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住肉孢子虫是一类细胞内的寄生性原虫,广泛发现于爬行类、鸟类和包括猴、鲸、各种家畜在内的哺乳动物。20世纪70年代对住肉孢子虫生活史的发现,使人们开始把住肉孢子虫列入人和家畜重要的病原体之一。为全面了解本省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笔者等在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对青海省8个县181份藏羊膈肌中住肉孢子虫进行了检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显微镜(奥林巴斯CX21型;生产批号: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青海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体外培养方法,以贴壁生长和形态完整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作为宿主细胞,将青海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缓殖子(1.25×104个/mL)接种于宿主细胞,连续培养21d,期间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在Vero细胞中生长良好,并在培养液中观察到游离的虫体卵囊,21d后均可分离、纯化出新一代的缓殖子。说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建立了藏羊巨型住肉孢子虫稳定的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住肉孢子虫病严重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危害肉制品和公共卫生安全。为研究西藏拉萨市临近各县牛羊住肉孢子虫流行情况及虫种鉴定,对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和尼木县的牦牛、绵羊、山羊、黄牛、犏牛等共62头(只)牛羊的心肌、膈肌、腿肌、食道肌进行采样。采用压片镜检法对采集的牛羊膈肌进行观察检测,若发现住肉孢子虫包囊即判定为阳性,否则为阴性。采用PCR技术对住肉孢子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COX1)进行扩增,对62头(只)牛羊的心肌、膈肌、腿肌、食道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R检测的住肉孢子虫病的阳性率与压片镜检法结果一致,藏牛羊的住肉孢子虫阳性率70.97%;对膈肌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在NCBI上进行同源性比对,共检出4个住肉孢子虫虫种,分别为肉孢子虫(Sarcocystis pilosa)、山羊犬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apracanis)、羊柔嫩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tenella)和家山羊犬肉孢子虫(Sarcocystis hircicanis),对应样品编号分别为5C、17C、19C和27C,其同源性分别为92.10%、99.71%、99.81%和99.26%;种系发育树结果显示,样品5C、17C、19C、27C与其NCBI上同源性最高的住肉孢子虫虫种Sarcocystis pilosa、Sarcocystis capracani、Sarcocystis tenella和Sarcocystis hircicanis处于同一分支上,且系统发育树中的Bootstrap值较高,很好地证明了研究结果中所确定的分类地位,两者确定为同一种属。另外,在牦牛身上检出了Sarcocystis pilosa,为进一步了解Sarcocystis pilosa生活史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大通县绵羊住肉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2005年07月至2006年07月期间,对大通县屠宰场的羊胴体运用病原总调查方法,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被检查的200只绵羊胴体中,检查出住肉孢子虫的119只,感染率为59.5%。每0.1 g肌肉中,感染强度在1~130之间,平均感染强度7.8。从不同部位的感染来看,膈肌、心肌、食道肌、咽喉肌、半膜肌的感染率分别为:85.8%、68.5%、51.5%、22.5%、70.5%。膈肌中住肉孢子虫主要以长梭形为主,占被检出的34%;心肌中以椭圆为主,占被检出的39%;食道肌中以长纺锤形为主,占被检出的48.5%;咽喉肌中以椭圆形为主,占被检出的60%;半膜肌中以长纺锤形为主,其虫体清晰,占被检出的65.2%。结论食道肌和膈肌感染强度较高,对绵羊进行检疫时需首先检查这两个部位  相似文献   

