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谷城县籼改粳水稻项目的发展,对引进的4个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5、南粳9108、甬优4949、甬优1540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谷城县地区种植表现较适宜,其实收产量、结实率、实率数等性状稳定,推荐进一步扩大试种范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品种小区种植、系统调查纹枯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敏感度差异较大,纹枯病始见期以南粳41、南粳42等2个品种较早,宁粳5号,盐粳5号2个品种始见期较晚。盐粳6号、南粳44号、镇稻14、南粳42发展蔓延较迅速,属高感纹枯病品种;南粳5055、宁粳6号、常农粳4号发展缓慢,属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2016年兴化市水稻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2016年在兴化市进行了水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水稻品种,其产量水平、穗粒结构、植株性状、生育期、抗性表现等存在差异,产量9 0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5个,分别是南粳9108、淮稻5号、盐粳15、南粳0212、南粳45。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24):21
水稻品种——南粳5055南粳5055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较深,群体整齐度较好,穗型中等,偏直立,着粒较密,抗倒性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4万,每穗实粒数121粒,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在曲霞镇镇西村开展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2、宁粳7号、武运粳30号、盐粳13号这4个高产品种可作为2018年水稻高产示范推广品种,南粳9108、扬农稻1号可作为2018年水稻优质米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6.
"籼改粳"是十堰地区水稻研究与生产中的一大重要课题。2012年,我们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引进11个粳稻品种进行适应性和品种筛选研究,2013年,我们在筛选出的3个品种的基础上,又从襄阳引进中稻1号、南粳45、嘉优2号等3个粳稻品种进行播期和品种筛选试验,最终选定中稻1号、南粳45等几个高产、优质、易脱粒的粳稻新品种,并基本掌握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迅速扩大粳稻栽培面积,生产大批量优质粳米,以适应人们对米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对振兴十堰市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4,(1):19-19
水稻品种——南粳5055 南粳5055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较深,群体整齐度较好,穗型中等,偏直立,着粒较密,抗倒性强。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4万,每穗实粒数121粒,结实率91.4%,千粒重24.7克。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宿迁市种植的优良粳稻品种,促进宿迁地区粮食生产发展,于2020年开展了粳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华粳9号、南粳5718、南粳2728、华粳5号、南粳518、连粳15号在生育期、株高、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在宿迁市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1):19
水稻品种——南粳5055南粳5055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色较深,群体整齐度较好,穗型中等,偏直立,着粒较密,抗倒性强。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4万,每穗实粒数121粒,结实率91.4%,千粒重24.7克,  相似文献   

10.
以早熟晚粳(南粳44)、迟熟中粳(南粳45)和中熟中粳(苏香粳3号)等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防虫网覆盖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虫网覆盖育秧可减少农药施用量(有效成分)达3.05 kg/hm2.防虫网覆盖可降低网室内气温和秧田地温,进而间接影响水稻秧苗素质,但存在品种间差异.防虫网覆盖显著增加南粳44秧苗株高,增幅达20.02%,但显著抑制南粳44分蘖,降幅达38.46%,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防虫网覆盖对南粳45株高和分蘖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南粳45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幅达39.75%;防虫网覆盖对苏香粳3号分蘖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其秧苗株高,增幅达16.75%.防虫网覆盖显著提高南粳44、南粳45、苏香粳3号秧苗氮素吸收;防虫网覆盖显著提高苏香粳3号和南粳44对磷素的吸收,但对南粳45无显著影响;防虫网覆盖显著促进南粳44对钾素的吸收,但对南粳45和苏香粳3号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本文以水稻品种南粳46为对照,通过对10个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开展田间示范种植比较,对其生育期、产量和米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生育期,南粳3908、南粳香糯、南粳L19、南粳L20、南粳晶谷和南粳8911等品种相对适中,适宜在本地区种植;(2)水稻产量,南粳8911、南粳香糯、南粳晶谷和南粳3908等品种相对较高;(3)稻米综合食味值,南粳46、南粳8911、南粳9058、南粳L20和南粳香糯等品种相对较高。因此,综合考量水稻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等性状,粳稻品种南粳8911和糯稻品种南粳香糯,这两个水稻新品种示范种植表现较优,较适宜在镇江市及周边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9,(10):32-33
为筛选出适应江苏省海安市雅周镇种植的水稻品种,2018年引进15个新品种(系)在雅周镇进行品比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粳805产量最高,为669.0公斤/亩;南粳505最低,为596.9公斤/亩;其他品种在602.5~667.3公斤/亩。各品种纹枯病均轻微发生,未发生其他病害;南粳505抗倒性较差,其他品种未见明显倒伏。南粳3908、淮稻5号、南粳5055、皖恳粳11036、盐粳15适宜在雅周镇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选择优质稻米品种,是水稻种植从单纯增量向量质并举、转型升级的出路.扬中市为筛选适合扬中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对12个品种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特早熟品种早香粳1号可作为国庆稻米投放市场,但产量不高.迟熟中粳品种农粳1402可调节茬口,南粳9108品质更佳.早熟晚粳品种中南粳3908可做为南粳5055的接班品...  相似文献   

14.
选择优质稻米品种,是水稻种植从单纯增量向量质并举、转型升级的出路.扬中市为筛选适合扬中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对12个品种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特早熟品种早香粳1号可作为国庆稻米投放市场,但产量不高.迟熟中粳品种农粳1402可调节茬口,南粳9108品质更佳.早熟晚粳品种中南粳3908可做为南粳5055的接班品...  相似文献   

15.
以早熟晚粳(南粳44)、迟熟中粳(南粳45)、中熟中粳(苏香粳3号)等3种类型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网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栽条件下,灌浆期网室内水稻冠层光照强度极显著降低,而水稻植株高度显著增加,增幅达3.45%~8.55%.网栽水稻产量极显著降低,南粳44、南粳45、苏香粳3号产量降幅分别达21.71%、22.08%、29.50%.网栽水稻单位面积总穗数较常规栽培极显著降低,南粳44、南粳45、苏香粳3号降幅分别达9.58%、10.15%、7.19%.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同时,网栽×水稻品种的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单位面积总穗数的极显著降低可能是网栽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我市粳稻优质品种布局,加快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优选一批优质粳稻品种,进行丰产性和抗倒性直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宣粳糯7号、南粳5055、南粳9212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其株高适中,抗倒,熟期偏早,适合在我市大面积直播生产。  相似文献   

17.
选用16个超级稻或具有超高产潜力、有发展前景的品种集中比较,试验表明,本地区高产品种可选用武运粳24、扬粳4038、扬粳4227、宁9213,优质食味米高产品种可选用南粳5055。  相似文献   

18.
杨洪建 《农家致富》2011,(10):30-31
一、品种选择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分蘖性强、抗劣性好的穗粒并重型或大穗型品种。1.沿江及苏南地区以早熟晚粳稻品种为主,迟熟中粳稻品种为搭配。早熟晚粳重点选择南粳44、宁粳3号、扬粳4038、武运粳23、镇稻11号等品种;迟熟中粳重点选择武运粳24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苏中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南粳5055为对照,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和南粳3908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2019年优质食味水稻示范推广品种,南粳46可作为特优质稻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几个单季常规粳稻品种在贵池区的种植表现,特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虽然抗倒、抗病性一般,但产量高,适合当地高效栽培,只是需注意稻瘟病防治;连粳7号多穗高产,抗倒、抗病性突出,适应当地栽培;南粳46、南粳40产量中等,可选择种植;南粳44产量低,不提倡种植或作进一步种植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