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高效栽培南方红豆杉人工林,采用方差分析、径阶分布拟合和林木分级等方法,在福建省明溪县进行林下套种及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早期生长及林分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模式的12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迹地更新造林,其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10年生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林分生长有着显著的坡位效应,除下坡与中坡间冠幅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有着显著性差异,3个生长性状生长量和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在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10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杉木林下,但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南方红豆杉的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不同培育模式及林下套种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林下套种模式及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均呈倒J型分布,即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迹地更新造林的林分径阶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表明其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南方红豆杉林分林木分级显示,除迹地纯林造林和林下套种的上坡位出现Ⅴ级木外,其它尚未出现Ⅴ级木。因此,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应该进行培育模式、坡位和弱光环境选择,其培育模式宜选择林下套种,并在林下套种时优先选择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和中下坡。  相似文献   

2.
为高效栽培南方红豆杉人工林,采用方差分析、径阶分布拟合和林木分级等方法,在福建省明溪县进行林下套种及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早期生长及林分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模式的12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迹地更新造林,其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10年生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林分生长有着显著的坡位效应,除下坡与中坡间冠幅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有着显著性差异,3个生长性状生长量和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在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10年生南方红豆杉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显著大于杉木林下,但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南方红豆杉的胸径、树高、冠幅变异系数较小。不同培育模式及林下套种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林下套种模式及其不同坡位和弱光环境均呈倒J型分布,即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迹地更新造林的林分径阶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表明其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南方红豆杉林分林木分级显示,除迹地纯林造林和林下套种的上坡位出现Ⅴ级木外,其它尚未出现Ⅴ级木。因此,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应该进行培育模式、坡位和弱光环境选择,其培育模式宜选择林下套种,并在林下套种时优先选择马尾松林下弱光环境和中下坡。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坡向对杉木种子园林下套种的3年生红豆杉树高、冠幅和地径这3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对红豆杉这3个生长性状存在真实影响,对树高性状影响最大,对冠幅性状影响次之,对地径性状影响最小;阴坡比阳坡的生长要好,保存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王伟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73-75
从不同郁闭度和不同立地类型2个层面调查分析了马尾松林下套种丝栗栲的生长状况.不同郁闭度包括马尾松上层林郁闭度0.5~0.6、0.6~0.7、0.7~0.83种郁闭度等级,立地类型选择较肥沃立地类型和中等肥沃类型2种.结果表明:23年生马尾松林经过间伐,郁闭度在0.4~0.7时,丝栗栲套种成活率均可达到90%以上;5年生丝栗栲平均树高3.32~3.62m、平均胸径3.28~3.65cm、单株立木材积0.0018~0.0020m3、单位面积立木材积2.5311~2.7321m3/hm2;不同郁闭度丝栗栲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单位面积立木材积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不同立地类型马尾松林下套种的丝栗栲,无论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立木材积还是单位面积立木材积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此,在中等肥沃立地类型的马尾松林下套种丝栗栲树种时,可通过加强抚育、施肥等技术措施来提高丝栗栲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竹柏,通过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套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竹柏的生长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种植密度对竹柏的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均有着显著影响。在郁闭度0.4、0.5下套种竹柏,宜采用900株·hm-2的种植密度;在郁闭度0.6、0.7下套种竹柏,宜采用500株·hm-2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6.
