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为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积极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目前,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由于受地理和气候影响,全县有冷浸田、烂泥田2000hm2以上,这类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水稻地膜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试验、示范,取得良好增产效果.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增产13.7~21.2%.该项技术推广,使全县再生稻平均单产840.0kg/亩,示范方平均单产908.0kg/亩.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庆山  杜立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7-5539
[目的]探讨水稻高产施肥数学模型。[方法]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水稻单产≥9750 kg/hm2的最优施肥组合为:氮(N)242.0~283.4 kg/hm2,磷(P2O5)117.2~149.4 kg/hm2,钾(K2O)183.9~237.6 kg/hm2,概率≥95%。[结论]采用最优施肥方案,水稻单产可达10159.5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895.5 kg/hm2,增产9.67%,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栽插密度对优质杂交稻天优华占中稻-再生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天优华占在荣县的适宜栽播密度,我们釆用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栽播密度对天优华占中稻和再生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在荣县的适宜栽播密度为18.0万~27.0万/hm2,在生产上应用一般中稻+再生稻单产超过12.0 t/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促芽肥对再生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再生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间和施肥量,我们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促芽肥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施肥量对再生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稻促芽肥最佳施用时间为头季稻齐穗后5~10 d,单产3.0 t/hm2以上产量水平,促芽肥施用量为施尿素213.7~363.6 kg/hm2。本试验得出的该促芽肥最佳施用时间和施肥量在再生稻上应用,比目前生产上使用常规施用时间和施肥量方法的稻田增产达40.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川优6203在荣县的适宜播期。[方法 ]釆用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播期对川优6203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该品种在荣县的适宜播期为2月25日至3月7日,一般单产超过8.7t/hm2。[结论 ]该适宜播期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析了黎川县再生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及有关影响因素,介绍了再生稻单产超15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优良品种(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见平  李彦宁  熊继东  罗赫荣 《湖南农业科学》2002,(6):《湖南农业科学》-2002年6期-11-13.1页-《湖南农业科学》-2002年6期-11-13.1页
通过对再生稻优良品种的筛选研究,筛选出再生能力强、抗性好、产量高的杂交稻培两500、新香优63等两个优良的再生稻组合,其再生稻单产比对照V644分别增产0.81t/hm^2与0.61t/hm^2,增幅分别为18.54%与13.96%;头季稻 再生稻单产比对照V644分别增加1.33t/hm^2、0.72t/hm^2,增幅分别为11.15%、6.04%。头季稻 再生稻单产比V644增产的组合还有金优207、V46、V35、新香优80、V227、V77、V288、培两优288等。常规稻则以湘晚籼6号、农香98两个品种较好,其再生稻单产分别为3.66t/hm^2、3.61t/hm^2,头季稻 再生稻单产分别为10.73t/hm^2、10.57t/hm^2。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5,(4):93-94
试验结果证明,促芽肥施用时间与施肥量对再生稻腋芽生长、最高苗、有效穗、穗粒数等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促芽肥适宜施用时间为头季稻收割前20-25d,单产3.0t/hm2以上产量水平,促芽肥施用量为尿素266.5-349.9kg/hm2。比目前生产上促芽肥施用时间和施肥量增产达40.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6%。2008~2009年在山西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7位。在2009年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10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6位。忻玉6009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2.8%,属于高淀粉品种。忻玉6009中抗矮花叶病,抗玉米穗腐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结论]忻玉6009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0.
1999~ 2 0 0 0年华安 3号在粤东作双季稻种植成功。作早稻单产 9.942~ 10 .38t/hm2 ,比对照增产 10 .45 %~ 18.80 % ;作晚稻单产 9.5 48t/hm2 ,比汕优 6 3增产 6 .15 %。华安 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是争足穗攻大穗 ;二是控制后期氮肥防倒伏 ;三是科学用水 ,及时防病治虫、杀螺灭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索生态可持续的稻作模式,对比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和再生稻稻作模式的产量潜力和CH4排放特征,以此为选取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的稻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2018年依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科研基地,设置了双季稻和再生稻2种模式,对比分析了产量潜力、稻田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和稻田生态系统CH4季节性累积排放规律以及评估了单位产量稻田CH4排放。【结果】 试验期间,从产量方面来看,双季稻早稻产量为7.37 t·hm -2,再生稻头季产量为8.84 t·hm -2,头季相比早稻增产19.95%。双季稻晚稻产量为6.82 t·hm -2,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为3.39 t·hm -2,再生季相比晚稻减产50.29%。综合两季,双季稻总产量为14.19 t·hm -2,再生稻总产量为12.22 t·hm -2;从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来看,双季稻在分蘖期和齐穗期左右排放较强峰值,再生稻除了在分蘖期和齐穗期有较强的排放以外,其在施用促芽肥时也出现了小峰值。但总体双季稻的排放范围(- 0.06—1.30 μmol·m -2·s -1)要高于再生稻的排放范围(- 0.01—0.70 μmol·m -2·s -1);从稻田CH4季节性累积排放来看,双季稻CH4累积排放要高于再生稻。再生稻头季累积排放范围在23.90—266.59kg·hm -2,再生季累积排放范围在0.00—46.14 kg·hm -2。双季稻早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35.57—251.29kg·hm -2,晚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10.74—321.59 kg·hm -2。双季稻CH4季节累积排放A-B(两叶一心至分蘖后期)段>B-C(分蘖后期至齐穗期)段>C-D(齐穗期至成熟期)段,且全生育期双季稻累积排放达922.35 kg·hm -2。再生稻CH4累积排放B-C段>A-B段>C-D段,且全生育期CH4累积排放为609.74 kg·hm -2,即相比对照双季稻,再生稻CH4累积排放降低了33.89%;最后通过评估单位产量CH4排放可知,早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9 kg·kg -1,头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2 kg·kg -1,头季相比早稻减少了10.14%;晚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1 kg·kg -1,再生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18 kg·kg -1,再生季相比晚稻降低了70.49%。综合两季,双季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5 kg·kg -1,再生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50 kg·kg -1,再生稻相比双季稻降低了23.08%。 【结论】 从单位产量下CH4排放角度来看,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主产区扩大种植再生稻是为良策。  相似文献   

12.
