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硼肥对蓝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6个硼肥施用量(0、0.15%、0.30%、0.45%、0.60%和0.75%)处理的蓝莓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指标(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花青素以及维生素C含量)。【结果】高水平的硼肥处理反而降低蓝莓产量及品质,适宜的硼肥施用量能较好地提高蓝莓单株产量、改善蓝莓果实品质。其中,0.30%硼肥施用量的处理效果最好,相较于CK (硼肥施用量为0),单株产量增加7.67%、果实横径增加1.05%、纵径增加1.16%、单果质量增加6.67%;果实硬度增加4.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31%、可滴定酸降低14.94%、固酸比提高18.72%、花青素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6.62%和13.43%。【结论】在蓝莓种植生产中,可在蓝莓的现蕾期至初花期以及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0.30%的硼肥以满足蓝莓树对硼营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蓝莓品种‘美登’为试验材料,设30%~45%(TR1)、45%~60%(TR2)和60%(TR3)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以无灌溉为对照(CK),测定蓝莓园根围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蓝莓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TR2、TR3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蓝莓根围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TR1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K相比,各处理均可促进蓝莓植株生长、冠幅增加以及枝条伸长、增粗;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电子传递速率(RET)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TR1、TR2处理的非光化学淬灭(QNP)较CK有所降低,而TR3处理的QNP较CK增加了27.52%;不同灌溉处理下蓝莓果实中的花色素苷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在不影响果实酸度的情况下,果实中的总糖含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即糖酸比增加,对总糖含量的促进作用以TR2处理最大。综合分析生长和光合参数以及果实品质指标可以发现,蓝莓品种‘美登’栽培中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45%~60%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从蓝莓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纺锤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is)作为主要菌株,复配成蓝莓液体菌剂(P),以发酵鸡粪(OF)作为吸附载体,制成生物有机肥(PF),研究了PF、P和OF对蓝莓光合生理特性(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改善蓝莓的光合性能、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及蓝莓果实品质,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很大。同对照(CK)相比,处理PF、OF的光合速率(P_n)分别显著提高了39.23%、32.58%;处理PF的蒸腾速率(T_r)比P、CK显著下降了20.40%、23.54%,但与OF的差异不显著。施肥显著提高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Ф_(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_N),其中PF作用最显著。处理PF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施肥显著提高了蓝莓的花青苷质量分数和w(可溶性固形物)∶w(可滴定酸),降低了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但对可溶性固溶物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显著,其中PF的提高或降低作用最显著,OF和P的Vc质量分数比PF显著降低了37.77%和23.84%。可知,以纺锤芽孢杆菌为主的生物有机肥和液体菌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蓝莓的光合性能和蓝莓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改善蓝莓的品质,以生物有机肥的形式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微量元素对菠萝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菠萝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研究锌、镁、硼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硼对果实糖、酸的影响最大,而锌对果实Vc含量的影响最大。最佳元素水平组合为:0.3%锌+0.3%镁+0.3%硼。[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菠萝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微量元素硼、锌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硼、锌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株高、单株结薯数、大中薯、单株产量、产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各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单株小薯数.推荐施肥+锌处理下,株高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推荐施肥+硼+锌处理下,单株结薯数、大中薯、小薯、单株产量、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推荐施肥+硼+锌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大值,为44188.75 kg/hm2;淀粉和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2%和3.14 mg/g.同一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大小为:空白对照<推荐施肥<推荐施肥+锌<推荐施肥+硼<推荐施肥+硼+锌.  相似文献   

6.
施硼处理对苹果植株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新红星苹果树为试材,探讨施硼处理对苹果植株中不同形态硼含量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硼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苹果果实中不同形态硼的含量以及叶片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的含量,叶面喷硼比土壤施硼更能有效地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从当年施肥效应看,叶面喷硼比土壤施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在贵妃玫瑰葡萄幼果期至果实转色期,对葡萄叶面分别喷施硼(B)、硝酸钙[Ca(NO_3)_2]、Ca(NO_3)_2+B、氨基酸钙、氨基酸钙+B,以喷清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分析葡萄果实单粒质量、穗质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不同部位的硼、钙含量等,计算钙硼比(Ca/B)。结果表明,葡萄幼果期喷施硼、钙可改善和提高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其增产高低顺序为Ca(NO_3)_2+B氨基酸钙+BB氨基酸钙Ca(NO_3)_2,品质提升顺序为氨基酸钙+BCa(NO_3)_2+B氨基酸钙Ca(NO_3)_2B,其中以硼钙联合施用的效果相对最佳;喷硼可促进葡萄叶片对硼的吸收,但会抑制果皮中钙的积累,喷B、Ca(NO_3)_2+B、氨基酸钙+B处理的叶片硼含量分别是CK的2.43、4.43、2.50倍,而果皮中的钙含量却分别降低19.3%、20.5%、37.3%;喷钙有利于葡萄叶片对钙的吸收,Ca(NO_3)_2、氨基酸钙处理的叶片钙含量分别是CK的1.07、1.06倍,但会抑制叶片对硼的积累,2个处理的叶片硼含量均低于CK。  相似文献   

8.
