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大围子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品种之一,其因适应性强、抗病性高、肉质好、繁殖性能高而深受群众喜爱。文章介绍了大围子猪品种特性、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结合作者从事大围子猪保种与开发工作的自身体会,提出了今后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南3个地方猪种种质资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湖南主要地方猪种的重要生产性能在近30年的变化,对宁乡猪、沙子岭猪、大围子猪的繁殖性能、生长与肥育性能、胴体和肉质性能的变化进行对比,并对近10年3大猪种的保种工作、分子育种及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围子猪是长沙特色的优良生猪品种,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抵抗力强的特点,由于其饲养周期长,因此所产肉质细嫩可口、营养丰富。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扶贫人员的引导和帮助,开始饲养大围子猪并获得养殖收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大围子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大围子猪科学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新发现"无毛"表型大白猪群体的生物学特性,以正常表型大白猪为对照,对"无毛"表型大白猪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无毛"表型仔猪初生重、达100kg体质量日龄及100kg活体背膘厚、繁殖性能均与正常表型大白猪无显著差异(P0.05)。在屠宰性能上,"无毛"表型大白猪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瘦肉率、脂肪率、骨率、皮率均与正常表型大白猪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屠宰体质量情况下,"无毛"表型大白猪的胴体质量、屠宰率、背膘厚随屠宰体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屠宰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此外,"无毛"表型大白猪瘦肉率、脂肪率随屠宰体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而骨率、皮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肉质性状上,"无毛"表型大白猪肉色、pH值、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均与正常表型猪无显著差异(P0.05)。"无毛"表型大白猪肉质性状中除肌内脂肪含量随屠宰体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外,其他性状与屠宰体质量均无显著关联。结果表明,"无毛"大白猪在主要生产性能方面均表现正常,无毛性状对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肉质候选基因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在中外不同猪种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本试验以杜洛克猪、大白猪、宁乡猪、大围子猪4个猪种为研究对象,运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了FTO基因g.276GT(AM931150)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表明,宁乡猪、大围子猪的优势基因型均为GG,G是杜洛克猪、宁乡猪和大围子猪的优势等位基因,而大白猪的优势等位基因是T。本研究发现FTO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在国外2个猪种群和地方猪种群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且这种差异极有可能是影响不同猪种肉质性状的原因之一,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大围子猪产区生态、历史变化、体型外貌、生产性能指标、杂交利用及保种开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其部分重要经济性状近30年的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为大围子猪种质资源及品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围子猪不同杂交组合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湘黄猪、杜洛克猪、英系大白猪和丹系长白猪为父本,组配黄围、杜围、大围和长围等组合,观察大围子猪不同杂交组合的繁育、肥育和屠宰等性能表现。结果表明:黄围和杜围的产仔数较多(13.62头和13.12头)、60日龄育成率较高(92.24%和89.49%)、60日龄窝重较大(190.63kg和173.70kg)、日增重较大(579.21g和539.75g)、瘦肉率较高(55.94%和54.94%)和胴体肉质较优。经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繁育和肥育性能组合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湖南盛产粮食,养猪事业亦特别发达。湖南猪的品种非常复杂,类型繁多,但以宁乡猪、湘潭沙子岭猪及长沙大围子猪等品种为最佳,久已闻名,其中尤以大围子猪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且极为农民赞许。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围子猪的品质与性状、中心产区、当地饲养管理与选种选配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了湖南地方品种猪,即沙子岭猪、桃源猪、宁乡猪和大围子猪共429头肌细胞生成素基因3'端353 bp侧翼序列,Msp Ⅰ酶切后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AA占有绝对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5,其中宁乡猪和沙子岭猪均为AA型.RFLP-Msp Ⅰ基因型分布X2检验结果表明,4个地方品种间只有桃源猪与其他3个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大围子猪与宁乡猪及其与沙子岭猪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系统测定了江山乌猪的体重、体尺、育肥性能、繁殖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等主要的种质特性。经过分析,江山乌猪的优势特点总结为肌纤维直径小(36.75μm)、肌纤维密度大(512.86根/mm2),肌内脂肪含量比例适中(4.30%),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阉公猪14.08%,母猪12.92%)。