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释缩节胺包衣处理对棉花农艺及经济性状的调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缓释缩节胺和杀虫剂包衣、使种子亚丸粒化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 ,缓释缩节胺包衣处理的株高、主茎节间长度和果节数不同程度地减少 ,单株生产力随株高的降低明显下降。不同缓释材料间引起的差异一般大于不同缩节胺剂量间的差异。在缓释缩节胺中添加杀虫剂还可大大减轻棉花的苗期虫害。  相似文献   

2.
芝麻核心种质株高构成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关联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216份芝麻核心种质为材料,分析芝麻株高及其构成相关性状的变异、相互关系等,利用79对EST-SSR、AFLP和SRAP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进行检测并进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检测群体中与株高构成性状相关的DNA变异位点.结果表明,株高及其构成性状的变异均呈现连续变化,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拟合株高及其构成因素间的关系表明,主茎始蒴高度、主茎果轴长度是影响株高差异的主要因素.利用GLM(Q)和MLM(Q+K)模型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同时与供试群体两年的株高构成显著关联,对表型变异解释率在1.89%~5.29%,平均为2.82%,其中与主茎始蒴高度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M20E12-3被2种模型均检测到.此外,研究发现株高构成因素受基因型、环境和两者互作影响,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化学打顶对东疆棉花生长发育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品系大铃148为供试材料,以主要成分为氟节胺的“禾田福可”为打顶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株高、果枝节数、棉铃空间分布、铃重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能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起到类似人工打顶的效果。和常规人工打顶相比,化学打顶棉花株高和主茎节间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下部和中部结铃数差异显著,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棉花和花生间作后,棉花株高降低,单株果枝数、铃数减少,铃重增加。花生主茎增高、侧枝变长、饱果数减少、结果枝数减少,百果重和百仁重增加。由于棉花管理费工费时、近年价格低,投入成本高,所以花生单作或套种少量棉花的处理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干旱与高温常常相伴发生,会使大豆受害程度加剧。为了解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选取了160个大豆品种,采用一点两年重复实验,在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和正常条件下进行种植,分析单株荚数、分枝数、百粒重、株高、单株粒数等性状。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双重胁迫使大豆群体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34%、36%、60%、62%、49%,其中也有部分材料性状会有升高或不变,胁迫下株高有6%的材料变高、5%的材料没影响,单株荚数未见增加的材料,有3%材料不变,分枝数有15%材料增加,7%不变,单株粒数有9%材料升高、4%不变,百粒重有4%增加、3%未见变化。在两种生境下,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之间相关性变化不明显,百粒重与其它性状相关性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发现两种环境下性状变异系数除株高外变化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6.
棉花冠层结构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I-110数字式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研究测定位置、时间和高度等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准确性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测定棉花冠层结构时,鱼眼镜头应放置在小区中间行的棉株主茎附近、地面10 cm上方,最适测定时间为19:00-21:00或多云天气;分析鱼眼图像时,阈限宜设置为50%,天顶角分区为5,方位角分区为4。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丘陵山区大豆生产的株行距配置,以结荚习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南夏豆25和南农99-6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下的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密度为25万株·hm-2时,相同株距下行距配置的变化对主茎高度和重心高度影响不明显,株距从8 cm扩大到10 cm有利于抑制植株主茎高度的增加.重心高度/主茎高度表现为品种间差异显著而不同株行距配置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其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调控.不同株行距配置对主茎节数无显著影响,但通过改变植株高度影响了主茎的平均节间长度;株距从8 cm扩大到10 cm有利于基部节间粗度的增加,基部节间的长粗比受行距和株距配置的共同调控.宽窄行有利于大豆单株粒数的增加,且在平均行距为40 cm时表现更为明显,并有利于大豆百粒重的增加,品种南豆25的表现更为明显.株距8 cm、宽窄行60 cm+40 cm的配置下大豆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株距10 cm、等行距40 cm,植株分布均匀更有利于个体生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赣北棉区棉花后期化学药剂打顶对其顶部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完善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在江西的本土化应用,于2014年棉花打顶期,设置了不打顶、人工打顶、喷施不同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处理,调查各处理喷药后的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一是与不打顶相比,棉花后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可以极显著地降低棉花的株高、抑制棉株上部果枝的伸长,控制棉株顶部果枝及主茎节间的伸长,减少无效果节数,塑造合理的株型,起到了类似或优于人工打顶的效果;二是在棉花常规打顶适期喷施化学打顶M剂1125 ml/hm2加Y剂750 ml/hm2,其霜前籽棉产量和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略高于不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9.
新疆垦区棉花矮密早栽培体系量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茎日生长量指标,不适宜做为诊断棉花合理长势指标,应该用考虑到当时株高基数的株高增长动态模型做为诊断棉花长势指标,而用该模型建立的以时间、叶龄株高诊断速查表,有利于理想株型的定向诱导和基层单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棉花发育受水分和营养的影响棉花在最佳水分和营养条件下,容易发生旺长。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MC(棉宝)能减缓棉株营养生长,促进早熟,但对产量的影响有增产也有减产,常归因于环境与品种的不同。美国的试验表明,用MC处理后棉花株高降低,主茎节间数减少。土壤水胁...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的长势长相诊断中,主茎的生长迅速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指标,它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整个植株的生长状况。株高采用日增长量(或称日生长量,系两期株高差除以间隔日数)作为诊断指标,由于没有考虑当时的株高基数,对苗期、初蕾期的旺长就不能很好的反映,特别是高密度栽培的棉花,对株型控制较严,打顶较早,更不可用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豆耐密性状及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以150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高密度与常规密度下各耐密性状的比值研究大豆耐密性状与产量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大豆株高、主茎节数、重心高度及倒伏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效分枝数与重心高度及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倒伏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间接相关因子主要来源于重心高度及株高,有效分枝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间接相关因子主要来源于重心高度及倒伏率。因此,在高密度条件下与大豆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为倒伏率、重心高度及有效分枝数。该研究结果能够为耐密植大豆品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及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3.
棉花受涝后的生死鉴定方法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受涝后的生死鉴定方法及补救措施吴有光江西万年县农牧业局棉技站335500涝后棉花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必须先鉴定其生死,以决定去留、补种或改种,一般采取下面方法进行鉴定。1涝后棉花的生死鉴定方法1.1水未退时,如果棉株顶心和剥开棉花主茎表皮还是青绿...  相似文献   

