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霉菌毒素是普遍存在的,是有害的真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可在田间收割前就形成,也可形成于收割后的不良储存条件之下。畜禽吃下霉菌毒素,其生产性能就会下降、体内新陈代谢也会发生改变,可能会造成动物和人的病理状态———霉菌毒素中毒。多种产霉菌毒素的真菌都会导致霉菌毒素污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家畜霉菌中毒引起养殖业的广泛关注,谷物和饲料贮存不当,会产生多种霉菌毒素,动物采食后可出现免疫力下降、生产停滞、繁殖障碍等多种中毒症状,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营口地区去年秋季阴雨连绵,降水过多,致使农作物尤其是玉米品质下降,多数在收割之前就已被霉菌感染,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凌 《饲料研究》2000,(12):29-30
一、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性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粮食及饲料在内的多种物质的发霉变质。但不同饲料所产生的优势霉菌是不同的 ,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 ,饲料中常见的产毒霉菌多为曲霉、青霉和镰刀霉。象黄曲霉毒素在玉米和花生中检出率较高 ,且花生上分离的黄曲霉有 80 %~90 %能产生毒素 ;麦类则以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为主 ;青霉及毒素易在大米中出现。这些真菌毒素直接影响畜禽的健康 ,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危害性极大。1 1 对饲料的危害饲料原料收割后 ,往往从外界污染一些霉菌。它们所产生的酶 ,将…  相似文献   

4.
防制霉菌毒素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谷物的生长、收割和储藏期间实施了减少霉菌毒素形成的农艺措施,但饲料污染的情况依然显著。因此,防止霉菌毒素的形成,是控制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最明智和最经济的方法。由于人们对食品和动物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研究,以阐明能够影响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霉菌毒素生物学特性及其检测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毒性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是农作物的霉变重要诱因。当被动物体食入、吸入或被皮肤吸收后,霉菌毒素常常会引起机能减退、疾病乃至死亡。导致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和饲料生产环节两个方面。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促进霉菌毒素的生长旺盛。近十年来因为与人类以及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密切相关,霉菌毒素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因此,饲料原料有效的、低成本的、快速的检测手段尤为重要。当前方法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法(TLC)。此外,酶联免疫吸附(ELISA)也被应用到快速检测中。荧光偏振免疫法等新方法也逐步被应用,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方法也不断被报导。防治农作物霉变的方法包括提早收割,合理干燥、设备处理和储存加工。此外可以使用化学、生物、脱霉剂等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生长时自然产生的代谢产物。一般农作物在生长、收割、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极易感染霉菌,从而导致霉菌毒素污染。近几年来,气候环境改变引起的高温高湿环境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的增长以及交通、物流业发展引起的物资频繁转运,使得农作物及饲料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霉菌毒素引起的畜禽免疫抑制、疾病易感性提高、生产性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的同时,也给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其防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受到各种霉菌的污染.尤其是2003年秋收季节我省普遍阴雨连绵,气温反常,致使玉米在收获前后感染了霉菌,产生了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新月霉毒素群、麦角毒素、念珠镰孢霉和增生镰孢霉等)。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玉米后,  相似文献   

8.
Nyco意为真菌.mycotoxin为真菌毒素,而生产中常用于指常见的几种霉菌毒素,所以又称为霉菌毒素。现已知霉菌毒素超过300种,而对其中的大部分毒素相对毒性还不知道。产生毒素的真菌可在不同环节污染谷物类如玉米、高粱且产生毒素,如田间、收获期间、仓储期间。谷物在收获、仓储、饲料加工、农场不同环节霉菌毒素浓度通常逐步增加(表1)。对霉菌毒素水平的早期控制对降低到达禽舍前的饲料霉菌霉素浓度极为重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全世界每年有约25%的谷物遭受霉菌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霉菌毒素是霉菌以饲料为营养源的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在谷物收割前或贮存、运输、加工和饲喂过程中,霉菌都可在其中生长并产生霉菌毒素。全球每年大约有25%的农作  相似文献   

10.
1霉菌毒素的状况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中毒症是由霉菌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的原料中。1960年英国一家企业发生10万只火鸡死亡事件,引发了畜牧业对霉菌毒素危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畜禽养殖场中,尽管饲料原料在收割、存储和加工过程中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但霉菌毒素仍成为畜牧业一大威胁。由于气候条件有利霉菌的生长,霉菌毒素中毒症问题在热带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和东南亚更为严重。霉菌毒素是家禽养殖场生产利润的侵蚀者,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会极大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毒性及其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霉菌广泛存在于谷物、饲料以及食品中,其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给动物以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霉菌及其毒素的研究情况,包括动物霉菌毒素中毒机理和清除霉菌毒素方法,为霉菌毒素研究者提供最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美国里查德·A·默罗鲁克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田间或贮运过程中适宜条件下生长,产生的有毒物质。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是三种主要产毒素霉菌。一但湿度、温度和其它条件,如PH和植物逆境反应等适宜时,霉菌就会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产生有毒代谢物。虽...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几乎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影响。其主要器官是肝脏、肾脏、口腔、胃肠道、脾、大脑和神经系统。多数情况下,肝脏受影响最大,因为它是霉菌毒素的解毒中心。赭曲霉毒素主要影响肾脏,而单端孢霉毒素主要危害口腔和胃肠道。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是非特异性的,难以与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相区别。多数情况下,霉菌毒素通过破坏免疫系统而增加了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5.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代谢次生物,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就甘露聚糖对霉菌吸附效果等方面研究作一综述,为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饲料中广泛存在,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菌素等。目前,关于单一霉菌毒素的毒性研究报道较多,而对多种霉菌毒素的联合毒性进行探索将是今后霉菌毒素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包括谷物、饲草和青贮饲料均可发现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可在农作物在大田收获时形成;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继续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形成。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18.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繁殖方式多种多样。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素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中毒可造成动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预防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措施有:加强饲料管理、科学控制温湿度、加强舍内通风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人们发现霉菌中毒病至今已有30多年了,为消除或减少霉菌中毒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有许多科研机构作了研究。对家禽霉菌中毒防治方法的研究必须在饲料正常贮存条件下有可能存在霉菌污染的前提下进行。防霉剂可以防止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但有许多因素限制了它的应用效果和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价值。某些吸附剂可以减少和消除某些霉菌毒素。但它们不能吸附全部毒素,仍有部分毒素被消化道吸收,水合钠钙硅酸铝复合物(HSCAS)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给奶牛饲喂了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而引发的牛奶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其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产生原因等进行了介绍,并将有机霉菌吸附剂和无机霉菌吸附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