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玉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01-9302,9357
从农民参与能力的基本构成出发,考察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参与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民合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民合作组织,阐述了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但是我国农民合作化程度低,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覆盖范围小,合作程度低,这极大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要把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建设现代农业,就要从金融合作、土地合作等方面努力推动农民建立多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合作经济组织都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美国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80%,合作社提供的化肥占44%,贷款占40%。法国由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牛奶占50%以上,谷物占71%;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日本市场上销售的农35%,家禽占40%。日本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绝大部分是由农协提供的,其中米面占95%,水果占80%,家禽占80%,畜产品占51%;由农协提供的生产资料,肥料为92%,饲料为40%,农机为47%,农药为70%。合作社在金融和保险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也…  相似文献   

6.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极大的发挥了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的探讨,来说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通过对我们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状况分析,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的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央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思想的同时有一个明确的提法,就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中央从2003年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之后,就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接着2004年的一号文件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出台了六个方面的政策,包括:(1)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2)积极推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3)从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f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村是农民世代生存、生活与生产的根本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村面貌自然与广大农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只有实现对农民素质的有效提升,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农民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将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水平程度,并将会对农业生产发展速度与效益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提高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联系性展开了深入探究,并最终提出了一些关于提升农民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既给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现实的挑战。无论是抓住机遇,还是应付挑战都要求农民发挥集体的力量,而有效发挥集体的力量,则要求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合作,从而提高应对风险能力。组织和合作要求农民具有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以下问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及自治区科学技术大会的相继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被纳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计划。地方高校如何利用人才和科技的双重优势,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特别是涉农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在对宁夏大学“十五”期间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绩进行概括的基础上,阐明了“十一五”期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以期达到共建和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文章简要分析了培育新农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新农民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苑 《广西农学报》2006,21(4):61-63,80
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新农民具有与传统农民相区别的新的时代特征,即具有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和新品质。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加强政府引导,营造建设氛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右玉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指出了该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档案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农村档案管理,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阐述了农村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文章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始终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放在一起思考和寻求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三农问题的恶性循环。事实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存在根本的独立性,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在三农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路,而实施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问题分别解决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以构建农村医保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正在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文章分析了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原因、困难,试图探索构建我国农村医保制度,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模式是关于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选择、主要路径以及主要做法等问题的概括。影响建设模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生产力水平和基础条件、历史传统、政府行为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指导下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简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处的背景、意义,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