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门大戈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力小  何英 《林业科学》2002,38(1):130-135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对退耕还林(草)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草)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云南林业》2000,21(3):2-2
随着全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会议的召开,我省准备已久的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正式拉开了大幕,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这是我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林草先行”指示精神的一个重要举动,也是对我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各试点示范县要抓住机遇,全力把试点示范工作向前推进,确保我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圆满成功。云南是一个山地面积占94%的山区省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许多山区的林地、山地被开垦成坡耕地(其中,有不少属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用于种植粮…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退耕还林(草)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和关键,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本文立足陕西实际,通过对陕西退耕还林(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今后在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退耕还林(草)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领导,落实退耕责任,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对策,并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有效,矛盾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现状分析研究,提出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规划不尽合理、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工程中科技水平较低、地方群众思想素质亟待提高、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并结合宁南山区各地的资源特点和自然状况,对后续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低丘山区降雨量大,水土流失也很严重。针对南方生态脆弱区坡耕地的特征,分析了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提出了退耕还林要加强党的政策宣传,走群众路线,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实施生态移民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对策,并阐述了在南方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8个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工程治理模式的调查,总结分析了试点示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甘肃生态环境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和荒山造林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8月初,中国林业科学院黄鹤羽研究员从西部考察归来,本刊记者就退耕还林(草)中经济林方面的问题,采访了以森林经理研究知名的黄先生。   黄先生说,这次西部之行,感觉各地领导对退耕还林(草)工作都极为重视,群众积极性很高。退耕还林(草)在西部地区的进展情况很好。   同时,黄先生也注意到,各地存在着退耕还林(草)示点在地方扩大化、层层搞的现象;存在着重经济林,忽视生态林;重造林,轻种草以及退耕工作“一刀切”的形式主义作法。   把退耕还林(草)与西部地区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与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川省24个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示范县调研、总结和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云南林业》2000,21(3):4-6
编者按:在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廷对我省退耕还林(草)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实施要求,作了全面而精辟的阐述,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现将有关政策措施、实施要求摘登于下,供全省林业职工学习。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退耕还林(草)的重要意义(略)二、明确任务认真落实好退耕还林(草)的各项政策据统计,在我省现有耕地64213万公顷中,大I,25度的坡耕地就有7487万公顷,涉及人口约1005万人。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同务院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2000-201…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背景及发展概况,以国家的退耕还林(草)方针政策为立足点,对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退耕地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特殊土地体系,受地形因素和自然规律的综合作用,孕育了经营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分析四川水土流失现状和退耕还林工程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设计退耕还林经营模式,从宏观上提出特殊区域地方特色的退耕还林模式,以指导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13.
将具有生态功能的药用林草植物种还在退耕的土地上,使退耕区广大的农民群众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并进行以林业为主的建设而开展非林业产业即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建立长久稳固的经济产业,促进退耕还林还草的协凋发展,达到以林促经,以经养林,确保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水土流失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从长远角度来看,还会阻碍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退耕还林与水土保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分析目前退耕还林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的关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从巩固已有成果、突出治理重点、搞好政策兑现、发展后续产业和落实配套措施等五个方面对进一步推进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出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7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现行政策仍然存在着诸多缺失,由此引发了退耕还林的诸多问题。文章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对现行政策及其缺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调整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大量调查湖南省退耕还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坡度、地形、习惯、经济、市场、加工企业情况等,研究了现有湖南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布局与配置,并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典型造林模式进行了总结。据此提出,造林模式设计时,应优先考虑由本地地带性植被构成的稳定性自然顶级群落,再考虑人为优化设计和精密结构布局,充分利用不同时空环境资源(光线、水份、营养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单位空间的植物生产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系统论原理,从本质上深刻分析了退耕还林系统及系统内各成分相互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提出了退耕还林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建立了退耕还林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板栗园林农间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板栗园林农间作是在退耕还林造林地块中间作套种具有农作物的林业立体种植模式。论述了农林间作对板栗生长的影响,重点通过对"板栗+辣椒+豌豆"和"板栗+烟草(蔬菜)+绿肥"间作模式的分析,分别从效益、种植技术、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林农间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农林间作,给作物施肥、浇水,同时也给林木补充了肥料和水,相互促进加速了树木的生长;合理间种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栗园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刘正平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1):14-16,20
湖南省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在全省全面实施,6年来各地在退耕还林实践中创造出了一批成功的造林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总结湖南省主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的技术措施,分析其生态和经济效益,走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之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