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大庆油田萨尔图、高台子工区的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发现,静校正问题对浅层气藏的影响尤为突出,覆盖次数在面元内采样高度不规则,导致CRP(共反射点)道集能量差异。采用模型层析组合静校正技术消除静校正引起的构造假象问题,得到高信噪比的叠加剖面,更真实地反映地下构造形态;利用叠前数据规则化技术使CRP道集近道弱能量的假AVO(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现象得到有效压制,有效解决偏移距不同造成的覆盖次数分布不均问题。研究成果可以在大庆油田长垣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地震勘探数据正向多维、多分量、多参数、高分辨率方向发展,使得勘探数据呈指数增长,对这些海量观测数据进行有效传输、存取成为制约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重大难题。利用多层小波分解的嵌入式零树编码对SEG-Y文件中的地震数据集进行压缩,对地震数据集进行分块处理和数据扩展填充,实现对SEG-Y文件的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数据扩展填充后,对叠前地震数据压缩4倍以下时,信噪比高于48dB,仍能保持较好的压缩质量。  相似文献   

3.
逆时深度偏移有别于单程波方程的波场延拓,是双程波波动方程的波场延拓,避免了上、下行波的分离处理,是较为准确的成像算法,且不受偏移倾角的限制,并能实现回转波和多次波成像。逆时深度偏移处理技术的关键是正演子波选取、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及偏移孔径的确定等。通过在塔里木盆地塔北牙哈地区三维地震资料中采用逆时深度偏移处理技术,提高了资料信噪比及断层和构造偏移精度,为该区断裂展布和构造圈闭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地震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琼东南盆地深水中央峡谷地震资料不仅具有噪声多样、多次波发育、大水体特征明显、速度敏感、波场复杂等深水地震资料的一般特征,还具有强烈多次波及绕射多次波掩盖古近系烃源岩及底辟、微裂隙运移通道等信号弱、横向垂向速度变化剧烈、分段多期次重力流沉积需要高分辨率资料、多年度采集拼接难度较大等问题。针对复杂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一般深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三维去除地表相关多次波(SRME)和剩余绕射波(RDMA)方法为核心的组合多次波衰减、高精度网格速度层析反演、宽频处理、基于子波一致性的连片匹配拼接、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PSDM)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琼东南深水中央峡谷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中央峡谷地震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5.
衰减近道多次波、剩余多次波的解释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题。应用智能引导滤波技术(Leading Intelligence Filter Technology,简称LIFT)可以解决该问题。LIFT技术的原理是进行信噪分离,在去除的噪音信号中再提取非常微弱的有效信号,然后进行数据重构,以达到衰减噪音的目的。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二维某测线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证明使用该技术可以衰减近道多次波并同时保持道集完整性,可以解决剩余多次波在偏移成像剖面上造成的构造假象问题。  相似文献   

6.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资料具有静校正问题严重、各种噪音发育、信噪比低和叠加成像困难等特点。采用静校正、叠前去噪以及精细速度分析等关键技术通过对加蓬lotus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采用上述技术能够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从而取得较好的叠加成像效果,可以为类似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资料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海量地震数据给地震勘探的远程质量监督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对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算法进行了适当改进:去掉了原编码算法中用于均值调整的预处理和用于色彩处理的分量间变换2个部分及其在解码器中的对应部分,改进了数据输入输出的动态范围和编解码器所能表示的数据动态范围,使其与地震数据的大动态范围相匹配。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对叠前数据压缩5倍以下时,信噪比高于42dB,效果较好,对叠后数据压缩15倍以下时,信噪比高于30dB。  相似文献   

8.
常规地震勘探采集中,观测系统设计是基于共中心点(CMP)理论进行的,传统的地震采集设计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日趋复杂的勘探状况。从叠加响应出发,分析了观测系统的采集脚印和叠前偏移噪声对地震采集数据的影响,通过地震照明技术,得到了基于目的层共反射点(CRP)的面元信息,面元随偏移距变化的覆盖次数和能量(振幅)分布,经过优选炮检点位置,可以使目的层覆盖次数以及面元叠加能量尽量均匀,提高地震资料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地震属性剖面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波变换的高效率去噪算法。该方法利用地震剖面能量分布的空间特征,结合9-7正交滤波器组和方向滤波器组对原始采集的地震剖面进行多尺度分解,根据有效地震信号和噪声信号分解后的差异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阈值滤波器,通过拉普拉斯金字塔重构地震数据实现轮廓波变换去噪。试验结果与小波变换算法的去噪结果对比论证表明,基于轮廓波变换的高效率去噪算法能够有效压制噪声,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处理后效果较小波变换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地震资料偏移成像过程中代码复杂分散、可移植性差和可视化操作弱等问题,结合叠前逆时偏移业务需求,研究了CPU/GPU协同并行计算技术优化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算法,设计了逆时偏移系统流程与功能,开发了一套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系统。利用自设模型和传统模型数据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操作方便可行,运行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对复杂构造地质体精确成像。  相似文献   