本研究完善了江山乌猪的种质性能资料,为江山乌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作者探讨生长猪屠宰前禁食对肉猪潜在的影响。被禁食的猪活体体重及其屠宰胴体重量均有所减少,也可能引发胃溃疡。屠宰前中止饲喂,对肉食品安全是有益的,能够改善肉质终点pH、持水力和肉色;降低肉质肌糖原含量。生长猪的基因型、抗应激性能和动物所处的环境,均能够影响肉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地方猪品种高黎贡山猪和撒坝猪及其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进行研究,以期生产出适应云南气候环境且生产性能好的杂优商品猪。实验选取胎次、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高黎贡山猪、撒坝猪、高×撒杂交猪(高黎贡山猪×撒坝猪)各12头(6♂,6♀)进行饲养,饲养结束后每组随机屠宰6头(3♂,3♀),对其各项生产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撒杂交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黎贡山猪,但低于撒坝猪,且耗料增重比最低;与高黎贡山猪相比,高×撒杂交猪屠宰性能中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极显著增高,皮厚降低,腰大肌肌纤维直径降低,背最长肌氨基酸中的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极显著增高,脂肪酸中的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一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高,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与撒坝猪相比,高×撒杂交猪屠宰性能中的瘦肉率增高,皮率、脂率降低(P<0.05),肉质性能中的瘦肉率增高、滴水损失降低(P<0.05),背最长肌氨基酸中的苯丙氨酸极显著增高,脂肪酸中的棕榈酸、十七烷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碳一烯酸含量极显著增高。由此可见,高×撒杂交猪结合了高黎贡山猪和撒...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高黎贡山猪和明光小耳猪的体重、体尺、屠宰性能、肌肉化学成分含量等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高黎贡山猪的体重、体长、胸围明显高于明光小耳猪;胴体重、屠宰率、脂肪比率、眼肌面积、皮占比率和皮张厚度高于明光小耳猪;肌肉化学成分含量与明光小耳猪相接近。结果表明,高黎贡山猪和明光小耳猪肌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相近,但高黎贡山猪的体型比明光小耳猪大,屠宰性能明显优于明光小耳猪。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21,(5)
统计整理50头烟台黑猪的屠宰数据(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分析不同性别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性别对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及常规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沙市大围子猪为湖南地方良种猪之一,素以产仔多,耐粗饲和肉质好而著称,过去虽曾有过该猪种的形态特征、繁殖能力和肥育性状等方面的报道,但对生殖器官发育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因此,自1980年4月以来,我们对大围子猪生殖器官发育的组织学变化作了比较系统的观察,以期对它的早熟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材料与方法试验猪是从大围子猪中心产区——长沙市大托铺良种和大托、南托两公社的良种保种户提供,要求各月龄公、母猪发育正常、体重相差不大,健康状况良好。从出生期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头进行为期4个月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并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糖萜素能提高猪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内脂肪含量、熟肉率,降低失水力、背膘厚、滴水损失、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说明糖萜素能提高育肥猪屠宰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选用24头断奶后的杜洛克×长沙大围子猪F_1仔猪研究经AZCL(氯气加硫酸锌和胱氨酸)处理后菜籽组的营养价值。试验猪于喂饲20天后,随机分成三组:即豆饼日粮对照组(SBM),脱毒菜籽饼日粮组(D—RSM)、未脱毒菜籽饼日粮组(RSM)。每组8头、公母各半。肥育前期为61天,肥育后期为63天。实验结束,作屠宰实验,分析其肉质和各器官的恶唑  相似文献   

18.
有猪囊尾蚴寄生的猪肉就叫囊虫猪肉,俗称“米猪肉”。猪囊尾蚴是猪带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于猪的咬肌、舌肌、膈肌、腰肌、肩胛外侧肌及心肌等部位。   新鲜屠宰猪胴体内寄生的囊尾蚴为乳白色半透明,外形呈棱形或椭圆形,大小约黄豆,包囊内充满无色透明液体,囊壁上有一圆形、小米粒大的头节,外观似白色的石榴子,但椭圆较光滑,在日常屠宰检疫中眼观即可直接判定。   经过反复冻融的猪肉,其内寄生的囊尾蚴形态特征与新鲜屠宰猪胴体内寄生的幼虫则有所不同。由于个别病猪体内寄生的囊尾蚴数量很少,屠宰检疫过程中在必检部位又未经…  相似文献   

19.
部分湖南地方猪种的肉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用宁乡猪、铁骨猪、桃源猪、沙子岭猪、大围子猪5个湖南地方猪种,测定其水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等共计34项指标,旨在研究各猪种肉质性状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5个猪种肌内脂肪、锌、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14项指标达到了显著水平;钙含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且个别猪种在特定指标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香×苏F2代杂交猪的杂交性能,试验随机选取6月龄的香×苏F2代杂交猪15头,以纯种苏太猪和纯种从江香猪为对照,进行屠宰性状、肉质性能及脏器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香×苏F2代杂交猪屠宰性状与从江香猪差异极显著(P0. 01),优于从江香猪而劣于苏太猪;香×苏F2代杂交猪肌肉失水率、肌内脂肪含量与从江香猪、苏太猪差异极显著(P0. 01);香×苏F2代杂交猪肝脏、脾脏和肾脏系数与从江香猪和苏太猪均差异显著(P0. 05)。说明香×苏F2代杂交猪既发挥了苏太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特性,又基本上保持了从江香猪的优良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