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拉美斑潜蝇对芹菜的损失测定及经济阈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美斑潜蝇虫道面积与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 ,在大棚芹菜环境条件下 ,直线回归方程为Y =2 .1 5899+0 .0 81 84X ,经济阈值数学模型为X =1 4 .0 84 5ln 2 3.1 575L68.0 75-L。  相似文献   

2.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作物为害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间试验和大田调查结果表明,在武威市南美斑潜蝇主要为害作物从重到轻依次为菜豆、蚕豆、黄瓜、西葫芦、芹菜、茄子、辣椒、番茄、其大田虫叶率分别为56.8%、45.0%、42.5%、29.5%、21.8%、28.0%、29.3%、24.2%,叶百有虫分别为543、568、643、46、286、255、163头。  相似文献   

3.
南美斑潜蝇危害洋葱的产量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Lh]是冬春洋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将Lh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EIL)之下,采用1%7051杀虫素2000倍液,在洋葱上Lh初发阶段,施药1,3,5次,人为造成洋葱上Lh的虫害梯度。应用试验结果,建立Lh幼虫量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方程:Y=103.039 8-0.415 6 x,r=-0.970 6**, Lh幼虫虫口量与产量呈负相关。根据单叶虫量与单株产量相关性的数学模型:Y=0.400 9-0.080 9 x,进行防治指标研究,当y=0时,x=4.955 5,即平均每叶有幼虫5头时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分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为害主要是幼虫在作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间蛀食叶肉,形成虫道,从而影响作物光合作用,致使产量、品质降低.该虫为害一般减产20~30%,重的可达50%,甚至绝收.为了解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害对我市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1999年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该虫的为害与损失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正> 在黄淮海冬麦区,沟金针虫为害时期跨越秋苗期和冬后生长期,而以返青期为害最重。有关沟金针虫为害小麦的产量损失国内只作了初步观察与估测,所提出的播种期防治指标不能充分反映小麦生长发育与沟金针虫为害特点及当前的防治技术水平。为此,我们于1988~1990年从小麦返青开始对沟金针虫为害的产量损失做了较系统的定量观测,明确了防治的关键时期,讨论了  相似文献   

7.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虫口密度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和经济阈值,为指导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防治二化螟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二化螟虫口密度(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2.0536X-4.2161,R2=0.9756;枯心率(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1.7187X-2.7756,R2=0.9704。在水稻孕穗期,虫口密度(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1.1971X-0.5521,R2=0.9646;白穗率(X)与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1.5032X-1.9087,R2=0.9806。在水稻分蘖期,其经济阈值为每100丛水稻有二化螟幼虫90~116头;在水稻孕穗期,其经济阈值为每100丛水稻有二化螟幼虫60~103头。  相似文献   

9.
10.
用药膜法(成虫)、浸叶法(幼虫)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及田间种群对Avermectin类农药的敏感性,并在1998年至2002年对昆明市官渡区南美斑潜蝇和元谋县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进行了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Avermectin类农药对斑潜蝇同一种群的成虫和幼虫的毒力不同,幼虫比成虫更为敏感;在云南省南美斑潜蝇的4个田间种群中,最为敏感的是云南省曲靖市蚕豆南美斑潜蝇种群,最具有耐药性的是昆明市北郊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温室蔬菜南美斑潜蝇种群;1998年至2002年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田间种群对1.8%爱福丁乳油的敏感性呈波形曲线变化,其中2000年官渡及元谋的2个斑潜蝇田间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实验种群与田间种群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南美斑潜蝇比美洲斑潜蝇更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拉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在成都地区每年发生9-11代,有明显的春秋两个发生高峰。其寄主植物有15个科40余种。主要危害豇豆、四季豆、黄瓜、丝瓜、辣(甜)椒等蔬菜以及雏菊、满天星、菊花等花卉。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拉美斑潜蝇发生危害的主要因素。成虫高峰期后7d,虫叶率5%-10%,虫情指数达到5时为害虫防治适期。防治策略应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农业防治为核心,注意保护天敌,结合物理的化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茄子品种的选择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对茄子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选择性最强的茄子品种为星技紫龙,其对星技紫龙的选择性与对短把黑圆茄、蒙茄4号、湘早茄、黑又亮808等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万吨早茄、快圆茄、呼茄2号、茄杂之号、紫红茄等品种差异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茄子不同品种间的叶毛数、可溶性蛋白质及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南美斑潜蝇对茄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与其叶毛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712(p=0.0054),而与叶片的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早稻穗期赤斑黑沫蝉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笼罩接虫试验表明,水稻穗期受赤斑黑沫蝉危害后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受害叶面积和秕谷率增加,并得出了早稻穗期产量损失(y)与每丛禾赫斑黑沫蝉数量(x)的回归方程,根据目前稻谷价格、防治费用等,导出赤斑黑沫蝉防治指为每丛禾0.23头,经大田验证,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在25℃的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豇豆、茄子、甘蓝、芹菜、黄瓜、茼蒿、菜豆、西葫芦等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有显著的影响.南美斑潜蝇在选择性强的西葫芦和菜豆上发育快、存活率高,而在选择性差的甘蓝上发育慢、存活率低.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预测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黄板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 ,得出了四川省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为预测两种斑潜蝇的发生世代、发生期、发生程度、危害高峰期和防治关键时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种病虫综合危害小麦产量损失率及综合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开放式小区试验研究,明确了小麦穗期多病虫同时危害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建立了小麦穗期受麦蚜X1、白粉病X2和叶锈病X3同时危害与产量损失的相关模式。设立了麦蚜X1、白粉病X2的经济阈值模型。并提出了稳期病虫的综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7.
美洲斑潜蝇在寄主作物上的虫道呈蛇形,且主要分布在叶片正面,明显有别于豌豆彩潜蝇、番茄斑潜蝇。幼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蛀食能力差异明显,在丝瓜、茄子和豇豆上单个潜道面积分别为53.34、51.76、34.55 m m 2 。不同龄期幼虫蛀食量差异较大,其中以3 龄幼虫为最大,约占蛀食量59.30% ~70.68% 。在25℃下,卵历期2.3~2.8 d, 寄主作物对卵的发育影响不明显,对幼虫历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麦纹枯病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纹枯病(Sheathblight)不同病级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的研究表明:小麦孕穗期病级与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呈线性相关,产量损失率(y)与收获前病情指数(x)呈幂函数关系,当x<20时.y=0.18075x1.127025(r=0.9770,n=16),当x>20时.y=0.1105X1.351575(r=0.9983,n=12),根据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得到纹枯病经济阈值的动态模式,即:在目前小麦产量6~7.5t/hm2水平下.建议防治指标病情指数为3.0~6.0,即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控制在1.4%以内.  相似文献   

19.
空心莲子草对移栽水稻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axeroides)的发生对移栽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人工接种空心莲子草进行不同密度对移栽水稻为害损失测定试验。2002年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发生密度和移栽水稻产量及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粒重的最佳数学模型均为直线函数关系,方程分别为:Y=8288.6—327.3X,Y1=94.090—2.822X,Y2=17.153-0.148X,Y3=26.305-0.156X。试验安排密度范围内,空心莲子草的发生为害可对移栽水稻产量、每穗实粒数造成极显著损失,对有效穗数和粒重造成的损失不显著。经济阈值计算结果表明,用使它隆(fluroxypyr)进行防除,当空心莲子草在移栽稻田初始发生密度达0.69株/m^2以上时,即需用药防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