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利用1998—2007年本溪市的雷暴日资料,分析本溪地区雷暴日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雷暴初终日变化的趋势,研究本溪地区雷暴日数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市年平均雷暴日为28.4 d,属于多雷区,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6—8月为全年雷暴高峰期,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年平均雷暴初日在4月25日左右;年平均雷暴终日在10月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2.
依据呼伦贝尔市1981—2013年逐月雷暴日数、每年初日和终日资料,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雷暴灾害特征,并给出相关的雷电防御对策。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雷暴日数总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213 d/10年,下降趋势较为显著;每年11月—翌年3月,呼伦贝尔市几乎没有雷暴天气出现,4—7月雷暴出现频率不断增加,从8月份往后雷暴日数逐月减少,这种变化情况几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南北进退保持一致;1981—2013年呼伦贝尔市雷暴初日、终日整体呈现出推迟的趋势,分别以0.238、0.266 4 d/年的趋势推迟;为了将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应分别从雷电监测预警和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物安全防护、易燃易爆场所安全防护、电子设备的安全防护、应急安全防护等方面出发做好雷电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沙地区4个气象台站1951—2013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和2009—2017年闪电监测数据,分析了本区域内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同时,结合长沙地区2002—2017年的雷击灾害、人口密度等数据,选取雷击密度、雷击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构造了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模型,对长沙地区进行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长沙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倾向率为1.858 d/10 d;雷暴季节性变化明显,以夏季出现最多,约占全年雷暴日数的46.6%;存在5~6年,13~14年的年际尺度显著变化周期;长沙县、宁乡县为雷击灾害极高易损区,望城区为高易损区。  相似文献   

4.
利用本溪县有气象记录以来近55年(1958~2012年)的雷暴资料,统计分析本溪县地区雷暴日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雷暴初终日变化的趋势,研究本溪县近55年雷暴日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县年平均雷暴日为28.1 d,属于多雷区;随着年代的增加总体呈逐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3 d/10a;6~8月为全年雷暴高峰月,其中6月份最多,7月次之;年平均雷暴初日为4月22日左右,年雷暴初日以5.3 d/10a速率提前;年平均雷暴终日为10月22日左右,年雷暴终日以0.4 d/10a速率提前。  相似文献   

5.
利用西宁地区4个测站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1961—2012年西宁地区初、终雷暴日及雷暴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宁地区为雷暴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1.6 d,进入1990年代雷暴日呈快速减少趋势;初雷暴日提前,终雷暴日明显推后;3—11月均有可能出现雷暴,主要出现在5—9月,占总雷暴日数的93.7%,6—8月为雷暴高发期,占总雷暴日数的67.5%,平均初雷暴日为4月25日,终雷暴日为10月3日;大通雷暴出现最早,西宁结束较晚。春季、秋季平均气温稳定通过4~5℃的时间大致与初雷暴日和终雷暴日的时间相一致;西宁地区年雷暴日数于1997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6.
喀左县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久才 《农学学报》2015,5(10):113-117
为了给雷电预测及防雷减灾提供有利科学依据,加强做好对雷电的监测,使人工防雹站点布局更加合理,增强防雹增雨效果。利用1959—2014 年喀左县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喀左县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喀左县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1 天。20 世纪90 年代至2014 年雷暴日数呈逐渐下降趋势,并有明显的季、月变化;4—6 月迅速增多,7—9 月变化逐渐减少,10—11 月迅速减少。雷暴13:00—20:00 时发生频率最高。雷暴日出现最多的年份在1991 年(41 天),最少的年份为1961 年(12 天);喀左 县雷暴日数月变化呈单峰型,其峰值位于6 月;平均雷暴初日为4 月23 日,平均雷暴终日为10 月6 日;平均雷暴持续期为165.8 天;因此,研究喀左县雷电的特征变化及活动规律,开展防雷减灾、加强雷电灾害防御、防雹增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1979~2008年西藏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研究了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藏地区雷暴日数较多,年平均雷暴日数在70.0 d左右,索县年平均雷暴日数达75.2 d;其次,沿雅鲁藏布江的江孜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1.3 d;另一个雷暴中心在浪卡子,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0.0 d。林芝地区、阿里地区、昌都地区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相对较少,为10.0~30.0 d,有2个低值中心,分别为波密和普兰,年平均雷暴日数〈10.0 d,是西藏雷暴最少的地方。雷暴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少趋势;西藏雷暴日数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4~9月,而夏季6、7、8月占7成以上;西藏平均雷暴初日在3月16日,最早平均初雷日在2月15日,比历年平均提早近1个月;年平均雷暴终日在10月19日,最晚平均终雷日为11月14日,比历年平均推迟近1个月。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51—2010年天祝县逐月雷暴日数资料对雷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祝县年雷暴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4.795d/10a;雷暴日数月变化呈单峰型特征,主要出现在5—9月,占94.0%,以7月最多,占全年24.6%;夏季为雷暴活动高峰季,然后是秋季,冬季和春季雷暴天气出现频率较低。雷暴特征对防雷减灾意义主要表现在指导防雷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雷电灾害调查和鉴定、雷暴日参数局限性降低了防雷保护效果3方面。  相似文献   

