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DNA引物,对云南西双版纳野猪7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78个个体在27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出213个等位基因,各座位上等位基因数的范围在4~13之间,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789个等位基因,表明在3个野猪群体中多态性较丰富。(2)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并以其为基础获得了野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H均值0.81,PIC均值0.79;有效等位基因数共155.7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65~10.10之间,平均数为5.77个,等位基因频率在0.0128~0.4808之间,其中位点SW72的102/等位基因频率最高,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丰富。(3)计算了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景洪野猪与勐海野猪遗传距离最近,和勐腊野猪的遗传距离较远,种间内的遗传变异丰富,表明西双版纳野猪群体在核基因水平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王翌  李淼  李永锋  孙元  仇华吉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4):2964-2973
【目的】筛选安全的、具有优良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研发益生制剂,为饲料添加剂等动物相关产品提供资源。【方法】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采集野猪粪便样品13份,编号后置于4℃保温箱迅速运回实验室,利用MRS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测序后在NCBI上使用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将鉴定后的乳酸菌菌株分别接种于酸性(pH 3.0)和含胆盐(0.3%)的MRS培养基,在不同条件下评价乳酸菌菌株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于室温条件下静置,在不同时间测定其OD600nm,进行自凝集能力评价;过夜培养的菌株分别与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混合后于室温静置,进行共凝集能力检测。在体外,分别进行乳酸菌菌株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测定,评价不同菌株的黏附能力。通过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的抑菌环直径,评价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体内外试验评价乳酸菌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外,分别以模式菌株嗜酸乳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将3株乳酸菌菌株和对照菌株在血平板上划线,37℃厌氧孵育18—24 h,观察细菌菌落周围是否形成溶菌环,评价分离菌株的溶血特性。使用文献中已报道的毒力因子引物对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评估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内,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连续饲喂7周龄的BALB/c小鼠21 d,分别测定小鼠的初始体重和最终体重,观察计算体重变化情况;饲喂21 d后,解剖获取小鼠的脾脏、肝脏和肾脏计算器官指数,评价分离乳酸菌菌株的体内安全性。【结果】从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3株对酸和胆盐具备一定耐受力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和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3株乳酸菌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自凝集能力和对致病菌的共凝集能力,同时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黏附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黏膜乳杆菌对3种致病菌均具备较强的抑菌活性。经体内外安全性评价,3株乳酸菌菌株无溶血性,且均未检测到毒力基因,经其连续饲喂的小鼠行为表现正常、状态良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黏膜乳杆菌饲喂后小鼠增重显著。【结论】从大兴安岭野猪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特别是黏膜乳杆菌)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安全性,具备进一步开发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野猪的养殖规模日益扩大。为提高野猪种公猪的驯化成功率及使用率,现就野猪种公猪的生活习性、驯化方法、驯化的关键因素、饲养管理要点、配种工作和消毒防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野猪线粒体D-Loop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enbank中野猪的线粒体D-Loop区的基因序列进行了SNP分析及分子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黑龙江野猪线粒体DNA的D-Loop区全长1 145 bp,A+T含量(61.3%)明显高于G+C含量(38.7%);发现了93个多态位点,界定了20种单倍型,野猪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性为0.02553,单倍型多样性为0.99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15.443;黑龙江野猪与意大利和瑞典野猪亲缘关系最近,与马来西亚野猪的亲缘关系最远,推测黑龙江野猪含有欧洲野猪血统。  相似文献   

5.
家猪与家野杂交猪血液中八项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的杂交猪8头,纯种野猪(♂)×鄂西黑猪(♀)的杂交仔猪(以下简称F1代)8头及长白猪(♂)×F1代母猪(♀)的杂交二代(以下简称F2代)8头,对其血液中的八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红细胞数方面3种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代猪及F2代猪的红细胞数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9.58%和2.89%:在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含量、血清清蛋白及血清球蛋白方面,F1及F2代猪均高于长大猪,且差异显著(P<0.05),F1代猪高于F2代猪,且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钙含量及血清磷含量指标上3种杂交组合猪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F1及F2代猪的血清钙含量分别比长大猪提高了10.80%和4.24%,血清磷含量提高了6.19%和3.80%.  相似文献   

6.
特种野猪的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特种野猪的肉质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含75%野血的特种野猪与家猪的肉质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含75%野血的特种野猪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与家猪肉相比,其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总含量高、肌内脂肪含量少、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7.
