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指出了肚倍增产主要方法是树、虫、藓相配套技术,提出了肚倍增产的技术要点:选择适宜的青麸杨栽植生境,栽植足量的美灰藓面积,留够种倍、散放倍蚜虫和人工挂蚜,加强施肥管理,适时采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肚倍是我国14种五倍子中单产较高、质量优良的种类之一,过去多为野生,单产很低.肚倍的致瘿蚜、冬、夏寄主分别为肚倍蚜、美灰藓、青麸杨.本文侧重论述肚倍蚜的生活周期、繁殖、迁飞、种群数量变化、适生气候条件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对肚倍生产中有关基地规划、宜倍地选择、造林密度、植藓方法、夏迁蚜的收集与散放、青麸杨的修剪与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介绍了肚倍丰产技术推广应用后产生的增产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肚倍是秦巴山区的传统林特产品,它以含单宁酸高而驰名中外。也是省政府确定的“八五”、“九五”期间陕西南山区脱贫奔小康的资源开发项目之一。如何才能使肚倍高产稳产?首先,要认清五倍子生产的实质是培养繁育五倍子蚜虫;其次,要树立五倍子生产既是种植业又是养殖业的观点;第三,要按六要素协调理论及其配套的八项技术指导生产,从事生产。因此正在有力地改变着原来肚倍低产、不稳产的状况,开创了肚倍高产稳产高效益的新局面,已创平均每公顷产干肚倍1500公斤和每公顷产干肚倍3330多公斤的世界记录,使肚倍生产进入高产高效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4.
肚倍蚜人工养殖与挂放技术实施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肚倍蚜的人工养殖与挂放技术尚无成功的经验报道,本文将美灰藓的栽植,种倍采摘,夏迁蚜收集与散放,春迁蚜收集与装袋,性蚜保存和挂放袋等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分类方法,对竹山青麸杨肚倍四种倍形态测定了形态特征的10个量度指标,应用重心法聚炎分析不同倍形蚜虫种类的归属;纺缠形倍子与长枣形倍子庆聚类图上有相互交叉现象,虽可分成两类但其距离较短,两种倍形为同一种蚜虫致瘿成倍;而小枣形倍子和佛手形倍子蚜虫都独立成类,类间距离大,显然属于不同蚜虫种类。  相似文献   

6.
竹山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是肚倍蚜虫、美灰藓、青麸杨的最佳生长区,肚倍单宁含量高达74.7%,拥有年产1400t的肚倍加工系列产品生产线及生产能力,肚倍基地有一定规模,虽发展道路曲折,但群众基础好,科研基础好,只要正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可以做大做强肚倍产业。  相似文献   

7.
蛋肚倍蚜虫生物学特性及繁育利用*何晓华粟永树孙龙先(四川省南充市林科所蛋肚倍蚜虫是青麸杨上的一种致瘿蚜,以性母若蚜在藓类植物上越冬,完成一个世代有六种虫型,需两类不同的寄主植物,属异寄主全周期型蚜虫。优势冬寄主为齿叶麻羽藓和密叶尖喙藓;采用断枝撒播法...  相似文献   

