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显贵 《中国蜂业》2004,55(6):28-28
鼻鼾俗称打呼噜.打呼噜是因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全身的肌肉和下颌及咽喉部软腭、悬雍垂、舌根等处软组织紧张度自然下降,例如:小儿扁桃体肥大,鼻或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均可以引起起鼻鼾.脑血栓后遗症,由于脑血栓压迫额神经分支,使上腭、咽喉部肌肉松驰、软腭、悬雍垂下降.  相似文献   

2.
八风穴(EX-LE10)属经外奇穴,又名"阴独八穴"《针灸集成》、"八冲"《曹氏灸经》.出自《素问·刺疟》篇:"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当时是有位无名.  相似文献   

3.
外关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关穴(SJ5)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出自《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外关是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主一身之表,外关穴也是以治表证为主.本穴为临床常用穴,单用或配合它穴应用均可,常配合足临泣穴,上下相配,主治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4.
八髎穴在蜂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各一对的总称(如图所示)。一、穴位解剖八髎穴在骶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穴区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外侧动、静脉分支和骶神经后支的肌支分布(上髎为第一骶神经后支的肌支分布,次髎为第二  相似文献   

5.
<正>身柱穴(DU12)是督脉的经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身柱,在第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穴名之意为:身,身体也;柱,支柱也。人的肩之所以能负重荷,是因为有身柱,脊柱是人一身之柱,此穴靠上,犹需其用力负重,故名身柱。该穴名可治咳嗽、气喘、身热、癫痫、脊背强痛等。1取穴定位穴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2种第3胸椎棘突的取法均可:先定第7颈椎棘突,此棘突特别长,当头颈前屈时明显突起,如突起椎多难辨别时可让其  相似文献   

6.
伏兔(ST32)别名外丘、外勾,位于大腿前隆起的股直肌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穴。《会元针灸学》说:伏兔者,伏是潜伏,大腿肉肥如兔,跪时肉起如兔之潜而不伏也,故名伏兔。1经穴定位伏兔穴在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按骨度分寸法大腿股骨大转子——膝中为19寸)。简便取穴法:正坐屈膝成90度,医者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是穴。《针灸甲乙经》:“在膝上六寸,起肉间。”《神应经》:“在阴市上三寸,循起肉。”(阴市穴在膝盖上外侧三寸)2穴位解剖穴位下穿过皮肤为浅筋…  相似文献   

7.
志室穴,别名为精宫、神关、志舍、志堂,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第二条线腰部的穴位。定位在平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穴———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甲乙经》曰:“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该穴的命名:穴在肾俞(平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旁,应肾。因肾藏志,藏者为室,穴为肾气留住之处,又主治肾疾,故名“志室”。《会元针灸学》:“志室考,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为藏志之室,与肾俞相通,故名志室。”此穴既是蜂针常用的试针穴,又是治疗腰痛的要穴,还是蜂针保健的有效穴。1蜂针试针的理想穴位蜂针的试针部位应有别于注射青…  相似文献   

8.
<正>曲泉穴(LR8),属足厥阴肝经穴位,为足厥阴肝经合穴,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肝出于大敦,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此处所说辅骨实指下肢的胫骨,大筋应该是:半膜肌、半腱肌止点。该穴有调经止带,利尿通淋,活血止痛之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穴名释义曲泉穴属足厥阴肝经,为本经五输穴之一的合穴,是肝经气血汇集之处;该穴五行属水。曲同屈,隐秘也,穴位于膝部形曲;泉,泉水也。穴在膝内侧  相似文献   

9.
李万瑶 《蜜蜂杂志》2004,(11):33-33
归来穴是足阳明胃经下腹部的经穴。“归”,还也;“来”,返也。穴名有恢复和复原之意。刺此穴可使气血旺盛,穴主男子卵缩,女子子宫脱出诸症,使病复原而愈,故以为名。《会元针灸学》说:“归者,轨道;来,去而复来,男子妇人胃气归原,谷化阴精,精化阳气,气和化质,质和精血,如归去而又复来,故名归来也。”有人认为“归来如当归,皆妇科之良方。”归来穴位于肚脐(神厥穴)旁开2寸(天枢穴),向下4寸,即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或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或先取耻骨联合上缘凹陷处的曲骨穴(脐下5寸),在其向上一寸(一横指),再旁开2寸处是穴(如图所示)。该穴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4,(8):36-39
为探明近二十年蜂疗应用于临床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脉络,并预判其发展前景,本文从文献统计的角度,将2004至2013年这十年有关蜂疗适应症、蜂产品医疗保健、蜂疗人才和蜂疗机构、蜂疗培训和会议信息的文献与1994至2003年这十年的此类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得知2004至2013年这10年蜂疗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专家学者对于蜂疗的临床应用研究也更加深入、细化和全面,蜂疗的诊治手段也更为综合,蜂疗对于医治人体顽疾有很好疗效,未来蜂疗应着眼于自主创新以谋求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悬钟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悬钟穴(GB39)属足少阳胆经下肢的经穴,一名"绝骨",系足三阳之大络,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该穴归属胆经,此经循人体两侧向下垂行,尚未及于足,有如悬象,故名"悬钟"。绝骨指绝骨穴的部位,相当于腓骨下端,内髁上端的部分,《难经》曰"髓会  相似文献   

