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中国名茶研究课题,于1980年7月15日到18日,在合肥召开了课题协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八系、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和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等单位的代表。会议回顾了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历史,认为我国名茶历史悠久,资源极为丰富。形  相似文献   

2.
由安徽省科委同意下达的中国名茶研究课题,于一九八○年七月十五日到十八日,在安徽农学院召开了课题协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技大学八系、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和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等单位的代表。会议期间,到会代表与来自广东、湖北、江西、上海和安徽等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同志,回顾了我国茶叶生产的悠久历史,畅谈了目前茶叶生产的大好形势,会评了全国各地提供的三十多种名茶样品,(附表)并进行了座谈讨论。  相似文献   

3.
詹罗九 《茶业通报》2005,27(4):183-183
由安徽省商业协会、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徽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等八家单位在合肥市科技馆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安徽)首届茶产业博览会,评选出了“安徽十大品牌名茶”,揭晓和颁奖大会于2005年6月24日在安徽省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次活动面向省市县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茶产业协会。参评名茶必须是批量生产的安徽历史名茶和已有多年生产历史的创新名茶。产品必须有茶名、级别、注册商标、条码、产品标准、生产工艺规范、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企业各类认证、获奖、市场销售等资料。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不排名次,…  相似文献   

4.
由省农牧渔业厅农业局和省茶业学会共同主持召开的安徽省新名茶和良种茶审评会议,于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合肥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新名茶和良种茶产地的同志;还特地邀请了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和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安农茶业系、屯溪茶校、省茶叶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会议的还有报社、电台的同志,共三十多人。  相似文献   

5.
神泉珍珠绿名茶是安徽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于九十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在1995年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名茶,获中茶所举办的全国"中茶杯"名茶评比一等奖,并在农业部举办的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它是绿茶类珍珠状的球形茶。其商品茶所具有的特点如下:1外形有特色,生产有批量。目前评选出的名茶,绝大部分是芽型茶,多半都采摘幼嫩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制成,制出的茶多呈两头尖的芽型,或两头尖略扁的芽型。采数万个芽才能制Ikg茶。采摘难度大,难以上规模成批量生产,所以名茶评上以后往往是昙花一现。神泉珍珠绿…  相似文献   

6.
在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和中国茶叶学会共同召开的南京全国名茶展评会上,我省近几年新创的黄花云尖、天柱剑毫,岳西翠兰评为全国名茶,泾县特尖被评力优质茶。这次会议是近几年来,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茶优质茶市场紧俏的情况下,为了搞好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名优特产品生产的发展,适应市场需要召开的,参加展评的茶样,是十六个省、市经过县、地、省层层筛选的。送全国共七十六个,反复评定出全国部级名茶十一个,安徽占三个,部级优质茶十六个,安徽占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这次会议是在安徽省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省科委主持召开的。到会的72位代表来自11个省的名茶产区,其中有教授、付教授、讲师、助理研究员、农艺师、工程师和省、地、县各级专业领导同志等。参加会议的还有:商业部食品卫生检测所、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省农牧渔业厅、省高教局、省科委情报所、省茶叶公司、安徽省电台和安徽日报社等单位的同志。他们不顾洪水的困扰,在紧张繁忙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会议,象这样较大规模的“名茶”会议是不多的。  相似文献   

8.
詹罗九 《茶业通报》2006,28(2):84-84
2005年中国(安徽)首届茶博会评选出的安徽十大品牌名茶,是唐宋以后,安徽名茶文化的千年淀积,也是安徽名茶文化的继往开来。唐代安徽名茶主要有寿州(霍山)黄芽茶、舒州天柱茶、宣州鸦山茶等。宋代安徽名茶除霍山黄芽、天柱茶、鸦山茶(鸦山阳坡横纹)外,还有舒州开火茶、庐州开火茶、六安龙芽、小岘春、九华龙芽、全椒南樵、歙县紫霞、休宁白岳黄芽;池州(蒸青)片茶:仙芝、嫩蕊、福合、禄合、运合、庆合、指合、华英;新安(蒸青)片茶:胜金、嫩桑、仙芝、来泉、先春、运合、华英;新安(蒸青)散茶:歙县茗茶等。南宋以后,安徽江南茶区名茶文化全面崛…  相似文献   

9.
启动茶叶拍卖 扩展茶叶流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届中国名茶拍卖于1997年9月7日13时30分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落糙。有六只极品名茶拍卖成功。其中:斗山牌无锡毫茶落褪价8200元/500克,创本次拍卖最高价;天山真香茶由5000元/500克开拍,经6个回合,最后以6500元/500克拍定,创本次价格增幅最大。拍卖成交的还有:华山翠芽茶、斗山牌太湖翠竹茶、密兰香(凤凰)单机茶、金山翠芽茶。参加这次拍卖的极品名茶共13只,都是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城有限责任公司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从全国各主要茶叶产区提供的180只名优茶中评选出来的。其中9只获特等奖,其余4只获一…  相似文献   

