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县已达到 191个 ,年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5 0 0 0km2 以上 ,累计治理面积达到6 8万km2 ,上游“四大片”的总治理程度已接近 1/3。“长治”工程已成为长江流域最具影响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之一。“十五”期间 ,要树立生态优先思想 ,把握正确防治方向 ,坚持综合治理 ,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实现 ,年治理面积争取达到 6 0 0 0km2 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龙飞山小流域多年的治理开发工作中,当地政府明确治理思路,不断完善建设、投入、管护机制,实现了“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保证了责权利的高度统一,从而使经营者买得放心、经营连心、投入热心、管护精心,更加注重经济核算和治理后工程、生物等措施的管护,提高了水土资源和工程利用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04年底,治理度达92.3%,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 100 t/km2下降为800 t/km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 689元,带动了周边小流域的治理开发。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长治”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160 8km2 。其特点是大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改革创新力度加大 ,预防监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修复取得可喜进展 ,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在新形势下 ,要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努力实现“长治”工程的新跨越。 2 0 0 3年 ,“长治”工程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180km2 。其工作要点是狠抓落实 ,更有力地推进大示范区建设 ,做好三项前期工作 ,抓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 ,积极推进生态修复 ,大力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长治”工程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万k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2060km2,开展预防保护面积11万km2;水土流失监测面积达70万km2,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86处,累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8.1万起;经过17年的连续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5%,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约1亩、人均产粮增至530kg、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长治”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十一五”时期“长治”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政府推动,统筹协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3万km2,改建或新建20个重点监测预警站点,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执行率达到90%以上,完成监测面积160万km2,强化水土保持规划、科研、示范等基础工作。明确了近期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重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 5 2万km2 ,年进入江河的泥沙量达 1 4亿t。“长治”工程实施 12年来 ,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1 5 18万km2 ,已治小流域年土壤侵蚀量减少近 80 % ,农民年人均增收 2 0 0元。全市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监督机构 ,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行业骨干队伍。新世纪初期拟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 ,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强化监督执法 ,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 ,依法开展水土流失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6.
龙沙河精品小流域建设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治”工程第三期小流域治理和“长治”工程第五期精品小流域建设,龙沙河小流域治理度达100%,林草覆盖率达59. 32%,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与1993年相比,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5 335t/km2 降为2 047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由12. 59万t减少到1. 92万t,全流域农业总产值由576. 05万元增加到1 741. 00万元,粮食总产量由323. 5万kg增加到729万kg,年人均产粮由521kg增加到992kg人均纯收入由557元增加到1 800元。介绍了龙沙河小流域的精品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7.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 确保“长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总结了2004年“长治”工程改革调整以来在治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成效和经验,阐述了“长治”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强化管理等方面对2005年的工作做了安排。近期,“长治”工程重点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构建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机制;求真务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抓好落实,确保“长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2005年作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长治”工程农发项目的竣工之年,要全面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继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长治”农发项目的竣工验收准备工作,扎实推进预防监督和监测预报工作等,保证完成年度防治任务,确保新一期“长治”工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9万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治”工程建设重视发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依靠制度对项目严格管理,为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地要抓住机遇,重点做好5项工作:进一步依法加强监管力度,遏止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抓好以“长治”工程为龙头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进一步发挥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发挥各级水保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9.
大坪子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长治”工程添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会泽县五星乡大坪子小流域是"长治"七期工程云南省干河项目区(会泽县)实施的10条小流域之一,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2006年12月全面完成治理任务。经过1年的治理,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3206t/km2降为1539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由4.54万t降为2.18万t,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该流域生态立体开发基础。介绍了该流域"一事一议"筹措资金,建立工程回访制,并实行"五转变、五结合"、"五统一、四集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万km2,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 060km2;监测覆盖面积累计近70万km2,共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86处,各级水保部门累计对1.9万起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十五”“长治”工程的重要经验是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点带面。“长治”工程“十一五”工作的重点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长治”工程建设,继续做好世行贷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创新推动重点防治工程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抓好基础工作。部署了2006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 10年来 ,以“长治”工程为骨干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快速推进。截至 2 0 0 0年底 ,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 2 1万km2 ,其中“长江”工程 12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 8万km2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不断加强 ,建立了一支有 70 0 0名专职监督人员的执法队伍 ,初步建立健全了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的配套法规体系 ,累计对 6 80 0多起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 ,审批水土保持方案超过 4 1万个 ,开发建设单位交纳水土流失防治费 35 0 0多万元 ,补偿费 370 0多万元 ,自行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费累计超过 6 7亿元 ,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12.