12.
柯松 《蜜蜂杂志》1994,(12):11-12
蜂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柯松蜂螫与针灸相结合,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循经取穴,再配合蜂产品,加上部份中草药综合治疗,获得显著疗效。1典型病例病例1,慢性肝炎。张清,男,35岁,红安县农机局干部。1990年4月20日就诊时自述患慢性肝炎已两年,久治不愈,体质虚...  相似文献   

13.
蜂针在因病辨证之后 ,就得处方循经配穴 ,科学施针治病或保健。蜂针的处方是治疗和保健的依据 ,是选穴施针治病的具体内涵和指南。故医者必须注意与慎重。1 .如何处方  确诊后方给病者处方 ,除按常规项目在处方上填好病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病史和时间以外 ,还必须按主次循经定穴 ,主穴与络穴严谨配伍 ,虚实和补泻生克分明。同时还应注明针刺的手法、剂量、时间、疗程和简要医嘱等。2 .循经取穴的意义  《灵枢·终始篇》云 :“从腰以上者 ,手太阴、阳明主之 ;从腰以下者 ,足太阴 ,阳明皆主之。”又如《四总穴歌》云 :“肚腹三里留…  相似文献   

14.
电针健胃穴活疗牛少食或不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正>大陵又名鬼心﹑手心主,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是心包经脉气所注,其经气的重要输出之地,又是心包经原气通过三焦布散于体表的部位,心包代心受邪,故有调整心﹑心包的功能,通达三焦原气作用。本穴在五行中属"土"穴,属孙真人十三鬼穴之一。穴名中的"大",与小相对,大也;"陵",丘陵、土堆也。因其位于掌根中间,而掌根部隆伏较大,状如陵丘,故名大陵。  相似文献   

16.
太溪穴Tàixī(KI3),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特定穴中属于五输穴的腧穴、原穴,在临床上是补肾的要穴。别名"大溪穴""吕细穴""内昆仑"。《灵枢·本输》:"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九针十二原》:"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此为肾经腧穴。腧,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又为肾经原穴。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  相似文献   

17.
蜂疗是以蜜蜂自身或蜂产品用以人们日常保健、治疗疾病的特殊医疗手段,是较安全、天然的疾病防治、健康疗养方式。蜂疗因具有应用广泛,治疗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拥有可观的发展潜力。简要的综述了蜂疗在养生保健,治疗痹症、慢性肾脏损伤和癌症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后续进一步推进蜂疗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腹泻、便结、中暑是家畜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 ,效果不一 ,笔者几年来采取对症用药的同时针灸后海穴的方法收治家畜 4 6例 ,其中猪 37例 ,牛 9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同行们不妨一试。1 方法( 1 )在无锈自行车钢丝上取一段 1 5~2 0cm长的钢丝 ,一端做 1个小圆圈 ,另一端磨尖 ,消毒灭菌备用。( 2 )术前将家畜保定 ,将尾巴拉起找准后海穴用碘酊或酒精消毒。( 3)将针向前向上缓缓刺入 ,牛约 3~5cm深 ,猪根据大小不同约 3~ 7cm深不等。( 4 )留针 0 5min后缓缓抽出 ,消毒针口。2 病例介绍( 1 )病例 1 :1 998年 3月 …  相似文献   

19.
脾俞穴(BL20)、胃俞穴(BL21)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脾,脾脏也;胃,胃腑也;穴近脾胃脏腑.俞,转输之意.该二穴为脾脏与胃腑的经气转注输入之所.所以分别称为脾俞和胃俞.其特性为脾、胃的背俞穴.  相似文献   

20.
风门穴(BL12)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别名:热府;又有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之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