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灌水梯度、3个施肥量,共15个水肥处理,探讨不同水肥条件与苗木质量及光合特性间的关系,以期找出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的最佳灌水梯度及缓释肥量。结果表明:与上方灌溉相比,底部渗灌节水68%,苗高提高了6.1%~14.6%;苗木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随灌水梯度及施肥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底部渗灌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水肥组合为75%灌水梯度、施氮量100 mg·株-1,此处理下苗木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及总叶绿素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分别为0.89 g·L -11、0.37μmol· m-2· s-1及1.85 mg· g-1,平均苗高为23.73 cm、地径为3.03 mm、总生物量为0.68 g·株-1,比上方灌溉处理分别提高了19.42%、7.44%、15.25%。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施用不同缓释肥量对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容器苗生长和养分库构建的影响,揭示其对豆梨容器苗生长及其养分分配的规律,为豆梨容器苗培育的施肥技术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每m3基质中缓释肥施肥量设置4个水平,即F1(1.5 kg·m-3)、F2(2.0 kg·m-3)、F3(2.5 kg·m-3)、F4(3.0 kg·m-3),容器为无纺布袋(规格10 cm×14 cm)。结果表明:施肥量为2.0 kg·m-3时,豆梨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均达最大值,分别为48.23 cm、5.22 mm,同时具有最大的整株干质量,为6.56 g。施用缓释肥有利于提高豆梨容器苗养分库中氮积累量,2.0 kg·m-3(F2)施肥量时实现了氮养分库的最大积累量,整株氮积累量为136.86 mg·株-1。而缓释肥施肥量的增加对养分库磷积累量的提升不显著,施肥量1.5 kg·m-3(F1)已能满足磷素需求,此时根系表现出积极的磷吸收率,其积累量达2.75 mg·株-1。总之,从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两方面考虑,F2(2.0 kg·m-3)施肥量时苗木生长表现最优,且满足豆梨1年生苗氮养分库的需求,而F1(1.5 kg·m-3)施肥量就能基本实现容器苗磷素养分加载。  相似文献   

3.
底部渗灌下容器类型及规格对油松根系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底部渗灌条件下最适合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容器苗生长的容器类型及规格,对容器苗底部渗灌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完善油松容器苗的培育技术。试验采用嵌套式试验设计,以油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底部渗灌条件下,设置硬塑料容器(HPC),无纺布容器(NWC)和黑色塑料容器(BPC)等3种容器类型各2种规格,通过对油松苗根系主根长、生物量、径级分布等形态指标以及不同容器耗水规律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容器类型及规格对苗木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底部渗灌条件下,利用硬塑料容器培育的油松苗主根长为15.56 cm,而黑色塑料为23.93 cm,远超容器长度,造成窝根现象严重;硬塑料容器(0.15 g)和黑色塑料容器(0.17 g)苗木的主根干质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无纺布容器(0.13 g,P0.05);硬塑料容器下苗木细根(0.00mmD0.50 mm)发育最好,其根系累计长度、根累计表面积和根累计体积分别占比为71%,52%和29%,且长规格硬塑料容器明显促进细根的生长;硬塑料容器最有利于根部氮磷钾的积累。同时,底部渗灌期间,硬塑料容器耗水量最少,仅为391.95 m L·株~(-1)。综上所述,底部渗灌条件下,长规格硬塑料容器(3.80 cm×21.00 cm)最有利于油松播种苗根系的生长,细根更发达,有利于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对今后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探究无纺布容器规格对油松苗木质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底部渗灌条件下培育油松苗(1-0)的最适合无纺布容器规格。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年生油松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在底部渗灌条件下设置4个无纺布容器规格培育苗木,分析生长季末苗木生长和养分积累状况。结果表明:7 cm×15 cm规格下苗木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最大,分别达到12.78 cm、2.29 mm、1.15 g·株~(-1),其中苗高、地径显著高于其他容器规格下的苗木,全株生物量与10 cm×15 cm规格下的苗木无显著差异;除根氮单株质量外,7 cm×15 cm规格下苗木各组织及全株氮、磷单株质量均显著高于7 cm×9 cm和7 cm×12 cm规格下的苗木;7 cm×15 cm规格下苗木茎氮、磷单株质量显著高于10 cm×15 cm规格下苗木,而根、叶和全株氮、磷单株质量并无显著差异;4种容器规格下油松苗木全株钾单株质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情况,底部渗灌下培育油松容器苗(1-0)的最适宜无纺布容器规格为7 cm×15 cm。  相似文献   

5.