14.
对黄淮地区36个夏大豆品种及品系的产量构成因素、生育特性、开花结荚动态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单株产量与粒数、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主茎节数、荚数、粒数对产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结荚高度对产量有较大的负向直接作用.早花型品种产量水平较高,高产品种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其产量空间分布为垂直分布均匀型和水平分布主茎型.  相似文献   

15.
多杆两层棉     
“多秆两层棉”是全国著名植棉模范吴吉昌在一九七六年试验出“一株双秆棉”的基础上,继续培育出的一种新株型棉花。“多秆两层棉”的形态特征是,一株棉花上有三根主秆,中间秆低(主茎),两边杆高(油条),主茎、油条都结棉桃。形成两个层次,所以叫“多秆两层”。“多秆两层棉”的培育方法是:当棉苗出土以后,有意把主茎最下部两个叶腋间长出来的两根油条保留下来,让它和主茎同时生长,当主茎长出六、七个果枝时,即打去正顶,抑制生长,而让油条继续生长,长到一定的时间再切去顶尖,这样便培育成油条高、主茎低的多杆两层棉。“多秆两层棉”的优点是:第一,抓桃多,能高产。它比双秆棉多  相似文献   

16.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的10个组合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朱军(1997)提出的包括加性、显性、上位、加性×环境、显性×环境、上位×环境效应的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大豆株高、节数、荚数和单株粒重的加性效应,节数、荚数和粒数的显性效应,株高和节数上位效应,株高和粒重的加性环境效应,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显性×环境效应,株高、荚数、粒数和粒重的上位×环境效应达到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节数、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株高和单株粒重、主茎节数和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成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这些成对性状可以协同改良。  相似文献   

17.
郭继标  李宪卿 《中国棉花》2006,33(11):35-36
冰雹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过程,在黄河流域棉区常发生在麦收前后,虽然是一种局部区域内的偶发事件,但对其预防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会对棉花的生长造成很大的破坏。2004年6月26日,曹县棉花生长正值现蕾盛期,突遇一场冰雹,重灾棉田几乎砸成光杆,但经过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仍获得了每公顷子棉2337kg的好收成。1雹灾危害情况曹县以孙老家镇为中心的9处乡镇遭受了严重的龙卷风、冰雹袭击,持续时间30min,冰雹的体积一般小的象花生米、大的象鸡蛋,对棉花、玉米、辣椒、树木的危害很大。据对重灾棉田调查,棉花破叶率为100%,断头株率95%,光杆株率86%,主茎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棉盲蝽的为害损失及控制目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棉田系统调查结合罩笼的方法,研究了河南棉区棉盲蝽的为害特点,结果表明,棉花现蕾前后破坏主茎生长点,造成产量损失最为明显。分析了棉花不同生育期主茎生长点及花蕾被害后,棉花群体的补偿效应及实际产量损失,拟定了现阶段对棉盲蝽和棉花受害程度的防治指标,认为棉花第三果枝出现前的虫量和主茎生长点受害率分别为百株4头和3%,第四果枝出现后为百株6头和4%。按照这一防治指标棉花叶片和蕾的受害程度亦在允许水平之内。  相似文献   

19.
棉花疯长是指营养生长过旺、枝叶茂盛、田间郁蔽。疯长棉株各时期主要特征是 :蕾期生长速度快 ,株高日增长量超过 2 .5cm,叶片大而厚 ,叶柄长。花铃期封垄过早。在开花期和盛花期之间 ,株高的日增长量超过 3cm,盛花期后日增长量超过1 cm。棉花疯长的原因主要是因肥水过大引起 ,而且多数发生在梅雨季节。防止棉花疯长应从苗期做起 ,苗肥应早施轻施。对已有疯长趋势的棉花 ,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1精细整枝 棉花疯长后 ,可把下部第一果枝以下的老叶、营养枝全部去掉 ,疯长严重的棉田 ,可将主茎中部的 3、4片主茎叶各撕去一半 ,以控制主茎。2控…  相似文献   

20.
黄萎病对棉叶二氧化碳与水汽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为探讨其对产量影响的机制,本文对感病棉株和健株主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进行了研究,为制定减轻病害损失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