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月20日,由福建省副省长黄琪玉率领的闽茶海丝行西欧站经贸活动代表团抵达伦敦,拉开了福建茶叶为期10天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话缘叙旧之旅的序幕。闽茶海丝行代表团由福建省政府、福建省农业厅官员、茶叶专家及20余家福建知名品牌茶叶企业组成。2月21日,闽茶海丝行西欧站在伦敦启动,英国上议院总法务官戴维森勋爵和英国政界、商界及驻英使馆代表、  相似文献   

2.
陈靖 《福建茶叶》2010,32(1):1-5
福建是中国的茶叶大省,也是最重要的外销茶区,17世纪最先流入欧洲的中国茶就是武夷茶.自1851年首届世博会举办以来,闽茶就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如期而至,它必将成为闽茶展现风采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巩志 《茶叶科学技术》2004,(2):39-39,33
自从陆羽以<神农食经>为依据,主张"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的起源于药用以来.关于茶与药、与饮,一直是比较引人注目的茶的起源的问题.福建之茶,有文字记载;兴于唐而盛于宋,而据史乘考证,实起于商周时的贡茶.  相似文献   

4.
5.
福建是中国当代主要产茶大省,中国茶树原产同源区域分布的古老茶区,又是茶类最多、名茶最丰富的茶区,早在明朝已将茶叶输出欧美等国.自古至今创造了多茶类及各种名茶的制造工艺,并发明创新了茶叶产制的机具、装备.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张天福先生创造了"九?一八"揉茶机,引进国外先进的茶机,其后又创新新茶机,试验成功"乌龙茶做青...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大红袍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大红袍的历史、生物学特性、大红袍母树与无性繁殖后代的比较研究,以及大红袍品质研究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大红袍记     
秦威 《福建茶叶》2003,(4):43-44
参拜大红袍,无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我的一个未了之心结。在许多年里,曾参阅过不少大红袍的典故与文献,欣赏过多幅大红袍的图片,也常关注报章上有关大红袍的报道,在与老茶人的交流中了解大红袍的情形。因常年囿于俗务,未有机缘亲近大红袍,也不得机会品尝那三棵大红袍古茶树所产出的茶叶。多年来,大红袍占据了我心灵空间,却又与我保持着遥远的时空距离。我曾想,大红袍一定有着至纯的岩韵、硕壮的枝形与乌亮的叶色,其香气逼人,势压群茗。这一切的遐想是我多年来从各种渠道了解大红袍的各种信息后形成的。于是,当武夷山人开始从大红袍母树上…  相似文献   

8.
9.
走近大红袍     
正大红袍——武夷十大珍贵名丛之一(现已是省良种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产地分布:大红袍母树位于武夷山正岩茶区九龙窠龙头岩的悬崖上。清代已有关于大红袍茶树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人从福建省茶科所将经过二十年选育的纯种大红袍"引种"回武夷山,进行中后期的繁育、推广。武夷山现有较大面积栽培,周边县市及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及茶场有引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就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的主要内涵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就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种植园的旅游国际化走向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其旅游用语的翻译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武夷山所产的岩茶,素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古往今来,多少文士茶客为之倾倒,拍案叫绝。“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大红袍,就是奇茗中之珍奇品种,岩茶中的极品佳茗,誉为“茶中状元”,号称“茶中之王”。在华南和东南亚,享有极高声誉,闽、粤侨居海外的侨胞,更视大红袍为思乡珍品,梦寐以求。  相似文献   

12.
蒜你狠、豆你玩之后,游资又涌向大红袍。从去年到今年,仅厦门一个地方新增的大红袍茶叶专销店就达到500多家,大红袍的市价翻了两三倍。而甚至有些大红袍更是被炒到10万元/斤。不过目前广州市面的大红袍价格波动并没有像厦门那样疯狂。大红袍重蹈普洱茶的覆辙,成为大部分茶商的担心。  相似文献   

13.
巩志 《中国茶叶》2010,32(2):29-30
武夷岩茶驰名世界,其中尤以大红袍品质最佳,被称为“岩茶之王”,名扬海内外。“福建之茶以武夷产者,声名最著,昔时充为贡品,大红袍为佛茶神品,今亦以品质优异,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4.
熊慎端 《福建茶叶》2010,32(1):77-77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对武夷“山水茶”的动人描绘。而历时两年创作,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的《印象大红袍》已完成最后的创作,进入带妆彩排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凡到武夷山旅游问茶的朋友,过大坑口,入九龙窠谷底朝圣"大红袍"母树时,无不对半壁上的"大红袍"三个红色大字印象深刻。然此三字并无落款。是何人何时所题所刻,一直是一个谜。笔者合作撰写《图说大红袍》一书,这个问题是不能也不可能绕过的。为此,特作考论,以就教于方家。1921年铅印本《蒋叔南游记》(第一册)所收《武夷山游记》一文记载:戊午(1918)三月初三日,蒋叔南  相似文献   

16.
《福建茶叶》2013,(3):26-26
新书书讯由周玉璠、冯廷佺、周国文、吕宁编著的当代首部纵观古今的茶叶专著《闽茶概论》现已问世!该书乃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全国发行!由国家农业部原老部长何康先生作"序"、由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题写书名。全书共分十二篇,全面概述了福建茶区风貌、名胜古迹、茶种演化、名优特品、科技进步、工艺变革、贸易物流、外贸港口、精制国企、茶德民俗、学术活动、茶人风貌等内容。全书共计79万字,小16开本,近700页。该书既是史书,又是科技著作;既是理论的论著,又是实用读本;既是技术文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1,(9):29-29
8月19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璀璨武夷星,印象大红袍”发布会,印象大红袍正式与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签约品牌授权,将《印象大红袍》品牌授权武夷星茶业,联合推出印象大红袍专属茶品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红袍’荔枝幼青树开展短截花穗的效果分析,在荔枝主产区合江、江阳区进行不同短截时间和短截程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2次短截花穗并留7 cm左右穗长有利于改善花穗结构,提高坐果率,丰产稳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纯种大红袍独有的品质神韵,除与纯种大红袍品种特性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外,独特的制作工艺是形成纯种大红袍特有香气和独特茶汤口感风韵的关键。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纯种大红袍的加工技术,旨在为纯种大红袍的加工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元旦前夕,从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会传出消息,江苏农垦临海农场生产的银月牌状元米获“世博会”唯一指定无公害大米殊荣,享受永久冠名权。银月状元米作为华东地区首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以其晶莹透明、甜糯醇香而获“世博会”首肯。在“世博会”组委会专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产品生产单位——江苏省国有临海农场的场长姚金龙接受“世博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世博会”特许银月牌状元米在今后的产品宣传和广告上使用“世博会”名称、会徽和吉祥物标志。1999年5月“世博会”召开期间,世博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