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原因猪咬尾咬耳症也叫反不适综合症,是一种恶癖行为,实际上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凡是引起猪只不舒服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咬尾咬耳症,在集约化养猪场最易发生。引起咬尾咬耳症的原因大体  相似文献   

2.
<正>猪咬尾症又称为猪的"反不适综合症"或"反应激综合症",它是许多猪场和散户中较为常见的猪的一种恶癖。近年来,猪咬尾症在规模猪场及中小饲养户不断发生,且发生率大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付建福 《中国猪业》2008,3(9):38-38
猪咬尾综合症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机能絮乱及味觉异常所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特别是在1~3月和8~12月猪咬尾症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在18~80kg猪和24~40kg猪当中。猪的咬尾是许多猪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癖。随着咬尾的发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明显降低。猪被咬后体表的创伤还会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机会,尤其会引起脚破、瘫痪,  相似文献   

4.
正生猪咬尾症是一种应激综合症,也称为"反不适综合症",由各种不适因素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尤其在现代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不合理、不规范的饲养管理将引起生猪咬尾症。现围绕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对策。1科学引种有相关文献报道,长白猪、哈白猪等品种发生咬尾症的较多,但民猪却不常发生。引种时,选择抗应激品种的生猪,可从根本上有效杜绝咬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猪咬尾咬耳综合症是猪行为异常的一种临床表现,多发生于集约化猪场处于应激状态的生长猪群,猪相互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轻症者猪尾巴咬去半截,重者猪尾巴被咬光,直至在尾根周围咬成一个坑。被咬猪的耳朵充血,出血和水肿。发生咬尾咬耳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可下降20%左右,有的甚至发生感染而死亡。1病因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引发猪咬尾咬耳综合症现象。管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造成的应激  相似文献   

6.
猪咬尾咬耳症也叫反不适综合症,是一种恶癖行为,主要表现是猪撕咬其他猪只的尾巴和耳朵,严重时会相互撕咬,咬尾症的发生往往高于咬耳症的发生。(一)原因1.管理性因素。管理不当是发生咬尾咬耳症的主导因素。合群办法不科学,致使一个圈内大猪、小猪混合在一起,大猪欺负小猪,强猪欺负弱猪,在厮打中引起咬尾咬耳症;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过小,在拥挤的空间中,为了占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睡觉位置,群体之内常常相互撕咬而  相似文献   

7.
猪咬尾咬耳症也叫反不适综合症,是一种恶癖行为。主要表现是猪撕咬其他猪只的尾巴和耳朵,严重时会相互撕咬,咬尾症高于咬耳症的发生。1原因1.1管理性因素管理不当是发生咬尾咬耳症的主要因素。合群方法不科学,致使一个圈内大猪、小猪混合一起,大猪欺负小猪,强猪欺负弱猪,在厮打中引起咬尾咬耳症。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过小,在拥挤的空间中,为了占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睡觉位置,猪群体  相似文献   

8.
猪咬尾症,又可称“反不适综合症”,是猪应激综合症(Porcine stress syndrome,PSS)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府。  相似文献   

9.
<正>猪咬尾症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咬尾症病例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其育成率,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威胁。1 猪咬尾症介绍猪咬尾症的另一种叫法是"反不适综合症",这是在有一定规模的猪场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猪群里猪可能经受各种外部不适因素的刺激,导致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从而会形成咬尾症,如果一旦发现猪有咬尾症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发展严重了,受伤的尾巴可能发生感染,影响猪的身体健康,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猪咬  相似文献   

10.
咬尾行为,又称"反不适综合症",猪在应激条件下发生的不适行为,包括啃咬耳朵、吸吮肚脐等,其中咬尾最为常见。据报道,发生咬尾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可降低20%以上。(一)病因多样 凡能引起猪群不适的任何环境因素,均有可能引起猪的咬尾行为。导致猪群不适和咬尾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1.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猜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急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2.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咬尾症。1发病原因饲养密度过大、并栏饲养、饲槽空间狭小、限饲与饮水不足,均可诱发咬尾。  相似文献   

13.
猪咬尾症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机能混乱及味觉异常所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特别是在1-3月和8-12月猪的咬尾症发病率较高。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尤其在早期断奶猪群中发生的比较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为了有效防治猪咬尾症的发生,在养猪生产中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咬尾症是规模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它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15.
1 猪咬尾症 猪咬尾症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6.
猪咬尾症是规模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它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见猪咬尾的现象,如果处置不当,轻者引起创伤感染,严重引起断尾、断耳、猪群互相撕咬,从而给生猪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1什么是猪咬尾症猪咬尾是猪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是异食癖中的一种。2发病原因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因素的变化均可造成猪只发生咬尾现象。临床上发生猪咬尾主要原因有5种:(1)品种原因;(2)生猪饲养密度过大;(3)生猪营养不良;(4)饲养  相似文献   

18.
1 猪咬尾症 猪咬尾症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9.
猪咬尾症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介绍猪咬尾症的引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咬尾症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介绍猪咬尾症的引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