罗宁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54-57
为探明不同遮光度下的南方红豆杉生长规律,采用3处理3重复的不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处理1:强遮光>60%(Ⅰ型);处理2:弱遮光40%~60%(Ⅱ型);处理3:全光照(CK),分析遮光度对其生长的影响;通过解析南方红豆杉标准木,分析其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遮光度显著影响15a生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胸径和冠幅,显著影响造林保存率,但对高径比、冠径比无显著性影响.15a红豆杉的年平均胸径生长量0.99cm,年平均树高生长量0.40m,年平均材积0.0033m3,属中度速生树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石墨烯与复合肥混施对1、3年生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杉木幼林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00、30、20 mg·L-1石墨烯(0.5 L·株-1)与复合肥(50 g·株-1)混施(A1~A3处理)对杉木幼林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的短期影响,以仅施复合肥为对照(CK)。[结果]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1年生杉木幼林平均地径增幅先降低后升高,A1处理有利于其地径生长;A3处理则有利于树高及冠幅生长。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3年生杉木幼林平均树高和冠幅增幅逐渐升高,A1处理有利于其树高和冠幅的生长;A2处理有利于地径生长。方差分析表明,混施对1年生杉木幼林地径生长及3年生幼林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石墨烯与复合肥混施有利于杉木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比较试验,2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观赏型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质量、根系生物量鲜质量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根系生物量、冠幅生物量、树高均与其他观赏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冠幅、一级侧枝数量性状之间不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明溪进行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试验,试验系统研究了立地条件、修枝、林分结构调整、苗木年龄等内容。结果表明: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应选择Ⅰ、Ⅱ类立地。在林冠稀疏的林分情况下,应采用多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弱度修枝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林分结构动态调控技术作为一种全新技术,可显著性促进植株生长、保存率,且观赏性状表现理想,在林下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培育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秃杉可以改善杉木连栽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杉木、秃杉混交能够延缓甚至防止地力衰退,探讨两者混交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不同树种组成、不同立地类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树种组成林分之间,在杉木、秃杉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方面,都有着极显著差异;不同树种组成、不同立地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杉木、秃杉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Ⅰ、Ⅱ、Ⅲ类地的混交比例,分别以8杉2秃、5杉5秃、5杉5秃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景观树培育目标,在福建、江西、贵州、安徽和四川5省选择35个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景观家系,并在福建省明溪县开展优树子代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子代间差异显著;4年生幼树生长性状与树干、树冠观赏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587 6~0.901 6,单株遗传力为0.282 1~0.922 1;侧枝最大长度、树干通直度、枝叶浓密程度、当年侧枝数量等树干、树冠性状与树高、胸径、冠幅、当年抽梢长度均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综合生长与观赏性状表现,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从参试家系中初步选出MX2,MX6,MX5, FJS1,FJS4, LN7和EMS1等7个优良家系。优良家系的生长性状与树干、树冠观赏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为0.46%~9.32%;从优良家系内选出30株优良单株,其平均遗传增益达到5.75%~28.75%,选择效果非常明显。这些优良家系和个体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或无性繁殖材料。表6参11  相似文献   

12.
大径杉木人工复层林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29 a生杉木林下进行不同强度间伐后套种阔叶树种营造人工复层林,以探索人工林经营新模式。结果表明:当间伐后林分郁闭度降至0.4-0.5时,可满足喜光阔叶树幼树生长;当郁闭度降至0.6时,耐荫阔叶树幼树能正常生长。观光木和火力楠是理想的杉木林下套种树种,枫香不宜在林下套种。29 a生杉木近熟林林分间伐后4 a,胸径生长与密度呈反比关系,不同密度下的杉木胸径生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测定福建明溪县不同密度观赏型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幼树的生长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其生长及形态学特征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的幼树在冠长、冠幅、地径、枝下高、侧枝数量等树冠特征性状和圆满度、枝叶浓密度等观赏性状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树高及叶色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林分密度对生物量的分布格局有着显著影响,对不同器官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比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单株不同器官生物量和叶枝干等器官生物量分配比,根生物量分配比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均随林分密度增加而降低。林分密度对1级侧枝分枝角、1级侧枝数量、1级侧枝密度及平均长度有着显著影响,且随着林分密度增加而下降,幼树树冠对林分密度有着显著可塑性响应,表现出强烈的可塑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豆杉海岛迁地栽培与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自1999年12月开始,在浙江定海首次进行海岛迁地保存育苗及种植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播种、扦插、移栽和定植等迁地栽培与繁殖等各种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舟山海岛苗期生长旺盛,1年生平均苗高为18.9cm,地径0.32cm,最大植株苗高可达35.0cm,地径0.50cm,但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扦插育苗生根容易,在备有遮阳网的铜质大棚内间歇喷雾条件下,用5年生幼树做插穗母本,未经任何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可达90%,经ABT1号生根粉处理后,生根率最高可达100%;大棚内容器移栽育苗,效果良好;在土层深厚的稳风地带试栽,6年生幼树平均高为2.30m,平均地径5.42cm,平均胸径2.37cm,平均冠幅东西2.42m,南北2.15m,幼树长势旺盛,海岛迁地保存可望成功。