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人造蟹肉也称仿生蟹肉,由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其色、香、味、形与真正蟹肉十分接近,而成本却大大低于真正蟹肉,且贮藏、运输十分方便,故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11,(10):111-111
用鱼糜制作的人造蟹肉,味道鲜美、口感好,在外观、风味和营养上都接近天然蟹肉,可用于加工蟹黄包、蟹羹以及其他蟹制品,制作人造蟹肉成本很低,主要原料为鱼糜,各种配料占鱼糜重比例如下:马铃薯淀粉4%,糯性淀粉2%,  相似文献   

3.
不同低温贮藏条件下鲢鱼鱼糜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淡水鱼糜的贮藏特性,延长其保鲜期,以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冰温(-1.50±0.03)℃、冷却(1±1)℃和冷冻(-18±1)℃贮藏,分析鲢鱼鱼糜在不同低温环境下的脂肪氧化、持水性和质构变化.结果表明,冰温贮藏相对于冷却贮藏可以显著抑制鲢鱼鱼糜的脂肪氧化,降低鲢鱼鱼糜的蒸煮损失,改善其持水性,冰温贮藏3周之内,可使鲢鱼鱼糜保持良好的弹性、粘聚性以及适度的剪切力和咀嚼性.冷却贮藏第2周鲢鱼鱼糜就发生了极显著的脂肪氧化和质构变化.在冷冻条件下贮藏1个月,脂肪氧化不显著,但其质构品质却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秋季,菊香蟹肥。每年此时,正是吃蟹的好时节。螃蟹的营养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等都要高出几倍,同时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效。此外,蟹肉对治疗高血压、脑血栓、高血脂以及各种癌症部有很好的疗效。秋季虽是吃蟹的好时光,但我们也要对一些禁忌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经LR型微囊藻毒素(MC-LR)处理后建立鲢鱼肝脏组织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基础上,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经MC-LR处理后差异表达明显的鲢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然后通过半定量分析了经MC-LR投与1、5、10 h鲢鱼肝脏组织PEPCK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鲢鱼PEPCK基因cDNA全长2 605 bp,包括101 bp的5 '端非翻译区、564 bp的3 '端非翻译区、1 91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36个氨基酸.将鲢鱼PEPCK基因cDNA核酸及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其他几种鱼类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表明鲢鱼PEPCK与翘嘴红鲌的同源性最高,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7%和99%;其次为斑马鱼,同源性均达到90%以上;与星斑川鲽的同源性最差,但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也分别达到77%和84%,说明鱼类PEPCK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鲢鱼PEPCK具有与草酰乙酯结合的特有结构域以及与GTP三磷酸链结合的激酶1和激酶2基序.另外,鲢鱼投予MC-LR后,肝脏组织PEPCK经过1、5、10 h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升高,说明鲢鱼投予MC-LR 1 h内该基因即被诱导表达,且在10 h内皆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这与微囊藻毒素作用有关,推测与微囊藻毒素解毒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6.
鲢鱼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科学的养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鲢鱼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对鲢鱼生活习性、人工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内容进行概述,以期提高鲢鱼养殖水平,为当地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1.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需随时供应规格适宜、数量充足的饵料鱼.可就近利用网箱或池塘养殖鲢鱼、鳙鱼种或罗非鱼、鲫鱼、鲤鱼等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也可捕捞、收购野杂鱼或到专业渔场购买鲢鱼、鳙鱼种充当饵料鱼.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8,(6):10-10
花蟹肉味鲜美,但由于个体较小,加工困难,经济价值较低,难以提高附加值。浙江省舟山世创水产有限公司开发的蟹肉春卷、香脆蟹、半干半潮蟹肉即食产品推向市场后,受到客户欢迎。预计今年开发的蟹肉春卷、蟹肉罐头等各类高值产品可达245吨,年新增产值1753万元,年增利润341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新型乳酸菌抗冻保护剂,通过复合蛋白质酶水解15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制备了不同水解度的鲢鱼酶解产物,研究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表面疏水性、活性巯基含量等特性及其不同酶解时间鲢鱼酶解产物和不同质量分数鲢鱼酶解产物对乳酸菌冻融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酶解时间酶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在9.00×101~5.40×105,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基本相同,亲水性氨基酸比例占总量的68%;随着酶解时间增加,酶解产物的表面疏水性和活性巯基含量均呈先降后升趋势,其中酶解120 min的鲢鱼酶解产物表面疏水性最低,酶解30 min鲢鱼酶解产物的活性巯基含量最低;在不添加抗冻保护剂情况下,乳酸菌耐冻性能较差,4次冻融循环后存活率为22.82%;添加不同酶解时间鲢鱼酶解产物均对乳酸菌有一定的抗冻保护效果,其中酶解120 min的酶解产物对乳酸菌的抗冻保护效果最好,添加质量分数为4%时可使乳酸菌4次冻融循环后的存活率提高至85.20%.说明鲢鱼酶解产物是一种潜在的乳酸菌抗冻保护剂.  相似文献   

10.
市场与信息     
《新农村》2002,(12)
水产品深加工的开发方向方便水产品把低值水产品加工成鱼浆,再用鱼浆生产鱼糕、鱼卷、鱼丸、鱼酱、鱼片、鱼香肠等,稍经烹调或不需烹调即可食用。风味水产品用优质水产品加工而成,有鱼柳、鱼松、鱼丝等,采用小包装,风味多样。模拟水产食品用鱼浆制成,色、香、味俱佳,形状近似蟹、虾、贝、人造蟹肉等。价格便宜,营养丰富,深  相似文献   