疏果和套袋是果树生产中提高果实品质常用的农艺措施,蓝莓疏果和套袋技术研究目前未见报道.为探究疏果与套袋对蓝莓果实生长及品质是否有促进作用,以南方广泛推广的南高丛品种密斯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程度疏果及是否套袋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硬度、纵径、横径,同时提升了果实的内在品质.疏果率为40%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素含量最高;疏果率为60%时,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最高.套袋处理对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横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果实硬度.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降低,但果袋高温导致日灼果和烫伤果等问题.综合考虑蓝莓果实品质评价指标,以40%疏果率和不套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探索避雨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肥水管理对猕猴桃根系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连栋钢架拱棚,以树盘穴施为对照,肥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对比不同施肥距离及配套肥水管理措施对于猕猴桃根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指标。通过观察根系,各处理相比CK,均能一定程度地促进根系生长,增加须根数量,扩大分布范围,以F2(施肥距离主干半径100cm)处理最优;各处理均降低了果实硬度,其余外在品质无明显规律;内在品质中,3个处理均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F2(施肥距离主干半径100cm)处理表现显著,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规律。综上,距离主干半径100cm施肥,在配套肥水管理措施下能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并能提升果实内在品质,改善风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以高灌蓝莓品种‘蓝丰’为试材,研究了不施锯末(CK)、土施锯末(TJ)、土施+覆盖锯末(TJ+FJ)和覆盖锯末(FJ) 4种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高灌蓝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锯末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TJ+FJ处理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均与对照达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增加,土壤pH值降低;各处理的株高、冠幅、叶面积、新梢数量和新梢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5),其中TJ+FJ处理的5项指标均最高; TJ+FJ处理显著提高高灌蓝莓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苷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可见,施用锯末能够改善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养分,增强高灌蓝莓光合能力,进而促进高灌蓝莓生长和综合品质改善,并且以土施加覆盖相结合的施用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土壤养分对苹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优化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对江苏丰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土壤进行了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果实品质的营养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与果实营养品质呈正相关,但可滴定酸与总钾、VC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呈负相关,与其他矿质元素呈正相关。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受速效钙、速效硼和速效锌的影响,可滴定酸主要受总氮、总钾和碱解氮的影响。因此,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合理施用钾、有效钙和有效硼,是提高江苏省丰县苹果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覆盖地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娃娃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进行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覆盖地膜(M)和不覆盖地膜(NM),副因素为施肥(不施肥CK、习惯施肥CF、减量施肥RF和改进减量施肥IRF 4个处理),同时取不同土层土样测定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结果表明,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可显著提高娃娃菜(Brassica pekinensis)单株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也能显著促进娃娃菜的生长,提高植株养分含量和吸收量。施肥显著提高了娃娃菜中硝酸盐含量,并降低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而覆盖地膜对品质指标影响程度未达显著水平。覆盖地膜显著提高了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向下淋溶的程度,对表层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影响显著,而对深层土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喷施硼、钼肥对新疆绿洲区滴灌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共设置4种处理:施钼(Mo)、施硼(B)、硼钼配施(B+Mo)、不施肥(CK),分别测定各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的生长性状、干草产量、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B+Mo处理的紫花苜蓿干草总产量最高,达17 186.41 kg·hm-2,但与B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株高、茎粗、叶茎比、生长速度中,与干草产量关联度最高的是株高,关联度最低的是叶茎比。B+Mo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比CK处理增加了13.96%~27.64%。除第3茬外,B+Mo、B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大于CK处理;除第4茬外,B+Mo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显著(P<0.05)大于Mo处理。B+Mo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CK处理。紫花苜蓿的总干草产量与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相对饲喂价值呈显著(P<0.05)正相关,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在新疆绿洲区,硼钼配施更有利于促进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形成及其营养品质的提高,若单独考虑一种元素,施硼的效果优于施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配方施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以15、16生库尔勒香梨树为材料,分别进行1年、2年配方施肥处理,分析配方施肥不同年限处理对香梨果实品质及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香梨树秋季开沟进行配方施肥.