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春,以梧油7号为母本,与(泉花10号×ICGV91284)F7父本配组,混合系谱法选育成福花8号。2009~2010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平均荚果产量3 924.4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42%,增产显著;平均籽仁产量2 572.80kg.hm-2,比对照增产3.7%,增产不显著;2010年度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 796.0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9.67%,达极显著差异;平均籽仁产量2 574.75kg.hm-2,比对照增产19.95%,达极显著差异。两年平均荚果产量3 860.2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2.55%;籽仁产量2 573.85kg.hm-2,比对照增产11.83%;粗脂肪含量51.9%,蛋白质含量32.1%,O/L值1.12。该品种抗叶斑病、抗锈病,感青枯病,抗旱性较强,耐涝性强,抗倒性中上,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闽油认2012001)。  相似文献   

2.
2002年春以湛油41为母本、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间材料9817-36-2为父本,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择,育成了丰产、含油量高的花生新品种福花6号.该品种于2008~2009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平均荚果产量3 926.85 kg·hm-2,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1.05%;平均籽仁...  相似文献   

3.
为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alto专用型花生品种,笔者以泉花7号为母本、台南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龙花243。以泉花10号为对照,经多年多点试验,龙花243荚果产量为4202.7kg·hm,籽仁产量为2815.35kg·hm~,比对照泉花10号分别增产12.0%和11.49%。其生产性示范增产幅度在750~2250kg·hml2范围。按湿烤咸酥花生的成品标准,龙花243加工产品(荚果)的出仁率和纯质率均达特级品标准,比泉花10号分别增加4.8%和8.1%。结果表明,龙花243高产、抗病、适应性广、加工属性好,是伏良的加工(荚果)型花生新品种,已于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花7号系以028-9为母本、205-1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较优,加工性能好,抗病、抗逆性较强。在福建省花生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20.93 kg/667 m2,比对照种泉花10号增产10.21%。  相似文献   

5.
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花2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选育高产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育种中间材料‘626-2-1’为母本,‘泉花327’为父本,育出花生新品种‘泉花27’。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5173.95 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0.10%;籽仁产量3588.75 kg/hm~2,比对照增产7.64%。2010—2011年同时参加广西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82.4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12.17%;籽仁产量2582.25 kg/hm~2,比对照增产4.71%。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901.5 kg/k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3%;籽仁产量2779.5 kg/km~2,比对照增产13.1%。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鉴定‘泉花27’高抗青枯病。‘泉花27’高产高抗青枯病,于2012年通过广西和江西品种审(认)定,适合在广西、江西和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53.5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34%,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2007020)。  相似文献   

7.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21.52kg/亩.平均籽仁产量213.78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6%和9.29%: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38.6kg/亩,平均籽仁产量237.65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35%和6.93%:201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5.69kg/亩,籽仁产量233.90kg/亩,比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7.28%和6.05%。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研9807在生产上应用,麦垄套种适宜密度为1.1万~1.2万穴/亩,中后期注意补充微肥.防治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福清市栽培的优良花生品种,2010年引进花生新品种福花6号,以泉花7号为对照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福花6号每667m2干荚果产量260.00 kg,比对照增产25.30%,且综合性状较好,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1 产量表现 泉花327系于1998年引进我区(笏石农业示范场)试种,667 m2荚果产量304 kg,比对照品种粤油551增产28%,比泉花10号增产12.4%.1999年试种平均667 m2产量315 kg,比对照粤油551增产32.9%,比泉花10号增产14.5%.2000年试种平均667 m2产量385.7 kg,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39.3%.2001年(在忠门镇安柄村)示范3.33 hm2,经验收667 m2产量310 kg,比泉花10号增产10.5%.4年的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一般667 m2达300 kg左右,计划在我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品比试验筛选品种泉花6号、龙花163为供试新品种,以泉花10号为对照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泉花6号和龙花163每667 m2干荚果产量分别为320.32 kg和291.36 kg,分别比泉花10号增产15.7%和5.2%,且综合性状较好,抗性较强,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甬优6号在闽清县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福花1号是我国第一代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珍珠豆型,生育期120~123d,经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鲜荚果产量7710kg/hm^2,比对照种泉花10号增产661.5kg,增幅达9.37%;黄曲霉抗病性为抗病(R)类型,青枯病抗性表现为中抗(MR)类型。栽培技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为福建省晋江市推广种植花生新品种提供参考,2019年春季从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引进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7个进行试种。结果表明:与当地主栽品种泉花7号(对照)比,参试7个品种的荚果、籽仁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泉红花1号、泉花27、泉花557和泉花551产量表现突出,荚果产量在317.0~331.0公斤/亩,籽仁产量219.0~231.5公斤/亩,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泉花13号、泉花14号和泉花15号为高油酸品种,可作为优质专用型品种利用。  相似文献   

14.
彩色花生泉花806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泉花806为种皮紫红色、高蛋白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等优点,平均每667 m2荚果产量258.2 kg、籽仁产量183.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泉花7号增产8.45%、12.22%。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适时中耕培土、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汕油16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汕油162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联合以湛油30为母本、泉花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锈病和叶斑病、中抗青枯病、出仁率和含油率较高等优点。该品种参加2002~2003年广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干荚果产量287.10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2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栽培上要求采取适期早播、增施基肥和及时除虫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在福清市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2020年春季引进13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泉花7号为对照,对花生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等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泉花1104、泉花21号荚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6.06% 和8.75%,籽仁产量比对照增产34.72% 和14.34%,差异...  相似文献   

17.
13个花生新品种参加2011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在7省区11个试验点进行年度试验。13个参试新品种中,设汕油523为对照种,12个品种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泉花551、航花3号、汕油诱1号、航花2号、仲恺花10号、湛油58、龙花9号、桂花6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闽花7号增产达显著水平;莆花23、贺油12号、福花4号比对照种增产,但未达显著水平。云花生3号比对照种减产,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湛油93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162作母本、(湛油55×粤油114)F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稳产高产、出仁率高、果型仁型美观等优点.在2009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湛油93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50.57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6.7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复试,平均每667m2干荚果产量为249.14 kg,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63%,增产未达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广东省花生产区水田和有水灌溉的旱坡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连嘉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嘉粳1号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优质中粳新品种,2002年在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27.8kg/667m^2,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同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69kg/667m^2,较对照增产3.4%。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早选3号是最新育成的早毛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大粒等优良性状,在2000年、2001年江苏省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57.98kg/667m^2,比对照1合丰35、对照2台湾292分别增产21.04%和10.28%.最高鲜荚产量1300kg/667m^2。该品种还具有稳产、耐病毒病等优点,适宜江苏省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