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发展多熟、集约、高效种植的重要意义绿洲生态,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自然综合体,它是在干旱荒漠地区水、土、光热资源相互协调的地方形成的.水是形成绿洲生态最基本的因素.凡是河流通过的地方,基本上是绿洲的所在.新疆土地资源虽然较丰富,但受水的制约,也不能随意扩大耕地.为了充分利用新疆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  相似文献   

2.
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熟种植是中国重要的农作制度之一,对于提高中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和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总结21世纪以来中国多熟种植的发展状况,在介绍中国多熟种植概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熟种植的发展现状,体现在复种指数提升,区域模式多样化、投入产出高效化、机械作业科技化等方面,同时还总结了中国多熟种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熟种植的水分效应、多熟种植的高效栽培技术、多熟种植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发展多熟种植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中国多熟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坚持以多熟种植为主体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化多熟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生产,并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发展多熟种植 建设高产农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4.
多熟种植——中国农业的中流砥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为目标的多熟制适合中国国情与需要,遍布南北的多熟种植是中国农业的中流砥柱,必须加以保护、支持与发展。集约化是中国多熟制的主要特征,持续化是多熟制的重要保证,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式的多熟农业集约化与持续化相结合的道路,半个多世纪中国农业实践和研究证明,通过艰苦努力达到这个目标是可能的,不能盲目跟着西方的模式或时兴口号走。中国多熟制的前途是和中国农业的前途紧紧捆绑在一起的,要坚持以多熟为主体的集约持续农业战略,积极推进传统多熟农艺现代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论大力发展多熟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熟种植是中国传统农业精华所在,多熟种植遍布世界各地,多熟种植是一项资源节约型农业增产技术。为了促进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大力发展和推广多熟种植技术,要求具体做到:(1)发展间混套作技术,推广间混套作模式;(2)提高复种指数,优化复种方式;(3)实行轮作换茬,实现年年增产;(4)用养结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地处北纬24°40′~30°4′之间,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6~18℃,日温稳定通过10℃以上的有220~260天,≥10℃的活动积温5000~5800℃,无霜期270~310天。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全年日照1300~1850小时,日照率为35~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总土地面积约2.5亿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07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9%,在仅有的耕地上依靠传统的集约耕作是获得农业高产稳产的主要途径。而实行早熟种植,包括复种多熟和间喜作多熟,以及在间套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作立体种植等,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和时间的一种高产高效益的农作方式。在多期种植的生态农业系统中,土壤总是作为循环的基础,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增加了土地利用率,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增加,如果不对土壤进行合理地高水平投入,不但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下降,而且可能导致减产。因此,在大力推广多熟种植的同  相似文献   

8.
晋南旱地多熟种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年试验表明,在渗灌补水条件下,旱地多熟种植高产高效。多熟种植模式产量和效益依次为3-2式>6-2式>8-2式>单作,经济效益成倍提高。筛选出以小麦/棉花-秋作物组合模式,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在极干旱年份不宜发旱地多熟种植。  相似文献   

