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为害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部的一种钻蛀性害虫。通过对沙柳木蠹蛾羽化行为、性比和寿命的调查,对各日龄雌蛾求偶和交尾发生时间的统计分析,明确了沙柳木蠹蛾性行为的动态节律。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在19:00~21:00羽化最为集中;雌雄性比平均为0.66∶1;成虫平均寿命4.8±2.2d,其中雌蛾的寿命稍高于雄蛾。雌蛾在进入暗期1~2h内求偶行为明显,最大求偶百分率出现在羽化后的第二晚。1日龄成虫的交配高峰在暗周期的前2h,而2~4日龄成虫的交配高峰是在暗期的1h内;交配持续的平均时间为38.41±11.42min。随着蛾龄的增大,雌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发生的时间提前。沙柳木蠹蛾的性活动高峰出现在羽化后连续3个暗周期的前半段,可作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沙柳木蠹蛾最佳时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规律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为开展荔枝蒂蛀虫化学生态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室内温度(26±1)℃、相对湿度(80±5)%和光照周期14L∶10D条件下,观察荔枝蒂蛀虫成虫的羽化和交尾习性;采用正己烷浸提雌蛾性腺获得粗提物,用触角电位仪测定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用Y型嗅觉仪测定雄蛾对雌蛾性腺粗提物的选择趋性反应。【结果】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化蛹后7~8d;3日龄成虫交尾最为活跃,交尾高峰期在22:00-01:00;3日龄雄蛾对3日龄处女雌蛾性腺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较强,尤其对22:30-00:30雌蛾性腺的粗提物反应最强,说明22:30-00:30是荔枝蒂蛀虫性信息素释放的高峰期。荔枝蒂蛀虫3日龄雄蛾对3日龄雌蛾22:30-00:30性腺粗提物具有明显的选择趋性。【结论】荔枝蒂蛀虫交尾与性信息素释放存在一定的时辰节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栎黄枯叶蛾。[方法]在野外对栎黄枯叶蛾交配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田间诱蛾试验验证了栎黄枯叶蛾的性趋向。[结果]交配行为试验表明:栎黄枯叶蛾的求偶与交配行为均发生在凌晨2:00—5:00,交尾高峰出现在凌晨3:00—4:00;羽化后的成虫在1~5日龄都具有交配能力,2日龄成虫交尾能力最强;栎黄枯叶蛾雄蛾能多次交尾,雌蛾仅1次;1日龄的处女雌蛾交尾时间较短,随雌蛾日龄增加,其交配持续时间逐渐加长,开始交配的时间提前;性趋向实验表明:栎黄枯叶蛾种内个体间引诱作用为雌蛾引诱雄蛾,分泌与释放性信息素的腺体位于雌虫腹部末端,同性间不存在引诱聚集行为;性诱试验发现:2~3日龄未交配雌蛾诱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日龄。[结论]依据研究结果,认为该虫符合利用性信息素防治虫害的基本要求,可利用性信息素对其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4.
荔枝蒂蛀虫羽化及交配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荔枝蒂蛀虫羽化规律及其交配行为。[方法]在室内观察荔枝蒂蛀虫的羽化规律、成虫交配行为。[结果]荔枝蒂蛀虫雌、雄茧蛹集中在进入暗期6h后的时间段内羽化,进入暗期2h为羽化高峰;荔枝蒂蛀虫茧蛹第6~9天为羽化高峰期,雌雄性比接近1:1。暗期8h后为荔枝蒂蛀虫的交配高峰期。荔枝蒂蛀虫雌蛾羽化当天不进行交配,2~8日龄雌蛾均可交配.2、3日龄雌蛾进入交配高峰期;1~15日龄雄蛾均可交配,2-5日龄雄蛾进入交配高峰期。[结论]该研究摸清了荔枝蒂蛀虫羽化规律及其交配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油松球果螟性信息素及其防治,通过野外采集油松球果螟蛹,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对油松球果螟的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每株油松树平均有蛹2.51个,室内蛹的羽化率为47.52%。成虫羽化在7月8日达高峰期,6∶00~12∶00羽化头数占整日羽化量的48.01%;12∶00~18∶00羽化头数占整日羽化量的25.28%。室内雌雄蛾比率为1∶1.084,其中羽化早期,雄成虫羽化量比雌成虫的多12.95%。室内成虫白天静伏不动,夜间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分别为20∶00~24∶00和4∶00~7∶00。在此期间,观察到雌成虫召唤状态。油松球果螟分多处产卵,雌蛾产卵平均46.5粒。卵期6~8d。  相似文献   

6.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Lepidoptera:Cossidae)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害虫.为研究利用其性信息素防控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光周期L∶D=14∶10、温度19-32℃、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对雌蛾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采用腺体提取法和瓶内收集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日龄在同一时辰、同日龄在不同时辰的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然后测定雄蛾触角对各种性信息素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以雄蛾对腺体提取物的EAG值表示性信息素的产生量,对瓶内收集物的EAG值表示释放量,检测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的时辰节律.结果表明:雌蛾求偶均发生在暗期;雌蛾求偶率与日龄有关,其中2日龄雌蛾求偶率最高,平均为86.7%;不同日龄雌蛾求偶高峰期均在进入暗期4-6h期间;随着虫龄的增加,求偶高峰期前移.