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黄平 《淡水渔业》2000,30(4):21-22
在长江开放水体条件下进行江滩养殖河尚未见报道 ,江滩养殖是一全新课题 ,在我市群众自发进行江滩养殖的基础上 ,我局技术部门因势利导 ,开展江滩养殖技术探索 ,设计、实施了多种形式江滩养殖试验 ,现就江滩养殖中的江滩网箱养殖河技术总结如下。1 江滩的选择与改造1 1 滩地的选择滩地以滩势稳定 ,只涨不坍滩地为佳 ,避开长年迎风浪地段。滩地开阔 ,枯水期滩地向江中延伸宽度 10 0米以上 ,主岸线长不低于 2 0 0米 ,宽度相对均匀。邻近养殖地段的入江河港无污水排入江中。1 2 滩地的改造冬春枯水期和小汛低潮滩上水位不能满足养殖需…  相似文献   

2.
<正> 1993年暴发虾病以来,水产界不断地采取措施进行虾病防治,力图重振养虾雄风。2000年我们进行了中国对虾养殖池中混养河豚鱼的试验,通过混养河豚鱼改善生态环境摄食弱病虾、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虾病在对虾池中的蔓延,达到了防病增产增收的目的,现将有关过程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 清池 虾池进水一个月前,进行清池翻耕,凉晒,每667m~2施生石灰50~75kg。 2 设置围网  相似文献   

3.
沙蚕是一种生长在沿海和河口附近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可以作为钓饵,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同时也是广东、福建、广西、浙江沿海居民喜食的佳肴。它作为对虾亲虾饵料不仅亲虾嗜食,而且能防止性腺退化;日本每年大量进口沙蚕作为钓饵,出口销售非常看好,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沙蚕本身就是一种海洋药物,已被用于提取沙蚕毒素;利用沙蚕进行生态养殖,已取得很好效果。可见沙蚕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均十分明显,所以近年来日渐被沿海养殖户推崇为一种优良的养殖新品种,养殖面积日益增大。目前开展  相似文献   

4.
王为璋 《科学养鱼》2003,(11):30-31
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俗称黄鱼。在我国黄、渤海及东海皆可见到,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海产名贵经济鱼类。该鱼为冷温性、近海定栖鱼类,适应性、抗病力较强,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亦可与其它鱼混养。现将六线鱼与河豚、真鲷网箱混养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锯缘青蟹的几种养殖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又称青蟹,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沿海均有分布。青蟹肉味鲜美,是优良的食用蟹,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珍贵海产品。温州地区70年代初的年产量约100吨,主要是捕捞产量。近十多年来,由于各种原  相似文献   

6.
1.国内外河豚养殖发展史由于渔业资源的衰竭,天然河豚越捕越少,市场上供需失去平衡,使人工繁殖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为满足市场需要,国外水产专家(主要是日本、韩国)率先开始人工养殖河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日本河豚已成为三大海水养殖对象之一,河豚渔业的发展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80年代前,我国河豚渔业只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进行捕捞、生态分布调查及采卵培苗研究和网箱试养河豚试验,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大规模开展人工养殖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黄海水产研究所于1981年开始对铅点东方…  相似文献   

7.
海参的几种养殖模式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忠岳 《齐鲁渔业》2003,20(1):23-23
海参被誉为海中人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的药用价值不断得到开发,海参的价格一路攀升,目前全世界海参的缺口近1万吨。近几年,人们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养殖海参都取得成功,现将其方式及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河豚鱼养殖业在丹东地区发展很快,目前有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混合养殖等多种养殖方式。因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养殖水体日益恶化,加之药物使用不规范,管理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导致养殖河豚鱼一些疾病的出现,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病。该病的出现制约了河豚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使部分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较大损失。现将我们在河豚鱼疾病防治方面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清爽 《齐鲁渔业》2009,26(2):40-40
1工厂化养殖 优势:1)占地少,生长快,生长周期短;2)便于集中管理,从育苗到养成商品,可以全程人工控制;3)水环境不受天气、海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冬季的升温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4)养殖的集约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效益都高。  相似文献   