以紫楠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缓释肥施用量对紫楠容器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以及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以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紫楠容器育苗过程中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不同的缓释肥施用量处理:F1 2.0 kg·m-3、F2 2.5 kg·m-3、F3 3.0 kg·m-3、F4 3.5 kg·m-3,测定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水平下的紫楠苗木生长指标、根系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对紫楠容器苗的形态生长指标、根系指标和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影响。紫楠苗木各项测定指标基本随育苗基质中缓释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缓释肥施用量为F3水平时,紫楠容器苗的长势最佳,苗高13.63 cm、地径5.03 mm,苗木单株干质量3.92 g·株-1、侧根干质量1.16 g·株-1,苗木根系总长204.28 cm、根系表面积157.51 cm2、根系体积12.46 cm3、总根尖数597个、一级侧根15.53条;同时,苗木叶片中叶绿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当缓释肥施用量增至F4水平时,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均出现下降的趋势,说明育苗基质中的养分浓度过高,对苗木生长和根系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影响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综合评价,可选用3.0 kg·m-3缓释肥作为1年生紫楠容器苗培育过程中的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望天树育苗的优化方案,给育苗生产中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采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基质配比和缓释肥用量对望天树1年生容器苗生长量及其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基质中红壤土比例的降低,望天树容器苗高生长呈降低趋势,地径、生物量及根系发育等指标均呈明显先增高再降低趋势,红壤土所占比例为60%时,地径、全株生物量及根体积指标值为最大。2)随着缓释肥用量的增加,望天树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表现为波动升高而后减缓的趋势,缓释肥用量为2.5 kg·m-3时,容器苗高、地径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值均为最大。3)望天树容器苗生长对基质配比和施加缓释肥均较为敏感,但根系生长发育的缓释肥效应不够明显。4)本研究综合各因素对望天树1 年生容器苗生长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选出望天树容器育苗最佳的优化方案,即红壤土:松树皮:碳化树皮配比基质的体积比为6∶2∶2时,缓释肥用量2.5 kg·m-3。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青冈栎容器苗合适的施肥时间,我们研究分析了不同施肥时间(T1:为芽苗移植时(5月1日)施入缓释肥0.7g/株;T2:为芽苗移植后1个月(6月1日)施入缓释肥0.7 g/株;T3:为芽苗移植后2个月(7月1日)施入缓释肥0.7 g/株)对青冈栎容器苗的生长规律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间对青冈栎容器苗高、地径、根干重、叶片数、叶干重、茎干重、单株生物量、质量指数影响差异显著,而且施肥时间对各参数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青冈栎容器苗对不同施肥时间有响应的形态参数均以T1(在芽苗移植前施入缓效肥)达到最佳效果,苗高为17.25 cm,地径为3.50 mm,生物量为2.50 g,质量指数为0.47.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钟花樱优质容器苗生产过程中的肥料利用效率,以当年生钟花樱实生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施用不同混合肥料后钟花樱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对比生长指标和综合指数差异,优化肥料组成,从而筛选出适合当年生钟花樱容器苗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影响钟花樱容器苗的存活率、株高、地径和纤弱指数;鸡粪对株高、地径和存活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信噪比因子排秩为鸡粪>花生麸>三元复合肥,最佳组合为A3B2C1,即花生麸20 g·株-1、鸡粪10 g·株-1、三元复合肥0 g·株-1,该处理的生长综合指数(贴近度)排名第一,综合评分最高。