雌蛾羽化当晚体内即可产生性信息素,并且向体外释放,但量较少;2日龄雌蛾产生和释放的性信息素量最大;雌蛾腺体中性信息素含量从进入暗期后逐渐增加,在暗期5h含量最高,随后逐渐减少;雌蛾释放性信息素从暗期4h开始,至暗期6h释放量最大.通过林间处女雌蛾诱捕试验证明了六星黑点豹蠹蛾的求偶行为与性信息素产生和释放在时辰节律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豇豆荚螟雌蛾在自然条件下的交配规律。结果表明:该虫成虫雌蛾羽化后2日龄开始出现求偶行为和交配活动,羽化后第4到第5天及暗期8~9 h达到求偶和交配高峰期,该虫雌蛾一生交配1~2次。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成虫行为节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梨小食心虫成虫行为节律,为开展梨小食心虫化学生态学研究及其综合治理奠定基础。【方法】在人工气候箱(温度(24±0.5)℃、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为15h光期和9h暗期)条件下,系统观测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节律。【结果】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羽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主要发生在光期05:00-10:00这个时段,此时成虫的羽化数量占总羽化数量的90%以上,其中以05:00-06:00羽化率最高,与其他时段差异显著;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多发生在羽化后第3天,呈"一"字形交配,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11~35min,平均为22.07min,成虫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17:00-21:00,交配率超过90%;梨小食心虫雌成虫的产卵节律与其交配节律颇具相似性,其产卵活动也主要发生在17:00-21:00,该时段所产卵量达到总产卵量的87.43%,显著高于其他时段。【结论】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具明显的生物节律,其中羽化行为主要发生在上午05:00-10:00,交配和产卵行为主要发生在傍晚17:00-21:00。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全球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具有寄主广、繁殖快、抗药性强等特点,常在短期内对农作物造成重大危害。为了探明温度对斜纹夜蛾求偶、交配、产卵等生殖行为的影响,为预测预报和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指导,在光—暗周期、湿度分别为14 h—10 h和(70±5)%的人工气候箱中,设置了19、22、25、28、31℃等5个温度处理,每个温度处理配对同一天羽化,发育良好的2日龄斜纹夜蛾成虫20对,在暗期(20:00至次日06:00)每隔0.5 h观察1次,详细记录其求偶时间、交配时间、交配姿势、产卵时间等生殖相关信息,利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温度对斜纹夜蛾生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8℃时4个暗期斜纹夜蛾的平均求偶率、交配率和产卵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0%、40%和19%;求偶和交配行为与暗期呈抛物线关系,求偶高峰期多数集中在21:00—23:00,交配高峰期多数集中在01:00—03:30,在第3个暗期时,求偶率和交配率达到高峰;交配姿势为“一”字形和“V”字形,前者出现次数显著高于后者。综上,温度可影响斜纹夜蛾的生殖行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生殖行为是个体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白背飞虱的交配、产卵等生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背飞虱雌虫羽化昼夜节律高峰期在12∶00~14∶00,雄虫羽化高峰期比雌虫早,在10∶00~12∶00,交配昼夜节律高峰期在凌晨0∶00~2∶00和中午12∶00~14∶00,产卵昼夜节律高峰在12∶00~16∶00,雌雄成虫均可交配2次以上,雌虫多次交配后产卵量显著多于单次交配的雌虫,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卵,但产卵量显著少于交配过的雌虫且所产卵不能孵化,表明白背飞虱不具有孤雌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沙棘木蠹蛾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为沙棘木蠹蛾性引诱剂的开发和利用作准备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 ,就与沙棘木蠹蛾性引诱有关的几个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 7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 ,1 5 :0 0— 1 8:0 0羽化量占日羽化总量的 90 % .雌蛾的求偶行为主要发生在 2 0 :0 0— 0 :0 0 .未观察到雌蛾多次交尾现象 ,偶尔可见雌蛾未交尾即产卵 .雌蛾寿命一般 2~ 7d ,平均 4d ;雄蛾寿命 3~ 8d ,平均 6d .处女雌蛾在林缘上风方向 30~ 1 0 0 0m都能诱到一定数量的雄蛾 .雌蛾的求偶行为表现出很强的时间节律 ,通过悬挂 7个处女雌蛾诱捕器连续观察发现 ,2 0 :0 0— 0 :0 0诱蛾量占日诱总量的 94 2 % ,1日龄处女雌蛾诱蛾量最多 ,随着处女雌蛾日龄的增加 ,诱蛾数量下降 .雌蛾腹部性腺体粗提物具有引诱雄蛾活力 ,交配雌蛾不再具有引诱雄蛾能力 .雌蛾的求偶暗期为 1~ 2h .沙棘木蠹蛾性诱特性符合蛾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马铃薯块茎蛾成虫的交配行为,结果表明,成虫羽化当天即可进行交配,交配高峰出现在黑暗后1.0~3.0h,交配活动以羽化后2—4d表现强烈,以4日龄雌虫和3日龄雄成虫的组合效果最佳。雌雄蛾有多次交配习性,雄蛾平均交配3.2次,雌蛾有二次求偶现象。