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优化体系。[方法]以普通小麦"中国春"、S165、黑麦、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模板DNA、引物、dNTPs、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及退火温度对黑麦特异性PCR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DNA微量提取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满足PCR反应模板的要求,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10×缓冲液,1.5mmol/LMgCl2,200μmol/LdNTP,40ng引物,40~60ng模板DNA,1UTaq酶。[结论]建立了适宜的黑麦特异PCR扩增反应体系,可为小麦背景下黑麦外源种质的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麦SRAP-PCR体系的正交设计优化(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小麦SRAP-PCR技术体系。[方法]以小麦丰优68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小麦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Taq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不同因素对小麦SRAP反应体系影响的大小顺序为:Mg2+〉Taq聚合酶〉dNTPs〉模板DNA〉引物;优化的小麦SRAP-PCR体系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包括10×PCR buffer2.0μl、Mg2+2.0mmol/L、Taq聚合酶2.0U、dNTPs0.2mmol/L、模板DNA40ng、引物0.6μmol/L。[结论]该优化体系为小麦资源SRAP遗传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CTAB法提取小麦材料基因组DNA,根据基因库中公布的已知LMW-G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染色体位点特异的PCR引物1~7;探索出优化的PCR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积中,Mg2+浓度为2.5mmol/L,dNTP浓度为200μmol/L,模板DNA30~60ng,每种引物50ng,Taq酶0.5U。利用特殊小麦材料——六倍体普通小麦(染色体组为AABBDD)、四倍体小麦(AABB)及二倍体一粒小麦(AA)和节节麦(DD)等的基因组DNA为模版,在优化的PCR反应体系下进行特异性扩增和引物验证。结果表明,引物3和引物4为小麦谷蛋白Glu-D3位点LMW-GS基因的特异引物,用其进行扩增时,循环反应条件为94℃变性1min,62℃退火1min,72℃延伸2min;扩增产物大小约为1.63kb,包括启动子和整个编码区。引物5和7为小麦谷蛋白Glu-B3位点LMW-GS基因的特异引物,用其进行扩增时,循环反应条件为94℃变性1min,64℃退火1min,72℃延伸2min;扩增产物大小约为1.45kb,包括启动子和整个编码区。  相似文献   

4.
适于长竹蛏的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长竹蛏基因组DNA为模板,探讨利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分子标记技术进行PCR扩增的最优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分析了Mg2+、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以及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长竹蛏的ISSR反应体系包括10×Buffer,2.5 mmol/LMg2+,0.25 mmol/L dNTP,0.5μmol/L ISSR引物,0.040 U/μlTaqDNA聚合酶,1.6 ng/μl模板DNA。[结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适于长竹蛏的ISSR-PCR扩增。  相似文献   

5.
吴波  高丹  潘超美  张寿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86-19688
[目的]建立吴茱萸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吴茱萸基因组DNA,研究模板DNA、dNTPs、Mg^2+、引物(U834)、Taq DNA聚合酶的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20μl反应体系中含2μl 10×PCR buffer,0.15 mmol/LdNTPs,1.6 mmol/L Mg^2+,0.4 mmol/L引物,20 ng模板DNA,1.2 U Taq DNA聚合酶。[结论]为研究吴茱萸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鉴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参SRAP-PCR体系优化条件的建立(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参基因组SRAP-PCR的扩增条件,建立其优化扩增体系。[方法]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探讨模板DNA、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等因素对PCR结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min;94℃变性30s,48℃复性30s,72℃延伸1min,共40次循环;72℃延伸7min。最佳反应体系为:DNA模板30ng,上下游引物浓度2.0μmol/L,dNTP浓度0.3mmol/L,Mg^2+2.5mmol/L,总体积25μl。[结论]建立了满足人参SRAP-PCR的优化扩增体系,为人参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提供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参基因组SRAP-PCR的扩增条件,建立其优化扩增体系。[方法]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探讨模板DNA、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等因素对PCR结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48℃复性30 s,72℃延伸1 min,共40次循环;72℃延伸7 min。最佳反应体系为:DNA模板30 ng,上下游引物浓度2.0μmol/L,dNTPs浓度0.3 mmol/L,Mg^2+2.5 mmol/L,总体积25μl。[结论]建立了满足人参SRAP-PCR的优化扩增体系,为人参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提供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婷  吕明治  董妍玲  范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82-8885