8.
把从湖北省竹山县倍林中采集的肚倍蚜KabuvagiavhusicalaTakagi冬主主带回武汉狮子山县倍林中采集的肚倍蚜移植于盒内,放在室外阴湿的,具有散射光的树林下,经过长年的观察,结果表明:肚倍蚜的冬寄主在武汉室外常温的环境下进行人工培育,不仅可以存活,而且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9.
肚倍蚜越夏人工培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五倍子是我市山区的重要资源。从五倍中提炼的单宁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极其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为满足出口需要,加快山区脱贫致富,十堰市正在大力发展五倍子生产。五倍子生产一要发展苗木,营造倍林;同时,还必须解决肚倍蚜,赤齿藓的培养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除探索青麸杨根扦繁殖技术外,还与湖北大学协作,研究了肚倍蚜的人工培养和赤齿藓的培养技术。本文仅就肚倍蚜越夏人工培养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青麸杨人工纯林中,采取生荒法以优化肚倍蚜侨蚜及冬寄主生境,可使肚倍蚜春迁蚜上树率增加38.4倍;在倍树树权处缠绕细茅草,能有效的助长和保护肚倍蚜春迁蚜的上树,使其单株平均结倍数量及产量分别增加2.6倍和2.5倍;选植复叶为13小叶类型的青麸杨,其自然单个倍重高于其他小叶数类型;采用合理修剪、重度疏花、摘心控梢、环割节留技术,能有效地促进肚倍单个与群体重量及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黄连木种质资源的类型、分布、形态,遗传变异、黄连木结实与繁育,以及低产与虫害等问题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为今后黄连木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是一种多糖含量很高的木本植物,由于多糖的干扰,其RNA制备比较困难。研究以五味子的叶片为材料,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从五味子中分离总RNA的方法。该方法以CTAB为基本提取试剂,通过酚、仿抽提纯化,最后应用LiCl来沉淀RNA,可以在1h内提取出纯度高的RNA。RNA质量可以满足cDNA文库构建、RT—PCR等多种分子生物学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梨木虱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梨木虱喜在隐蔽处危害,造成梨树早期落叶。单叶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3头,叶片上10头。以不使全园出现早期落叶树为前提。梨木虱的防治虫口指标为全国平均每叶0.4头若虫。“严冬浇冻水、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和以若虫虫口指标确定防治时期”是目前防治梨木虱经济、高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黄叶假连翘、红桑的中国菟丝子害记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省晋江市园林植物黄叶假连翘 (DurantacvGoldenLeaves)和红桑 (AcalyphawikesianaMuell.Arg)被中国菟丝子(CascutaChinesisLam)寄生 ,寄生率 6 8% ,寄主枯死率 2 4 %。毗邻的九里香、马缨丹、龙船花、木槿、小叶紫薇不被危害 ,病区喷洒 4 1%农达水剂 5 0 0倍液 ,或用 5 %高效 艹盍 草灵乳油 10 0 0倍液 ,防治效果达 80 %。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黄连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中国黄连木的物候、苗期、幼树和大树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苗期生长可分4个时期:出苗期、蹲苗期、速生期、缓慢生长期。幼树树高年生长有3个高峰期,其中第1个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应加强前期水肥管理。树高速生生长阶段在1至5a,胸径速生生长阶段出现在15a前,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交于10a,材积生长一般35a后开始加快,至80a单株材积平均为02326m3,以后连年生长量仍处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7.
角倍蚜及其寄主数量与角倍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倍林中倍蚜及其冬、夏寄主在数量如何配置才能获得倍子高产,是倍子生产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首次报道了三者数量与倍了产量的关系,也首次提出了依雏倍数估测倍子产量的方法。文章指出,在夏寄主充足的前提下,每亩倍林植侧枝匐灯藓(含原有藓)25-30m^2,每m^2接种秋迁蚜6-8万头,让倍蚜自然繁衍,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两种接种方式(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下角倍蚜虫瘿的数量和分布及其对寄主盐肤木枝叶生长的影响。[方法]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形成虫瘿的盐肤木林内,按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样地,在样地内随机选取有虫瘿树和无虫瘿树,分别测量和统计盐肤木及虫瘿的生长指标,采用方差分析虫瘿对盐肤木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两种接种方式下,盐肤木单株虫瘿数没有显著差异。但人工挂袋时,单片复叶的平均虫瘿总体积为170.92±14.85 cm~3、小叶总面积为616.26±32.73 cm~2,显著高于自然迁飞形成虫瘿的总体积85.82±9.40cm~3和小叶总面积482.81±28.51 cm~2。表明人工挂袋接种可以增加虫瘿的总体积,从而提高角倍产量;同时,较大体积的虫瘿还促进了盐肤木小叶的生长,使小叶面积增大。[结论]角倍蚜虫瘿对寄主盐肤木的枝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这种生长促进与虫瘿的体积呈正相关。与自然迁飞接种相比,人工挂袋接种更能发挥盐肤木的生长和结倍潜力,提高角倍产量。  相似文献   

19.
黎建伟 《热带农业科技》2007,30(4):13-13,31
龙眼树黄化病,严重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果品低劣。通过对自然条件、人为因素、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等多方面剖析龙眼树黄化的成因,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肚倍蚜的生物学研究 Ⅲ.种群数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