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稻作品种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利用云南地区稻作品种的地理分布数据库,自然环境背景信息和不同民族的人口分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稻作品种的多样性中心主要集中在云南南部地区;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朗族的人口比重与稻作品种的丰富度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稻作品种多样性的保存和维持可能与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耕作方式和宗教文化有关;不同民族的稻作文化在稻作品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稻作品种保存传统的稻作文化的保护是稻作品种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与稻作作物的区系起源比较一致,稻作品种的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在云南南部地区,表征生境异质性的海拔高差显著影响稻作品种的多样性(P0.05)。云南地区稻作品种的多样性格局受到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双重影响。从稻作品种的留存和栽培历史来看,文化因素可能起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但从其区系起源和生态适应性来看,环境因素则可能起着间接或根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国乃至亚洲稻作起源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农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迄今仅在我国大陆召开的以稻作起源传播为主题的农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达三次。作为一位农史和林业史研究的爱好者,有幸参加过两届分别于南昌和株洲召开的农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亲耳聆听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关于稻作起源传播的精辟见解,仔细拜读了他们有关此一论题的诸多匠心之作,再把中、日两国学者多年倡导的有关亚洲“照叶树林文化”作为理论观照,不揣冒味,试图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稻作起源传播的历史问题及其研究方法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并以此就教于农业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红水河流域壮族崇拜多神。诸如天地龙王,山川巨石,古木花草,鸟兽虫鱼,三界,祖先师圣等,都被立为神,敬仰而膜拜。但其中最突出的最独特的是对蚂(虫另)(青蛙)的崇拜。  相似文献   

4.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云南大学历史系张丽剑近半个世纪以来,由日本民族的“寻根热”而引发的关于稻作文化起源的争论,其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遗传学、农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气候学等学科,形成了农业考古这一交叉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稻作文化东传日本的方式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米的历史是与日本的历史共同开始的。稻作与米可以看作日本历史的象征,至少是 日本历史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日本民族固有的生死观 、世界观乃至宇宙观,都可在这成为日本人生存根基的稻作文化中得到解释(2)。这 种使日本列岛的社会历史发生了最深刻变化的稻作文化,一般都承认是中国稻作文化的东传 。然而,中国的稻作文化到底在什么时候从哪条路线传入日本?对此则众说纷纭。有的主张 “陆路说”,有的主张“海路说”,有的主张“北路说”,有的主张“南路说”,也有的干 脆提出“多路说”…  相似文献   

6.
丁颖教授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错误.本文旨在探寻丁颖教授在中国稻作、稻种起源问题上探索的每一个脚印,展示他的解答思路与贡献.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的古代农业与稻作文化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海州地区的地方史志中 ,关于连云港的古代农作有些重要的载述 ,指称云台山沿海地区的稻作年有两熟 ;类有三种。且品质优良 ,曾经作为给皇家的贡品。现代考古学兴起之后 ,田野工作中的大量发现又涉及这一地区农作尤其是稻作的起源。我们从 1979年开始搜集地方农史资料 ,并就稻作起源问题与被认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的南亚、云南等地相比勘 ,于 1983年在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编的《农业考古》上提出中国大陆沿海山地是稻作起源地 ,而云台山的诸项特征及考古遗存最为引人注目。在 1985年又应邀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在墟…  相似文献   

8.
郭辉东 《农业考古》2005,(1):166-166
近20年来的考古发现一再表明,湖南是世界稻作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在湖南省境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稻作文化遗址的发现,时间最早的达12500年,地域分布之广,时间跨度之大,在国内外是仅见的。可以说,从远古时代先民开始至今,在湖南21.8万平方公里的三湘大地,绘就了一幅巨大的稻作文化遗存的历史长卷。这幅长卷由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水稻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从江县小黄村寨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最早来这里定居的侗族祖先。稻作文化被定居于此的侗族先民以朴素的观念贯穿于生产和生活中,同时又被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当地侗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使得稻作文化在这个宁静的村寨得以保存流传,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一个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弘扬传统稻作文化,发挥稻作文化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发掘和继承该文化.通过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了空心村稻作文化存在多样性,分析了其消失的原因在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导致农村土地利用和种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现代农技的推广使得传统的稻作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此背景下,建议采取以下3个措施来传承:①全面分类整理空心村的稻作文化,编写稻作文化的乡土教材,为稻作文化传承提供基础资料.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借助现代媒体展示和保存传统的稻作文化.③建立展览馆和互动体验馆,为传统稻作文化的传承提供平台,打造地域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旨在避免传统稻作文化在空心村中消失.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国时期闽赣边区南部的生态环境与稻作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粤赣三边地区位于江西的东南部、福建的西南部、广东的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也是北方人民南下进入广东、福建重要的交通路线。传统中国历史的发展,政治社会方面每每出现周期性的危机。呈一治一乱的循环状态;经济文化的区域格局方面其重心不断的东徙南移。闽粤赣三边地区在纵横交错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是接纳北方战乱难民和中原文化的区域,又是把这些外籍移民和外来文化封闭起来的区域。因此,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国稻作文化的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及与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业技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地区,农业生产都以水稻种植为主。日本在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发展出了其独特的稻作文化,并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集团意识以及民族性格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考察日本稻作文化的内涵入手,继而研究现代日本稻作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启示我国现代稻作文化的发展应确定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立法辅助、保持文化本真性和促进城乡交流。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分析了云南烤烟在质体色素类香气物质、叶面分泌物、酚类物质等烤烟中的重要香气物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烤烟所处的高原生态条件,如海拔、光照等有利于其香气物质的形成,是云南烤烟香气风格形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建冰  李作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57-8758
稻作文化在我国南方源远流长,很多稻作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笔者就稻作文化旅游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邦君 《农业考古》2012,(4):191-194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发生重大衰变的历史时期,一大批爱国的经世学者应运而生。其中,包世臣(1775—1853或1855)堪称一位突出的代表,其传见于《清史稿》。(1)他生于安徽泾县,主要活动在江淮地区,同林则徐、魏源等有过从。包氏学术口径宽阔,而以《郡县农政》(2)奠定了他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众所周知,中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而在种植业中,水稻长期稳居各种作物榜首。凡综合性农书都会用较多篇  相似文献   

17.
浅谈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是稻作农业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故农业(包括稻作农业、麦作农业、粟作农业、高梁种植业)被视为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时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稻作农耕的发明或传播,在世界各地虽有早有晚,但自稻作农耕发明以降,遂与稻作农耕区的居民结下不解之缘,迄至今天。随着稻作农耕的不断发展,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并可大致分为稻作农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拙文拟就稻作农耕文化内涵中的稻作农具、作物遗存、稻田遗迹、水利工程、仓储遗迹与遗物及稻作农耕民俗和反映稻作农耕的雕塑、绘画作品、诗词、谚语等作一初浅的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 文化一词,派生于拉丁语,它原来的意义是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后来才发生转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国际稻作研究所杂交稻新组合的产量潜力及在云南的适应性,2003年在云南涛源(高产生态条件)和蒙自(大田生产条件)2个试验点,以国际稻作研究所(IRRI)的9个杂交籼稻新组合为材料,以中国大面积推广组合汕优63为对照,对其产量潜力及适应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杂交稻新组合(IR66284H、IR77266H、IR77843H)具有不亚于汕优63的高产潜力,而且能适应云南生产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生产国,水稻也是热带和亚热带人口稠密区大部分居民的主要食物,水稻适宜栽培区从北纬53°到南纬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