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特性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海南特种野猪骨骼肌不同部位肌纤维形态和胴体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直径较小,肌纤维密度较大,肌纤维面积适中;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均与剪切力呈显著(P0.05)正相关;肌纤维等效直径和面积与肌内脂肪呈显著(P0.05)负相关;肌纤维长径与肉色和大理石纹均呈显著(P0.05)正相关。结果揭示了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与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肌纤维细,肌纤维密度高,肌肉表面纹理细腻致密,嫩度好,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LR4)896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相关英文及中文数据库筛选文献,以OR值及95%CI为效应指标,运用RevMan 5.2和Stata 11.0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采用Egger′s test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2 174例UC患者和3 134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携带等位基因G的人群较携带等位基因A的人群患UC的风险性增加,在各个基因模型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G/A:OR=1.41,95%CI(1.21~1.66),P<0.000 1;显性模型AG+GG/AA:OR=1.37,95%CI(1.16~1.62),P=0.000 2;隐性模型GG/AA+AG:OR=3.74,95%CI(1.78~7.86),P=0.000 5;共显性模型AG/AA:OR=1.42,95%CI(1.07~1.87),P=0.01;共显性模型GG/AA:OR=3.85,95%CI(1.82~8.12),P=0.000 4]。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等位基因模型G/A、显性模型AG+GG/AA、共显性模型AG/AA下,差异仅在白种人中存在。结论 TLR4 896A>G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相关,携带等位基因G会增加白种人患UC的发病风险。由于该研究纳入有关亚洲人群及非洲人群的文献数量较少,相关结果需要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选择人工繁育的健康纯种野母猪和长白猪各一头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胃、胰脏、小肠、大肠、心脏、肺、肝、脾、肾等器官,对其长度、宽度和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野猪胃、胰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的长度及宽度均大于长白猪,其重量也高,说明野猪通过自身寻觅饲料导致其消化器官的容积及重量增加,从而使其耐粗饲能力加强,而现代家猪因长期饲喂全价饲料导致消化器官的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野猪心脏、肺脏、肝脏、脾脏等其他内脏器官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长白猪,说明野猪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均强于长白猪,从而使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野猪种群数量恢复既显示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成效,又带来了野猪管理的新问题。如何实现保护生态平衡与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成为野猪管理的一个重要命题。以野猪资源为对象,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野猪种群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系统整体角度考虑野猪资源的优化管理问题。在自然条件方面,以开放生物种群资源生长的Logistic增长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在社会发展方面,考虑产业资本投入的影响;在经济政策方面,以税收或补贴为约束条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建立野猪资源持续利用的动态经济均衡模型,并利用常微分方程、最大值原理等数学方法求解得到最优资源存量水平和最优猎捕量。以浙江省和福建省野猪种群资源为例,对模型中的各约束条件进行拟合,得到浙江省最优种群量为6.62~10.32×104头,最优年猎捕量为1.25~1.44×104头;福建省最优种群量为10.90~20×104头,最优年猎捕量为1.74~2.20×104头,并进一步分析了2个省野猪资源最优存量和最优捕获量受社会贴现率的影响程度和相关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杂交野猪生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杂交野猪的生产效果。[方法]比较3组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杂交野猪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使用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杂交野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且Ⅱ组(黄芪10%、党参10%、艾叶15%、神曲10%、麦芽15%、芒硝20%、酸枣仁10%、夜交藤10%)平均日增重分别比Ⅰ(对照组)、Ⅲ(何首乌30%、白芍25%、陈皮15%、神曲15%、石菖蒲10%、山楂5%)、Ⅳ(贯众15%、厚朴15%、枳实15%、苍术15%、黄芪20%、苏子20%)组分别提高了58.01%(P<0.01)、5.63%(P>0.05)和13.56%(P>0.05);经济效益分别比Ⅰ、Ⅲ、Ⅳ组提高了66.28%(P<0.01)、5.86%(P>0.05)和14.68%(P>0.05)。[结论]用Ⅱ组中草药饲料饲喂杂交野猪能显著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海南特种野猪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特种野猪的体重和体尺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其第一、第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 8、0.777 0和0.364 7,占总相关的99.86%;海南特种野猪体重与体尺性状间的相关主要由初生体重、2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与6月龄胸围、6月龄管围引起;在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3对典型变量中,体重性状的3个典型变量对6月龄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预测能力较强,体尺性状的3个典型变量对4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的预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是识别革兰氏阳性细菌如引起羊乳腺炎、炭疽病、破伤风等病原体的一种重要受体,而TLR2过表达转基因羊为研究TLR2在防卫细菌侵染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因此,研究首先通过显微注射TLR-2过表达载体3S—Loxp—TLR2的方法对绵羊进行外源基因TLR2整合,然后采用PCR和Southernblot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拷贝数验证和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注射148个受精卵,共产下15只小羊,其中8只小羊检测为阳性,转基因率为53.3%;Southern杂交结果发现转TLR2小羊的基因组中外源TLR2基因均为单拷贝;且转基因羊TLR2mRNA表达高于对照。说明成功构建了转TLR2基因羊。  相似文献   

