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湖州市春蚕期环境改善,氟化物污染越来越少,多丝量蚕品种又被不断推出。从2007年开始,对湖州市农科院蚕研所新育成蚕品种华东×春晨进行了试养,2008年和2009年春蚕进行了农村区试工作,现就两年春蚕的情况进行调查小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在春蚕期能否在氟化物污染区饲养抗氟能力较强的夏秋用蚕品种,使之获得一定产量,减少污染损失,1985年春期在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湖州市郊区含山乡砖溪村山西组进行试验,获得预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春用蚕品种耐氟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中小砖瓦窑类企业的增加,造成了以氟化物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给各地蚕丝生产带来了危害.据林建荣、沈海铭、林昌麒等研究报道认为,不同蚕品种对氟化物污染抵抗性有明显差异.结合1999年农业部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质量抽查,1999年春蚕期,我们对占全国推广量80%的6对春用蚕品种进行了耐氟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氟化物浓度在55~80mg/kg之间,各品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龄期经过延长,体重增长倍数下降,但品种间的耐氟性能有较大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春蚕期氟污染治理系统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建材工业的发展,大气氟污染日益严重,每年除局部蚕区氟化物中毒从未间断外,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也屡有发生。80年代湖州重点蚕区曾发生过两起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1982年春蚕期全市氟化物中毒蚕种8.8万张,损失春茧852t,经济损失456万元;1986年春蚕期全市氟化物中毒蚕种15万张,占总饲养量的73%,损失春茧2900t,经济损失1300万元,进入90年代,大气氟污染不仅对春蚕生产造成危害,而且对秋蚕生产也带来严重威胁,氟污染危害已成为制约湖州地区蚕茧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应用推广国内外氟化物研究成果与防治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市特点和实际状况,对氟污染成因、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春蚕期氟污染治理系统模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菁松F×皓月F,是1对具有耐氟化物性能强、强健、好养、优质高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2005年春蚕期引进该品种,现将菁松F×皓月F的农村试养概况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1986年春蚕氟化物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春蚕氟化物污染是继1982年以来影响较大的一次,今年氟化物污染的特点是时间长,污染面广、影响大、损失重、从5月11日开始出现蚕氟化物中毒,其中大面积中毒的时间为5月13日至5月18日,这时,蚕正好进入三龄期。我市135个蚕乡中有107个乡,698个村,7636个村民小组的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氟化物的污染。在359730盒春种中受氟污染的达163800余盒,占发种量的45.53%,损失重。1986年春蚕遭受氟化物污染中毒,经过采取停窑和综合技术防治措施,春茧基本  相似文献   

7.
<正> 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蚕桑,日本五十年代已有报导。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也有发现。但真正认识其危害并引起足够重视的,大概是82年春蚕期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大面积发生氟化物中毒以后的事。继后,86年春,江浙蚕区又一次爆发了氟污染危  相似文献   

8.
姚琴  陈克平 《蚕业科学》1993,19(2):111-113
<正> 多化性蚕品种,常规采用一年春、夏、早秋、晚秋饲养四代进行保育。前文曾报道:利用8—10℃冷藏蚕卵,减去夏季保育,获得成功。本试验采用蚕卵冷藏与黑种继代技术,实行隔期保育。一年只进行春、早秋两次养蚕,从而达到省力化保种目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家蚕饲养环境越来越恶劣。近十年来湖州市春蚕期重点蚕区都饲养秋用品种以减少养蚕风险。从2006年开始湖州地区砖瓦厂被关停,同时对蚕桑业污染严重的企业在蚕期停产,使养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此,在2006年春期我们在湖州市区引进春秋兼用的家蚕新品种新玉×同丰进行试养,现将试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华东×春晨蚕品种是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并于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桑蚕新品种。为调查和了解该品种在临安地区饲养适性性,我们从2012年到2014年春期,对桑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开展了3次试养,综合几次试养成绩,认为该品种基本适宜在临安春蚕期饲养。1华东×春晨性状优良综合几次试养成绩,试养户普遍反映,该蚕品种孵化齐一、蚕体匀整、眠性快而齐、抗病力强、易饲  相似文献   

11.
引进和选用抗氟性强的蚕品种,对氟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来说,是稳定蚕茧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杭嘉湖蚕区氟污染严重,成为影响蚕桑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轻氟化物的危害,我们选用了抗氟性较强的品种,于1996年春期,选择了氟污染较严重的桐乡市羔羊乡和氟污染较轻的嘉兴郊区蚂桥乡分别设点作蚕品种抗氟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构报告如下:1 供试蚕品种抗氟蚕品种繁花×春梅,以菁松×皓月作对照。2 试验方法在蚂桥和羔羊乡各选一农户,设立试验区和对照区,两者的饲养条件及技术处理相同,都采用普通育。无论氟污染严重还是较轻,试验区和对…  相似文献   