9.
新疆多熟种植的发展模式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熟种植是最大限度从时间、空间上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条件,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一种种植方式.进行多熟种植是我国耕作制度发展、改革的方向,也是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以间、套、复种为主的多熟种植是我国实行精耕细作、集约化种植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新疆属于典型的1熟有余,2熟不足地区,随着科技进步、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80年代南疆地区人力推广两早配套,实行多熟种植取得长足的发展,90年代北疆地区大面积发展麦茬复种,并取得可喜的成功,这些均为新疆地区多熟种植的发展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分析了南方稻田多熟种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通过实地考察、典型案例剖析、文献资料查阅,阐述当前稻田多熟种植的地位、研究进展和生产状况。南方稻田多熟种植快速发展中存在着熟制缩减、面积下降、模式单一、效益降低、地力衰退和耕地撂荒的问题,对策实行多元化、高效化、集约化、轻型化、绿色化和生态化的多熟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02—2003年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构建出一种“冬小麦||菠菜/棉花—大豆(或西瓜)”多熟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小麦复种和单作棉花受灾后补救的效益。平均年光能利用率达0.54%,比大田单作棉花光能利用率提高了184.2%;且可利用日照时数、可利用太阳辐射量、可利用生理辐射量均比大田单作棉田提高71.6%以上;生长期利用率比大田单作棉田提高了71.3%。在棉田受到较严重的冰雹灾害情况下,年平均总产值18998.7元·hm2,不仅高于未受雹灾的单作棉田12.5%,比受灾单作棉田高145.9%,平均纯收入为7632.3元·hm2,虽然比未受灾单作棉田的纯收入低20.2%,但远远高于受雹灾的单作棉田以及受灾严重又复播玉米田的纯收入,平均增收8144元·hm2。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丰富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提高旱地种植效益,以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为对照,在川东北丘陵区旱地设置“春马铃薯/玉米/甘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2种新模式,观测其周年原粮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2年平均值上,“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总产值和纯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高52.16%和53.25%,且其劳动净产率比对照高14.85%;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和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其纯收益和劳动净产率分别较对照低20.32%和17.07%。2个新模式的物质费用收益率和成本收益率均低于对照。综合比较,“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可作为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的替代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新疆自治区春耕备耕工作正逐渐由南至北陆续展开。2016年是新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春播农作物种植呈"两减五增"态势,粮食、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油料、甜菜、瓜果、蔬菜和其他作物面积增加。这也反映出各地农民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意愿强于往年。  相似文献   

14.
粮田多熟种植模式与发展途径吴智泉王梅荣封桂兰吴志强(河北省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053000)衡水市地处黑龙港流域中部,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幅射总量125329千卡/cm2,日照时数26099小时,年平均气温126℃,日均≥0℃积温4832?..  相似文献   

15.
四川旱地多熟种植已发展到110多万hm^2。1997年以前均为中带(1.67~2m)对半多熟间套。改中带为宽带(4m)种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麦玉薯3熟周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固带距行比增大,不仅耕种方便,而且有利实行粮经、粮饲、粮肥间套,实现稳粮增收和用地养地结合。在城市郊区、粮经混作区和夏旱常发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001年四川已推广6万多hm^2。  相似文献   

16.
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林芝市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林芝市的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针对降水、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坡度和植被指数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环境地质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区划。依据灾害当前及前六天的日降水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研究发现,林芝市的大部分地区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概率低于40%,概率在40%以上的区域约为1.8万平方公里,约占林芝市面积的14.8%。与实际发生情况对比印证,发现该预警模型对于山洪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率为87.2%,而无灾害预测的准确率高达97.7%。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多熟种植和施肥制度对作物增产及土壤培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铭伟 《耕作与栽培》2003,1(1):13-15,19
长期试验结果表明,实行连年复种的多熟种植,也能取得作物持续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效果。有机肥与化肥的肥效对比问题,有两种情况,根据国内外9个试验点连续9-75年的试验结果,按前,中,后期的产量对比,着重阐明长期配施有机肥和化肥或单施厩肥,对作物持续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效果较好。而单施化肥的效果较差。试验还表明,有机肥与化肥的肥效对比,受气候,季节,土壤和作物类型等因素所制约而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稻鱼多熟种植是耕作制度的改革方向.发展稻田养鱼多熟种植既是抓"米袋子”也是抓"菜篮子”,又是农民的"钱夹子”.他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该试验以一年稻鱼多熟种植为准,评价各熟制的综合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稻鱼多熟4种种植的10个指标集为一本进行综合评判.为稻鱼多熟种植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光热和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也是一项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方法.六枝特区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不断摸索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马铃薯-玉米-胡萝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到2005年全区共示范面积246hm2,平均单产粮食593.4kg/667m2(其中:玉米301kg/667m2,马铃薯292.4kg/667m2,马铃薯按5:1折粮)胡萝卜单产1228kg/667m2,单产值2104.7元/667m2,(玉米:1.3元/kg,马铃薯0.5元/kg,胡萝卜0.8元/kg计)比单作玉米-马铃薯增加产值982.4元/667m2,该模式共新增产值362.5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植棉综合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镇总结出以下六种棉田立体多熟高效种植模式,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