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查笑君  马伯军  潘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78-8178,8182
[目的]改进粗糙链孢霉杂交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粗糙链孢霉培养条件、培养时间进行探讨。[结果]培养温度为25℃时,链孢霉在玉米杂交培养基杂交培养7d后便能观察到成熟的子囊,其中第12天成熟子囊孢子所占数目最大,是较好的观察计数时期。[结论]试验结果将应用于遗传学试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一、链孢霉。又名脉孢霉。无性阶段属丝孢目,球壳菌科;有性阶段是一种子囊菌。危害菇的是粗糙脉纹孢霉和面包脉纹孢霉。菌丝白色,疏松,有分枝和隔。分生孢子梗为双叉状分枝。分生孢子串生,球形至卵圆形,桔红色或粉红色。子囊壳簇生或散生,近球形或卵形。子囊圆筒形,内有8个子囊孢子。链孢霉分布广泛,空气、土壤、腐烂植物、谷物等可传播。培养料过湿和棉塞受潮时严重发生。可污染所有菇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及香菇、木耳、银耳的耳棒。被污染的菌种及培养料,初期长出灰白色纤细菌丝,生长迅速,几天后在瓶袋外形成桔红色粉状孢子团,明显高出…  相似文献   

3.
胡琼  张海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3-5314,5408
[目的]筛选木霉的培育条件,同时对木霉对农药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木霉TC、TY、NF9、PZ株系为材料,先在PDA培养基和玉米培养基中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再对瓶装培养中的透气条件和袋装培养中培养条件进行筛选,最后进行木霉与农药甲霜灵、百菌清、菌核净间的敏感性试验。[结果]PDA培养基更有利于3种木霉株系的产孢;瓶装培养中透气塑料纸密封能促进木霉产孢;袋装培养中木霉在温度24(±2)℃、光暗比9 h∶15 h或10 h∶14 h的条件下生长较为理想;木霉对甲霜灵的敏感浓度可达1 500 mg/L左右。[结论]为后续的抗性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用于防治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Neurosporacrasa sp.)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拮抗菌株,为食用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生防资源.[方法]以分离自江苏连云港海域的92株海洋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供试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链孢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作用较强菌株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丝生长的相容性,筛选抑菌作用强且与杏鲍菇菌丝相容性好的优良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gyrB序列分析对优良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92株供试海洋细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拮抗污染菌的BMY-2菌株,其对链孢霉的抑菌圈直径达25.33 mm,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带宽度达30.00 mm,且与杏鲍菇的相容性好;分类鉴定结果表明,BMY-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MY-2菌株对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和绿色木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杏鲍菇生物相容性好,在食用菌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魏鹏 《农村科技》2010,(10):53-54
<正>③链孢霉病链孢霉又称红色面包霉、脉孢霉,严重危害所有食用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以及香菇、木耳等熟料菌筒,但在平菇、双孢菇生料栽培中少有发生。污染食用菌的主要是粗糙脉纹孢霉和面包脉纹孢霉。  相似文献   

6.
胡洁  秦克伟  蔡枫  余光辉  沈其荣  陈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71-15673,15694
[目的]为研究木霉SQR-T037对茄子幼苗的促生效应。[方法]以"种都墨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设无机肥CK、有机肥OF、哈茨木霉SQR-T037菌液灌根3个处理。[结果]木霉SQR-T037菌液灌根处理相对于无机肥CK和有机肥OF处理能在0.05水平显著提高茄子生物量,但对茄子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和POD活性无明显影响;SQR-T037菌液灌根处理对茄子根系的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茄子幼苗的根系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QR-T037菌液灌根处理能在0.05水平显著增加茄子幼苗的干物量积累。[结论]木霉SQR-T037对茄子苗期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链孢霉(Neurospora spp)又叫脉孢霉、串珠霉、红色面包霉,俗称红霉菌,常见的有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 crassa)和好食链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是食用菌生产中重要的竞争性杂菌之一。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和禾本科植物上,尤其在玉米芯上极易发生,主要以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雪白弯颈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环孢菌素的最适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基种类、装瓶量、菌种接种量(以菌片计)对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时间为4 d,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200.00 g、甘露醇40.00 g、蛋白胨6.00 g,装瓶量为100 m L,菌片投放为9片时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素的发酵条件为最优。[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雪白弯颈霉产环孢菌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唐桢强  黎柱  何红  陈鸿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24-7926,7941
[目的]为了解RS261菌株诱导辣椒抗疫病的生理生化机理。[方法]测定用RS261菌株处理后的辣椒果内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RS261菌株对辣椒果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防御性酶活性无不良影响。疫霉和菌液+疫霉2个处理的辣椒果MDA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在处理后呈不断上升趋势,只是菌液+疫霉处理的上升量比疫霉处理的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AL活性变化呈现不同趋势,菌液+疫霉处理的辣椒果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AL活性随时间推移不断上升,而仅接病菌处理却不断下降。[结论]RS261菌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病原菌对辣椒体内活性氧清除相关酶(SOD、CAT和POD)的酶活性,共同接种后可诱导寄主体内PAL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寄主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主要探究内生真菌Acremoniumsp.D212(枝顶孢霉D212)与植物激素水杨酸相互作用调控植物发育的机制。[方法]用枝顶孢霉D212与三七共培养后,通过转录组测序及PCR方法,检测基因表达;将枝顶孢霉D212接种水稻培养后,进行免疫反应,观察枝顶孢霉D212在水稻根中的定殖及水稻根系的发育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及细胞学的方法观察生长素输出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枝顶孢霉D212与三七共生时,引起了水杨酸途径及病程防御相关基因的大量表达,但没诱导病程防御反应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但是,降低了独脚金内酯中PnDAD2d,PnD14c及PnD27基因的表达。