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为了解肉牛溶血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从河北省围场县采集的健康肉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鉴定溶血性大肠埃希菌,采用PCR检测大肠埃希菌的4个毒力基因和12个耐药基因,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116份健康的肉牛鼻腔中分离鉴定出23株溶血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19.8%;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6株菌同时携带LEE(Ler、eaeA)毒力基因,携带率26.1%,18株同时携带高致病性毒力基因HPIirp2、fyuA,携带率78.3%,6株同时携带LEE和HPI毒力基因,携带率为26.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laTEM、aadA1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最高,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3株溶血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结果表明,溶血性大肠埃希菌普遍存在于健康肉牛鼻腔中,HPI毒力基因和β-内酰胺类和耐链霉素类耐药基因携带率高。对河北省围场县肉牛溶血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了研究,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溶血性大肠埃希菌对肉牛养殖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仔猪细菌性腹泻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流行的血清型、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本试验采集了贵州省5个地(州)市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28份腹泻仔猪肠道样本,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通过动物试验鉴定菌株的致病性,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其血清型,并通过药敏纸片法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耐药性研究,采用PCR技术检测各致病菌株耐药相关基因,分析细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到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与21株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以O138、O87为主,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居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超过40%,分离鉴定的21株沙门氏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达5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达20%以上;本试验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共检出12种耐药相关基因,沙门氏菌共检出10种耐药相关基因,两种细菌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符合率均达60%以上,且均为多重耐药。本研究为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四川省藏香猪源大肠埃希菌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情况,从四川省藏香猪养殖场中无菌采集腹泻仔猪肝脏、肛拭子及粪便等组织病料253份中,分离得到155株大肠埃希菌。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致病性试验、玻板凝集试验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155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结果显示,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155株分离菌中120株有致病性;玻板凝集试验表明12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属于14个血清型,以O111、O147、O109和O119为主要流行的优势血清型;耐药性试验表明12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新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4种药物耐药较严重,耐药率在94.2%~98.3%之间,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6种药物耐药率在44.2%~85.0%之间,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5.0%~37.5%之间。说明该地区藏香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呈多样性分布,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鸡蛋中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从昆明市区鸡蛋中分离出了3株大肠埃希菌,并对其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动物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KM1携带的毒力基因检出率75%,耐药基因检出率77.3%;菌株KM2携带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出率居中;菌株KM3毒力基因检出率91.7%,耐药性基因检出率50%。动物毒力检测结果 KM1为不致病菌株,KM2为低致病菌株,KM3为中度致病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等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中草药对3株大肠埃希菌的抑制效果各有所不同,相比之下连翘与松针的效果较好。本试验为研究昆明市区鸡蛋中大肠埃希菌污染与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肠埃希菌能够引起鸡大肠杆菌病,对养殖业危害巨大。检测阜新某鸡场分离的33株鸡源大肠埃希菌对6种临床常用的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并对四环素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土霉素和脱氧土霉素高度耐药;对四环素和多西环素中度耐药;对金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在3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检测出tetB、tetC、tetM、tetK、tetL 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未检出tetA基因,tetK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唐山地区致鸡肝炎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唐山地区无菌采集临床上疑似大肠埃希菌病鸡的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特性观察、形态学检查和生化试验及动物试验结果,鉴定出致鸡肝炎的大肠埃希菌18株。将分离的1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12种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氨基糖苷类高度敏感,其中对硫酸新霉素的敏感率最高达100%;对青霉素类耐药程度较高,甚至对先锋V具有较严重的抗药性,其高敏感率接近0%;对喹诺酮类抗生素、黄连素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联合用药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和头孢拉定联合用药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特别明显。临床试验证明硫酸新霉素和头孢拉定联合用药对大肠埃希菌预防保护率高达94%,治疗率在84%以上。  相似文献   

7.
李清竹  吴长德 《养猪》2023,(1):83-88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仔猪腹泻甚至死亡的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本试验对辽宁某规模化猪场3日龄腹泻仔猪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腹泻仔猪肝脏中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16S rDNA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序比对,与GENBANK登录号为CP031919.1(血清型为O145大肠埃希菌)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44%,表明分离菌株为血清型O145大肠埃希菌;动物试验结果:分离菌36h内引起感染小鼠全部死亡,说明分离菌株为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分离菌株携带iusD、iss、FimH等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敏感,对阿米卡星中敏,对多黏菌素B、头孢唑啉、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大观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多黏菌素E、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和多西环素等11种药物均呈现耐药;耐药基因检测:分离菌株携带aac(6′)-Ⅰb、aac(3′)-Ⅱ、TEM、qnrS、ermB等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8.