南阳市“长治”工程建设成绩斐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长治"工程实施以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市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建管体制,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3.6%提高到28%,土壤侵蚀模数从治理前的4 100 t/(km2.a)下降至1 100 t/(km2.a),年增拦蓄径流量646.8万m3,年减少土壤侵蚀总量120万t;坡耕地改梯田后粮食产量平均增加1 125 kg/hm2,加上经果林收入,项目区群众经济收入显著提高;"长治"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区各县多次受到水利部、财政部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相似文献   

13.
经过 3年治理 ,年保水能力达 45 9万m3 ,年土壤侵蚀模数由 5 3 0t/km2 减少到 10 0t/km2 ,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林草郁闭度达 95 %以上 ,人均收入由 816元增加到 2 5 0 0元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措施是 :( 1)各级领导重视 ,水保组织健全 ;( 2 )科学规划 ,分类实施 ;( 3 )把握特点 ,采取有效治理方法 ;( 4 )积极筹措资金 ,增加投入 ,加快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4.
陇南地区自 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 ,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资金 1 5亿元 ,对全区 3 68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0 2 9 3km2 。已竣工的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60 %~ 80 % ,土壤侵蚀量减少 60 %以上。全区新增林地 3 0万hm2 、草地 8 67万hm2 ,林草覆盖率提高 3 0 %~ 40 % ;人均产粮 3 3 0kg ,比治理前增长 40 % ;2 0 0 1年人均纯收入比治理前净增 70 0余元 ,农村贫困面由治理前的 66%下降到 14 8%。介绍了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 14 13万km2 ,年流失土壤 5亿t。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 ,全省健全了水土保持监督机构 ,重点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全省各级人大重视水土保持 ,“九五”期间共视察水土保持工作 5 31次 ,开展调研 2 5 3次 ,提出建议 82 9件 ,每年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 ,组织记者采访报道水土保持。全省已发展“四荒”治理户 5 0万户 ,治理面积达 6 0万hm2 。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89年开始实施的甘肃省“长治”(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包括武都、成县、文县、康县、礼县、宕昌、西和、舟曲、秦城等九个县(区),其中第一期工程(1989~1993年)共开展27条小流域,规划治理任务3700km~2;第二期工程(1990~1994)开展84条小流域,规划治理任务1750km~2。 为了及时掌握“长治”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甘肃省“长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992年组建了“长治”工程质量效益监测体系,对工程的七项措施进行了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7.
梁平县自1989年被列入“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县以来,至2004年底,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602.91km2,水保措施年减少土壤流失180.8万t,年蓄水量达11935.5万m3,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介绍了重点治理的成效与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 ,全国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2 3万km2 ,八片治理工程、“长治”工程已成为典型的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有力地推动了面上的治理工作 ,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十五”期间 ,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突出生态效益 ,进行防治战略调整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 ;全国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2 5万km2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加强水保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提高水保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9.
2003年"长治"工程共开展水土流失治理4107 8km2,实施预防保护8000km2。工程建设的突出特点是:首次以项目区为单位立项的新一期"长治"农发项目高标准启动,生态自然修复理念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体现和深化,民营开发治理加快发展,建管监督保障机制得到强化,预防保护力度加大,监督管理走向深入,工程建设管理改革全面启动,基础工作富有成效。2004年,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自然修复理念,不断加强和重视"长治"工程建设,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服务,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了2004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长治”工程的投入 2 0 0 0年已达 2 73亿元 ,重点防治县数增加到 191个 ,实施范围扩大到上中游 10省 (市 ) ,累计完成国家投资 12 32亿元 ,群众投劳 15 5亿个工日 ,移动土石方 16 5亿m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 44万km2 ,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管理的特点是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作用 ;强化流域管理 ;严格监督检查制度 ,强化宏观调控机制 ;合理进行工程布局 ,有序拓展实施范围 ;注重典型引路 ,促进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