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进行了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影响因素与联盟知识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提炼出认知因素、风险因素、能力因素、成本因素和制度因素等五个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并将高校联盟知识创新绩效的评价分为隐性绩效和显性绩效,并设计了实证模型及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本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对36个研发团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虚拟化研发团队的研发创新绩效受到上述3个因子的共同影响;通过灵活管理这3个因子,虚拟化研发团队可以提高其研发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资源,建立知识型团队和进行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知识共享是知识型团队发挥作用的关键.组织文化和心理所有权是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组织文化决定了整个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的意愿,也影响着团队成员对自己知识的心理所有权;个人心理所有权反过来会影响到团队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理念,对组织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营造知识共享氛围探索知识共享机制有利于提高知识型团队的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提出知识经济以来,知识已经逐渐取代物质资源成为组织应对挑战、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知识共享成为组织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湖南省312份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内部关系强度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揭示了内部关系强度对合作社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内部关系强度和知识共享是影响合作社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内部关系强度对合作社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驱动影响。显性知识共享在内部关系强度和合作社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共享在内部关系强度和合作社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相比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对合作社绩效正向驱动影响更加显著。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揭示影响合作社绩效提升的因素,对于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产品研发团队这一临时性组织情境,探讨团队断裂带对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尤其是团队快速信任和知识转移渠道在其中的情境机制。通过选取本土企业内98个新产品研发团队的团队领导-团队成员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断裂带与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字型关系,团队快速信任和知识转移渠道均显著调节这一非线性关系。即在团队快速信任水平越高或知识转移渠道越丰富的情况下,团队断裂带与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字型关系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经济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创新、服务创新、创新创业胜任力评价等概念的梳理,结合实证研究,构建了适应国内高校本科生特点的创新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即从团队,领导,灵活,热情,创新,执行,远见,伦理共8个维度来共同描述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胜任力评价;本研究也提供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生银 《湖北农业科学》2016,(24):6608-6612
知识型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是实现个体知识集体化的主要方式,是农业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回顾人际信任与知识共享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知识共享意愿作为中介变量,着重探讨农业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能否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认知信任、情感信任都会对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认知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人际信任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绩效包括获得绩效与持续绩效两个维度。通过实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绩效水平相对较低,大学生就业存在就业过程不顺利、保留现有工作意愿不强烈两方面问题。男生和独生子女在求职过程中有明显的优势,专业满意度对就业绩效显著促进作用;职业成熟度水平对就业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职业目标水平对就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职业独立水平对就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的提高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利用VEC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创新网络主体间知识共享、研发投入转化两种主要创新网络活动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的动态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精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至关重要。基于此,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校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通过对个体属性与高校引导以及社会影响3个维度的13个变量因素同践行意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完善高校平台、优化社会支撑与提升个体素养3个方面来精准促进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