5.
1988年10—12月我们利用冬宰的便利条件,采用肉眼观察和生物显微镜检查方法,对海北州托勒牧场牦牛、藏羊感染绦虫蚴、肉孢子虫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绦虫蚴检查的脏器有肝、肺、大网膜、肠系膜,肉孢子虫检查心肌、膈肌、胸下锯肌。共检查牦牛210头,感染棘球蚴的67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防控青海藏羊住肉孢子虫病,采集泽库、共和、贵南、海晏、乌兰、祁连6县180份藏羊膈肌肉样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检查,并对检出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检出虫体呈浅灰白色、长梭形,囊壁表面平滑,虫体较小,为300~400μm;经染色切片观察,虫体呈蓝色,肌肉呈红色,大小平均为132 mm×14 mm;同时对虫体原生囊壁、次生囊壁等显微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共和县藏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海省共和县藏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随机采集该县屠宰藏羊食道肌512份,膈肌32份,心肌32份,利用肉眼观察和压片镜检法对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初步观察虫体形态。结果表明,共和县藏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较严重,阳性检出率为29.86%;不同部位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肌(96.88%)、膈肌(87.50%)、食道肌(22.07%);虫体由大到小分别为食道肌(4.47 mm×2.59 mm)、膈肌(150 mm×30μm)、心肌(120 mm×35μm)。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共和县藏羊心肌住肉孢子虫的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镜检法对采自青海省共和县藏羊心肌的住肉孢子虫进行形态观察,发现虫体包囊呈梭型、纺锤形或椭圆形,经HE染色呈蓝紫色,平均大小为50μm~84μm×110μm~180μm。采用PCR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部分序列(pcox1)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样品pcox1的序列长度约为1000bp,与柔嫩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tenell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3.5%~100%,与羊犬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apracanis)的相似性为93.6%~100%;系统发育树显示,试验样品与柔嫩住肉孢子虫和羊犬住肉孢子虫在同一分支。综上结果,表明本次采集自共和县藏羊心肌的住肉孢子虫存在2个种,分别鉴定为柔嫩住肉孢子虫(S.tenella)和羊犬住肉孢子虫(S.capracanis)。  相似文献   

9.
乌兰县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笔者于 2 0 0 0年对乌兰县定点屠宰场从三乡收购的菜羊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1 材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每乡抽检羊 36只 ,每只胴体采取膈肌、食道肌、心肌各 10g。1 2 调查方法 :每份肉样 ,剥去包膜后 ,肉眼仔细观察 ,然后随机称取各部位肌肉 0 1g ,按肌纤维方向剪碎 ,置于载玻片上压平至半透明 ,用生物显微镜观察住肉孢子虫的形态、大小、包囊内结构并计数 ,在任何一个部位发现住肉孢子虫包囊 ,即被视为阳性 ,各部位检出率的差异用t检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被检的 10 8只菜羊 ,感染住肉孢子虫的有 5 8只 ,感染…  相似文献   

10.
住肉孢子虫属孢子纲、住肉孢子虫属。这个属的寄生虫寄生于家畜 (马、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 )、鼠类、鸟类、爬虫类和鱼类等多种动物、偶尔寄生于人。李承钰等 (1991)曾对西宁地区农贸市场上销售的羊胴体肉孢子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过报道。我于2000年对乌兰县定点屠宰场从三乡收购的菜羊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1材料和方法1.1调查对象每乡抽检36只 ,每只胴体采取膈肌、食道肌、心肌各10g。1.2调查方法每份肉样弃去包膜后 ,肉眼仔细观察 ,然后仔细随机称取各部位肌肉0.1g,按肌纤维方向剪碎 ,…  相似文献   

11.
青海青石嘴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科的多种住肉孢子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住肉孢子虫除寄生于羊、牛、马、猪等家畜外,在鼠类、禽类和人体内均有寄生。羊住肉孢子虫,虫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长1㎝左右,主要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食道、横纹肌、膈肌和心肌。家畜感染住肉孢子虫病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一般认为致病作用很小,但经济上的损失很大。轻度或中度感染无可见病症,严重感染时,可呈现跛行,虚弱,消  相似文献   

12.
笔者等于2007年4-10月期间,对大通县宰马场的马胴体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被检查的200匹马胴体中,检查出住肉孢子虫21匹,感染率为10.5%;每0.1g肌肉中,感染强度在1~12之间,平均感染强度3.6;从不同部位的感染来看,膈肌、心肌、食道肌的感染率分别为:5.5%、6.5%、10.5%,从其它肌肉中未发现住肉孢子虫;不同部位的虫体形态膈肌主要以长纺锤形为主,心肌以长椭圆为主,食道肌以长棒形为主.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确定辽宁西部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的虫体种类和遗传进化关系,采集绵羊膈肌样品23份,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测分离虫体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分离虫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进行PCR扩增,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的其他绵羊住肉孢子虫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  相似文献   