所用肥料为羊粪,生物黑炭,粒状重过磷酸钙,硫酸钾按,尿素按,微量元素,配方施肥1年、2年果实成熟期分别取样.[结果]配方施肥能提高果实中VC含量和还原糖的含量,降低果实中的总酸含量及果实的硬度,改善果实品质;配方施肥处理能提高叶片营养元素的含量,其中配方施肥2年效果明显.各处理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施肥效应表现为:配方2>配方3>配方1>CK.[结论]配方施肥2年配方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向甜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设置了0.2%、0.4%、0.8%、1.6%共4种质量分数的硼素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探讨不同硼素营养水平对甜瓜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水平硼素处理均能一定程度提高甜瓜果实中的总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在授粉后30天,与CK比较,硼素质量分数为0.8%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种植5年生大田条件下生长的兔眼蓝莓"灿烂"为试材,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对蓝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年及第2年水肥耦合均能有效提高蓝莓果实单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试验第1年,中肥中高水(F2W3)处理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中肥中水(F2W2)处理花青素、总酚及类黄酮含量最高,低肥中高水(F3W3)处理可滴定酸最低;试验第2年,中肥中水(F2W2)处理下果实产量最高,中肥中高水(F2W3)处理下,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酚及类黄酮含量最高。综合2a比较,F2W3处理是最佳的水肥耦合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钼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矿质元素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钼水平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矿质元素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钼肥能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适量则效果显著,以施钼400 mg.kg-1(Mo2处理)效果最好,草产量比CK提高562.79 kg.hm-2;喷施钼肥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锌、钼的含量和吸收量,降低了钙、硒的含量和吸收量,但未能显著影响钴的含量和吸收量,且喷施钼肥也未显著影响紫花苜蓿铜的含量,但提高了吸收量,适量则效果显著,喷施钼肥也促进了紫花苜蓿硼、铁、锰、磷含量和吸收量的增加,适量则效果显著;且紫花苜蓿钼、硼含量与施钼量呈正相关,钴、锰、锌、铜、磷含量与施钼量呈负相关,其吸收量均随施钼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而钙、铁、硒含量和吸收量均与施钼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硼锌配比对杨梅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荸荠"种杨梅为材料,正交设计不同硼、锌配比研究对杨梅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可溶性糖(Soluble Saccharide,SS)、维生素C(Vitamin C,Vc)等生理指标,对处理后的杨梅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硼锌元素的不同配比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施Zn组合中,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等含量虽有一定的提高,但无显著差异,说明单施Zn对改善杨梅果实品质作用不明显;单施B组合中,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果实内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果实品质提高,且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均差异显著;B、Zn组合中,与其他组相比,果实品质都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探讨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早熟砂梨在生产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翠1号梨为研究试材,设置T_1[施硫酸钾(K_2O含量≥50%)0.5 kg/株]、T_2(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2倍)、T_3(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3倍)、T_4(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4倍)4个施钾肥处理,比较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果实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均以T_3处理最大,T_3处理与CK处理相比,果实纵、横径分别显著增加12.99%、5.91%,T_3处理较T_2、CK处理单果质量分别增加3.12%、9.95%,单株产量T_1、T_4处理较CK处理增加幅度较小。(2)增施钾肥后,果实的可溶性糖、糖组分含量均较CK处理高,葡萄糖含量T_3处理较CK处理增加81.73%,较T_2、T_4处理分别增加18.98%、29.78%,山梨醇含量T_1、T_4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形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等均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固酸比等,均表现为T_3处理T_2处理T_4处理T_1处理CK处理。苏翠1号梨增施钾肥最佳用量为T_3处理,果实成熟后纵横径及单果质量大,单株产量高,可溶性糖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糖酸比高,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钾肥施用量过大或过小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奥尼尔和珠宝为试材,研究了钾肥叶面肥的施用浓度(硫酸钾0.2%、0.4%、0.6%)和施用次数(果实膨大期喷施一次,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共喷施2次)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钾肥喷施处理均能促进蓝莓果实的横纵径、单果重提高.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喷施2次钾肥0.4%时,奥尼尔的可溶性糖、VC含量达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喷施2次钾肥0.6%时,珠宝的可溶性糖、VC和花青素含量达到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组.该研究旨在寻找最适宜于南高丛蓝莓果实品种提升的叶面钾肥施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