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擦树在浦城山区群众又称鸭爪樟,是我国南方的速生和珍贵用材树种之一,属于樟科。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余米,直径1米左右,主干明显通直,幼林期间生长非常迅速,造林四、五年,就可完全郁闭,年平均高生长达1米以上,十年后高生长不很明显,一般20年生的擦树即可成材利用。木材坚韧,具有弹性,抗力强,材质细密,并具有芬香,不受虫蛀,能耐水湿,是造船、建筑、桥樑和家俱的良好材料呤魇且恢盅粜允髦?幼林期间略喜偏阴,是深根性树种。  相似文献   

2.
檫树生长快,材质好,是我国珍贵的优良用材树种之一。檫树原产山区,寿命可达百年以上,天然林多呈散生状态。解放后,特别是1965年以来,我省各地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纯林,由于以往对檫树的生态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部分林木生长不良,成林不成材或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怎样提高檫树造林效果,为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檫树大径材?是近几年来林业生产和科研部门所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试验,目前看来带状林生长很好。为了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在湘中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檫树过来均系天然混生,我县从60年代开始大面积营造人工林,一般密度过大,成林易而成材难,大部分都长成竹竿材。我们于1973年春在云乐观工区营造了个块檫树速生丰产试验林,面积64.6亩,位于海拔700—800米的山岭北坡,坡度20—30度,土质属石灰岩山地中层黄壤土,整地全部是66×66厘米等高撩壕,造林密度分2.7×2.5米和3.3×3.3米,每亩100株和  相似文献   

4.
5.
我场于1973年春在云乐观工区21号小班营造了一块檫树速生丰产试验林,面积64亩,位于海拔700~800米高的山岭北坡,坡度为20~30度,土质属石灰岩山地中层黄壤土,整地全部是2×2尺的等高撩壕.造林密度分8×7.5尺和10×10尺,即每亩100株和60株两种.苗木都是高1.2尺左右的一年生苗.造林后搞了两年间作,种了三季,即玉米——马铃薯——生姜.第三年已郁闭,以后每年挖抚一次.  相似文献   

6.
对37年生檫树杉木人工混交林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檫树杉木混交林在坡位上、中、下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之间有显著差异;下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平均蓄积量最大,混交效果最好;檫树杉木混交林效果明显好于檫树纯林。  相似文献   

7.
檫树人工造林的历史虽较短,但实践证明,即使在自然条件较差的丘陵区,其效果也是好的。例如,安乡县黄山头林场丘陵山地上的13年生檫树(初植每亩74株,现在每亩保存57株),平均胸径15.6厘米,平均树高14.2米,每亩立木蓄积7.08立方米。我所低丘红壤上13年生的檫树(初植每亩107株,造林后4年起陆续间伐,现在每亩保存66株),平均胸径13.9厘米,平均树高12米,每亩立木蓄积6.39立方米。上述檫林的造林整地及抚育管理均属一  相似文献   

8.
檫树造林密度与抚育间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树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深为群众喜爱。七十年代以来,我省檫树造林发展很快。但由于前段对檫树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缺乏了解,造林密度偏大,以后又未适时间伐,加上檫树纯林自身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区檫树造林发展很快,各地在檫树采种技术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攸县漕泊林场、醴陵五七林场的檫种优良度达80—90%。但也有少数场圃不注重采种技术,檫种成批霉烂、干枯或未成熟,浪费较大。檫树种子工作除积极发展母树林和种子园外,我们认为,当前应认真总结推广采种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好现有种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檫树良种繁育技术,从1973年起,我省各地在苗圃和林地上开展了檫树嫁接研究。苗圃供嫁接的砧木为一年生原床苗,林地砧木为一年生幼林(连苗龄二年),接穗从10年生以上的树上或采穗圃采集,为一年生侧枝。嫁接成活率一般在60%左右,最高达88%。  相似文献   

11.
檫树营林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适时进行种子采收,科学处理种子,从而提高苗木出圃率。并采用科学大田造林的方法,选用良种壮苗,加强抚育管理,从而达到预期的经营目的。  相似文献   

12.
檫树营林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适时进行种子采收,科学处理种子,从而提高苗木出圃率。并采用科学大田造林的方法,选用良种壮苗,加强抚育管理,从而达到预期的经营目的。  相似文献   

13.
檫树(Sassafras tzumu Hemsl))属樟科,为中亚热带树种.它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南方用材林基地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70年代中期,本县曾进行了引种造林试验,现已取得良好结果.1 檫树的生物学特性檫树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以在平均温度12°~2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最佳.而本县的年平均温度为15°~16℃,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14.
常年平均气温15.9℃,平均相对湿度80%,平均降雨量1104.1毫米,常年无霜期241.1天,1月平均气温2.7℃,7月平均气温28.7℃.(二)种苗来源1978年从安徽省宁国地区调进种子,由本县青山苗圃培育,当年生苗高80厘米左右,地径1.2厘米.(三)造林方法撩壕开沟,沟深60厘米,宽70厘米,株行距1.5×4米,行内混交杉木,每亩111株.营造面积93亩.(四)造林时间1979年春,随起随栽.(五)样地调查1983年冬对该片林分按上、中、下部位分别调查,每隔10行抽取二行检尺胸径及树高,重复6次,对其中一株优势木和平均木  相似文献   

15.
檫树是乡土速生树种。在浙江嵊县,集中成片营造的纯林,往往远看郁郁葱葱,枝叶繁茂,近看茎干纲长,树冠扁窄,生势差,蓄积低,群众称它中看不中用的风景林。而茶园四周栽植的檫树,则表现出高、大、粗、直的优良特性,一般10年左右即能成材。檫树纯林往往由于密度过大,间伐太迟,同龄林形成同层林。一片林子里,除了林缘与林内的生长有些差别外,林木一  相似文献   

16.
<正> 檫树叶斑病是近年来在檫树上发现的一种新的病害。该病经初步调查在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省均有发生。1980年8月,在我省醴陵县桃花公社林场调查,全场1,400多亩檫树林全部发病。发生时,被害株叶片失绿变黄,遍及全树,继而早落,全林景象萧条,远看如同火烧一般。据观察,被害株叶片早落后,虽当年又会重新萌发出二茬小叶,但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减少、耗费增加,直接影响到林木的生长,使材积的年生长率相应减少。鉴于该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我们于1980-1982年对致病病原,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一、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1981年8月,我们在湘潭地区的(灵阝)县、茶  相似文献   

17.
檫树叶斑病     
近几年来,丘陵区营造的部分檫树纯林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其中较普遍的是檫树叶斑病.檫树叶斑病病原菌是一种真菌,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初步鉴定,这种病原菌原产我国台湾省,檫树是它的新寄主,属第一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正> 檫木在皖南山区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之一。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造林方式,林木生长状况很不一样。1996年以来,我们对蔡家桥林场采用不同造林方式的檫木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逐步实施科学造林技术。其结果表明,檫木在杉檫混交林中较檫木纯林生长好,杉檫混交比例以6杉4檫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杉木 檫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离体条件下,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仪,测定杉木(Cunninghamia Ian-ceolata)和檫树(Pseudosassafras Iaxiflora)的光-光合曲线。固定叶位叶的净光合速率随叶龄的增加和冠层光强度的减弱而降低;同一技条上,净光合速率又都随叶着生部位的升高而升高。杉木的耐荫性比檫树强。衫木3年生阳位叶CO_2日交换呈释放过程。林冠光合产物的积累,杉木主要来自冠表1年生阳位叶,檫树为冠表不断产生的技顶功能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