(2个单株)、第5类(1个单株)皂苷产出率远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分别只有9.45%、5.6%。皂苷产出率(Y)与经度(X_1)呈密切正相关,与果肉千粒重(X_8)、果实鲜果重(X_5)呈密切负相关,与果核千粒重(X_7)、果肉比(X_6)、树高(X_3)、胸径(X_4)、纬度(X_2)等5个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采用投资回收法、净现值分析法、内部收益率法、不确定性分析等经济评价方法对福建省顺昌县建设的优质、丰产无患子示范基地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20.0万元,年生产成本费用189.8万元,年创利润170.25万元,投资回收期8.1a,净现值82.9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达11.77%,高于基准收益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种子含油量高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优异种质,对福建、浙江、江西、四川和云南5省10县(市、区)的67株优树的种子含油量、地理位置、生长情况和种子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无患子的含油量差异不显著,但优树个体间差异极大。总体平均含油量为27.69%,福建顺昌种源含油量最高(32.16%),浙江萧山种源含油量最低(23.69%),种子含油量和经度、纬度、树高、胸径、单果重和果核千粒重均无显著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分为5类,sc02、xs05、jj09、xs04、sc01和jj10这6株优树含油量均在34%以上,其中jj10含油量高达36.40%,为平均水平的1.31倍,可作为无患子生物质原料林建设的良种加以扩繁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GDP、水资源总量、各产业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等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5年降水量变化在390.0~606.4mm之间,多年地表水资源量变化范围在39.07~117.76亿m3,地下水水资源量在94.25~164.84亿m3之间,水资源总量以2012年最高,达到235.53亿m3,2006年最低,为107.43亿m3。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起主导作用的分为3大主成分因素,累计贡献率达88.064%,其中第1主成分反映了经济、人口和科技的发展状况,贡献率为59.866%;第2主成分反映了水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贡献率为19.033%;第3主成分反映了服务业用水量的变化情况,贡献率为9.165%。2008年以后承载力评价结果均为正值,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采用室外调查与文献查阅、样本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2014年对河南省柿主栽区洛阳市、平顶山市、郑州市等6个地区的11个县(区)的柿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至少有70个地方品种;各地普遍存在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其果实、花、叶片、枝条等性状均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14~0.60,说明其变异程度较高;按果实形状和成熟期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别;河南省涩柿代表品种有新安牛心柿、博爱八月黄、荥阳水柿、平顶山灰柿、黑柿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杏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杏种质资源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的进展。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杏种质资源,并有效地开展有关杏育种的项目研究工作,文中对近年来关于杏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种质资源的评价和鉴定、指纹图谱的构建、新品种的测试、杏属植物的分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核心种质的构建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中指出,对于杏属植物的遗传研究还很不足,对其亲缘关系及系统分类问题至今仍存在分歧,对其表观性状方面的研究与分子水平下的研究数据还不能有效互通,其关联程度也不够高;随着核果类果树模式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杏资源研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了大叶榉树无性系2年生幼林生长测定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无性系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干形、分枝数、分枝粗、分枝角度等8个性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在4.7%~26.6%之间,性状重复力在0.49~0.89之间。胸径与树高、枝下高之间,冠幅与分枝角度、干形(弯曲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树高与分枝粗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无性系性状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85.21%,利用主成分得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4个无性系划分为4类。以用材为育种目标,初选出"红4"、"桔3"和"黄10"等3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查清甘肃省内核桃资源的种类、类型、特点及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现状,筛选具有优良和特异性状的实生单株,为甘肃省核桃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4—2018年,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行业推荐、产地报优等方法,分析了甘肃各地的核桃地理分布情况、种质资源类型与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所调查和收集的资源坚果的表型性状和核仁营养成分,筛选出具有优良或特异性状的核桃资源。【结果】甘肃核桃的分布地位于北纬32°46′~39°49′、东经39°43′~35°32′;横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4个气候带,有陇南南北秦岭山地、陇东丘陵沟壑、陇中及陇中西南部、河西走廊等5个自然分布区域,其垂直分布于海拔849~2 034 m的地域内;调查并收集了地方种质资源658份,初步建立了甘肃核桃种质资源信息库,完成了对甘肃核桃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对246份核桃坚果样品的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坚果形状有12种之多,其单果质量为3.70~20.94 g,横径为23.00~40.87 mm,分别有58.0%和93.3%的坚果样品达到了国家特级及Ⅰ级标准;核壳厚的变幅为0.79~3.10...  相似文献   

12.