10.
为期三天的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于5月10日在杭州浙江展览馆落下帷幕。 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分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与成千上万的杭州市民一道兴致勃勃地参观名茶展览,观看茶艺表演。 本次博览会由全国农业展览馆、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浙江省茶叶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50家茶叶生产单位、300多种名茶参加了展览。浙江省名茶成为博览会主角,西湖龙井、松阳银毫、龙谷丽人、越乡龙井、会稽龙井、天台山云雾茶等名茶荣获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11.
由农业厅主持的“全省优质稻米评选座谈会”,于今年五月八日至十日在省农业厅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有省农业厅、省农科院、贵州农学院、省科委、省粮食局及各地区科研所、各地区农推站。到会的同志都是我省水稻方面的专家。会议畅谈了全国优质米发展形势,针  相似文献   

12.
皖浙闽三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茶叶产量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而且茶叶品质色、香、味、形兼优,具有独特风格的“名茶”也比较多。一种名茶的产生,固然与茶树品种、栽培管理、采制技术有密切关系。但是,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产生名茶的基础。而生态环境中,气候又是主要的因素。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对皖浙闽三省主要名茶的气候生态作了初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一次黍稷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于4月15日—20日在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北方十三省、市的专业研究人员。会议讨论研究了我国黍稷品种资源现状及编写全国黍稷品种资源目录、品种志等问题。会议对我国黍稷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开创我国黍稷科研新局面的具体建议。会议经过充分酝酿讨论,经过民主选举,确定了山西农科院和内蒙伊盟所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城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繁荣。茶叶生产也不例外,国务院于1984年下达国发《74》号文件以后,茶叶流通和销售实行放开,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叶市场繁荣。首先,我国各地优厚自然条件下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各地名茶的恢复和新名茶创制,尤如雨后春笋。全国各茶区创制的新名茶不下百余种。安徽宁国黄花云尖这朵名茶鲜花,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下开放的。宁国黄花云尖名茶是由宁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宁国猪耳种的茶树芽叶制成的,猪耳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名茶研制开发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名茶品质的形成与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采制技术密切相关。优质鲜叶原料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基础 ,精湛的制茶技术是形成名茶品质的关键。本文以“天山真香”等名茶为例 ,就制茶技术与形成名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探讨。1 制茶技术与名茶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美观的外形。如天山真香茶外形挺直略扁 ,旌德魁针茶紧秀似针 ,旌德亳芽茶扁平似雀舌等 ,虽然外形各不相同 ,但都有共同的品质要求 ,即外形要求“三个一致” :形状一致、大小一致、色泽一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1 采摘优质的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传达贯彻农牧渔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茶叶学会84年11月在宜昌召开的“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质量”协作研讨会精神,省农牧渔业厅于85年3月18J3日至22日在霍山县召开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质量及名茶生产现场会,出席会议的有产茶地、市、名茶产茶县及科研、院校的代表共35人。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讨论、切磋技术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地茶区掀起恢复历史上失传的名茶,或新创制的名茶如雨后春笋,随之而来的名茶鉴定会、农业、商业部门和食品学会及各省的茶叶学会优质名茶评比会,也连续不断的召开。这是发展茶叶生产,提高品质的空前有意义的运动。我们茶业工作者应该大力支持,投身这个运动中去,不可泼冷水。发展名茶生产不仅增加茶业经济效益,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我国西北美丽的城市银川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代表二百四十多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副主席杨惠云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她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使粮食储藏技术有更大的发展,会有新的突破,会对生产的发展起更大的促进作用。本届会议主要的议程是①进行粮食储藏科学技术交流②评选优秀科技论文③邀请部份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作专题报告④讨论学会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峰云雾茶     
高峰云雾茶始于清雍正年间,与敬亭绿雪、丫山横纹合称宣城三大历史名茶。县志载:“城南百里华阳山,其南为高峰,峰冠云表。居下有塌泉庵,并产名茶。”此茶1955年恢复生产,1979年列入省十种名茶之林,1982年在长沙全国名茶评选中获“条紧匀细、锋苗秀丽、白毫显露、色绿油润,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的好评,去年荣获部级优质商品荣誉证。高峰云雾茶产在宣城县溪口乡吕辉村塌泉组。这里属黄山余脉,主峰—峰尖海拔1095公尺。境内山峰罗列,峡谷幽深,松杉挺拔,云积雾聚。年平均气温15.4℃,年雨量1400毫米,高显雾重,多漫射光,土质肥沃。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制茶工艺精湛,故此名茶繁多,品质优异,在大宗外销茶中,安徽的“祁红”、“屯绿”亦久负盛名;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奖,饮誉世界。1987年“祁红”、“屯绿”分别荣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质奖和第27届世界听装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88年和1989年安徽省茶叶出口创汇居全国第四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