9.
利用莘县气象局1957—2013年的雷暴气象资料,通过对莘县近57年的雷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雷暴的年际变化,月、季变化及日变化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莘县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4 d,雷暴日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日数相差39 d,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同时还发现,莘县雷暴日数的月变化趋势与气温、降水的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月平均最多雷暴日和月平均最高气温均出现在7月;并且莘县雷暴多发生在夜间,从近57年的资料统计发现,莘县雷暴发生在夜间的概率为70%。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本溪县有气象记录以来近55年(1958-2012年)的雷暴资料,统计分析本溪县地区雷暴日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雷暴初终日变化的趋势,研究本溪县近55年雷暴日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县年平均雷暴日为28.1d,属于多雷区;随着年代的增加总体呈逐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3/10a;6~8月为全年雷暴高峰月,其中6月份最多,7月次之;年平均雷暴初日为4月22日左右,年雷暴初日以5.3d/10a速率提前;年平均雷暴终日为10月22日左右,年雷暴终日以0.4d/10a速率提前。  相似文献   

11.
使用南京站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南京地区2000—2012年的雷暴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南京全年和夏季雷暴日数分别呈现准5年和2~3年周期变化,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6 d,其中夏季雷暴日数最多,平均为22.4 d,占全年总雷暴日数的73.1%,春季雷暴次之,平均为5.2 d,秋季和冬季最少,仅为2.2 d和0.8 d;南京雷暴天气的周期变化与环流异常密切相关,500 hPa高度上,北方低槽加深,夏季副热带高压系统西伸北抬,700 hPa和850 hPa环流调整导致中低层湿度增加;天气尺度垂直上升运动的强度是造成雷暴强度偏强、短时强降水和瞬时大风等灾害天气更加剧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59—2010年济宁市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济宁市雷暴气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济宁市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3.9 d;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为雷暴多发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雷暴日数明显减少,90年代初至2010年雷暴日数呈波动变化;雷暴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发生在夏季;月际分布呈单峰型,主峰出现在7月,次峰出现在8月;雷暴天气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以夜间和午后最多;雷暴初日多出现在4月中旬初,终日多出现在9月下旬,最早初(终)雷暴日与最晚初(终)雷暴日的年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胡江波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71-172,178
利用汉中地区11个测站1971—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对汉中地区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初、终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汉中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一般在20~33d,其中西北部分布少,东、南部分布较多;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比最少年一般偏多16~38d;汉中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2.3d/10a;雷暴出现的季节变化很明显,5~8月为多发时段;雷暴初日东南部早于西北部,终日东南部迟于西北部,雷暴持续期普遍在154.7~202.9d,其中东南部持续时间长,西北部短。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门头沟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及灾害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北京市门头沟区雷电的特征变化及活动规律,加强雷电灾害防御、防雹增雨,对门头沟区的雷电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及分析,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与建议,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力求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十分重要。本文利用1980—2013年门头沟区气象台及斋堂观测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门头沟区雷暴变化的气候特征及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门头沟区气象台及斋堂站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36、41 d。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13年雷暴日数呈逐渐下降趋势,并有明显的季、月变化;5—6月迅速增多,7—9月变化逐渐减少。雷暴13:00—20:00发生频率最高。雷暴日出现最多的年份在1986年斋堂(58 d),最少的年份为2013年门头沟城区(24 d)。门头沟区雷电灾害总体表现:一是雷电灾害多呈周期性和季节性;二是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局地小气候特征明显,极易发生局地强天气;三是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相对淡薄,极易导致严重的人员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对门头沟区进行雷电特征分析及区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蓉蓉  顾黎燕 《北京农业》2014,(33):204-206
选取保定站1955-2010年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保定市雷暴日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近56 a保定市平均年雷暴日数为31 d,随时间变化呈缓慢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6 d/10a。每年的5-9月份是雷暴高发期,约占全年的93.4%。雷暴初日平均在4月23日左右,雷暴终日平均出现在10月1日,年平均雷暴持续期为161 d。  相似文献   

