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助人自助     
<正>业内很多人戏称农资行业为"万岁产业",只要有人就得吃饭,而吃饭就需要种粮食,种粮食就需要购买农资产品。农民有钱了才会购买更多的农资产品,所以,真正的市场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农民手里。因此,农资企业要想给自己一个好的前程,就需要先给农民一个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正>"网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生活消费行为,许多农户也开始在网上购买农资、农机产品,还有不少农户开始尝试在网上出售自己的农产品。网上购买农资之所以受农民欢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快捷。只要在电脑上点点鼠标,就可以在家等农资送货上门,无疑是给不少需要从村子里到县里去买农资的农户带来了方便;二是实惠。网络销售由于减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老百姓对农产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受农民购买使用行为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农资市场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农资市场的几种变化方式一、农作物种植结构经济作物面积在扩大,粮食面积在缩小。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现代农民一只脚踏  相似文献   

4.
正又到一年春耕时,基层农资经销人员和农民朋友都要大量准备春耕农用物资,为了不购买假冒伪劣农资,在此提醒大家购买农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慎重选择购货渠道农资经销人员要到信誉好、正规农资公司批发进货;农民朋友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或个人)购买农资。  相似文献   

5.
<正>当下,"网购"已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就可"逛商店",随时下单,通过网上支付或货到付款就可购买到自己喜欢又价廉物美的商品,还享受着"送货上门"的服务,省时、省力,又省钱,这一现款现货交易方式轻松而又快捷。然而,农资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必需的特殊商品,多年来赊销非常严重,在许多地方赊销成了农民的一种习惯,成了行业的一个"顽疾"。现款现货是电商交易的方式,正在崛起的农资电商也不例外,要让习惯了赊销的农民用现款去购买农资,这无疑是农资电商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现阶段,一个个农资电商都在跃跃欲试准备上线运营或已运营,那么农资电商遇上赊销,如何让农民"买账"?  相似文献   

6.
陈斌  刘奇文  陈育荣 《福建农业》2012,(3):9+12-9,12
春耕在即,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的质量,历来受到农民朋友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与收成。个别种植户购买伪劣农资产品,受到较大的损失。为了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特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购买、使用农资时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资行业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几乎达到白热化状态。新开的零售门店逐年增加,几乎村村都有农资店。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开好农资店,下列经营之道可供借鉴。一、借助示范田效应所谓的示范田效应就是在产品经销区域内的一个村或几个村选取不同的地块做产品示范或试验,平时可以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供试验田的农民试用。在病虫害发生时用事实说话,让未用该农药的农民了解其施用效果。当他们发现这些产品对发生的病虫害确实有用时,自然深信这些产品是好产品,就会购买,销量和效益自然随之提升。二、培养自己的"口舌"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资集团成立50多年来,一直面向农村,担负着农资流通主渠道的使命,在服务“三农”中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化肥等农资产品作为“粮食的粮食”,一直是农民消费的主要产品,占农民消费的50%以上,其供应和服务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成为了新的课题。作为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的龙头,中国农资集团有责任、有义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农资经销商选择好所经销产品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择所经销产品的"标准"是一个动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地域环境有不同的"标准",关键是要适合自己、适合本地市场、适合农民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农资经销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你首先就要想一想,你能给农民提供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得好,"种好一半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气温变暖,大地回春,农资销售到了旺季。中央1号文件的好政策,激励着农民们抓住"黄金时间"开展春耕备耕。在这时不待人的春光里,广大农民朋友期望能够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实现又一个夺丰收的愿望。农民朋友如何才能买到不掺"水"的"真农资"?涉农部门致力于服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7,(11):1-1
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直接影响着农民朋友的收益,对于广大捉民朋友来说,用心盘算、明白消费、买对农资,丰收也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购种不盲从有些农民朋友在选择种植品种的时候,不再一味盲从,善于逆向思维,捕捉市场机会。如江苏沛县的王老汉,每年在购买种子前.都要先到当地的各家农资门市部去探探行情,别人在忙着购买玉米种、棉花种或者花生种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时下正是农民集中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的时间,农资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消费者的利益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如何能买到放心安全的农资产品,成为广大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笔者邀请几位农资经销商朋友一块儿喝茶聊天。一位经销商讲,他们村几户农民去年联合起来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集中采购,秋播前一次就购买了将近三万多元的复合肥。另一位说,这种集体采购的事情在他们那里已成"家常便饭",甚至还有人组织跨县购买,这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几位朋友不断感叹近年来生意越发难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逐渐增多的农民开始加入到了团购的行列,农资零售商的经营空间受到很大冲击。认清形势,调整经营思路,已经迫切地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尽管各地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但随着农资市场的逐步放开,品种和数量众多的产品投向市场,以及农资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民在使用农资产品时经常由于知识短缺而引起农资纠纷。在一些边远的地区,出现有关农药、化肥、种子的农资纠纷更让执法者应接不暇、防不胜防。一旦造成事故,给农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吃亏的到底还是农民,所以,农资纠纷已成为农资市场一个难解的"结"。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在农资销售旺季的时候到农村作调查,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基层零售店的农资价格很难真正反映市场上农资主流价格。调查之后发现道理很简单,农民只能从周边几个门店买农资产品,而终端零售商又不愿意亏本赚吆喝,所以经常出现出厂价大幅下降的时候,村里农资门店的零售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并且对于市场主流价格,农民也没有个明确的概念。而万庄农资物流集团引入电子交易平台之后,随着农民购买农资渠道的增多,终端价格有望真正反映市场价格。万庄农资物流集团推出电  相似文献   

