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规模化养殖是指奶牛在奶牛小区或规模饲养场内饲养。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奶牛运动少、产奶量高,集中饲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引发奶牛发生酮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奶牛规模化养殖的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为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本文主要针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奶农因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奶农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金海 《中国乳业》2012,(10):18-19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旭泥板奶牛养殖小区成立了奶农经济合作社,采取了"合作化、八统一"饲养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推行,实现了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保障了原料奶的安全,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此类奶农经济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值得其它地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徐州周边地区大部分奶农饲养奶牛仍然是传统的散养方式。随着畜牧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国家和乳制品企业对奶源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种饲养方式已经不适应奶牛业的发展。奶牛散养将会被规模化养殖所替代,实现规模化养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奶业所面临的单产水平低和牛奶质量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渡。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方便了进入小区的奶农从事规模化奶牛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经过调查,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奶牛的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控制、扑灭和动物检疫,尤其是奶牛“两病”净化和防控问题.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发展,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是推进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最终目的是希望奶牛能够采食适量平衡的营养物质,取得最高的产量、最优质的牛奶、最佳的繁殖率和获得最大的利润,全混合日粮饲养是唯一对规模化奶牛养殖均适用的饲养方式。笔者对河北省行唐县长健、爱农、顺旺、旺达等14家推广过全混合日粮的小区进行了调查,目前有10个小区仍在艰难维持,有4个小区在推广半年后被迫停止。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全混合日粮在推广过程中,在推广方法、效果认  相似文献   

6.
关于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养殖专业化与规模化集中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即农户分散饲养相比,规模化饲养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转换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奶牛规模化饲养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近些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发展畜牧业,许多地区迅速崛起的奶牛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已经或正在成为当地环境主要污染源,如何处理粪污模式,成为解决奶牛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莉  刘洋 《中国奶牛》2012,(16):4-7
本文根据对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北等奶牛养殖主产地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资料调查,深入分析当前农户奶牛养殖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奶农基本已经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霾,奶牛养殖显著恢复,养殖方式积极转变,养殖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生鲜乳收购价格、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禀赋、资金支持是影响奶农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国家应保持对奶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奶农的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养殖,是奶牛养殖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奶牛养殖地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适度规模化养殖",推广应用规模标准化养殖技术,进一步规范生鲜乳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饲料与饲养管理,繁殖与育种、疫病防治等技术环节,实现奶牛高质量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奶牛的饲养管理模式主要以散户饲养为主,这种生产模式投入少,管理不规范,造成奶牛繁殖疾病增加,繁殖力下降,大大地影响了奶农的养殖收益和生产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奶牛业的投入,中型及中型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的数量逐年增加。为使高效的饲养管理模式得以推广,以此提高奶牛的繁殖水  相似文献   

10.
各地     
黑龙江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达四成 黑龙江省奶业发展提档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奶牛养殖正逐渐退出庭院、村屯,进入大户、牧场和小区。据粗略估算,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比例目前已达到40%左右。由于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科学饲养,黑龙江省奶牛单产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奶牛业目前的状况:各种管理体制、不同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并存;奶牛品质参差不齐,营养和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奶牛数量主要集中在小养殖户(场);养殖工艺相对先进规模化奶牛场占有量少;低产而庞大的奶牛数量以消耗饲草饲料资源换取原奶的总产出量;即使许多良种奶牛,也由于生产环境不良的巨大影响而无法维持其持续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奶牛的规模化养殖。我国北方地区资源丰富,有益于发展规模化的奶牛养殖,但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在养殖奶牛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本文以北方地区养殖奶牛为出发点,主要阐述了奶牛养殖的现状和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具体措施,最后针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蒙古敖汉旗贝子府镇生猪饲养量逐年增加,年出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达到78户。该地区属半农半牧区,有着传统的饲养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起敖汉旗不断改良生猪品种进行“4良4改”,生猪饲养从单一的家庭饲养方式逐步向家庭规模化养殖转变。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增多,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造成生猪养殖高成本、低产出的恶性格局。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4月27—28日,由美国达农威公司和达农威中国公司共同主办的"2016年北京国际奶牛生产技术与饲养管理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顺义召开,研讨会主要围绕奶牛精准饲养和提高效率进行讨论,并由公司团队专家作了《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规模化牧场经济效益的影响》、《TMR质量标准及其对牛群生产性能的影响》、《达农威犊牛饲养程序对培育健康犊牛的作用》等技术报告。在研讨会上,达农威公司宣布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式推出新产品——犊牛益康~(TM)(SmartCare~(R)),该产品可以添加到断奶前犊牛的液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养殖效益是每个奶牛养殖者第一看中要素,大部分奶农没有接受过正确的、系统的饲养管理培训(经常是被左邻右舍以讹传讹的"经验"误导了),使奶牛养殖效益普遍不高。笔者总结了深入生产一线发现的饲草应用和消毒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做法,以期指导广大奶农,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双城雀巢创造了"乳企自建+家庭牧场"的模式,通过建立培训中心、建设示范牧场、提供技术指导和贷款担保、采取激励措施等,引导带动奶农从散养走向规模化养殖。该模式不但实现了奶农和企业的双赢,有利于节约投资,稳定回报率,而且实现了适度规模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11,(10):27-27
【本刊辑】黑龙江省奶业发展提档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奶牛养殖正逐渐退出庭院、村屯,进入大户、牧场和小区。据粗略估算,全省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比例目前已达到40%左右。由于规模化养殖场实施科学饲养,黑龙江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奶牛的养殖正向规模化饲养模式逐步推进,散养户的数量大大减少,规模化饲养可以在疾病发生时更有效的进行防控,同时也会降低养殖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我国奶牛的养殖模式虽然已经在逐步转变,但规模化养殖场多由散养户逐步转变而来,其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进而导致了奶牛的生产性能不能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规模化奶业的迅速发展,奶牛养殖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水已成为农村社会主要污染源之一,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加强奶牛养殖环境保护,首先是农村小康建设的需要。农  相似文献   

20.
奶农生产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农是我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对奶业主产省(区)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北3个奶牛养殖地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资料,深入分析当前奶农生产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奶农已经基本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霾,奶牛养殖业逐渐恢复,养殖方式积极转变,养殖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生鲜乳收购价格、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禀赋、资金支持是影响奶农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国家应继续高度重视奶农,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奶农的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