16.
张娟  杨金玲  林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76+1410-1376,1410
利用1981~2010年招远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招远地区雷暴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和月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0年来招远地区雷暴日数总体表现为缓慢减少的趋势,累计雷暴日638d,年平均雷暴日21.2d,年雷暴日最多37d,出现在1982年;一年中夏季雷暴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无雷暴;雷暴主要集中在4~10月,其中7月雷暴最多,占全年的28.8%。  相似文献   

17.
贵德县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7~2009年53年贵德县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贵德地区雷暴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德地区属于中雷区,53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7.9d,年际变化幅度大,最大年为65d,而最少年仅为19d。近53年贵德地区年雷暴日数线性变化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3d/10a。全年中3~11月有雷暴出现,4~7月雷暴日数逐渐增加,8~11月逐渐减少,峰值出现在7月。全年雷暴日数大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86.2%。近53年来初雷日有推迟的趋势,而终雷日的变化趋势正好与初雷相反,有提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均为-1.086d/10a。雷暴日数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持续减少,在1990年发生了雷暴由多到少的突变。雷暴的年际变化存在8年左右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福海县1958—2007年50年间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福海县雷暴天气的时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了福海县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海县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辐度大,最多年为35d.而最少年仅为7d,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5倍,并有减少的趋势;6-8月是当地的雷暴高发期,并且雷暴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前后。大多数的雷暴持续时间在30min以内;初雷暴一般出现在5月上旬,终雷暴一般出现在9月中旬,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9d。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57—2013年松桃国家基本气象站的雷暴观测数据,分析松桃县近57年的雷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松桃县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1.4 d,平均雷暴随时间变化呈现出波动减少的趋势;根据雷暴的季节变化划分可得,秋季和冬季年平均雷暴趋于增多趋势,春季和夏季趋于减少趋势。松桃县雷暴主要出现在3—9月,多年月平均雷暴日呈现出双峰型,峰值主要出现在4和7月。松桃县雷暴的初日和终日出现时间年际变化较大,97%保证率的雷暴初日出现在3月下旬,84%保证率的雷暴终日出现在12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刘娟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64-12664,12676
对河南濮阳地区1982~2012年的雷暴日逐日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31年濮阳地区雷暴日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濮阳地区为雷暴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3.1~35.9d,雷暴日数总的趋势缓慢减少,有年代际变化;初雷日明显提前,终雷日稍有后延;1、12月一般无雷暴,4—6月雷暴日逐渐增多,7月雷暴出现高峰值,9月雷暴呈锐减;雷暴日夏季多于春季,秋冬季少于春季;雷暴时段分布,以14:00~20:00出现的频率最高,20:00~次日08:00出现频率次之,08:00~14:00出现频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