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为对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麦类病虫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小麦穗期常发生多种病虫,直接影响小麦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产量.根据小麦穗期病虫发生特点和我市(地处长江下游)多年防治实践,巧妙地实施小麦穗期病虫总体防治,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为害,是夺取小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县冬小麦病虫鼠害种类多,变化大、为害重,有些病虫害在小麦生长期无法防治.因此,认真做好播种期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冬小麦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临漳县是小麦种植大县,常年小麦栽培面积在50万亩以上。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对小麦高产丰收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本地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分生育期制订了病虫草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杂草的为害,保证丰产、丰收。一、播种期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重点防治病害以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黑穗病  相似文献   

5.
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敦芹 《现代农业科技》2010,(5):150-150,152
春季小麦病虫的发生为害比较严重,介绍了小麦各个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措施防治,以期为小麦的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春季小麦病虫的发生为害比较严重,介绍了小麦各个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措施防治,以期为小麦的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春季是优质强筋小麦病虫苹害发生为害盛期,搞好春季病虫草害防治,对于确保优质强筋小麦高产、优质尤为重要。根据近年来优质强筋小麦痛虫草害防治实践,其防治技术如下: 一、返青至拔节期 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吸浆虫,搞好麦田化学除草。 优质强筋小麦总需氮量比普通小麦偏高,小麦纹枯病发生较重。防治小麦纹枯病应在3月上中旬,田间病株率约  相似文献   

8.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常发性自然灾害,每年危害程度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依据漯河市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条件和小麦病虫发生种类、特点、发生规律,以及为害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了系统监测水稻主要病虫田间为害情况,确定防治适期,展示防治效果,增强防治意识,进一步了解水稻病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效益,通过连续5a水稻病虫为害损失试验研究,得出了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率,对于指导水稻病虫防治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冬小麦是华北地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小麦的稳产、丰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实施的"渤海粮仓"建设工程中,小麦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麦杂草为害是制约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加上农民重病虫防治,轻杂草防治,近几年麦田杂草种类不断增多,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害有所加重,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  相似文献   

11.
<正>采用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应采用分区治理的办法,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种类,确定拌种药剂的种类、施药方式和用药量。1.小麦条锈病越夏、越冬区的病虫防治。选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持效期长的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又名粉锈宁)、三唑醇(又名羟锈宁)、丙环唑、特谱唑、烯唑醇等,各地可根据药源情况选用;对于苗期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和交替为害的地区,宜选用杀菌剂和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应用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措施,创造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并有利于茶树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以提高茶树的抗逆能力,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虫的为害,以取得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隆尧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85万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0万亩,小麦病虫害年发生面积220万亩次,防治面积高达250万亩次。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方式的改变和一些小麦新种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老病虫回升,新病虫出现,南病北移,北虫南  相似文献   

14.
小麦扬花灌浆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集中为害和干热风造成产量损失的高危期。搞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可有效控制小麦中后期病虫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和干热风带来的损失,对夺取小麦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国家已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15.
小麦扬花灌浆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集中为害和干热风造成产量损失的高危期。搞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可有效控制小麦中后期病虫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和干热风带来的损失,对夺取小麦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国家已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16.
小麦播种期是整个小麦生育期病虫防治的关键期,所以播期病虫防治的好坏,决定小麦的出苗情况,决定病源和虫源的基数,决定来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在此,提出小麦播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建议,供参考。一、农业防治1.正茬麦田要进行早深耕灭茬,清除田间杂草,以切断害虫食源,越夏场所避免  相似文献   

17.
近来有些病虫防治机构,曾来函询问防治为害杂粮的金针虫方法,是否与防治小麦金针虫方法相同,为此特将此文刊出。但杂粮种类很多,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防治方法自亦不尽相同,希各地结合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复配农药不仅可以防治病虫的危害,而且可以防治病虫的并发为害,产生特殊的杀虫灭菌效果。现介绍防治水稻病虫的复配农药7种.供不同病虫发生时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19.
永寿旱塬小麦春季因气候、耕作、施肥不均、病虫为害等因素影响,苗期出现黄叶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引起死苗,造成小麦减产,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减轻危害,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普遍较重,特别是小麦赤霉病、全蚀病、白粉病、根腐病、纹枯病、小麦吸浆虫、麦蚜等重大病虫发生范围广、为害重,对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对广大麦农增产增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小麦田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尤为重要。新乐市农牧局植保人员根据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