卿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87-6388
[目的]研究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方法]以培两优288为材料,设计30.32万、46.62万、59.18万、76.92万株/hm^2 4个移栽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 4个处理中,头季稻、再生稻和总产都以46.62万株/hm^2基本苗的处理最高,分别为8.7285、5 711.5、14.4400 kg/hm^2。该处理虽然密度不大,但群体结构合理,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适中,因而产量高。[结论] 再生稻要高产,头季稻和再生稻必须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其生产潜力和制定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分别以“再生稻产量、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和“ratoon rice,variety,fertilizer and China”为关键词检索,共收集目标文献119篇。总结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再生稻产量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小产量差的途径。【结果】当前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65、6.90和17.10 t·hm -2,总样本平均产量仅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71%、53%和68%。籼稻和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分别比粳稻和常规稻增产24%—19%和18%—8%;头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68 kg·hm -2,P2O5 123 kg·hm -2,K2O 124 kg·hm -2;再生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45 kg·hm -2,P2O5 50 kg·hm -2,K2O 200 kg·hm -2。再生稻头季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4—29.1万穴/hm 2;适宜留桩高度为40—50 cm;手栽种植利于再生季产量的提高因而总产量也最大;人工收割比机械收割的再生季产量高12%,虽然机种机收会减少产量,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及两季总产量的增产潜力分别为3.38、3.27和5.41 t·hm -2。合适的品种、肥料管理、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和收割方式可以缩小产量差,其中品种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优化施肥量可以使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增产9%和22%,优化种植密度则分别增产8%和17%;适宜的留桩高度为40—50 cm;机种机收更符合轻简化现代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再生稻产区主导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优质、高产及稳产再生稻品种,满足重庆地区对再生稻种植的需求,选用12个品质较优的杂交水稻品种,在重庆市各再生稻产区开展多点试验,筛选再生萌芽期耐热性好、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的再生稻品种。结果表明:中稻再生稻两季综合,宜香优1108、深两优5814、德香4103和川农优528品种的产量优于对照(准两优527),适宜在重庆再生稻产区推广应用。其中,宜香优1108在5个试验点的2季平均产量为13 173.3kg/hm~2,较对照增产7.79%;深两优5814平均产量12 879kg/hm~2较对照增产5.38%。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提高机插钵苗专用秧盘利用率,降低育秧成本。[方法]用同一批秧盘在同一育秧季节先后育再生稻秧苗、一季中稻和麦茬稻秧苗,研究并比较其秧苗素质、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同一批秧盘先后育出的3批秧的秧苗素质好、分蘖正常、产量高。且"一盘三用"将秧盘投入成本从787.5元/hm2降到262.5元/hm2,比正常机插毯苗育秧成本还低。[结论]机插钵苗"一盘三用"在信阳地区是可行的,能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并且播期提早能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安哥拉发展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现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安哥拉安哥拉发展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安哥拉共和国尚有3000万公顷宜农耕待开垦土地,具有发展水稻生产必备的淡水、温度和光照资源;现阶段全国水稻生产的方式和技术落后、栽培面积小、单产水平很低、稻米消费总量的98%左右需要进口;政府对发展粮食生产非常重视,水稻生产属于国家的优先投资领。引用中国的杂交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能够达到单产7500kg/hm^2的高产水平。[结论]为将对安哥拉投资发展水稻产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栽培密度24万蔸/hm2、27万蔸/hm2、30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较高,尤其以密度27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有效穗数29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32.4粒、结实率77.3%,产量9466.97kg/hm2;再生稻有效穗数377.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66.5粒,每穗实粒数50.2粒、结实率75.5%,产量3350.17kg/hm2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杂交中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和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结果]施钾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在120 kg/hm2施钾量下,钾肥一次性基施或钾肥后移产量差异不明显;而在150 kg/hm2施钾量下,钾肥后移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比全作基肥处理增产9.56%。钾肥的穗肥追施比一次性基施明显增加拔节至抽穗的吸钾量和比例,提高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并显著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结论]杂交中稻施用钾肥应掌握施中低量钾肥时作基肥的效果较好,而高量钾肥分次施用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机插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立森  王建武  刘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58-10259
[目的]探讨机插稻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方法]通过不同基本苗和不同施氮量的互作试验,研究机插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结果]随着基本苗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基本苗为13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553.5kg/hm2;纯氮量为34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9 760.5 kg/hm2;互作试验表明,基本苗135万株/hm2、纯氮量345 kg/hm2时水稻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群体较合理,产量最高,为9 796.5 kg/hm2;随着基本苗的增加,高峰苗、有效穗逐渐增加,而成穗率、每穗粒数呈下降趋势;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高峰苗、有效穗随之增加,但成穗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机插稻以基本苗135万株/hm2、纯氮量345 kg/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以Y两优9918和晶两优华占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时头季稻、再生稻的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下,2个水稻品种水稻生育期均无明显差异;头季稻产量以Y两优9918较高,达545.88 kg/667m~2;再生季水稻产量以晶两优华占较高,达254.53 kg/667m~2。两季水稻,以Y两优9918的经济效益较高,为910.37元/667m~2。总的来说,选择Y两优9918水稻品种开展中稻-再生稻栽培模式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