12.
秋丰×白玉在春季饲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秋丰×白玉由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是一对耐氟性强、产量高、丝质优的夏秋用家蚕品种,系浙江省抗氟污染、提高茧丝品质“秋种春养”的主推品种,专养秋丰×白玉夏秋用家蚕品种可以显著提高茧产量、质量,对促进我们吴江蚕桑老区的传统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春蚕期在吴江市震泽镇开始引进,进行农村试养;2005年春蚕期在吴江市桃源镇大规模推广饲养了5300张。  相似文献   

13.
防微灵在我场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竹英 《江苏蚕业》2000,22(1):59-60
1998年春,由于菜粉蝶的猖撅,我场在南通地区的几个原蚕点微毒率偏高,虽然公司检测各批均合格,但自我淘汰的损失较大。1996年春,我们曾小批量使用防微灵,效果良好。因此1999年春期,我场在抓好综合防微措施的基础上,在这几个原蚕点加用了广东蚕研所研制的防微灵。现将生产中使用防微灵的效果报告如下:1应用时间、地点及材料1.1时间1999年春蚕期1.2地点通州十总镇于家坝村、中雁村,五窑乡江海村,如东饮泉乡饮南村,场部杂交种桑园1.3蚕品种:锡方、春蕾、872、871、苏五、苏六、苏镇、春光1.4防…  相似文献   

14.
1982年春,我国主要丝绸产地之一的杭嘉湖地区,由于受工业废气为害,发生大面积春蚕中毒。从春蚕中毒症状和桑叶、蚕体的分析判断,主要为氟中毒。污染大气中的氟化物,被桑叶叶面吸收、吸附,使得桑叶含氟量增加。蚕食下氟污染桑叶后,经过消化作用,一部份随蚕粪排出体外,一部份残留在蚕体内,导致蚕中毒。这就是说,桑叶作为大气污染的中间介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上年中秋制种的滞育卵经复式冷藏处理,到当年夏蚕期饲养,夏制种再经中秋蚕期饲养,进行了有滞育多化性品种的省力保种试验.夏蚕期其生命力较对照组低1.2%~1.9%,生种率上升16.0%,差异达显著程度.中秋蚕期生命力高1.0%,生种率低0.9%,完全恢复正常.重复试验,结果一致.有滞育多化性品种用滞育卵复式冷藏处理一年二次省力保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家蚕雄蛾不冷藏制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蚕品种科研部门,由于繁育的品种多,少则几 十个多则几百个品种。每次制种都要按品种对雄蛾 进行编号后冷藏,多次重复使用。每次制种雄蛾往 往要冷藏3-4天。在这过程中由于品种多,取出冷 藏频繁,雄蛾容易死亡,加上制种人员流动大,生手 多容易混淆品种。而且多次冷藏后再次交配对雄蛾 的精子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雄蛾不冷藏能成活,每 次制种结束后雄蛾就可以回到原来的制种盒内,简 单有效地省去了以上的麻烦及装冰冷藏的费用。所 以笔者对雄蛾不冷藏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正>1982年春蚕期,杭嘉湖蚕区发生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蚕农损失惨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83年开始,蚕茧主产区建立春蚕期桑叶含氟量监测和控制氟化物污染源排放等管理制度,有效地遏制了氟化物对春蚕生产的危害。本文以海宁市1983年至2004年22年来桑叶含氟量监测点的测定数据和相关条件为依据,分析影响桑叶含氟量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蚕期防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本地蚕业生产的发展,寻求适合本地区农村春期饲养的新品种,2008年春蚕期我们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新品种野三元进行第一次试养,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野三元正反交各2张,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提供,20  相似文献   

19.
在预防春蚕氟污染中毒的农业技术措施中,饲养对氟污染桑叶耐受力较强的蚕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为比较不同蚕品种对氟污染桑叶的耐受力,以便氟污染区选择饲养耐氟力较强,产量、产值较高的蚕品种,于1988年春蚕期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秋种春养优越性和推广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衍峰 《蚕桑通报》2001,32(4):45-47
浙江是全国蚕桑生产的重点省份 ,习惯上一年的养蚕生产大致分为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五期 ,春蚕期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桑叶质量好、病虫害少等条件优越 ,是一年中最佳的生产期 ,在全年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长期以来 ,我省各蚕区春期的蚕品种 ,一般都选择产量高、茧质好的春用品种 ;而夏秋期由于受气候、叶质及病虫害等不良因素影响 ,一般饲养体质强健、抗病性强的夏秋用品种。但是 ,近年来 ,我省的不少主产蚕区出现了秋种春养的趋势 ,而且普及速度非常快 ,这是对传统养蚕业的一种改革。1秋种春养的提出八十年代以来 ,由于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