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美人’梅与其近缘种亲缘关系的AFLP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美人梅型的4 个品种以及部分近缘种为试材, 运用AFLP 银染法, 采用引物组合E-ACT/M-CAT, E-GA/M-CTC , E-ACT/M-CCA , E-ACT/M-CAC , 扩增得到420 个位点的6 300 条带数据。使用NTSYSpc 2. 1 t 软件, 分别采用DICE , SM和Jaccard 匹配系数, SAHN Clustering 进行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UPGMA) 聚类分析, 得到了‘美人’梅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依次为梅、紫叶李、李、山桃、桃花、山杏和杏的结果, 与形态学、遗传育种学的相关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3.
我国栽培芍药与几个近缘种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对我国芍药的27个栽培品种和5个近缘种选用了21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5个野生种中, 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与栽培芍药的遗传距离最近; 其次是草芍药( P. bovata) 、美丽芍药( P. mairei) ; 川赤芍( P. veitchii) 、块根芍药( P. anomala) 与栽培芍药的遗传距离则最远, 说明栽培品种与芍药的亲缘关系最近, 而与川赤芍、块根芍药的亲缘关系则最为疏远。该结果与比较形态学研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李,杏,梅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经对89个李品种、32个杏品种及25个梅品种(品系)进行叶柄、叶片过氧化物 酶同工酶分析,发现李、杏、梅的同工酶谱型基本相似,但亦存在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带区二条酶带Rf值之不同。分析其酶带及谱型的内在规律性,作者认为将李、杏、梅归为同一属(或同一亚属)较为合理;杏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介于李和梅之间,而更亲近于梅;三者之间的演化途径为李→杏→梅。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量分类方法对12个猕猴桃种群(变种)的19个性状进行了聚类方法,Q型聚类结果表明:当D=3.75时,将12种猕猴桃聚类为10类,对D=7.27时聚为2类,R型聚类结果表明:在D=4.16时,将果实聚为7组。 相似文献
6.
7.
选取了30个主要性状,对四川省59个桂花品种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开花季节为桂花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作为一个比较高级的分类标准是比较适宜的,这也是目前桂花分类工作者已经达成的共识;花色作为比较主要的分类标准是可行的;四季桂类与秋桂类关系较远,秋桂类中,金桂与银桂关系较近,与丹桂相对较远。这与史书记载丹桂出现较晚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睡莲品种数量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睡莲》中所描述的245个品种中的101个为运算单位,利用SAS统计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描述所用的16个性状独立性强,其中株型、花径、叶面积和株叶展幅对睡莲分类有重要影响.根据国际法规的规定,系统聚类(离差平方和法)结合快速聚类的结果,又考虑到睡莲品种分类的现状,建议将睡莲分为热带大花睡莲品种群、热带中花睡莲品种群、热带小花睡莲品种群、耐寒小花睡莲品种群、耐寒中花睡莲品种群、耐寒大花睡莲品种群等6个品种群.该框架既符合现在睡莲品种分类方法的内涵,又符合国际法规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10.
11.
梅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梅的野生种及果梅、花梅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及酯酶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受试类型都有基本相似的特征酶谱。野生梅、半野生梅、单粉垂枝梅和淡晕宫粉梅较为原始,白须朱砂梅和送春梅较为进化,大羽梅最为进化,其构成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梅的变异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文献阅读、标本查阅及实地考察,发现了梅的一些变异类型。提出了梅的地理分布格局,对梅分布的历史迁作的探讨。种、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另外还有一些亚中心;在对种群数量和变异类型研究的基础上,确认梅的自然分布中心即梅的变异中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采后处理对青梅果实的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青梅采后室温贮藏下生理和品质的变化 ,研究了采后处理对梅果室温和冷藏后转入常温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 ,采后果肉急速软化 ,可滴定酸迅速下降。各处理对青梅果实的保鲜效果以乙烯吸收剂处理效果最好 ,其次是GA3处理。CaCl2 处理浓度以 2 %为宜 ,热空气处理的时间不能超过 2d 相似文献
18.
19.
果梅花粉原位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软条红梅为试材,分别于白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后的1、3、6、12、24、48、72、96、120 h切取花柱,用FAA固定液处理、荧光染色后压片观察,结果表明:异花和自花花粉都能在柱头上萌发,但在授粉后的48 h之内异花花粉的萌发率显著高于自花花粉的萌发率,如在授粉6 h后,异花花粉萌发率高达58%,而自花花粉的萌发率仅为23%。花柱内异花花粉管生长速度明显比自花的快,在授粉后花粉管到达花柱上部、中部及基部的数目均是异花高于白花。如授粉24 h后异花花粉管平均有30余根穿过花柱上部,约有14根到达中部,有2根到达基部;而自花授粉的花粉管分别仅有18、7和0根,且白花授粉时在72 h内均未见有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主要在花柱中部前后停止生长。结果表明软条红梅自花授粉的花粉管主要是在花柱中部被抑制而停止生长,从而不能完成受精,表现出典型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