14.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数字成像方法观察长白山野猪和东北民猪骨骼肌组织的肌纤维形态特点,分别对两品种各30头供试猪40日龄时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三角肌组织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进行显微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骨骼肌组织中,东北民猪的肌纤维直径均显著大于长白山野猪的肌纤维直径(P<0.05),其肌纤维密度均显著低于长白山野猪的肌纤维密度(P<0.05)。在同品种内,不同性别猪的同一种骨骼肌组织之间肌纤维的直径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同品种间,同性别猪同一种组织之间肌纤维的直径和密度差异显著(P<0.05);长白山野猪和东北民猪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可见,至40日龄时,猪骨骼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的生长发育受品种效应的影响较大,而受性别效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了解梅花鹿免疫系统,用Trizo法提取梅花鹿肝脏总RNA,采用兼并引物RT-PCR方法克隆了梅花鹿TLR10基因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结果显示,dTLR10基因完整ORF区长2439 bp,编码812个氨基酸(GenBank序列号为:HQ260630).同源分析显示,dTLR10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TLR10基因高度同源,与同属于偶蹄目反刍类的牛和羊同源性高达95%以上.蛋白功能结构域分析显示,不同物种间TLR10蛋白结构域数量及分布上高度相似,蛋白三维结构预测比较显示,dTLR10蛋白胞外区结构与人类TLR10结构相似,两者均表现为经典的马蹄形结构.  相似文献   

16.
TLR4能识别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并将信号向下游传递,启动天然免疫反应并诱发获得性免疫反应,在机体的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利用PCR-RFLP方法对TLR4基因的3个SNPs位点(c.611 T>A、c.962 G>A和c.1027 C>A)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每个个体TLR4基因的表达量,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表达量的差别。发现SNPs c.611 T>A和c.962 G>A显著影响TLR4的转录(P<0.05)。结果表明,SNPs c.611 T>A和c.962 G>A引起的蛋白质合成量变化,影响机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铜仁地区特种野猪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选择遗传来源相似,平均体重为25.24 kg的3月龄健康去势特种野猪6头,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特种野猪对9种常用饲料(能量饲料:玉米、小麦、米糠、麦麸,蛋白质饲料:鱼粉、豆粕、菜籽粕,青粗饲料:红薯藤、菊苣)主要养分与能量的消化率,并评定其有效能含量。结果表明:特种野猪对9种常用饲料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总磷及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与家猪相似,但均略高于家猪。其中,总能、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与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以鱼粉最高,其次为豆粕,以糠麸和青粗饲料相对为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荷包猪MC4 R基因TaqI酶切位点多态性,为了解其遗传特点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研究荷包猪保种群体MC4 R基因型分布情况,并与国内外猪种的MC4 R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品系猪的MC4 R基因的Asp298Asn突变分布差别显著。荷包猪MC4 R基因优势基因型为AA,基因型频率为66.67%,而BB基因型未能检出。荷包猪MC4 R基因型与国内梅山猪、民猪和莱芜猪等稍有不同,与国外汉普夏、大白、皮特兰等差别较大,总体显示国内地方猪种298Asp基因为优势基因,而外种猪基因Asp298Asn突变率显著高于我国地方猪种。[结论]该研究为荷包猪资源保存、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猪损害庄稼补偿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猪损害庄稼问题是林缘地区庄稼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在遭受损失后却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保护野生动物与农民的生存发展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保护区居民与野猪冲突日益严重的现状,采用调查、座谈访问的形式,研究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猪损害庄稼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法律、法规的缺陷和补偿途径的缺失,从完善法律、修改补偿程序及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马长宾  孙延鸣  张银国  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11-20513,20522
[目的]克隆鉴定新疆天山亚种野生盘羊Toll样受体9(TLR9)基因,预测其结构与功能,并对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以外周血液的总DNA为模板,运用PCR方法分3段克隆了新疆野生盘羊TLR9基因,PCR产物经凝胶回收纯化后测序,并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及结构预测。[结果]克隆得到的新疆野生盘羊TLR9基因大小是3 192 bp,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1 064个氨基酸,其氨基酸组成中亮氨酸的含量高达18.51%,含有3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在野生盘羊TLR9蛋白455~4757、40~760和780~800位氨基酸有3个跨膜区;新疆野生盘羊TLR9蛋白的3D结构是由胞外段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R)和胞内段TIL(Toll/IL IR)结构域构成的。[结论]上述结构特征为TLR9发挥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野生盘羊TLR9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