综上所述,在该试验地环境下,钟花樱当年生容器苗的最适施肥方案为花生麸20 g·株-1和鸡粪10 g·株-1混合后分5次施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1年生多穗柯容器苗最优培育组合,采用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测定各处理多穗柯全部苗木株高、地径、高径比,计算苗木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检测苗木氮、磷质量分数和苗木根系生长指标,依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多穗柯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各器官氮、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大,三者除对苗木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对其它所有生长指标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基质配比、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多穗柯容器苗根系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三者交互作用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苗木组织N、P质量分数的最主要因素,其对苗木根、茎、叶中N质量分数和整株全N、P质量分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次之;各主因素交互作用最弱.基质配比A2(V(泥炭):V(稻壳、木屑):V(黄心土)=3:6:1)、缓释肥用量B3(4.0 kg·m-3)、容器规格C3(15.0 cm×20.0 cm)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763,是育苗效果最佳组合,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夏蜡梅、美国蜡梅一年生苗为试验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4个施肥配比处理,研究不同施肥种类、施肥配比对夏蜡梅、美国蜡梅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与传统水溶性施肥相比,施用缓释肥可显著提高全株的磷、钾养分含量,促进夏蜡梅、美国蜡梅幼苗对磷、钾养分的吸收,实现苗木养分的平衡;相同施肥方式及施肥配比下美国蜡梅的形态指标及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夏蜡梅;且当氮磷钾配比为14-14-14、施氮量为1000 mg·株~(-1)时,夏蜡梅和美国蜡梅苗木生长效果均较好,苗高分别为23.50和30.40 cm,地径分别4.03和3.19 mm;总生物量分别为0.92和1.10 g·株~(-1);质量指数分别达到0.0927和0.0847;氮磷钾含量较高,夏蜡梅为23.38、4.39和28.23 mg·株~(-1);美国蜡梅为23.38、4.37和30.20 mg·株~(-1)。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草炭、蛭石、珍珠岩(重量比3∶1∶1)为育苗基质,并配施生物有机肥、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和硅钙肥等基质营养,研究不同肥料配方的育苗基质分别在0(对照)、100mmol·L~(-1) NaCl下对"石头168"番茄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育苗营养基质处理,营养基质﹟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所育番茄苗的壮苗指数、根系干物质量、地上部分植株干物质量及叶绿素a/b等生长生理参数均表现较优,分别为1.199、1.000g·株~(-1)、10.700g·株~(-1)、1.065mg·(g·FW)~(-1);营养基质﹟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的番茄幼苗植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而叶片电解质相对外渗率则较低。因此,﹟8(有机肥12.5g·kg~(-1)、三元复合肥5.4g·kg~(-1)和硅钙肥0.54g·kg~(-1))和﹟4(有机肥6.75g·kg~(-1)、三元复合肥2.70g·kg~(-1)和硅钙肥1.08g·kg~(-1))番茄育苗营养基质均能明显改善幼苗的抗盐生长生理性状。  相似文献   

12.
闫茹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5):505-507,539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林是华北地区典型的寒温性落叶针叶林。以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林下的更新组成、结构及格局特征,了解其更新规律。结果表明,林下针叶树更新幼树所占的比例随冠层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林冠层密度的增大,华北落叶松更新幼苗的数量逐渐减少,而云杉更新幼苗逐渐增多。华北落叶松更新幼苗呈现相对简单的年龄结构,即以3 a生以下的幼苗为主,5 a生以上的幼苗很少(0~5%);总体上存在年龄结构的缺失现象,缺少幼苗到幼树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3.