11.
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研究是国内外各油田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薄层的检测受限于测不准原理的影响,导致实际地震资料很难辨别5m以下的储层,且相应的油气检测方法多是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这些模型存在过于理想化、参数单一、入射条件特殊等不足,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通过制作和观测砂泥岩薄互层地震物理模型,模拟野外二维地震资料采集,并对采集得到的地震资料开展了速度分析、叠加、偏移等常规地震处理,获取到叠后地震剖面;基于高阶统计量技术对获取到的叠后剖面开展油气检测研究,分析了厚度为5m左右的薄互层中含有不同流体(气、水和油)时的高阶统计量及高阶时频谱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含气薄互层与含水薄互层和含油薄互层存在明显的地震响应差异;三阶矩是区分含水与含油薄互层的关键统计量,其他高阶统计量无法区分这两者的差异.研究结果为砂泥岩薄互层油气检测及其相应的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物理模拟实验基础,也为实际砂泥岩薄互层储层油气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位于我国西部探区的H区块勘探程度高,新发现的侏罗系岩性油气藏为增储增产的突破口.但研究区的砂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岩性圈闭落实困难,且地震资料整体信噪比低,噪声发育且能量强,有效频宽窄、主频较低,原始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此,开展了保真保幅岩性目标处理技术研究,利用叠前多域保幅去噪技术和井控Q补偿技术,以提高地震资料对目标岩性的识别精度.在大量试验分析和技术攻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保幅去噪与振幅补偿迭代方法,以保真保幅为核心,优化去噪流程,在提高信噪比的基础上,合理拓宽频带,进而提高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确保在保真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识别薄砂层及真实反映其振幅响应关系.结果 表明,运用保真保幅岩性目标处理技术明显改善了H区块目的 层三维地震资料的品质,提高了信噪比及分辨率,达到了薄砂岩储层预测和油气藏描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地震数据去噪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随着地震勘探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曲波变换作为新兴的多尺度变换方法,在地震资料去噪中拥有巨大的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变换的面波去噪方法:首先对经过预处理的含噪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在各尺度下尽可能提取出有效信号的曲波系数,同时去除噪声的曲波系数,最后用曲波逆变换重构出地震信号,从而达到去噪目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曲波变换去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储层反演方法。首先通过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确定不同岩相的弹性参数概率分布,在地质研究上构建训练图像;在地震体上获得反射系数;其次通过多点地质统计预测岩相空间分布,根据岩性弹性参数概率分布随机抽取该岩相的速度和密度值;最后,利用速度和密度值与反射系数褶积获得合成地震道,并与理论地震道拟合,获得最优速度、密度及波阻抗体,完成储层反演。理论模型测试表明,相比于两点地质统计反演,多点地质统计反演结果更贴近理论地震记录,相似度高,误差小,可以在实际储层反演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Gassmann方程的流体替换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ssmann等效介质理论定量分析了岩石物性参数和地震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部分岩石物理等效理论及经验公式,探讨Gassmann方程的3种流体替换流程。利用替换后目的层等效参数,能够为正演模拟替换层波场特征、实现由已知预测未知和岩性预测及气水识别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6.
变偏移距VSP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偏移距VSP这门勘探技术自从提出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变偏移距VSP的应用还是止步不前,主要原因在于变偏移距VSP方法与常规VSP方法相比有波场复杂、波场分离困难的缺陷.然而,由于该方法检波器可以固定在储集层的上方,有利于描述储层性质及其纵横向变化情况,当有油气显示时,用变偏移距VSP探测漏掉的油气层是很有效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程序实现了抛物拉冬变换的正、反变换,利用此程序成功实现了复杂条件下变偏移距VSP资料的上、下行波和转换波的分离,效果明显,并且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地震数据中面波衰减处理结果的评价还没有定量标准,仅通过观察对比面波衰减前后的地震剖面和频谱来进行主观、定性评价。在总结面波滤除处理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记录中面波道和反射道的概念,分析了反射道数据误差和面波道数据自相关的性能特点,定义了面波衰减比作为评价面波衰减性能的客观定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以面波衰减比的平均值作为定量评价标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重庆酉阳板溪页岩二维地震勘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酉阳板溪区块位于渝东南桐麻岭背斜西翼,为了基本查清该区深部构造形态、目的层黑色页岩的赋存状态及埋深,从而加快我国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有利区带优选科研工作,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实施了酉阳板溪页岩二维地震勘探。区内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岩出露覆盖范围广,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速度分析困难等问题突出。通过对不同地层岩石出露区进行试验分析,采取高叠加次数等措施,有效地压制了干扰,提高信噪比.在数据处理上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技术,如折射静校正、异常振幅噪声压制ANOMA—LOUS-AMP—ATTEN模块、低频线性压制FXCNS模块和叠后时间偏移等技术,使目的层有效波反映明显。本次勘探精细标定出了寒武系高台组、金顶山组、明心寺和牛蹄塘组的顶面构造形态和埋深,解释断层6条,二维地震勘探的实施实现了目的层反射资料叠加,成像效果明显,地层和构造特征得到可靠的刻画。  相似文献   

19.
横波速度数据是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必需的资料。针对海拉尔地区白垩系南屯组凝灰质储层缺失横波速度数据的问题,采用Xu—White岩石物理模型对缺失的横波速度数据进行了估算。针对凝灰质储层,为减少储层放射性对岩石物理模型的泥质含量参数的影响,应采用中子一密度交会的方法来计算泥质含量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Xu—White岩石物理模型估算横波速度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为叠前反演技术提供必需的横波速度数据。  相似文献   

20.
安达凹陷沙河子组地层主要发育致密砂砾岩储层,但由于构造复杂造成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难以识别岩性及储层。通过岩石物理分析了安达凹陷沙河子组地层的地震弹性参数,该地区储层与非储层具有不同的地震弹性参数(如纵横波速度、密度等),针对该情况开展了叠前同时反演,确定储层与非储层各类弹性参数的门槛值,并据此预测砂砾岩储层的展布范围,得出沙河子组地层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