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王的质量对蜂群的强弱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中华蜜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2、3日龄工蜂幼虫培育蜂王,对不同日龄培育出蜂王的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培育蜂王的工蜂幼虫日龄的增加,蜂王的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1、2、3日龄工蜂幼虫培育的蜂王在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上的差异都显著(P<0.01),同一日龄幼虫培育出的蜂王初生重与卵小管的数量呈正相关性.结果表明:1日龄是中华蜜蜂人工育王工蜂幼虫选择的最佳日龄.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7,(6):63-64
<正>工蜂能够识别蜂子的发育状态、性别及级型是进行适当的蜂子哺育及幼虫饲喂的先决条件。工蜂能够辨别三种级型的幼虫。雄蜂、工蜂及蜂王幼虫的食物组成是不同的,说明工蜂可以辨别幼虫的级型。工蜂的饲喂行为与幼虫食物组成随幼虫日龄发生变化,说明哺育蜂可以识别幼虫的日龄。此外,工蜂似乎还可以在其检查工程中确定幼虫的食物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5种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蛋白质饲料对3和6日龄蜜蜂幼虫体重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饲喂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的混合饲料时,3日龄意大利蜂工蜂幼虫的体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6日龄工蜂幼虫,饲喂1号饲料(100%油菜花粉)工蜂幼虫的体重与饲喂2号饲料(75%花粉+25%黄豆粉)的无显著差异(P0.05),但它们与饲喂3、4、5号饲料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饲喂3、4、5号饲料的工蜂幼虫体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蜂螨对蜜蜂及幼虫表面信息素的选择性研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igustica)为实验材料,用正己烷分别提取雄蜂与工蜂的成年蜂、大幼虫和小幼虫的体表信息素,利用培养皿对蜂螨进行生物测定,以检测蜂螨对成年蜂和幼虫表面信息素是否具有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培养皿实验中,蜂螨对雄蜂的选择极显著高于工蜂(P<0.01);对哺育蜂的选择极显著高于采集蜂(P<0.01);对雄蜂幼虫的选择显著高于工蜂幼虫(0.010.05).  相似文献   

5.
东方蜜蜂抗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群没有受大蜂螨感染,群势不同的东方蜜蜂蜂群,分别引入受大蜂螨感染的雄蜂幼虫脾,和工蜂幼虫脾,在蜂群底部放入收集蜂集废屑的纸板,以后每隔24小时,检查蜂群底部的落螨数;先2脾未受蜂螨感染的东方蜜蜂为幼虫脾放入受大蜂螨感染的西方蜜蜂蜂群里,让其受大蜂螨感染,72小时后还回原蜂群,工蜂为其清理蜂螨,结果表明: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螨性,5-6天后,基本上可以清出,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或东方蜜蜂幼虫脾上的所有蜂螨。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工蜂的体色可分为黄、麻(灰黑)、黑3种,在维持群势、产蜜量和抗囊状幼虫病各不相同。中蜂黄色工蜂体色种明显比其他颜色工蜂体色种产蜜量高和更能维持大群。为了更加突出和稳定这些优良性能,2015年开始,笔者从黔东南州山区县引进中蜂进行选育,通过蜜蜂人工授精方法缩短选育周期,经过3代纯繁,近交系数己接近0.500时进行杂交。经4年的选育,选育出具有性状稳定、产蜜量高、能维持强群的“星蜂1号”品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蜜蜂幼虫相同空间条件下,饲喂蜂王浆3,5,10天幼虫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试验采用孵化同一只蜂王产的卵,孵化后获同日龄24只幼虫。第1组12只蜜蜂幼虫向工蜂方向发育,共饲喂蜂王浆3 d,然后第3天、第5天、第10天随机取3只幼虫;第2组12只蜜蜂幼虫向蜂王方向发育,整个试验过程均饲喂新鲜蜂王浆,然后第3,5,10天随机取3只幼虫,此次共18只进入试验组。按上述时间点取材,提取各组幼虫头部DN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向工蜂方向发育的蜜蜂幼虫第5天5-甲基脱氧胞苷(5-me C)的含量明显上升,但第10天明显下降;而向蜂王方向发育的蜜蜂幼虫第5天5-me C的含量虽有明显上升,但显著低于工蜂,而且甲基化程度继续增加至第10天,5-me C的含量略高于工蜂,但差异不显著。可见向工蜂方向发育的幼虫先出现高甲基化然后在第5天出现去甲基化的现象,向蜂王方向发育的幼虫则一直处于高甲基化过程。说明相同空间条件下,饲喂不同时间蜂王浆蜜蜂幼虫间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探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发育阶段的赖氨酸营养需要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2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赖氨酸实测水平为6.08(对照)、11.08、16.08、21.08和26.08 mg/g的饲粮,饲养至幼蜂羽化出房。分别于特定日龄测定工蜂幼虫化蛹率(6日龄)、虫体总蛋白含量(6日龄)、羽化率(21日龄)等生长指标以及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6日龄)。结果表明:1)11.08 mg/g赖氨酸组的工蜂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11.08~2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26.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总蛋白含量和血淋巴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最高。3)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甘油三酯含量随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6.08 mg/g时处于最低值,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4)11.08~21.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饲粮赖氨酸水平由21.08 mg/g升高到26.08 mg/g,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急剧下降,26.08 mg/g赖氨酸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1.08 mg/g时,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溶菌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赖氨酸水平时(P0.05)。与对照组相比,11.08~16.08 mg/g赖氨酸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防卫素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赖氨酸能够促进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生长,促进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沉积,提高羽化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脂质代谢和幼虫免疫能力产生调节作用;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推荐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11.08~16.08 mg/g。  相似文献   