于2017年6月以三年生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当年生嫩枝作插穗,开展NAA,IAA,GGR6三种激素不同浓度处理对嫩枝扦插的影响试验,于2017年11月对扦插成活率进行统计,并对扦插苗生物量、根系指标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患子嫩枝扦插生根方式为中间生根型;NAA100mg·L-1处理的无患子嫩枝扦插当年成活率达46.96%,总根长达到15.65 m,根表面积达到170.25 cm2。三种激素的浓度达500mg·L-1时均能抑制根系生长,导致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减小。试验表明,采用NAA激素100 mg·L-1浸泡插穗基部1 h对无患子当年生嫩枝扦插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观赏植物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花卉。我国野牡丹科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然而对其观赏价值的开发目前尚属空白。本文在对湖南省野牡丹科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它们的株型、花色、花期、叶形和果形等审美要素对其观赏价值的应用加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野牡丹科植物可作为观赏栽培,需要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秃极种质资源迁地保存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10年来秃杉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利用及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苏成功引种需采用“选择山洼、北坡或大型河堤有侧方林带庇荫的土层深厚、疏松、湿润的立地条件,用健壮2年生裸根苗或容器苗或带土苗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栽植,实行针阔混交侧方遮荫或疏林复层混交遮荫,林地间作豆类等作物覆盖保湿,年生长速生期前(5月中旬-6月中旬)增施氮肥或氮钾复合肥,促进生长”等综合栽培技术。文内还结合引种保存区的自然条件和应用目的,提出了适合苏南低山丘陵山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苏北平原大型河堤,以及城镇绿化的多种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针阔叶树种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资源保存现状,阐述了吉林区域性林木种质资源整理、整合、数字化表达状况,提出了资源共享利用的框架,指出了吉林区域性林木种质资源整理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评价、优良种质挖掘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9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13种质量性状和16种数量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多样性指数,对其表型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黑龙江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在叶片、果实、枝条等方面变异类型多且...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长柄扁桃花器官特异种质选择进程并与榆叶梅花进行区分,对位于蒙陕交界处327份野生长柄扁桃种质资源的花器官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长柄扁桃的花器官表型变异类型较丰富,其中花瓣宽的变异最大,其变异系数为0.25。按照花的高度可分为6个类型,以中等(11.95~13.59 mm)为主,占总数的34%;花冠径分为6个类型,以较宽(22.66~25.99 mm)为主,占36%;花瓣长可分5个类型,以较长(10.44~12.06 mm)类为主,占37%;花瓣宽分5个类型,以中等(7.29~8.85 mm)为主,占总数的30%;雄蕊数量分5个类型,以较少(20~24个)为主,占总数的48%;雄蕊长度分为6个类型,以较长(9.25~10.88 mm)为主,占总数的26%;雌蕊长度分6个类型,以中等(8.55~9.63 mm)为主,占总数的21%;长柄扁桃的花色可分为4类,分别是白色、浅粉色、粉色和粉红色,其中以粉红色为多,占81.5%。长柄扁桃以单生的单瓣粉红花为主,可据此与榆叶梅的重瓣粉红花1~2朵复生为主要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8.
种质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本文分析了湖南省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杜鹃花品种的耐热性差异,以10个杜鹃花品种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在人工模拟高温胁迫下叶片的光合特效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10个杜鹃花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共6个光合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品种的下降幅度不同;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原来的Pn,Tr,Gs,Ci,WUE,LUE,CUE,Ls共8个相互关联的光合指标转化为4个独立的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94.5937%,由这4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可知,在第1个主成分中,LUE,CUE占主导作用,在第2个主成分中Tr,Gs占主导作用,在第2,4个主成分中占主导作用的分别是WUE和Gs。并通过隶属函数及其权重,计算得到综合评价值(D值),将10个杜鹃花品种按照耐热性的强弱划分为3类:‘炮仗红’‘石岩杜鹃’‘胭脂蜜’属于强耐热类型,‘晓霞’‘丰美1号’‘媱妃’‘春樱’属于中等耐热类型,‘紫金粉玉’‘小莺’‘粉红泡泡’属于不耐热类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重要的商品花卉之一,具有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我国是百合的自然分布中心,研究我国百合种质资源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分类、调查、保存和创新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百合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