[目的]建立油茶SRAP-PCR的反应体系,并筛选合适的引物。[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油茶基因组DNA,DNA扩增时采用PCR技术,扩增结果采用电泳法和成像系统进行分离和记录。[结果]在30μl反应体系中,适宜浓度分别是Mg2+1.5 mmol/L、模板DNA90ng、引物0.21μmol/L、dNTPs 110μmol/L、TaqDNA聚合酶1.5 U;反应程序中第2次最适退火温度为49℃。随后,在3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结论]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及筛选的引物为SRAP分子标记在油茶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艾鹏飞  武玉芬  魏景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21-10123
[目的]优化小麦SRAP-PCR技术体系。[方法]以小麦丰优68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小麦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细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不同因素对小麦SRAP反应体系的影响为:Mg^2〉Taq聚合酶〉dNTPs〉模板DNA〉引物;优化的小麦SRAP—PCR体系为:在20山反应体系中,包括10×PCRBuffer2.0山、Mg^2 2.0mmol/L、砌聚合酶2.0U、dNTPs0.2mmol/L、模板DNA40ng、引物0.6μmolVL。[结论]该优化体系为小麦资源SRAP遗传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经济、稳定性好的水稻PCR反应体系,并检测所选体系在不同的基于PCR反应的分子标记中的通用性。[方法]以CTAB法提取的水稻叶片DNA为模板,应用L16(45)正交设计进行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16个不同处理组合均扩增出了清晰谱带,但扩增效果及PCR产量有差异。最经济、适用的体系:20μl反应体系,20ng模板DNA,浓度150μmol/LdNTP,浓度0.2μmol/L引物,1.0UTaqDNA聚合酶,浓度1.5mmol/LMg^2+,1×Taqbuffer,剩余体积用超纯水补齐。[结论]试验确定了水稻PCR优化反应体系,该体系也适用于一些其他基于PCR反应的标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PCR扩增鉴定哪些微卫星引物可用于鉴定小麦遗传背景下的黑麦遗传成分。[方法]以小麦单片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DNA,以获得的DNA为模板进行SSR-PCR扩增,再进行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多态性引物筛选,筛选出可用于鉴定小麦遗传背景下的黑麦遗传成分的引物。[结果]在所研究的20对SSR引物中,有18对在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扩增出的产物有差异,引物发生变化的比例为90%。这些产生差异带的多态性引物大体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黑麦与普通小麦之间均出现一种或者多种具有差异的产物带,如SCM2、SCM109、SCM180、SCM304,另一类是在黑麦上能扩增但在普通小麦上却未能扩增或者扩增的条带不清晰,如SCM101、SCM120、SCM138、SCM268。[结论]以上这2种情况下的引物均可用于鉴定小麦遗传条件下的黑麦遗传成分。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PCR条件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PCR-DGGE法的试验条件进行优化,以更好地分析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方法]改良高盐法提取土壤DNA,改进引物设计,改变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扩增体系,比较PCR扩增结果。[结果]经过改良的高盐法提取的土壤微生物DNA效果更好。PCR扩增选择20μl体系条带单一,易于操作。退火温度选择在55℃时无非特异性扩增,35个循环次数易于后续DGGE分析。[结论]已经优化的PCR基因扩增体系特异性高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盐胁迫下小黑麦中碳酸酐酶(CA)基因表达特点及酶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0.15M NaCI对两个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幼苗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胁迫条件下CA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并利用pH计法对相应材料中的碳酸酐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盐胁迫条件下两个小黑麦品种幼苗中的CA基因表达量及酶活性均较对照有所增强.随胁迫时间的不同,参试的两个小黑麦品种中CA基因表达量及酶活性变化的幅度有一定差异.[结论]盐胁迫对小黑麦中CA基因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适合于瘤胃甲烷生成菌的PCR反应体系。[方法]以1.5周岁健康的藏系绵羯羊瘤胃内容物总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对甲烷生成菌16SrDNA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并通过改变PCR反应体系中的各参数,优化其PCR反应体系中的相关参数。[结果]PCR最优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45s,51℃退火458,72℃延伸90s,35个循环;72℃后延伸7min。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为:5.00山缓冲液,4.00μl d-NTP,2.00μl引物(前引物和后引物各1.00μl),4.00μl MgCl2,0.25μl TaqDNA聚合酶和1.00μl 1:100倍稀释的DNA模板,然后加水补足25.00μl。[结论]该研究为瘤胃甲烷生成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51-12353
