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学科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摘要)美国安多夫考古基金会简·利比我们对来自王洞、仙人洞(1993-1995年)的考古发现遗存,距今20000-6000年以前,进行了五种分析,研究原始稻作农业问题。我们的植硅石研究,像湖南的赵志军一样。揭示了人们使用野生稻...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地区稻作种植与传播(摘要)黑龙江商学院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赵荣光吉林省人文研究院筹备组张志立东北地区的稻作始于青铜时代,早於朝鲜半岛二千余年。是稻作传往日本路线的中间环节。即从长江下游──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九洲再到本洲这样...  相似文献   

3.
我国稻作起源的各类探索与思考(摘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稻作起源的各类探索与思考(摘要)湖南金竹山电厂匡达人一我国稻作起源的各类探索研究我国稻作起源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丰硕成果,虽然有的尚不能成为定论,其探索的多类途径,毕竟丰富了稻作起源研究:归纳起来有十四类之多。一、起自距今约800...  相似文献   

4.
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国乃至亚洲稻作起源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农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迄今仅在我国大陆召开的以稻作起源传播为主题的农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达三次。作为一位农史和林业史研究的爱好者,有幸参加过两届分别于南昌和株洲召开的农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亲耳聆听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关于稻作起源传播的精辟见解,仔细拜读了他们有关此一论题的诸多匠心之作,再把中、日两国学者多年倡导的有关亚洲“照叶树林文化”作为理论观照,不揣冒味,试图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稻作起源传播的历史问题及其研究方法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并以此就教于农业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
关于稻作起源与传播的思考浙江衢州市徐云峰目前,有关中国稻作起源说,不下十一种之多[1],可谓百花开放。一、关于最早年代的探讨1996年3月3日,《中国文物报》以显赫地位,报导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哈蟆洞、又称玉蟾洞,出土1万众年前古稻谷。曾有文章认为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野生稻的分布及栽培稻的起源问题栽培稻是由野生稻培育成功的,而野生稻不只一种,栽培稻品系更为复杂。所以要探索栽培稻的起源,特别是某一地区是否即是起源中心之一,除了在那里必须发现有较早的栽培稻遗存以外,还必须有(或历史上曾经有过)野生稻的分布,而那种野生稻同当地最早的栽培稻又必须在遗传学上具有最密切的亲缘关系。对于我国现有野生稻的调查开始于本世纪初年。1917年,美国人麦尼尔在广东罗浮山麓至石龙平原一带首次发现了普通野生稻。1926年,我国水稻学家丁颖在广州东郊犀牛尾的沼泽地带发现了野生稻;随后在番禺、增城、丛化直至广西的西江流域的很多地方都发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种植西瓜的起源和传播问题(摘要)中国·无锡顾文璧1.西瓜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喜爱的果瓜之一,但它不是中国的原产物。从元末明初起,即有学者提出西瓜在中国的起源问题。六百多年来,这一问题被反复提出,延续不断,成为中国物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难...  相似文献   

8.
丁颖教授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错误.本文旨在探寻丁颖教授在中国稻作、稻种起源问题上探索的每一个脚印,展示他的解答思路与贡献.  相似文献   

9.
石器生产工具与农业的起源(摘要)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沈辰这篇论文考察了大浅滩公主点上的石制品生产,它再现了在安大略湖西南面(大约公元500~1000年)林区中部到后部的转变型文化。AMS确定了来自这种文化复苏的谷类遗存的时代,根据大河峡谷下游谷类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龙江省(总局)近年来审定品种或参试品系28份连续2a鉴定研究表明:各品种(系)在株高、穗数穴、穗长、粒数穗、空壳率、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之间关系,常规栽培鉴定与冷水协迫种植鉴定各农艺性状比较,常规栽培鉴定均高于冷水协迫种植鉴定各农艺性状。各水稻品种(系)在冷水协迫条件下各农艺间存在着明显差异,空壳率与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吴越争霸”与稻作东传(摘要)南京博物院谷建祥中国稻作农耕文化的东传,使日本迅速地由绳文文化步入弥生文化,社会生活类型从渔猎型向农耕型过渡;它不仅使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急剧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在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农耕礼仪等各方面始终保持着与中...  相似文献   

12.
郭辉东 《农业考古》2005,(1):166-166
近20年来的考古发现一再表明,湖南是世界稻作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在湖南省境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稻作文化遗址的发现,时间最早的达12500年,地域分布之广,时间跨度之大,在国内外是仅见的。可以说,从远古时代先民开始至今,在湖南21.8万平方公里的三湘大地,绘就了一幅巨大的稻作文化遗存的历史长卷。这幅长卷由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植物硅酸体分析在农业考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硅酸体分析在农业考古中的应用徐州师范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陈报章1引言及原理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为特征的时代,考古学上将农业、陶器、磨制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三大要素或特征,农耕起源及传播的农业考古研究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时代久远和储存条...  相似文献   

14.
在1958年全国大跃进中,各地用土法生产了大量的鈣鎂磷肥,这种磷肥不仅生产設备簡单,而且肥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質,不吸潮、不結塊、疏松无腐蝕性,其养分含量也較高,据我院生产之鈣鎂磷肥分析結果,全磷含量为P_2O_511—18%,有效磷P_2O_58—12%,按理說来,这是一种良好的磷肥。但是,由于我国生产鈣鎂磷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省1980份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了抗寒性鉴定,筛选出抗和中抗的材料110份,其中抗(R)22份,中抗(MR)鹤份。并对上述部分材料进行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八千年前稻作遗存的发现及古文化生态学研究(摘要)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陈报章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样品中发现了大量水稻硅酸体(phytolith)和炭化稻米。水稻扇形硅酸体和颖壳硅酸体及炭化稻米的形态学研究表明,贾湖古稻多数为栽培粳与...  相似文献   

17.
在植物的细胞遗传和育种研究,都离不开细胞学鉴定工作,特别是在进行植物远缘杂交、诱变育种、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单体、缺体、三体等)研究时更是如此。故长期以来科学工作者对细胞学鉴定就很重视并在究研方法上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根尖细胞或花粉母细胞,经过涂抹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反其行为。对非整倍体的细胞学鉴定,则主要是观察减数分裂前Ⅰ和中Ⅰ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二价体情况。由于减数分裂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时间是比较短的,因此。在这一发育时期要对大量的材  相似文献   

18.
对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省罗家角遗址4个文化层出土的1 5块陶片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来自第2、3、4等3个文化层的5块陶片中检出了稻运动细胞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显示:罗家角遗址水稻硅酸体的纵长、横长较小,形状系数较大,是一类小型硅酸体;利用硅酸体4个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亚种判别的判别值也较小,和现代栽培稻籼亚种的硅酸体更相近.但在硅酸体的分布图上出现多峰现象.从硅酸体形状分析结果看,罗家角遗址及其周围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以籼亚种为主,并混杂粳亚种的多样性群体.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SSR)技术在水稻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北方水稻的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为辅助选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和抗性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阐述SSR对水稻抗稻瘟病研究的作用,介绍SSR的机理和方法,为今后抗稻瘟病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杂交粳稻“黎优57”(省命名“辽优一号”),具有明显的丰产特性,其养分吸收与分配规律如何,极待研究。根据杨守仁教授的论述,我们在研究杂交稻的营养特性时,发现其生长发商和对各种元素的反应介于双亲之间而有接近粳型母本的趋势。本文是我们对杂交稻养分吸收与分配及其和母本比较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