某牧场母牛产后发生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乳汁中带血等症状,发病牛衰竭死亡,针对此种情况,采取病死牛的心脏、肝脏、子宫、乳汁等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对其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还对牛的饮用水进行细菌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沙雷氏菌和产色葡萄球菌。在毒力基因检测试验中,从病料及饮用水分离出的20株大肠埃希氏菌中有3株携有毒力基因hlyA、STb、F17。致病性试验显示,在分离出的8株大肠埃希氏菌中4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分离出的沙雷氏菌和产色葡萄球菌对小鼠均有致病力,可使部分小鼠死亡。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出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普遍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敏感;黏质沙雷氏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等5种药物敏感,产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等11种药物敏感。水质检验显示,该牛场牛的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埃希氏菌数量均严重超出国家标准。研究结果对预防、治疗奶牛产后败血症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105株动物源携带耶尔森强毒力岛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和致病性,分别对各分离菌进行2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并选择不同毒力基因型的10株大肠埃希菌进行雏鸭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链霉素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均在80%以上;敏感率在80%以上的药物有头孢...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素V(ColV)质粒是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重要的毒力质粒之一,能够编码大肠埃希菌素V、血清抗性、铁摄取系统等与致病相关的毒力基因。目前虽然对鸡的大肠埃希菌病研究的比较广泛,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ColV质粒与鸡大肠埃希菌病的联系,及其3个表型与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的关系,为防控鸡大肠埃希菌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大肠埃希菌素Ⅴ(ColⅤ)质粒是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重要的毒力质粒之一,能够编码大肠埃希菌素Ⅴ、血清抗性、铁摄取系统等与致病相关的毒力基因.目前虽然对鸡的大肠埃希菌病研究的比较广泛,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ColⅤ质粒与鸡大肠埃希菌病的联系,及其3个表型与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的关系,为防控鸡大肠埃希菌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1日龄雏鸡对1株O1血清型鸡源大肠埃希菌(E.coli)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并扩增iss基因.结果表明,鸡E.coli O1对1日龄雏鸡具有较强的毒力.iss基因在致病性鸡E.coli O1中的序列与已知禽大肠埃希菌is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与人源大肠埃希菌is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9%,显示了此基因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集以神经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病、死肉雏鸡的脑实质作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表明,这2株分离菌均属O131,为国内外首次发现;动物接种试验结果为,腹腔接种对KM小鼠均具有强毒力,脑内接种对1日龄鸡均具高致病性,但腹腔接种对1日龄鸡致病性有差异,其中一株为高致病性,另一株无致病性,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二株分离菌耐药谱相似,对氧哌嗪青霉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从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子宫脓液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通过质粒提取、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3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JX-22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大观霉素敏感,JX-26分离株仅对链霉素、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JX-28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等3种药物敏感,均为多重耐药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可纯化到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质粒。分离株、质粒转化菌及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药敏试验对比结果显示,3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耐链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丁胺卡那基因,JX-22和JX-26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基因,JX-28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基因均定位于细菌质粒上;JX-28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诺氟沙星基因和JX-26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基因均定位于其染色体上;3株分离株均无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本试验初步确定3株多重耐药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大部分耐药基因定位于质粒上,为进一步研究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机理和有效控制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从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子宫脓液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通过质粒提取、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3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JX-22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大观霉素敏感,JX-26分离株仅对链霉素、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JX-28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等3种药物敏感,均为多重耐药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可纯化到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质粒。分离株、质粒转化菌及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药敏试验对比结果显示,3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耐链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丁胺卡那基因,JX-22和JX-26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基因,JX-28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基因均定位于细菌质粒上;JX-28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诺氟沙星基因和JX-26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基因均定位于其染色体上;3株分离株均无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本试验初步确定3株多重耐药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大部分耐药基因定位于质粒上,为进一步研究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机理和有效控制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鸵鸟新城疫病毒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某鸵鸟养殖场发病死亡的鸵鸟肝脏和脾脏用鸡胚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新城疫病毒,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对雏鸡有较强的致病性.同时分离到一种细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及生化试验等一系列鉴定,确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表明该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以神经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病、死肉雏鸡的脑实质作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表明,这2株分离菌均属O131,为国内外首次发现;动物接种试验结果为,腹腔接种对KM小鼠均具有强毒力,脑内接种对1日龄鸡均具高致病性,但腹腔接种对1日龄鸡致病性有差异,其中一株为高致病性,另一株无致病性,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二株分离菌耐药谱相似,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先锋霉素、丁氨卡那中度敏感,对其它药物则低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18.
从临床疑似大肠埃希菌感染病鸡的肝脏,分离到24株能在麦康凯平板生长但呈灰白色菌落的革兰阴性中等大小杆菌.通过IMViC试验、糖发酵试验、三糖铁斜面接种试验确定为大肠埃希菌,且其中16株为不发酵乳糖型,8株为迟发酵乳糖型.血清学试验表明,其中12株(50%)为O78抗原型,9株(37.5%)为O1抗原型,3株(12.5%)未能定型.利用PCR方法检测了该24株大肠埃希菌的F1菌毛与P菌毛基因,结果表明,其中10株(41.67%)为F1+大肠埃希菌,未发现P+分离株.药敏试验发现,所有菌株均对头孢拉定和阿米卡星敏感,部分菌株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而对新霉素均为耐药.  相似文献   

19.
对江西南昌某养鹅场送检的病死雏鹅进行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离得到一株纯培养细菌,革兰染色为G-杆菌,根据细菌培养特性及生化鉴定结果初步确定为大肠埃希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大肠埃希菌16Sr RNA基因编码区rsmC基因,利用NCBI上的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鉴定以及动物试验,确诊分离到的菌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孟多、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中度敏感,而对其他16种药物表现耐药,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0.
应用质粒图谱分析大肠埃希氏菌毒力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株无致病性鸡源大肠埃希氏菌(O21)和5株已知毒力强弱的大肠埃希氏菌(O2、O1、X2、148和O78)进行质粒图谱(PP)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属于不同的6种质粒谱型,其毒力的强弱与其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有关,但不同毒力株间也有少数几条相同大小的谱带,试验结果表明PP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和鉴别其毒力的间接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