16.
<正>时下,农资价格动荡,很多农户购买农资都是货比三家,抱有"试探"、"打听"的想法。此时,经销商应不必性急,设身处地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不要硬性地去推销自己的农资产品,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农民农资的使用情况,让他们谈感受,并对农资使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  相似文献   

17.
自今年以来,农资销售呈现了新的销售渠道——合作社代购。农民在春耕时节,大批量的购买农资,是件比较麻烦的事。个人去购买农资,一方面缺乏购买知识,容易买到假农资;另一方面,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和经销商谈成优惠条件。所以,随着合作社的兴起,农民便找到了一条更好的购买农资的途径,那就是合作社代购。"作为合作社的社员,统一购买农资,不  相似文献   

18.
<正>又是一年春来到,备耕工作马上展开。为了体验一下农民朋友们的备耕经历,《新农业》编辑们大年初十就直奔沈阳知名的农资批发市场,了解今年的农资销售情况。虽说春寒料峭,但一路奔袭,加上面对琳琅满目的种子、化肥产品,让编辑们真是出了一头汗,也彻彻底底感受到农民朋友们为什么总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种子(化肥)好。产品多,自然选择难,笔者还特意买了几包种子,准备春天的时候也在阳台上种点"快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7,(23):29-29
某县农资公司门市部经理做农资8年来。农资店很少有赊销的现象,一般也不送货上门。偶尔赊销也是多年的老关系,资金一时有困难,但只要有钱就会主动送过来。 这位经理做农资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卖真货,卖好货,做大品牌。农民不怕贵,最怕的就足花钱买不副真货。目前的肥料市场相对来说比较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扰乱丁正常的市场秩序,在真假难辨的产品面前,农民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不是农民舍不得花钱,而是怕花了冤枉钱。  相似文献   

20.
<正>据山东卫视不久前报道,滕州市工商局在全市农资经营户中推行农资商品存样制度,统一制作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存样袋,免费分发到各农资经营点。农民购买化肥、种子等农资时,当场封存样品,由农民签字,商家盖章,再交给农民自己保管,用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农民可凭样品直接找商家索赔或向工商机关投诉举报。闻此,笔者为该市这一"秋后算账"的农资打假举措叫好。当前,市场上诸如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等之类的假劣农资产品事件时有发生,广大农民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