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苗前化学除草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田间试验表明,金都尔45ml/667m^2 莠去津100ml/667m^2(有效成份,下同)防除高粱田杂草效果较好,总草防效20d、35d、45d分别为80.14%、82.88%、70.15%,鲜重防效为89.85%。金都尔对高梁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朱更新  王颖  何春玲  肖洁  孙奇 《杂草科学》2004,(3):31-32,33
水稻直播是金华市推广的主要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但因杂草危害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全面推广。50%速除WP是江苏省农科院开发的除草剂.该除草剂对直播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草均具有较高的防效。水稻播种当天、播种后第1d、第2d和第3d用药.对杂草的综合防效很高.只是最后一次施药后15d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差。但对其他杂草的防效达到98%以上;药后40d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也达到98%以上。用量80g/667m^2和60g/667m^2,不同用药时间对杂草鲜重防效均表现优良.无显著差异.尤以播后第3d用药效果最佳。在播种当天和播后第1d用药.对秧畦上有渍水的畦面出苗有轻微影响.其他时间用药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3.
金都尔96%EC防除花生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播种后杂草萌芽前,金都尔96%EC45ml/666.7m^2、60ml/666.7m^2对土壤进行喷雾施药,药后20d、45d对马唐、胜红蓟等我区旱田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地杂草均有较高的防效,对花生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4.
50 g/L唑啉草酯乳油可安全应用于大麦田,有效防除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50 g/L唑啉草酯乳油80~120 mL/667 m^2于杂草2~3分蘖期使用,药后90 d对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仍高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处理。  相似文献   

5.
双甲胺草磷防除胡萝卜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甲胺草磷乳油25-100ga.i./667m^2施后45-55d,对胡萝卜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鲜重防效达83%-99%,对胡萝卜安全,胡萝卜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剂量骠马对麦田大叶龄杂草的药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剂量骠马浓乳剂对大龄禾本科杂草硬草和日本看麦娘用量为90ml/667m^2时.总防效达97、2%。用药量≥100ml/667m^2时,防效达100%。对小麦的药害试验表明.骠马用量在100m1/667m^2以下.药后15d及30d,对小麦生长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精喹禾灵对花生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8%精喹禾灵乳油在花生苗后茎叶喷雾,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用量15~20ml/667m^2,药后30d鲜重防效可达88.62%-93.17%,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8.
通过硝磺草酮·莠去津550克/升悬浮剂在夏玉米苗2、4、6叶期对田间杂草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夏玉米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夏玉米生长安全。在60~120mL/667m。剂量下,药后30d,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76.1%~100.0%,95.5%~100.0%,鲜重防效为82.6%~100.0%,且2、4叶期施药,对夏玉米产量增产8.4%~27.5%。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田于禾本科杂草2~3叶期,用4%玉农乐50~70ml/667m^2,或于玉米播后苗前用40%玉丰200ml/667m^2,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且对夏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0.
10%NC-311(草克星)防除直播水稻田杂草效果极显著。10%NC-311 10g/667m^2于水稻播种后3、5、7、10d喷雾,药后45d杂草株防效依次为79.32%、83.63%、77.72%、67.62%,鲜重防效依次为88.83%、91.22%、88.68%、76.76%。以播种后5d喷药防效最高。用药量10、20、30g/667m^2,不同施药时间平均,药后45d杂草株防效依次为76.95%、84.25%、83.99%,鲜重防效依次为86.37%、93.32%、92.1%,用药量增加除草效果提高,但差异不显著。用药量10、20、30g/667m^2,不同施药时间平均,药后7d药害严重度依次为1.92、2.84、3.34级,药后30d水稻有效茎蘖依次减少8.39%、21.30%、3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