补充营养影响雌蛾起始求偶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中华蚊母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CB-110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中华蚊母树的光合作用日进程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中华蚊母树光合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在14:0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2:00,为9.37μmoL/m^2·s;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到12:00达到1天最大值,约为4.34μmoL/m^2·s;蒸腾速率、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及胞间CO2浓度等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环境温度和光周期对枣尺蛾求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光周期对枣尺蛾 (ChihuozaoYang)成虫求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自然条件下 ,雌蛾在羽化第一天即可求偶 ,3~ 5d求偶率最高 ,从第 6d起则明显下降 ,求偶高峰期处于 2 2∶0 0~ 2 3∶0 0 ,光照和温度对成虫的求偶行为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越低 ,求偶高峰期明显提前 ,持续时间也相应延长 ,连续黑暗和连续光照下成虫求偶行为均变得不活泼且无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FY-2E卫星云图、天气雷达拼图、中央台强对流逐小时监测、海岛站及数值模式产品等资料,对2012年9月27日12:00-20:00(CST)出现在环渤海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内蒙东部的低涡系统东移南压,进入河北东部低涡有干冷空气侵入,槽前暖湿气流与地面冷锋叠加,8:00 0~6 km垂直风切变跃20 m/s,K指数为33℃,SI指数为-3.8℃,14:00 CAPE达1 883 J/kg,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同步监测显示:12:00 MCS生成于北京至河北北部,云图中尺度象元TBB为-65~-25℃,带状对流云团强弱交替变化为3~6 h,渤海西海岸带强对流最强时段在14:00-17:00,出现2条飑线,回波强度大于50 dBz,其中影响秦皇岛的飑线1 h温度下降10℃、气压下降2.7 hPa;19:00 MCS主体入海后断裂,20:00-21:00在莱州湾及大连半岛重新增强。渤海西海岸带以短时大风、冰雹为主,东海岸带为强降水,雷电大于8 h。  相似文献   

16.
刺槐林地空气负离子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戴河联峰山公园刺槐林地内空气负离子水平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密度在1d内存在2个波峰和2个波谷交替变化的规律,波峰分别出现在7:00—11:00、16:00—17:00,波谷出现在11:00—13:00、23:00—1:00。7月份空气负离子密度明显高于其它月份,峰值达到1508个/cm3,且空气负离子密度以7月份为中心呈单峰曲线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空气负离子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藏北黑颈鹤Gins nigicollis繁殖前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表明:①黑颈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种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大小依次为:取食43.69%,警戒21.78%,保养21.69%,运动7.57%,杂项3.18%,繁殖2.09%。②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在雌雄个体间具有一定的差异。雄鹤的警戒和运动行为比雌鹤高,且警戒行为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4种行为雌性较高。③黑颈鹤的各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11:00以前,各种行为活动相对稳定,11:00之后依次出现了3个取食高峰和1个保养高峰,且呈上升趋势;其他4种行为无明显峰值,并呈下降趋势。④雌雄鹤的取食、警戒和保养行为在不同时段上表现出同步性和异步性。雄鹤取食高峰集中在中午(12:00~14:00),雌鹤的取食高峰分散在一天中的早(8:00),中(12:00,14:00)和晚(17:00)3个时期。讨论了繁殖前期黑颈鹤性别间的行为差异,并与黑颈鹤东部种群以及其他鹤类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图2表1参35  相似文献   

18.
高飞翔  淡建斌  孙向伟  曹晓蒙  李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33-5735,5873
[目的]探讨气象因子对白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生长良好的白草植株的健康叶片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仪对其进行活体测定,研究白草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白草为C4植物,无光合午休现象,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光合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2:00,蒸腾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4:00;白草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气温及叶温的相关性不显著;白草蒸腾速率与气温及叶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光强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白草的最佳浇水时间为1d中的10:00和1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