11.
鲢鱼对淡水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滤食性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分别在室内(30L水箱)和室外(2m×2m×1.5m试验池)对鲢鱼的滤食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对蓝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27~35g.m-3,室外50g.m-3的鲢鱼投放密度使蓝藻在浮游植物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随藻类密度增大而升高。投放鲢鱼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27-1631
为分析鲢鱼对藻类的分门类选择消化吸收情况,以晋阳湖水喂养鲢鱼,测定其肠道各部位藻类的残留量,并对鲢鱼粪便进行收集和再培养,观察经鲢鱼消化后各藻类细胞破损程度和再恢复生长能力。结果表明,鲢鱼能够主动选择浮游植物作为食物,对绿藻门和硅藻门的消化较蓝藻门容易;鲢鱼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r)、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小型月牙藻(Selenastrum minutum(Nag).Coll),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等虽然不能完全消化,但能够不同程度地破坏其细胞结构。表明鲢鱼可以通过滤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而改变水体藻类组成。  相似文献   

13.
将鲢鱼置于不同浓度的丁香酚纳米乳中,研究其对鲢鱼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丁香酚纳米乳对鲢鱼的麻醉作用强,诱导期短;麻醉最适浓度为20 mg/L,丁香酚纳米乳对鲢鱼的EC50为16.6 mg/L,24 h的LC50为176.2mg/L,治疗指数为10.61。因此,丁香酚纳米乳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鲢鱼麻醉剂。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滤食性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分别在室内(30L水箱)和室外(2m×2m×1.5m试验池)对鲢鱼的滤食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对蓝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27~35g.m-3,室外50g.m-3的鲢鱼投放密度使蓝藻在浮游植物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随藻类密度增大而升高。投放鲢鱼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鲢鱼鳞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02-14004
[目的]了解鲢鱼鳞的营养成分,为鲢鱼鳞的食用和加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化成分分析方法对鲢鱼鳞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鲢鱼鳞蛋白质含量为80.21%(干重),17种氨基酸总量为72.64%(干重),其中甘氨酸含量(15.98%)最高,脯氨酸含量(12.35%)次之;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3.79%,3种支链氨基酸总量为6.36%,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4.73%,占氨基酸总量20.27%。AAS和CS评分分别为0.30、0.24,必需氨基酸指数为33.34,其构成比例不符合FAO/WHO标准。鲢鱼鳞中共检测到13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占23.18%;单不饱和脂肪酸5种,占37.78%;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31.55%。[结论]鲢鱼鳞中粗蛋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是一种良好的鱼鳞胶和保健食品源,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动物性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6.
在前期经LR 型微囊藻毒素(MC-LR)处理后建立鲢鱼肝脏组织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基础上,利用RACE 方法克隆了经MC-LR 处理后差异表达明显的鲢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 基因cDNA 全长,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然后通过半定量分析了经MC-LR 投与1、5、10 h鲢鱼肝脏组织PEPCK 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鲢鱼PEPCK 基因cDNA 全长2 605 bp,包括101 bp 的5'' 端非翻译区、564 bp 的3'' 端非翻译区、1911 bp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36 个氨基酸。将鲢鱼PEPCK 基因cDNA 核酸及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 中已发表的其他几种鱼类的相应序列进行比对,表明鲢鱼PEPCK 与翘嘴红鲌的同源性最高,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达到97%和99%;其次为斑马鱼,同源性均达到90%以上;与星斑川鲽的同源性最差,但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也分别达到77%和84%,说明鱼类PEPCK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鲢鱼PEPCK 具有与草酰乙酯结合的特有结构域以及与GTP 三磷酸链结合的激酶1 和激酶2 基序。另外,鲢鱼投予MC-LR 后,肝脏组织PEPCK 经过1、5、10 h 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升高,说明鲢鱼投予MC-LR 1 h内该基因即被诱导表达,且在10 h内皆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这与微囊藻毒素作用有关,推测与微囊藻毒素解毒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巴氏杀菌罐装蟹肉加工技术,包括原料验收、加工前处理、挑肉与复选、金属检测、装罐、巴氏杀菌、装箱与冷藏等内容,以期为罐装蟹肉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忌吃生蟹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食蟹要蒸熟、煮透,一般水开后要再加热15分钟才能起到杀菌作用。二忌吃死蟹死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不宜购买。  相似文献   

19.
杜毅  赵志强 《北京农业》2016,(5):146-147
结合2014-2015年江西省彭泽县鲢鱼养殖生态、气象观测资料,对鲢鱼不同生长断面的体质量、水温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建立起鲢鱼平均体质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彭泽鲢鱼生长速度较快时的水温在25~30℃,其中最适宜水温在23~28℃;2)溶解氧浓度越大,不一定有利于彭泽鲢鱼的生长,当溶解氧浓度在5.0~7.0 mg/L时,将有利于彭泽鲢鱼的生长;3)结合彭泽鲢鱼生长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种气象灾害对鲢鱼生长产生的危害,以期提升彭泽县鲢鱼养殖的产量,提高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非投饵网箱鲢鱼、鳙鱼对藻类的遏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鲢鱼(Hypophth almichthys molitrixi)、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滤食藻类生物的特殊功能,在相同水体条件的围隔网箱内投放不同数量的鲢鱼、鳙鱼,观测其对水中藻类生物滤食的强度与作用。结果表明:未养鱼的对照网箱内,藻类数量逐渐增加,到第16天时数量比箱外增加45.29%;网箱内放养鲢鱼、鳙鱼能够有效地抑制藻类的增加,第4天时放养鲢鱼、鳙鱼各处理的藻类数量比对照减少73%~83%,第7天时减少比例达到82%~88%。网箱养殖鲢鱼、鳙鱼与否的水色和藻类优势种群都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