10.
日本福冈县京都郡的茹田街渔协进行了养殖虎河豚的试验,把虎河豚作为冬季高级鱼出售。  相似文献   

11.
探究了工厂化、网箱养殖模式对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幼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道菌群的影响, 通过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 分析了两种养殖模式下黄条鰤幼鱼消化道(胃、幽门盲囊、肠道)、饵料及养殖水中的菌群结构特征及其互作关系。结果显示, 本实验条件下, 网箱养殖黄条鰤幼鱼较工厂化养殖鱼生长性能显著提升; 在黄条鰤幼鱼消化道菌群方面, 门水平上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属水平上的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网箱养殖模式中其丰度值高于工厂化养殖模式, 其中拟杆菌属仅出现于网箱养殖模式且呈现显著性差异; Beta 多样性分析显示消化道菌群更多受到饵料菌群的影响, 受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KEGG 注释分析表明两种养殖模式的差异菌群中, 网箱养殖幼鱼消化道菌群主要参与磷酸转移酶系统 (PTS)和 NOD 样受体信号通路, 而工厂化养殖幼鱼为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本研究表明, 环境菌群中, 饵料菌群对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大于养殖水体菌群; 消化道微生物群落通过调整其组成结构从而改变菌群功能通路的方式, 积极参与两种养殖模式下黄条鰤幼鱼生长机能差异的调控。因此, 网箱养殖鱼表现出更快速的生长性能可能是由于机体内的菌群产生了更多的短链脂肪酸并诱导 IGF-1 等生长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 从而促进机体的营养吸收和生长。本研究预期结果将为黄条鰤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制和健康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微生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笔者试图通过对养殖红鳍东方过程中投喂添加河豚毒素的饲料提高其免疫力,降低鱼病发生率,还其自然野生状态下的本来面目,从而达到全面的健康化养殖。译出此文,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并望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的3种方式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养殖中华鲟成鱼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等3种方式。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中华鲟成鱼的生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池塘养殖方式,其中网箱养殖的成鱼有最大的相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工厂化养殖中华鲟成鱼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生产运行成本,同等生产规模的投资成本和生产运行成本为网箱养殖的2~3倍,不宜大规模推广,可选择条件适宜的山溪、水库进行自流式流水养殖;网箱养殖投入产出比高,能源消耗少,节约水资源,养殖中华鲟的生长速度、成活率、资金投入的效益等均有较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中华鲟成鱼养殖方式。池塘养殖中华鲟成鱼虽然投入和成本低,但养殖成活率低,效果差,不宜大量采用。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中华鲟成鱼的单位面积载鱼量均较低,规格1~3kg的个体,养殖时的有效载鱼量控制在10kg·m-2左右较适宜,不宜超过15kg·m-2。  相似文献   

14.
日本鹿儿岛川边郡知览街的三井农林海洋产业KK鹿儿岛营业所配合了全国即将开始的河豚陆上养殖.正在水槽中养殖河豚.目前接近上市。  相似文献   

15.
上市的养殖河豚产地来自长崎、熊本、大分、爱嫒、香川等县。进口河豚来自中国,大阪鱼市场每天的上市量约3t,较往年减少10%左右。据批发商介绍说:由于近年是暖冬,所以销售不畅。对中国产河豚,韩国及中国国内的需求量在增加。但因孔雀石绿问题中国政府查的很严,所以大阪的上市量减少了10%。日国内河豚,由于受中国产上市量的减少影响,岸边交易行情上扬,在价格上互不相让,所以较往年减少了10%。  相似文献   

16.
程元虎 《齐鲁渔业》2007,24(12):20-21
河豚越冬是指池塘养殖的大规格河豚鱼种或未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安全越冬。近年来,养殖河豚效益显著,但其越冬问题还缺乏经验。下面将养殖河豚室内越冬技术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2001~2002年,我们在浙江三门县沙柳旗门养殖场养殖河豚鱼(双斑东方)40亩,分4口塘,放苗40000尾,总投入120万元,成活率达75%,商品率达65%,总产出180万元,亩净效益达10000多元,其效益显著。现将养殖技术简要概述如下。一、前期准备1.场地选择养殖场地选择要求背风向阳,以泥沙底为佳,水质无异色、异臭、异味,符合海水养殖水质标准,海水比重保持在1.005~1.015,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pH值7.0~8.5,溶解氧连续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毫克/升。2.围塘基础建设围塘进排水系统独立,面积以5~1…  相似文献   

18.
香港河豚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虎  余振辉 《水产学报》1998,22(4):382-384
  相似文献   

19.
20.
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养殖河豚进棚越冬的时节;4月中旬是越冬培育的河豚出棚的时节。进出棚前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河豚对寒冷环境的应激反应,各地的养殖户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死鱼现象,直接给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河豚越冬期及进出棚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1死因及现象 进入10月份后,气温下降速度加快,水温也随之快速下降,这时应做好河豚鱼进棚的准备工作。至11月份水温降到13~15C,河豚活动能力下降,吃食亦不积极,部分鱼出现身体僵硬,鳍基出血,长水霉等症状,这时应尽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