9.
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交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选择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各 5个群势基本相等的实验蜂群 ,分别从每个实验群里提出 1张具有卵、小幼虫、大幼虫和蛹的子脾 ,放入对应的不同蜂种的蜂群里进行蜜蜂交哺行为研究。结果发现 :东方蜜蜂群拒绝哺育西方蜜蜂的卵和幼虫 ,在 2 4h内西方蜜蜂的幼虫基本被全部清理出房 ;5d后 ,所有没有被哺育而死亡的卵被清理出房 ;有大约 18 5 3%的封盖蛹出房 ,被蜂群接受。而西方蜜蜂群可以哺育少量东方蜜蜂的卵 ,有 7 90 %的卵可以孵化为小幼虫 ,但这些小幼虫连同其他卵和幼虫因不再被哺育而死亡 ,在随后的 6d内被工蜂全部清理出房 ;有大约 8 0 1%的封盖蛹出房。在东方蜜蜂蜂群里介绍的西方蜜蜂的王台幼虫 ,或者在西方蜜蜂蜂群里介绍的东方蜜蜂的王台幼虫 ,12h内均全部被清理出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研究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和蛹的呼吸代谢,为蜜蜂生理学、生态学、能量学及饲养管理学提供理论指导。本试验用华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测定了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和蛹期的耗氧量、二氧化碳释放量、呼吸商及代谢率。结果显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和蛹期的耗氧量、二氧化碳释放量及代谢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预蛹期呼吸代谢较低,蜕皮时升高。中华蜜蜂幼虫期和预蛹期的呼吸商为0.838,意大利蜜蜂为0.870;中华蜜蜂蛹期的呼吸商为0.760,意大利蜜蜂为0.770。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期的代谢率都是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而蛹期的代谢率与则体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欧洲幼虫腐臭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细菌传染病,我国的中蜂发生较为普遍,病情常十分严重,影响春繁和秋繁,而且病群几乎年年复发,难以根治。1病原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致病菌是蜂房蜜蜂球菌,其余为次生菌,如蜂房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及其变异型蜜蜂链球菌等。2症状患病幼虫1~2日龄传染,经2~3天潜伏期,多在3~4日龄未封盖时死亡。腐烂的尸体具有酸臭味。虫尸干燥后变为深褐色,易取出或被工蜂消除,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铜水平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铜的适宜水平。选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44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幼虫),分别饲喂铜添加水平为0(对照)、1.00、2.00、3.00、4.00和5.00μg/g的饲粮(实测饲粮铜水平分别为2.69、3.62、4.63、5.64、6.61和7.67μg/g),饲养至幼蜂羽化出房。分别取4、5、6日龄工蜂幼虫测定血淋巴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并计算工蜂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中铜水平对化蛹率和羽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羽化率在铜水平为3.62μg/g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5.64、6.61和7.67μg/g铜组(P<0.05)。2)饲粮中铜水平对血淋巴中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铜水平的升高,6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TP、TCHO含量均持续下降。3)饲粮中铜水平对工蜂幼虫4、5和6日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6日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以及6日龄铜蓝蛋白(CP)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铜水平的升高,工蜂幼虫6日龄Cu/Zn SOD、GSH Px以及CP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分别在铜水平为3.62、5.64、6.61μg/g时达到最高。4)饲粮中铜水平对5日龄工蜂幼虫过氧化氢酶(CAT)、Cu/Zn 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铜水平的升高,5日龄工蜂幼虫CAT、Cu/Zn 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铜水平为3.62μg/g时达到最高。综述所述,饲粮中铜水平影响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以及抗氧化能力。分别对饲粮中铜水平与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的羽化率和6日龄GSH Px活性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铜的适宜水平为4.96~5.34μg/g。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中华蜜蜂幼虫发育期体蛋白质和体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分别采集3日龄、6日龄、9日龄的蜂王幼虫、工蜂幼虫、雄蜂幼虫,检测其体蛋白质和体脂肪含量。结果表明:相同日龄的工蜂幼虫、雄蜂幼虫、蜂王幼虫体蛋白质和体脂肪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工蜂幼虫和蜂王幼虫的体蛋白质含量随着日龄增长先减少后增加,雄蜂幼虫的体蛋白质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工蜂幼虫和蜂王幼虫的体脂肪含量随着日龄增长先增加后减少,雄蜂幼虫的体脂肪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中华蜜蜂为研究材料,用人工转卵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华蜜蜂蜂群间工蜂对卵及幼虫的辨认与监督行为特性。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辨认与监督效果差异不显著。说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不存在辨认与工蜂监督。  相似文献   