14.
作者等于2007年4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在大通县宰马场的马胴体中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被检查的200匹马胴体中,检查出住肉孢子虫的21匹,感染率为10.5%;每0.1克肌肉中,感染强度在1-12之间,平均感染强度3.6;从不同部位的感染来看,膈肌、心肌、食道肌的感染率分别为:5.5%、6.5%、10.5%,从其它肌肉中未发现住肉孢子虫;不同部位的形态膈肌主要以长紡锤形为主,心肌以长椭圆为主,食道肌以长形为主,并对各部位发现的虫体形态进行了拍照,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笔者等于2007年4-10月期间,对大通县宰马场的马胴体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被检查的200匹马胴体中,检查出住肉孢子虫21匹,感染率为10.5%;每0.1g肌肉中,感染强度在1~12之间,平均感染强度3.6;从不同部位的感染来看,膈肌、心肌、食道肌的感染率分别为:5.5%、6.5%、10.5%,从其它肌肉中未发现住肉孢子虫;不同部位的虫体形态膈肌主要以长纺锤形为主,心肌以长椭圆为主.食道肌以长棒形为主。  相似文献   

16.
乐都县商品猪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很广的重要人畜共患病。李承钰等曾对西宁地区猪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过调查〔1〕。我们于 1998年 7~ 11月对乐都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的商品猪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抽检屠宰后商品猪 (胴体 ) 3 2 0头 ,从每头猪上采取膈肌、咽喉肌和心肌各 10g ,编号待检。1.2 检查方法 :对每份肉样剥去包膜后 ,肉眼观察 ,然后随机称取各部位肌肉 0 .1g ,按肌纤维方向剪碎 ,置于载玻片上压平至半透明 ,用生物显微镜观察住肉孢子虫的形态 ,大小 ,包囊内结构并计数。在任何一个部位发…  相似文献   

17.
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李承钰等(1991)曾对西宁地区农贸市场上销售的羊胴体向孢子虫病感染情况进行过报道,笔者于1999年9~11月对共和县肉食品公司从12个乡收购的菜羊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每乡抽检菜羊50~100只,全县共抽检847只,其中北部江西沟等5乡为325只西部切吉等5乡为350只,南部铁盖等2乡为172只。每只胴体采取心肌、膈肌、食道肌各10g。1.2方法:取各部位肌肉0.1g,沿肌纤维方向剪成米…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的方法,对935只屠宰绵羊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体表骨胳肌、食道及膈肌的肉眼检出率依次为0.86%、3.33%和15.2%;膈肌和心肌的显微镜检出率分别为80.80%和100%。各部位感染强度不一,最严重的为心肌,0.1克肉样中有虫体包囊866个。另外,本文还对肉眼可见的住肉孢子虫形态及其常见优势寄生部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性原虫病。为了解绵羊住肉孢子虫病在乐都地区流行情况,我们对乐都县屠宰场中的绵羊进行了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 抽检屠宰后绵羊(胴体)180只,并登记绵羊来源,从每只绵羊采取膈肌,咽喉肌和心肌各10g,编号待检。  相似文献   

20.
湟源县绵羊住肉孢子虫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隔肌压片镜检法对湟源县农贸市场屠宰出售的55只绵羊胴体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取虫体较多的膈肌经固定、脱水、切片、H.E染色后,对虫体囊壁的构造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为65.45%。感染强度10—240条/克肉样。切片标本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包囊壁的结构有两种,一种虫体无次生囊壁,原生囊壁上具有栅栏状指形突起,初步鉴定为羊犬住肉孢子虫,另一种虫体有胶状次生囊壁,原生囊壁光滑,无突起物,初步鉴定为囊状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