[目的]构建陕北山杏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陕北山杏为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其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L9(34)对山杏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Mg2+、dNTPs、引物、Taq DNA聚合酶)在3个水平上进行试验,最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P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体系结果都有显著影响,其中Taq DNA聚合酶用量影响最显著;建立了适合陕北山杏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Taq DNA聚合酶1.0 U、MgCl21.0 mmol/L、dNTPs 0.15 mmol/L、引物0.30μmol/L;对最佳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体系稳定性好,操作性强。[结论]该研究为陕北山杏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种质资源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适合雷公藤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雷公藤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优化影响雷公藤ISSR-PCR扩增效果的Taq DNA聚合酶、dNTPs、Mg2+、引物浓度和DNA模板含量及退火温度,并以32份雷公藤样品对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优化的雷公藤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为:20.00μL反应液中含1.50 U Taq DNA聚合酶、0.30 mmol/L dNTPs、2.00 mmol/L Mg2+、0.40μmol/L引物、20 ng DNA模板和2.00μL 10×Buffer.ISSR-PCR扩增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4.7℃.[结论]建立优化的雷公藤ISSR-PCR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适用性,可应用于雷公藤不同地理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RAPD标记分析葱属7个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取改良CTAB法提取植物的总DNA,从68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5条具有多态性且扩增稳定的引物用于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采用优化后的RAPD的PCR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利用MEGA4软件进行各品种间UPGMA聚类分析。[结果]从25个引物中共扩增出245条DNA带,其中99条为多态性带。根据聚类分析,葱属7个栽培品种可分为2类:汉中冬韭、阜丰1号和豫韭2号为1类;其他4个为1类,其中怀化大蒜和南宁大蒜、连葱6号和杭州分葱各为1小类;7个品种的相似系数范围为80.2%~99.8%。该聚类结果与依据表型特征的传统分类的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为准确地进行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增福  董建力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88-17789,17818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甘草分子学研究的RAPD-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甘草种质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对影响RAPD-PCR扩增的主要因素dNTPs、引物、Taq酶和DNA模板进行优化筛选。[结果]总体积25μl的甘草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缓冲液(含MgCl2)2.5μl,10 mmol/L dNTPs 2.5μl,50 ng DNA 2.0μl,10μmol/L引物2.0μl,5 U/μl Taq酶0.4μl。对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梯度筛选,34℃时扩增效果较好。[结论]进行甘草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9.
甘草RAPD-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甘草分子学研究的RAPD-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甘草种质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对影响RAPD-PCR扩增的主要因素dNTPs、引物、Taq酶和DNA模板进行优化筛选。[结果]总体积25μl的甘草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缓冲液(含MgCl2)2.5μl,10mmol/LdNTPs2.5μl,50ng DNA2μl,10μmol/L引物2μl,5UTaq酶0.4μl。对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梯度筛选,34℃时扩增效果较好。[结论]进行甘草RAPD-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