表4参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根际土添加对杉木无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杉木合理的菌根化育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选取苗龄4个月的杉木无菌幼苗为材料,移栽至无菌基质土中,在幼苗根系附近分别添加(150 ± 2) g的杉木幼龄林根际土(RS1)、中龄林根际土(RS2)、近熟林根际土(RS3)、成熟林根际土 (RS4)、过熟林根际土(RS5),同时设置对照(CK)处理。添加前测定根际土养分含量、酸碱度、丛枝菌根真菌(AMF)孢子密度,并于移栽后1年测定杉木幼苗根系AMF侵染率、基质土养分含量、酸碱度,测量杉木幼苗形态指标、计算生物量。  结果  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根际土的养分含量、酸碱度、AMF孢子密度有差异,其添加对杉木幼苗根系侵染率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幼苗根系AMF侵染率与所添加林分根际土中AMF孢子密度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侵染率呈现RS5 > RS4 > RS3 > RS1 > RS2 > CK的规律。杉木林分根际土的添加对杉木幼苗地径、苗高、根长、冠幅、基生枝条数、生物量累积等也有促进作用,添加过熟林根际土(RS5)的处理在促进杉木幼苗生长方面优于其他4种根际土。  结论  杉木林分根际土可以作为菌剂添加进行杉木幼苗的菌根化育苗,增加根系菌根侵染率,促进幼苗的高质量生长,这对杉木育苗及菌根真菌在林业上的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年生杉木6×6全双列杂交(Griffing Ⅲ)试验林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杉木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并筛选决定理想株型的重要树冠结构因子,为杂交育种和杉木理想株型无性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转化分析法来处理不平衡试验数据,结合配合力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杉木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和重要树冠因子的选择。通过对杉木若干性状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性状遗传变异大小。结果表明,杉木材积、枝下高和饱满度等性状具有中度遗传变性,树高、胸径具有窄的遗传变异性,同时杉木改良性状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力,因此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宜采用连续多世代改良;在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树冠结构性状中,12个研究性状有8个重要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非加性遗传基因效应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亲本是多世代与高强度选择的产物,杂合体居多,杉木的多性状、高世代遗传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生长、形质和树冠结构性状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通径分析揭示:决定杉木理想株型育种中重要树冠结构性状是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大小。由此可见:杉木多性状、多世代连续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杉木无性系理想株型选择时,应注重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个文冠果种源在新疆的性状表现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文冠果在新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19个文冠果种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苗期的生长特性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牡丹江、1号、坤6及经7在各个时期的株高、地径及冠幅均表现最好,经1、椅22及红5表现较差;不同种源文冠果叶片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变化在12~35片,牡丹江叶片数最多,为35片,与其他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经22、红补4及经18的叶片数较少;聚类分析将19个种源划分为4组,第1组牡丹江综合表现最优,第4组的红补4和坤160等12个种源长势较差。日平均气温与文冠果株高和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日平均相对湿度与地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平均风速与文冠果株高、地径及冠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15年生杉木人工林采用4个强度进行间伐,保留密度分别为375(Ⅰ)、488(Ⅱ)、594(Ⅲ)和732(Ⅳ)株·hm-2,于林下均匀套种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等5个乡土阔叶树种,2008年底调查套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此后至2016年每2 a测定1次,应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这些生长指标对不同强度间伐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杉木林下套种第3年,大叶栎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灰木莲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树高出现生长高峰;第5年,红椎、灰木莲、香梓楠的胸径出现生长高峰;第9年,格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冠幅增长量最大。2)套种5个阔叶树的3个方面(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总体表现看,其生长速度最快为大叶栎,其次为红椎、灰木莲,再次为香梓楠,最慢为格木。3)杉木间伐强度对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大多表现为中度间伐强度优于强度和弱度处理,但并未呈现明显规律。香梓楠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最慢,大叶栎则生长最快;大叶栎在间伐处理Ⅱ(488株·hm-2)下套种优于其余3个间伐处理,格木则适合在间伐处理Ⅰ(375株·hm-2)下套种,红椎、灰木莲和香梓楠适合在间伐处理Ⅲ(594株·hm-2)下套种。大叶栎、红椎和灰木莲适合在间伐处理Ⅰ和Ⅱ下套种;香梓楠和格木适合在间伐处理Ⅲ和Ⅳ下套种。  相似文献   

19.
激素营养液对不同苗木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两种激素营养液与不同苗木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的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种激素营养液对实验树种的苗高、地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Ⅱ号激素营养液较Ⅰ号为优。②Ⅰ号激素营养液可提高苗木地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