枝顶孢霉D212可以同水稻共生,并可大量定殖于水杨酸受体突变体OsNPR1-RNAi植株中,促进根系的生长。枝顶孢霉D212与水稻OsNPR1-RNAi突变体的共生降低了生长素输出蛋白OsPIN1与OsPIN2在根表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定位。[结论]枝顶孢霉D212与宿主植物共生需要水杨酸受体NPR1,并改变生长素的运输而影响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及鉴定了耐铬菌群,以期为土壤铬污染治理提供帮助。[方法]从铬污染土壤中筛选、驯化获得耐重金属铬菌液,经分离纯化得到6株纯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同时用该修复菌液对人为添加重金属铬(Ⅵ)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试验研究。[结果]土壤中添加优势修复菌液,可增加铬(Ⅵ)的还原能力;只添加菌液的寡营养土壤铬(Ⅵ)污染去除率为60.0%~99.5%;添加营养菌液的富营养土壤铬(Ⅵ)去除率为92.0%~99.6%。[结论]修复菌液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30℃,加入牛粪可以显著加速铬(Ⅵ)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聚壳聚糖与EM菌的协同效应,为将该类产品应用于动物保健、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低聚壳聚糖添加到EM菌液中,并对该EM菌液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在EM菌液中添加比例适宜的低聚壳聚糖,对EM菌液的稳定保存有一定辅助作用,并且对EM菌液胀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低聚壳聚糖的加入对EM菌的品质及再发酵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表明低聚壳聚糖可与EM菌液复配使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聚壳聚糖与EM菌的协同效应,为将该类产品应用于动物保健、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低聚壳聚糖添加到EM菌液中,并对该EM菌液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在EM菌液中添加比例适宜的低聚壳聚糖,对EM菌液的稳定保存有一定辅助作用,并且对EM菌液胀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低聚壳聚糖的加入对EM菌的品质及再发酵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表明低聚壳聚糖可与EM菌液复配使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硅酸盐细菌对磷矿石风化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1株硅酸盐细菌为例研究微生物对磷矿石的风化作用。[方法]在装有100目磷矿石粉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硅酸盐细菌,按不同时间取样处理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培养液上清液中Ca2+的质量浓度,磷钼比色法测定水溶性磷(DP)的质量浓度;细菌作用后的残留物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和能谱仪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对磷矿石粉风化后,培养液中Ca2+和DP的质量浓度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细菌作用后的矿粉颗粒浑圆,边缘模糊不清,菌体及有机物对矿物有较强的剥蚀作用。[结论]经分析认为细菌对磷矿石的风化作用源自细菌生长导致的机械破坏作用、胞外分泌物的生化降解作用以及多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了丁香属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和途径。[方法]以现有的国内外丁香种及品种为试材,通过亲本选择和杂交授粉试验研究了丁香的杂交育种技术。[结果]早花母本与早花父本的7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在54.5%~91.5%,其中,欧31×紫丁香的结实率为58.8%,欧25×白丁香的结实率为60.5%,欧11×欧7、欧43×欧7和欧25×欧42的结实率分别为91.5%、85,5%和89.8%。晚花母本与早花父本的杂交组合结实不良,只有花叶丁香×欧12的结实率为45.5%。晚花母本与晚花父本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也相对较低,其中欧17×关东丁香、欧19X关东丁香和欧24×关东丁香的结实率分别为20.5%、27.5%和35.0%,欧17×花叶丁香、欧19×花叶丁香和欧24×花叶丁香的结实率分别为38.5%、65.9%和37.5%。[结论]从该试验的9个杂交组合中获得了发育正常的种子,这为培育丁香杂交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曹志恒  王波  黄居昌  陈家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29-16031
[目的]研究啤酒糟发酵菌液的最佳配比。[方法]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康宁木霉和绿色木霉为供试菌株,应用4组分单纯形重心设计与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来研究啤酒糟发酵茵液的最佳配比。[结果]菌株之间的最佳配比为:康宁木霉种子液2.4ml、热带假丝酵母种子液2.6ml。[结论]该研究为啤酒糟的资源化和减轻环境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方法]对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进行平板筛选,获得1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ZJJ-1,并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基成分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麸皮0.5%,大豆粉2%,KH2PO40.2%,NaCl 0.7%;最优产酶条件为:37℃、175 r/min培养48 h,初始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最高酶活水平达51.20 U/ml。[结论]为碱性纤维素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的养猪效果。[方法]以饲喂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以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20%、30%的液态光合细菌为试验组,考察不同处理对猪增重及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仔猪增重按对照组、10%液态光合细菌添加组、20%液态光合细菌添加组和30%液态光合细菌添加组的顺序递增,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猪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提高6.12%,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73.32%和81.92%。[结论]在猪日粮中添加光合细菌可以显著提高猪增重,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肉果秤锤树叶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秤锤树叶的逐级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秤锤树叶的各级提取物一总浸液、正丁醇萃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各试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各级提取物对试验菌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各提取物的抑菌强度依次为:乙酸乙酯萃取液(对4种实验菌均明显抑制:MIC≤31 mg/ml)、正丁醇萃取液(金黄色葡萄球菌:MIC≤62 mg/ml、其余3种菌的MIC相似:MIC≤125)、总浸液(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明显:MIC=125 mg/ml)。[结论]秤锤树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茵作用,其逐级提取物富集的抑茵活性逐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