15.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一种寄生于成年蜂中肠上皮细胞里的微孢子虫,即蜂微粒子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工蜂、蜂王和雄蜂均可感染,但卵、幼虫、蛹是不会感染的。由于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体内以其体液为营养,进行发育繁殖而破坏其正常生理机能,导致蜂体衰弱,工蜂患病后寿命缩短1/3左右,染病的蜂王寿命只能维持2~4个月。患病蜂群的群势下降,对生产影响较大。该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以春季和  相似文献   

16.
大蜂螨,学名狄斯蜂螨,属寄螨目,瓦螨科,是蜜蜂体外寄生螨之一,是危害西方蜜蜂及其杂交品种最严重且最普遍的传染性病害。1临床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幼虫房内死虫、死蛹,成蜂的工蜂和雄峰畸形、四处乱爬、无法飞行。据统计,同一蜂群健康工蜂的体重约为89±39mg,而有大蜂螨侵害的工蜂体重则为71.1±3.3mg;雄蜂的体重  相似文献   

17.
一群刚孵化不久的蜜蜂幼虫正静静地躺卧在巢房里等待工蜂来饲喂。突然一只尖尖的小针将它们镊起,轻轻地移入一个非常宽敞的王台里,每排30多个……从此,它们交上了好运,不时有工蜂给它们喂蜂王浆,它们在极好的环境里生活,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它们的体格每天以几十倍的速度递增,与同期孵化的其它工蜂幼虫相差许多倍,因为工蜂房里的幼虫后期吃不到蜂王浆而发育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改变雄性卵与幼虫的孵化和哺育状态,观察工蜂对这些卵和幼虫的接受情况,探讨工蜂对卵和幼虫性别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工蜂对卵和大龄幼虫性别的识别能力较强,而对1-3日龄小幼虫的性别的识别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饲粮中泛酸水平对意大利工蜂蜜蜂幼虫发育、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辅酶A(Co A)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得到蜜蜂幼虫阶段饲粮中泛酸的适宜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8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只。5组工蜂幼虫分别饲喂泛酸实测水平为0.92(对照)、1.22、1.52、1.82、2.12 mg/g的试验饲粮,饲喂至化蛹。分别取5日龄和7日龄幼虫测定体重、体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Co A合成相关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泛酸可显著提高虫体鲜重、干重以及粗脂肪含量(P0.05);当泛酸水平为2.12 mg/g时,幼虫的羽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饲粮中泛酸水平对5日龄工蜂幼虫血淋巴中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分别在1.82、1.82、1.22、1.52 mg/g组含量最低。3)5日龄和7日龄虫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5日龄虫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饲粮泛酸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4)饲粮泛酸水平显著影响5日龄幼虫泛酸激酶4基因和磷酸泛酰-半胱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均在泛酸水平为1.82 mg/g时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以5日龄虫体的干重和羽化率作拟合曲线,获得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适宜的泛酸水平为1.85~2.01 mg/g。  相似文献   

20.
蜂王浆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蜂王浆是 5~ 15日龄工蜂舌腺和上腭腺所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乳状液体 ,是蜂王幼虫整个发育期和雄蜂幼虫前期的惟一食物 ,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乳汁 ,又称蜂皇浆、王浆、蜂乳[1] 。对蜂王浆的重视和注意 ,首先是发现了喂饲蜂蜜的幼蜂只能长成工蜂 ,寿命一般 30~ 4 0天 ,最长 7~ 8个月 ,而喂饲蜂王浆的幼蜂能够长成蜂王 ,寿命长达 3~ 5年。这一现象提示人们利用蜂王浆作为延年益寿的食品 ,但对其性质和作用机理并不了解。到 1888年 ,德国化学家A .Von .Planta才第一个对蜂王浆的组分进行一般性研究 ,至此人们开始了探讨蜂王浆的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