曹永庆  任华东  林萍  姚小华  尹润富  叶淑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73+13544-13473,13544
[目的]为了弄清缓释肥在油茶容器育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缓释肥的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缓释肥的施用与苗木成活率无显著相关性;施用0.3%缓释肥18-18-18+TE+B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加抽穗长度和粗度;缓释肥于嫁接苗移栽前与基质混合施入的施肥方式更佳,明显好于揭膜后撒施。[结论]该研究可为培养容器袋高质量苗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夏玉米专用缓释肥的施用效果和实现夏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SPAD值、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鹤壁和许昌两试验点专用缓释肥较等养分普通肥料1次施分别增产5.17%和5.65%,较农民施肥分别增产9.99%和5.34%,植株氮养分积累量较普通肥料1次施分别增加6.21%和7.97%,氮肥利用率较普通肥料1次施分别提高7.66和8.69个百分点,与普通肥料2次施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无显著差异。专用缓释肥(28-10-12,缓释氮素占50%)苗期1次性施用750 kg·hm~(-2)促进了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实现了高产、高效和简化施肥。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处理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条件下华北落叶松一年生苗木造林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有不同的作用。试验条件下,实验所用的各种药剂都能促进苗木的平衡发育;不同药剂对苗木的高、径生长作用差异很大,以生长粉6号、1号最佳。用生长粉6号、1号处理苗木,一年生华北落叶松的幼苗造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养分库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传统施肥量是否使出圃长白落叶松苗木体内养分达剑养分奢养阶段,以长白落叶松1年生播种苗为实验材料,设定不同施肥量实验,对2年生移栽苗木的生物量、N和P的养分浓度及含量进行检验,并结合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N、P的矢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施肥量处理对其养分库和全株的生物量(P<,养分库>=0.028 5;P<,全...  相似文献   

17.
以桢楠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容器规格、基质配比、缓释基肥施入量、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并建立桢楠容器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桢楠容器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及高径比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的地径增长量有显著影响,但对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不显著;缓释基肥量对容器育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均不显著;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虽然对地径苗高增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影响高径比;持水量大并且孔隙度高的基质有利于容器苗地径的生长。结果显示,采用容器规格10 cm×12 cm,基质配比椰糠∶泥炭∶油樟叶∶农林废弃物体积比为4∶2∶4∶3,不添加缓释肥基肥,选用长出3对真叶的桢楠幼苗进行容器育苗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后续桢楠人工林的建设与桢楠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种源间的遗传变异,开展高世代育种提供遗传基础广泛且品质优良的育种群体,对来源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陕西、甘肃的25个华北落叶松种源的种子形态(种子质量、饱满率)、室内发芽率(发芽时间、发芽势、发芽指数)和1年生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不同种源的种子在形态、室内发芽率和1年生苗期生长性状方面差异均显著;河北围场1-9(20号)种源的种子质量最大(8.268×10-3g),河北赤城(11号,32.47×10-3g)的种源种子质量最小;河北围场7-46(24号)、8-74(25号)、1-5(19号)和1-9(20号)4个种源的发芽率均高于90%;河北围场7-46(24号)和8-74(25号)种源的苗高为20.0和19.2 cm,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种源;种子质量与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正相关,且均与苗高和茎鲜质量也显著正相关;根据发芽指数和苗高综合分析,河北围场7-46(24号)、8-74(25号)、山西阳高县(13号)和河北崇礼(5号)种源表现好于河北围场种子园种源(18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基质中不同化肥施用量对辣椒穴盘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合新疆和田地区辣椒(Capsicum frutescence L.)穴盘育苗基质中适宜的化肥施用量。【方法】 选择辣椒品种航椒S605为试材,以椰糠∶沙子∶有机肥=20∶1∶1为育苗基质配方进行辣椒穴盘育苗,育苗期间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按不同比例进行施肥,通过对基质中不同化肥施用量的辣椒幼苗生长状况、生理指标的观测和比较,筛选出适合新疆和田地区辣椒穴盘苗生长的化肥施用量。【结果】 采用椰糠:商品有机肥∶沙子=20∶1∶1(体积比)的基质配方进行辣椒育苗时,处理2(N∶P2O5∶K2O=200∶200∶200,g/m3)的辣椒幼苗在茎粗、干重、干鲜比等方面优于其他处理。处理2(N∶P2O5∶K2O=200∶200∶200,g/m3)的壮苗指数最大,为0.099 6。处理4(N:P2O5∶K2O=400∶400∶400,g/m3)的辣椒幼苗在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方面均是最小值,壮苗指数也是最小,仅为0.055 6。【结论】 处理2(N∶P2O5∶K2O=200∶200∶200,g/m3)可以作为辣椒穴盘育苗时基质中的化肥施用量,有利于辣椒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